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重阳节,为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两九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为吉祥之日。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赏菊、佩茱萸、祭祖及饮宴求寿等习俗。流传至今,添加了敬老等内涵,于重阳之日享宴高会(举行敬老宴),感恩敬老。登高秋游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据《吕氏春秋·季秋纪》记载,古人于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有祭天帝、祭祖的活动。这是远古时期,古人择九九重阳吉日作为一种祭祀活动而存在的原始形式。据史料考证,重阳节始于远古时期,成型于春秋战国,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唐代以后。于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重阳与除夕、清明、中元并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九”在数字中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1989年农历九月九日被定为“敬老节”,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br></h3> <h3> 霜叶红红映晚霞,一朝浓绿一朝发,莫非青蝉掩其声,勿将秋色比春华。<br></h3> <h3>九月九日望遥空秋水秋天生夕风。寒雁一向南飞远游人几度菊花丛。<br></h3> <h3>流星划过虽然短暂,但是回忆却是永恒!<br></h3> <h3>莫道重阳秋风凉,果实累累喜洋洋;莫道重阳雨霏霏,红叶挂满心头醉;莫道重阳夕阳红,阅尽风霜霞光美。<br></h3> <h3> 喜逢佳节又重阳,恰是秋凉;风吹野菊遍地黄,天高气爽。<br></h3> <h3>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br></h3> <h3>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茱萸香坠。<br></h3> <h3>老不必叹,更不必讳;花有开有谢,树有荣有枯。<br></h3> <h3>古枫吐艳,晚菊傲霜。<br></h3> <h3>日月如梭催人老,人人都有老来难。请珍惜我们的父母都健在的时候,好好孝敬,今天过了,明天就少了一天孝敬的机会!又是九九重阳了,孝敬老人是中华美德!<br></h3> <h3>今日重阳祝福天下所有的老人健康长寿,也希望孩子们孝亲敬老,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