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理工大学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原三系)75级物探专业毕业四十周年同学成都聚会二0一八年十月十八日

钟积发

<h3>金色的十月秋高气爽,长袖长裤好搭配,不热不冷正当时,分别四十年的同学欢聚一堂,重温校园梦,共叙同学情。</h3> <h3>金秋十月,同学相聚直隶。不远千里相会,只为守候同窗情意。日月如梭,时光飞逝。转眼已分别四十载,但同学的音容,好像还是昨天的记忆。<br></h3> <p class="ql-block"> 原来的成都地质学院,已经成都理工学院,现变为成都理工大学,虽然是追求综合,但主打还是地质,也无非是把college升为university而已,到也得到麻省理工之誉,不过我们庆典的是我们永远的三系。</p><p class="ql-block"> 1959年任命刘普伦为"三系"主任,任湘为副主任。</p><p class="ql-block"> 1965年,院系调整,三系在北京地质学院迁往武汉地质学院的同时,整建制迁入成都地质学院。</p> <p class="ql-block">一九五0年二月十七日,毛泽东在莫斯科中国驻苏联大使馆接见中国留学生时,为原三系第一任系主任 任湘亲笔提词</p> <h3>成都理工大学原三系7562班校友荣归母校团聚合影</h3> <h3>一生牵挂,三世相亲;</h3><h3>风雨同舟,甘苦与共。</h3><h3>这就是老同学,</h3><h3>而我,今天想跟我最爱的老同学说一句:</h3><h3>老同学,今生有你真好!</h3> <h3>2018年10月17日自全国各地部分75级物探专业同学下榻的华都时代酒店报到亲切交谈合影</h3> 弹指一挥40年,人生又有几个40年。同学团聚,<span style="font-size: 17px;">万分激动,内心的喜悦表露出灿烂的笑容。来,我们一起干杯,为纯真的同窗友情干杯!</span> <h3>成都理工大学校大门前留影</h3> <h3>成都理工大学图书馆门前留影</h3> <h3>映秀地震遗址祭拜同胞留影</h3> <h3>金沙遗址傳物馆留影</h3> <h3>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门前合影</h3> <h3>三系带我们走进了核的新征程 </h3> <h3>2018年10月18日上午成都理工大学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院长葛良全在原三系75级物探专业毕业40周年聚会上的讲话</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毕</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业4O年同学成都聚会感怀</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携手南河唱别舟,</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离情似水水长流。&nbsp;</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梦悬蜀道三千里,</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心系同窗四十秋。</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酒溢清樽欢聚首,</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风临故地忆曾游。</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今宵共赏重阳月,</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满目枫丹兴更稠。</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蒋延辉作于成都母校</span><br></h3> <h3>复所有致谢的及本次聚会的全体学友:金秋十月,秋高气爽,丹桂飘香,锦江之滨,东风渠之畔,四十年前的“成理”7562班莘莘学子,共赴蓉城,齐聚母校,抚今追昔,共叙友情,实乃人生一幸事。几天来,虽成都阴雨绵绵,颇显寒意,然大家听介绍、座谈互动、参观游览校园发展建设、留下难忘的影像资料、聚餐话友情的兴致,日趋浓郁,场面感人至深。此次此刻,一切寒意在浓浓的“同窗情”中消去。在大家离开或即将离开之际,我们作为本次活动的组织者,也是心潮澎湃、感慨万千,难以表达自己的心情,仅以如下简言回复诸位。 一、首先,对大家能克服诸多困难,一路鞍马劳顿、风尘仆仆、不辞辛劳,赴“蓉”聚会,表示热烈欢迎和感谢!大家能来,表明40年后,“情”还在,这个情就是三年的“同窗情”,我们为大家服务,很高兴。二、40年前,恰同学“青年”,激情满怀,带着理想及未来的憧憬,各奔四方;40年弹指一挥间,再聚首时,我们已经一只脚即将跨入“垂垂老矣”的门槛,然而,“涛声依旧”......。用南唐后主李煜的词《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的“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的词句,来形容我们,恰逢其时(虽李煜是描写的他昔日的皇宫、心境的)。三、本次活动,是在校庆60周年时提议、经各方协商,在网上讨论促成的,特别是湖南籍的学友为此做了大量工作,这里表示衷心感谢!原本是在长沙,因故改移成都,因时间紧,给本次组织安排、接待带来困难,若有不到之处,还望诸位学友见谅、海涵!最后祝大家身体康健,家庭幸福! 活动筹备组。 2018年10月20日。 张新亭(代笔) <br></h3> <h3>祝贺:成都理工大学核自院(原三系)75级物探专业毕业四十周年同学聚会圆满成功!</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祝</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各位同学身体健康,幸福快乐,万事如意!</span></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