湖北宜昌的回忆(1)

~兰馨

<h3>人生如戏,事事难料,尤其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更是不知有什么样的曲折变故。想不到我在六十花甲之年,还能到祖国的南疆,湖北宜昌居住一段时光。不是为了儿女,而是因为老伴在那打工。老伴在2009年10月去湖北江重机械厂打工四年有余。我有机会每年去那里住上几个月。现在回忆起来,这段时间就像人生的一段插曲,苦乐皆有。也让我对祖国的南方有所了解。至今,那里的山山水水,风土人情仍记忆犹新。春季里,遍地飘香的油菜花金灿灿,如金色的海洋。秋季里,漫山遍岭的桔子林,结满黄登登的桔子,像一个个小登笼挂在树上。八月桂花飘香,沁人心脾。涛涛长江水上的三峽大坝,雄伟壮观的夷陵长江大桥,风景秀丽的江边公园,悬崖峭壁上的三游洞------,都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h3> <h3>初去湖北</h3><h3>2010年2月19日,正月初六,我和老伴踏上了去湖北的征程。上午9点20分,在唐山集合,共30多人,一起坐大巴车去北京飞机场。下午1点35分的飞机航班。第一次坐飞机,很新奇,就像做梦一般。机仓内,长长的通道两边各坐三个人,共坐200多人。我正好临窗,可以看到外面的天空,也可以俯瞰下面的大地。飞机穿梭在兰天白云之间,景色好壮观。白云滚滚,就像雪白的棉花跺,一片连一片,一座连一座,飘飘荡荡。家乡越来越远了,心里空荡荡,一种难言之苦涌上心头。两个多小时飞机就到了三峽机场的上空。三千里外的家乡,亲人,几个月以后再见吧!</h3> <h3>地理位置,风土人情</h3><h3>湖北江重机械厂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是"长江三峽全通涂度板有限公司",简称"全通"的分厂。总厂位于猇亭区,就在长江边上,隔道就是长江。猇亭区是三国时期赤壁之战的古战场,历史悠久。全通总厂在当时是湖北名操一时的大企业,职工曾达到近万人。机械厂也有近千人。企业老板是唐山丰南人,因此,唐山有很多人在那打工。后来因经营不善而破产。老伴就在那四年有余。</h3><h3>刚去时很不适应,语言不通是必然的。当地人在一起聊天根本听不懂,吉利扎啦就像听外语。即使他们用普通话于我们交流,也是费劲。最难的是饮食习惯,湖北人喜欢吃辣椒,无食不辣。就是吃饺子也用辣椒油。当时我们都是在食堂免费就餐,实在吃不惯,只好自己买菜自己做,从食堂打来馒头,花卷等主食。当地人喜欢吃米饭,特意为唐山人做面食。</h3><h3>那里的菜也是与家里不大一致,很少吃西红柿,茄子,豆角等,大多是叶菜,菜笋,窝笋,生菜,油菜,小白菜,萝卜也是小的,就像家里的水萝卜。土豆很小,卖土豆的事先消了皮,泡在水里卖(这只是小农貿市场,超市除外)。但那里的土豆比家里的好吃。</h3><h3>我们住在工厂的宿舍楼,一排全是唐山的家属和工人,条件不错,水电空调齐全,一切免费。</h3><h3>工厂坐落在山丘上。那里是丘陵地带,一座座小山包相连。空气新鲜,环境优雅,山清水秀。村民一家一户都是自家盖的多层小楼,以三,四层居多。楼前楼后种满蔬菜,一年四季常青。且家家房前种有桂花树,或者是枇笆树。房子的周围就是桔子林,春天桔花飘香,秋天,桔子满树都是,黄登登的非常好看。</h3><h3>在距我们住的地方十几里,就是"小溪塔"镇。g那里有大超市,相当于家里的县城了。也是高楼林立,非常繁华。沿途公路两旁一色的香樟树,绿化非常到位,也很有特色。</h3><h3><br></h3> <h3>我的日常生活</h3><h3>在那生活很单调,可以说是无所事事。白天和几个唐山老乡聊聊天,听听收音机,到附近的农貿小市场买菜。我给自己定了计划,每天必须写日记,哪怕就是流水账也好。早晨,围着厂房走两圈,大概六里地,就是晨练了。可惜那时我没有智能手机,不然事情就多了。那时也不学诗词,不然这时写诗也就有基础了。</h3><h3>我经常自己出去玩,但只能到厂子周围附近的小山上。看看地里的桔子树。春天,桔子树绿葱葱,枝叶繁茂。5月初开花,白色的小花,枚桂花的香味,沁人肺腑,就在我们住的宿舍里,都能听到花香。有时结伴走的远些,看山坡里的油菜花,金灿灿的犹如火焰。山坡上蚕豆苗绿油油,各种蔬菜长得水葱葱。那里的蔬菜从来不使化肥,都是农家肥,也很少打农药,基本上是绿色蔬菜。老伴很忙,很少休星期天,我自己走远了,不怕别的,就怕冷不丁的窜出一条大狗,我就是怕狗。而那里的桔民特爱养狗。</h3><h3>老李下班后,我们经常结伴去山上玩,有王晓梅,马立新,都是老李的同事。年龄比我们小十几岁。我和她们关系很好。我们在山上摘桔子吃。春天的桔子很好吃,很甜,就是水分少了点。这里秋天的桔子,桔农认为不好的就不要了,在树上挂着,第二年剪枝时就扔掉了。我们每天出去都有桔子吃。</h3> <h3>4月23日,全厂停电,老李难得休息一天,我俩决定到夷陵长江大桥去玩。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去看一看心中想往的地方。它虽然不是我们人人尽知的武汉长江大桥,也是长江上有名的大桥。引桥有几里路长,引桥和主桥的连接处有三层楼高,转了四个弯才上去。站在大桥上,举目远望,整个宜昌市就在眼下。江东是宜昌市的群楼,江西则是山山相连。长江就在眼下。江水碧绿,没有波浪,与我想像中的长江完全不同,它没有大海似的波涛汹涌,没有磅礴的气势。可能是因为修水库,修大坝的缘故吧!江面很宽,我俩测试了一下,12分钟走玩大桥的全程,估计也有600__700米长。江的对面是有名的磨基山。我们决定去登山。</h3><h3>山势险峻,一峰接一峰,山上树木翠绿。因太高了,我不敢登上山顶,只有老李登上去了。这样的游玩我不感兴趣,山高水险。我的胆子太小。</h3> <h3>思乡切切</h3><h3>日子就在无聊中度过。在这里的每一天,我都想念家乡。惦念大儿子最近一段时间身体不好,二儿子单位不景气,工作风雨飘摇,小孙子上学无人接送。两个儿媳忙工作又照顾孩子。虽然经常打电话报平安,可是我还是很挂念。</h3><h3>老李在这里,已经习惯了。他能吃苦,渐渐适应了这里的环境和饮食。工作虽然很累,也只是操心,体力活少。他不吸烟,不喝酒,没有让我担忧的事。就是急脾气,恐伤害感情,晚上爱熬夜玩电脑。到了5月份,我想回家,可是没有伴,老李不放心,只好等机会。不幸的是,我下楼梯时扭伤了脚 ,更是回不了家了。在那又出不去,天天伤心。幸好邻居家有一个小男孩,和我小孙子同岁,随父母来这,在这上三年级。放学回来就到我这玩,星期天我俩下象棋。我棋术不好,可是和小孩子玩儿还是绰绰有余,三下五除二就将死他了。脚渐渐好了,我归心似箭,在那待不下去了。老李只好给我买了火车票,与丰南老乡打伴回家。</h3><h3>虽然下决心回来,可还是挂念老李呀,毕竟已是六十多岁了。万一有病上火了也无人照顾,腰疼病犯了怎么办?哎,恨下心,过一段时间再来吧!</h3><h3>临走,送给老公四句话,贴在墙上。</h3><h3>早晚鍛炼强筋骨</h3><h3>电脑桌前少停留</h3><h3>遇事冷静多忍让</h3><h3>平安挣钱早回还</h3><h3>2010.5.23</h3><h3>5月23日,坐上宜昌至北京的列车,结束了第一次的湖北之行。</h3><h3>未完待续(2)</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