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总 策 划 陈达仁 董永泉 顾之川 </h3><h3>策 划 魏雨顺 傅炳熙 杨锡洲 侯山保</h3><h3>主 摄 影 温 玉</h3><h3>摄 影 陈永峰 董永泉 李增基 等</h3><h3>电子编辑 龙宗翥</h3><h3>编 审 顾之川</h3><h3><br></h3> <h3> 编前语</h3><h3> 本集所用图片是我从同学群里收集,选择,整理的。由于照片数量较多,一部分为摄影者发出,一部分为同学转发。很难判定每张照片的作者,故未一一署名。</h3><h3> 由于"美篇"一集只能上100张照片,为了尽可能将同学们拍的照片都编入此集,我采用了多张和成一张的办法,进行了缩编,难免给同学们观赏带来不便,请多包涵。</h3><h3> 相册初版发出后,受到同学们的广泛关注,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根据大家的意见,对相册进行了反复修改,使之不断得以完善,在此谨向同学们致以诚挚的谢意。 </h3><h3> 编者</h3> <h1><b> 安阳旅行联谊纪略(代序)</b></h1><h3><b> 顾之川</b></h3><h3> 金秋十月,相聚安阳。2018年10月12日至16日,河南教育学院中文81级同学到安阳旅行联谊。这是我们班同学毕业后的第三次聚会。2004年在河南郑州、2016年在北京华育宾馆(原人教社旧址)曾有过两次聚会。此次活动由魏雨顺主持,傅炳熙、杨锡洲协助,在安阳金月亮主题商务酒店,12日报到,16日结束,历时五天,游览安阳名胜,寻访古都圣迹,品尝安阳美食,畅叙同窗情谊,把酒话当年,相见皆尽欢。13日赴汤阴,参观岳飞庙和羑里城(文王演易处),拜谒报国忠良,回望西周文化。下午原订参观内黄二帝(颛顼、帝喾)陵,杨锡洲、温玉极力推荐,临时改去浚县,虽小有插曲,但看了大伾山大佛,果然不虚此行。14日参观马氏庄园和殷墟博物苑。马氏庄园被称为“中州大地绝无仅有的封建官僚府第建筑标本”,“中原第一官宅”,尤其许多对联令人印象深刻,如“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读书耕田”。殷墟到处彩旗飘飘,焕然一新,原来是“殷墟科学发掘90周年纪念大会暨殷墟发展与考古论坛”正在安阳举行。下午参观袁林(袁世凯墓),不禁对项城总统有了新的认识。虽然赶到中国文字博物馆已闭馆,但那精美建筑与恢弘气势还是让大家流连忘返。15日赴林县,侯山保与林县政协副主席亲自陪同,参观红旗渠展览馆、青年洞,下午游览太行大峡谷、天路、王相崖,住农家院,品农家菜,沐浴山中清凉,感受朴厚民风。魏雨顺及诸同学运筹帷幄,精心策划,魏夫人刘瑞贞帮助安排车辆、拍照、食宿,制作通讯录,考古学家孟宪武亲自担任殷墟和袁林解说,使旅行联谊活动愉快而充实。温玉临时客串摄影师,为大家留下不少精彩瞬间。宝德当年读书期间因病退学,这次听说后,特从北京赶来,并给大家赠送他的《王宝德书画集》,不少同学赋诗抒怀(附后)。很多同学因种种原因不能参与活动,但仍时刻关注。李西仑、许广州主动请缨,希望承办下次聚会。大家期待着2020年秋在古都开封相聚。参加此次聚会的共22位同学(按汉语拼音为序):陈维国、陈永峰、楚天宝、崔凯、董永泉、樊长云、傅炳熙、顾之川、关兰英、侯山保、金万才、李群力、李西仑、李增基、王宝德、王笑琴、魏雨顺、温玉、许广州、杨锡洲、虞建芬、张增家(携夫人)。 </h3><h3> </h3><h3> 2018年10月16日<br></h3> <h3>一、联谊会场照片</h3> <h3><br></h3><h3>前排(自左至右)</h3><h3> 许广州、杨锡洲、王笑琴、关兰英、虞建芬、顾之川、 温 玉、候山保</h3><h3>中排(自左至右)</h3><h3> 张增家、李群力、李增基、陈维国、崔 凯、楚天宝</h3><h3>后排(自左至右)</h3><h3> 魏雨顺、董永泉、王宝德、樊长云、金万才、傅炳熙、李西仑、陈永峰</h3> <h3>2.参加这次活动的同学现场照片(照片组合以姓名的拼音为序,从左至右,由上到下排列)</h3> <h3>3.10月12日,魏雨顺同学向早到的部分同学汇报活动筹备的情况。</h3> <h3>4.以下是联谊会的现场照片</h3> <h3>二、旅游活动的照片</h3> <h3>1.各景点3人以上(不含3人)的大小合影</h3> <h3>2. 三人合影集</h3> <h3>3. 两人合影集</h3> <h3>4. 个人留影集(根据收集到的照片编辑,每个同学的照片数量不等)</h3> <h3>三、各景点游览的部分纪实照片和录相片段</h3> <h3> 下面是参观岳庙时,岳飞研究专家、安阳师院教授傅炳熙先生在岳庙里为同学们讲解的照。因傅炳熙先生为此次聚会的同学,他的个人照片己编入相册,故而此处未另发他的个人照片。</h3> <h3> 参观安阳殷墟、马氏庄园等文物古迹时,魏雨顺同学特请来了著名的考古学家孟宪武先生为同学们现场讲解有关的历史文化知识。下面为孟宪武先生和他为同学们讲解时的照片↓</h3> <h3>魏雨顺同学与孟宪武先生合影</h3> <h3>以下为同学们到各景点参观时留下的照片↓</h3> <h3>前行者左一为孟宪武先生↓</h3> <h3> 赴林州参观时,候山保同学的学生、林州市政协副主席、市科协主席王安林特从外地赶回林州为同学们导游,陪大家参观了红旗渠与相关的建筑设施及附近的历史名胜古迹。下面是王安林主席及参观时与魏雨顺、傅炳熙同学交谈时的照片。在别的合影照里,也可见到他的身影。</h3> <h3>参观红旗渠实况片段1</h3><h3>温玉 拍摄</h3> <h3>参观红旗渠片段2</h3><h3>温玉 拍摄</h3> <h3>四、宴会上照片集锦</h3> <h3>↓魏雨顺同学的夫人刘瑞贞女士频频举杯,热情地欢迎远道而来的同学们。</h3> <h3>五、参观景点的部分文物、景物</h3> <h3>岳飞庙</h3> <h3>羑里</h3> <h3>殷墟</h3> <h3>文字博物馆</h3> <h3>以下为林州的景物↓</h3> <h1><b>六、联谊活动诗文集</b></h1> <h3><b> (一) 散文 </b></h3> <h3> 河南教育学院81级同学旅行联谊团</h3><h1><b> 安阳旅行联谊纪实</b></h1><h3> 魏雨顺</h3> <h3>
2018年10月12日至16日,河南教育学院中文81级同学到中国八大古都之一的安阳旅行联谊。这是我班同学毕业后的第三次会面。2004年在河南郑州、2016年在北京华育宾馆(原人教社旧址),这次在安阳市金月亮主题商务酒店,由我和傅炳熙同学主办,杨锡洲同学协助。经和陈达仁、董永泉两位班长老大哥及群主顾之川学弟商定:12日报到,16日上午结束,正式旅游联谊时间三天半,大家游览安阳名胜,寻访古都圣迹,品尝彰德美食,畅叙同窗情谊,把酒话当年,相见尽欢颜。
</h3><h3> 12日上午8点,自李增基同学从南阳坐了一夜火车来到金月亮开始,张增家同学携夫人也在 午饭后到来。之后,同学们陆陆续续于晚饭前来到,晚上就在酒店设宴为大家接风洗尘。散席后我回家,想起过去曾想给几个同学打电话,却不知道号码。而04年郑州聚会时的通讯录上好多内容都变了,我就重新设计了包括住址、手机、微信、邮箱等10个项目的《通讯录》样本,托老伴找人打出清样,明晚聚会时请大家填写。
13日早晨,上旅游大巴前,有同学向我提出这次照个合影,洗出来每人一张,回去好保存。我就给老伴打电话,托她找个照相馆,派人14日7:30来酒店照相,晚饭前要送来人手一张。接着大巴带大家去南宋时期民族英雄岳飞故里——汤阴岳庙。首先看到岳庙大门------高大恢宏的精忠坊,其两侧墙壁上有两个高1.8米的大字“忠”“孝”,集中体现了岳飞的品德。进了精忠坊,右手地上是残害岳飞的秦桧等五奸贼跪像,身后是刺杀秦桧未遂的义烈将军施全和偷埋岳飞遗体的义士隗顺的塑像。左手是山门,门上三匾额和明柱两副楹联分别为舒同、魏传统等当代五位名家所书。我们在山门前台阶上照了合影,后拾阶而上到了碑林。据说有历代包括皇帝大臣、文人名士的碑刻200余通。诗词、歌赋、记叙文体俱全,真、草、隶、篆、行书诸体皆备,是书法、文艺和史学研究的宝库。往前穿过仪门、御碑亭(原有乾隆的御碑,后被移到山门外东侧),看到两侧各有两块高大宽厚的碑刻,其中一块是著名的岳飞“两言臣则”:“王曰: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怕死,不患天下不太平。”碑的正文旁有句小字:“瞻拜者醒之”。再往前是正殿,巍峨庄严,面阔5间,门楣上悬挂着光绪皇帝、慈禧太后等5人题的匾额。中门楹联是著名集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第一功名不爱钱”。走进殿内,高有丈余的岳飞塑像端坐正中,头戴帅盔,身着紫罗袍,外披金甲,手握宝剑,气宇轩昂。塑像正上方悬有岳飞手书“还我山河”贴金巨匾,两侧是张爱萍将军所题楹联。正殿后的大殿迎门是毛主席手书的岳飞《满江红》,其后殿墙上砌有岳飞书写的诸葛亮前后《出师表》手迹,其中同字则形异,且行、草中间有狂草和楷书,说明岳飞文武双全,不仅是杰出的军事家,而且是一代词家和书法大家。此后,又先后看了岳飞长子岳云祠,孙子岳柯祠,女儿孝娥祠,四子(雷、霖、震、霆)祠,张宪祠,贤母祠和新建于地下的岳飞生平展览馆,出来又经过嵌有当代名人书法作品近百副、长达数十米的碑廊。汤阴人常说:“岳王庙的碑多”,诚不我欺也!</h3><h3>
出了岳庙即赴羑里城。这里是殷纣王“画地为牢”囚禁周族首领西伯侯姬昌(后追封为周文王)的地方,因而是中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第一座国家监狱。后人为纪念周文王,在此修建了文王庙。82岁的姬昌在被囚七年间将伏羲的先天八卦推演为64卦(即后天八卦),著写了《易经》,这就是所谓“文王拘,演《周易》”。所以此地又称为我国五经之首《易经》的发祥地。走进景区大门,首先看到广场中央3米高的基座上耸立着高达6米的文王塑像,基座周围的台阶上则雕刻着八卦图形。文王塑像后是镌刻着“演易坊”三个大字的石牌坊。过去是山门石阶,左右有对石狮子。石狮西侧是书有“周文王羑里城”六个楷书大字的高大石碑;石狮东侧是刻有像是蝌蚪体碑文的岣嵝碑,因是歌颂大禹治水功绩的碑记,又唤作“禹碑”。拾级而上,步入羑里城城台,路两旁古柏林立,见证了“文王庙的树多”的諺语。介绍说庙内现存古柏48棵,树龄最长的达800多年。经仪门进山门,左右墙上分别画有“河图”、“洛书”。穿过山门林荫道头就是文王庙的主体建筑——大殿(含拜殿),在道左右两边各有两座八角古亭:洗心亭、御碑亭和玩占亭、文王易碑亭。易碑上镌刻有64卦卦像、卦名和卦辞。大殿内正中有3.5米高的周文王锻铜塑像。大殿右后侧有演易台,上边有文王演易的塑像,台前道旁种有演易用筮草,据说除过此地全国只有另个地方生长筮草。演易台后侧有一圆丘叫吐儿冢即伯邑考墓。从大殿后台阶下去,左右各有一大院,分别是太公封神馆和伏羲先天馆。台阶正对的是八卦阵,相传是诸葛亮根据九宫八卦、五行生克而创造的一种阵式。现在成为人们喜欢的游戏场所,若无人在阵中央高台凉亭上指挥,恐怕在阵中转半天也未必能出来。
从文王庙出来,我们到傅炳熙同学联系的、位于107国道旁羑里牌坊边的羑里城饭店,虞建芬同学也正好赶来,大家一块儿吃当地人“办事”时的“喜宴”。午饭后原计划去内黄县西南的二帝陵(即 “五帝”第二帝、黄帝之孙颛顼和“五帝”第三帝、颛顼侄儿帝喾二人的陵墓)。但鹤壁市的杨锡洲和温玉两同学极力推荐浚县大伾山(东山)和南山,大巴车就临时改道去浚县。大巴本来是直奔东山西门旁边的浚县一中的,但因县城内多处修路及限高,只好绕到大伾山东门上山。看了北方最大的佛像和庙宇,即“八丈佛爷七丈庙”。这时锡洲带领大部队上山。我和三位年老腿疼的跟不上,只好自行游览,先后看了摩崖石刻上的名家书法、半山上的吕祖庙、山顶的道教三大庙。炳熙则到山下南门迎接从濮阳市赶来的许广州同学,他们看了新建的城墙、钟楼等。因大家都跑累了,晚上又有联谊活动,就没去看南山而返回安阳。在赵一道连锁店晚餐时,广州同学拿来三瓶白酒为大家助兴。饭后到酒店会议室召开联谊会议,董永泉老班长和群主之川弟带头布置会场会标,炳熙弟则忙着摆放买的香蕉、桔子和张增家同学带的芝麻焦饼。虽然有的同学参加了前两次会面,也有很多自毕业以来近35年不仅未曾谋面,甚至音讯全无。所以大家讲己经历、互诉衷肠,一块儿回忆在校时的趣事,包括集体“罢饭”、赴邙山游览等等。大家忆往昔,攀友情,拉家常,谈现状,议健康,说养生,侃旅游,评景点,留电话,嘱联系……点点滴滴温暖心窝。期间,我给大家散发了关劲潮同学因参加中国作家协会采风团,不能来而赠给与会同学的两首诗。名列“中国当代书画名家”的华北科技学院高级政工师王宝德同学向每人赠送了由齐白石的入室弟子、已于8年前去世的著名书法大家娄师白先生题字的《王宝德书画集》,著名岳飞研究专家、安阳师院教授傅炳熙同学又专程回家拿来其编撰的《岳飞故里明清题咏选》也分赠了人手一本。李西仑同学则争抢着要承办下一次的旅行联谊,大家就相约在中国八大古都之一的“七朝古都”汴梁再见。西仑弟还乘兴高歌了一曲《最美不过夕阳红》。大家热闹到下两点,因凌晨还要早起照合影,才不得不散场回房休息。
鉴于14日上午虞建芬、许广州、楚天保等同学有事提前要走,王笑琴同学又一早赶来,除过在林州的侯山保同学由于妻子有病离不开外,14日早晨是到场人数最多的,所以安排早餐后大家合影留念。随后上车直奔马氏庄园,半道接上市考古队原队长、从事殷墟考古45年的孟宪武研究员。他刚在昨天的庆祝殷墟发掘90周年大会上,和北京的5位资深考古专家共6人,被河南省政府、中国社科院、国家文物局联名授予“考古功勋奖”。他今天专门请假为我们导游解说。
马氏庄园占地两万平方米,共有24个院落、308间房,建筑面积达五千平方米。是“中州大地绝无仅有的封建官式建筑标本”、在全国也是为数不多的典型清代官僚府第。马氏庄园第一代主人马丕瑶,清代进士,官至广西、广东巡抚,头品顶戴,为官30多年,颇有政绩。光绪御笔称其“百官楷模”。他重海防、禁赌馆,甲午战败,上奏反对割让台湾,“将李鸿章发交刑狱” 。他重教育、兴蚕桑,为官尽心尽力,他说“凡我同寅,尽一分心,民受一分惠。”其子女吉森、吉樟、青霞都是颇有影响的历史名人。特别是其女马青霞,是赫赫有名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辛亥革命女志士。光绪封她一品诰命,孙中山题字天下为公,鲁迅小她5岁,为其题:才貌双全。她18岁时嫁给了中州首富、河南尉氏县大地主刘耀德,所以后人也称她为刘马青霞或刘青霞。后来追随孙中山走上了革命道路,当时有"南秋瑾、北青霞"之说。参观中,各房门、柱上的对联多是耕读持家、做人伦理、为官处世等方面的警句格言,同学们对之特感兴趣,纷纷拍照留存。正因大家的流连忘返,大大超过预计的参观时间,急忙赶到原定要看的重点景区——殷墟博物苑。<br></h3><h3><br></h3> <h3> 由于快近中午,孟宪武研究员带领大家边走边解说。他说:殷墟是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殷墟之所以闻名世界,有三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甲骨文、青铜器和都市。公元前1300年,商朝第20位国王盘庚在“殷”地(今小屯村一带)建都,成为殷商王朝政经文化中心。周灭商后逐渐变成一片废墟,史称“殷墟”。孟研究员首先带领大家来到进苑大门前,这是仿甲骨文“门”字的写法而建,门额苑名由著名历史学家周谷城先生题写。随后领到建于地下、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属的殷墟展览馆,看到了名闻遐迩的国宝重器、世界青铜器之冠——重达875公斤的司母戊大方鼎(仿制品)。出来后穿过30通、一人多高刻有甲骨文的碑林,到殷商车马坑展厅,又到出土甲骨17096片、被世界档案大会和国际图联大会定为世界最早的档案库和图书馆的H127甲骨坑模型。殷墟从1928年开始正式发掘,90多年来出土带字甲骨共约16万多片,所使用的文字有4500多个,而能识读的约1500多字。接着匆匆来到商王武丁的爱妻、中国第一位女将军妇好墓前,首先看到英姿飒爽的妇好汉白玉雕像,然后下到6米多深的墓坑,所经踏梯边陈列着大量精美的青铜、玉、骨、陶、蚌、石器和象牙制品、海螺、海贝等,在这里出土随葬物品共计1928件。
从殷墟出来已经近14点,楚天保同学有事返郑,其他同学上车到兴隆街阿瓦山寨餐馆吃午饭。伺后孟研究员又带领大家前往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总统、也是最后一位复辟皇帝袁世凯的陵墓所在地袁林。袁林全称袁公林是一组典型的清末民初官式建筑群,并仿照了美国总统格兰德濒河庐墓的形式。即以我国传统建筑为主,辅以西洋形式,采用中西结合手法修建,是我国陵墓建筑史上的一个创例。大家下车后即看到东边一座呈“八”字形又长又高的照壁,据验证这是我国明清帝陵建筑中最大的一座砖雕照壁。从照壁侧前行经石拱桥和一孔券桥就到了袁林的主体建筑前。袁林主建筑分前、中、后三部分。首先看到的牌楼门,又叫“五槽门”。踏上台阶进门后前边长达千米的路叫“神道”,当时是专供来祭祀的高级官员走的。神道两侧是石像生,由望柱、石马、石虎、石狮及文武翁仲组成。神道中央碑亭里,巨大的赑屃背上竖立着高达5.39米的巨碑,上面刻有袁世凯的好友、民国大总统徐世昌亲笔题写的 "大总统袁公世凯之墓"九个大字。过了碑亭就到了堂院大门——三进门(因这个门有三个门洞)。堂院也就是中院,由大殿(叫景仁堂)和东西配房组成。大殿是展览室,进门正中有袁世凯亲属捐的袁世凯半身像,里面以文字、图形和实物介绍了袁的生平和家庭成员。出了大殿穿过两侧月门来到后院,就是墓台。共分三层:第一层是欧美风格的铁门和门垛;第二层是大五供石桌;第三层是墓冢,是仿美国总统格兰德濒河庐墓修建的,典型的欧美式建筑。从整体来看,袁林的前、中院都是中国传统的明清帝陵式建筑,而后院则完全是西方建筑风格,中西合璧正是袁林的特色。
出了袁林赶到中国文字博物馆,孟研究员下了大巴打的去参加庆祝殷墟发掘90周年大会的闭幕式,同学们拿出身份证就去换进馆票,回答说不换了闭馆了。我一看才下午4点半,就给文字馆党委书记、常务副馆长冯克坚同志打电话。冯说:“现在进去至少要1到1个半小时,到5点闭馆时还出不来,所以规定4点就停止换票了。对不起,这个忙帮不上。”我就领大家看文峰塔。文峰塔原叫天宁寺塔,因塔门横额上题有“文峰耸秀”4个大字,于是又得名“文峰塔”。该塔建于公元952年,迄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塔高38.65米,塔身有五层重檐从下往上逐级增大。这就是它的独特性:大多数塔都是由下而上逐渐缩小,而文峰塔身却是上大下小呈伞状,在国内外实属罕见,因此就被称为“安阳的象征”。因时近下班进不了景区,大家就在景区外马路边或人行道上照了几张像。然后我们去集安阳餐饮特色于一店的盛德利,品尝安阳当地独特的饭菜。而早晨出发时顾之川同学买下拿来的好酒为晚宴增色不少,由于是在安阳的最后一顿饭,大家推杯换盏觥筹交错好不热闹!
这时我老伴送来了合影照和通讯录,我当即发给大家。然而合影照很不理想,特别是李西仑同学的半边脸被挡住了。后经同学用电脑软件处理,将西仑挪到后排露出了脸。并将原本没有参加合影的侯山保学兄的照片,也ps进了合影照片。从而弥补了合影留下的遗憾。
15日早餐后7点半,同学们退房,炳熙跟酒店结账。建芬准备回洛和大家一一惜别。之川则把大家送上大巴后才准备离开。大巴车出市后上了南(乐)林(州)高速,个把小时到林州红旗站下路,侯山保同学和其学生、林州市政协副主席、市科协主席王安林同志早已等在出站口接车。应当指出,安林主席是在江苏镇、扬一带参观考察科技馆时,得知我们要去林旅游后,于昨夜赶回来就为陪同我们。首先来到红旗渠纪念馆,安林说参观人多,先在馆前照合影像。进馆后,果然是人山人海,原来是各地来参加红旗渠干部学院学习的学员,四五十人一帮由一个讲解员带领解说,一帮挨一帮共有五六帮,挤得水泄不通。我们好不容易顺过道边挤过去到模拟修渠现场的光声电幕前,感受脚底的震感,听到隆隆的炮声,看到除险队员腰系长绳凌空作业。20世纪林县人民在以杨贵同志为首的县委县政府班子领导下,以“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实干、无私奉献”精神,逢山凿洞,遇沟架桥,一锤一钎,苦干十年,削平了1250座山头,凿通了211个隧洞,架设了152座渡槽,建成了长达3000里的红旗渠。周总理称林县红旗渠和南京长江大桥是 “新中国两大奇迹”。中外游人看过红旗渠,誉之为“人工天河”、“世界第八大奇迹”。接着我们来到分水苑,总干渠在这里分为三条干渠。大家留影后赶往青年洞。经安林交涉,我们一帮老头老太不用在山底换乘景区游览车,大巴直接开到山上游览车场,下车不多远就登上青年洞口的渠岸上。青年洞是红旗渠总干渠咽喉工程之一、也是最艰险的工程。当年300名青年突击队员,以“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艰苦奋斗精神,苦干1年零5个月,终于将洞挖通。为纪念他们的业绩,此洞被命名为“青年洞”,后被国家六部委命名为“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大家在洞前合影后,下山赶往被誉为“太行平湖”的南谷洞水库,山保、安林安排午饭是张旦农家院的农家大烩菜,大家吃得是不亦乐乎,纷纷称赞“味道好极了!”饭后赶到太行大峡谷,沿溪水便道到谷口潭边分别留影,即登上在悬崖峭壁凌空架设的踏梯上,只见水溪潭池、飞瀑银花、重岩叠嶂、姿态万千。到半途“含珠”处又三三两两相互拍照。继续上行到九连瀑布,出峡谷到停车场。随即上车走“天路”,就是绕在群山顶上开凿的一条旅游公路。只见群山环绕,山峦重叠,一湾一景,美不胜收。向下看,石板岩镇和王相岩就在眼底。行车中,遇到对面车来,“老夫聊发少年狂”,齐声大喊,来车亦然,后皆哈哈大笑、挥手致意,下车后都笑脸相迎,俨然已是相识朋友。这种旅客间温馨人情也成了天路“一景”。因已黄昏不敢流连,迅即赶到王相岩。传说商朝国王武丁,少年时被父亲小乙送到此处和平民奴隶一起生活。他很快就和奴隶傅说(yue)交上了朋友。傅说觉得武丁虽是贵族却平易近人,武丁也觉得傅说很有雄才大略。武丁继承王位后以“三年昏睡不语,一朝醒来大笑”,说梦见先王给他推荐了一位叫傅说的大圣人,能辅佐治理好国家。大臣们找到傅说,武丁拜为宰相,并让大臣们尊称为“梦父”。 傅说辅佐朝政三年,使商朝达到空前发展,史称“武丁中兴”。这个商王和宰相共同生活过的村子就被称为“王相岩”。天已插黑,大家只照了个合影,就匆匆赶往住宿地洪谷山生态园。分了房间、洗漱后吃晚饭,好酒者喝了张增家同学带来的4瓶酒,高谈阔论,又喝完联谊晚上剩的两瓶酒,到凌晨两三点才尽兴而散。
我们之所以选在洪谷山住宿,是因为五代著名画家荆浩隐居在此(自号洪谷子),绘此地山水数万幅,与弟子关仝共创全境山水画派,为唐宋山水画之冠,被称为“北派山水画鼻祖”。这次大家就是慕名而来。但因14日下午没看成文字博物馆,好多人还想看看,而16日11点的车票又订好了,于是想在16日早6点天麻明起床,后上山游览半个小时,回来吃过早餐即返安阳。没想到起了大早走到半路,被景区人员开车赶来截住。我解释说安阳市旅游局12号下文,市政府批示今年“敬老月”活动,各县(市、区)在10月15——21日对6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开放。我让景区人员同其老板原国富联系,接通后让我跟他说。岂料我刚要说,对方啪地扣了机(后据了解该人2013、14年间,多次纠集打手殴打、驱赶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就集资修复了景区殿、祠、楼、房的一班人,抢占庙宇,骗租肖街村民土地、自留坡和林坡,横行霸道,多次打伤、致残甚至死亡的村民多人)。同学们乘兴而来,扫兴而归,回住处早餐后返安,把几位先后送到汽车中心站和安阳车站,大部队到文字博物馆下车换票进馆参观,出来就各自按点坐高铁回家,此次旅行联谊活动就告结束。虽然我回来向安阳市旅游局史景山局长反映了,史即叫林州局联系我。该局领导来话首先道歉,我也批评他们对个人承包的景区监管不到位,但终究于事无补。大家没看成洪谷山,还是我安排不周造成的,我应向同学们道歉! </h3><h3> 魏雨顺
2018.10.26<br></h3> <h1><b> (二)诗歌</b></h1> <h3><b> </b></h3><h3><b> 1. 关劲潮七言诗二首
</b></h3><h3>各位同学,大家好!</h3><h3> 很抱歉,我因公务无法参加同学联谊会,万望海函!</h3><h3> 为表达与大家相见的热切心情,赋诗二首,赠予各位可亲可敬的师姐、师妹、学兄、学弟。来日方长,相见有期。祝大家欢聚一堂,事事圆满,身心康素,寿比南山!
赠大学同学联谊会诸君</h3><h3><b> ( 1).喜相逢
三十年后来相聚,
青丝早已成霜须。
握手相见热泪涌,
促膝忆旧心潮起。
一身潇洒读经史,
双眼昏花看今夕。
何言人生太苦短?
百岁正当风华时。
(2) 话长别
欣喜聚会话长别,
岁月阴晴有圆缺。
蜡炬光焰仍未淡,
生命源流永不竭。
奢吟忧诗伤心色,
频观流云闻仙乐。
友情生辉春常在,
浩瀚心海照明月。</b><br></h3> <h3><b> 2.张保安元曲一首</b></h3><h3><b> </b></h3> <h3><b>【中吕】山坡羊 贺安阳同学聚会
</b></h3><h3><b> 因河南省诗词学会2018年10月13日召开五届七次常务理事会,不能赴安阳,甚为遗憾!今秋光正好,同学相聚,畅谈以往,况临重阳,情淳意浓。真的是相思黄叶落,白露点苍苔。聊寄一曲以贺。
秋光灿烂,时光云电,郑州别过何曾见?问同班,忆华年,黄河不忘痴情汉。谁寄太行枫叶简。山,抬望眼;河,抬望眼。</b><br></h3> <h3><b> 3.杨锡洲七言 诗一首</b></h3><h3><b> </b></h3> <h3><b> 戊戌年教育学院同学相聚有感
郑州一别三十年,
同学已改旧时颜。
当年风华今何在?
留与明月山水间。
人生聚散俱是缘,
洹上相逢思万千。
执手互勉多珍重,
愿君康健乐百年。</b><br></h3> <h3><b> 4.傅炳熙七言诗诗三首</b></h3><h3><b> </b></h3> <h3><b> ( 1)同窗聚会北京
</b></h3><h3><b> 一別商城岁月奢,
今朝喜得聚京华。
萧疏发叹垂垂暮,
纥皱纹怜曲曲斜。
长话难祈更可闰,
满斟拼教醉无涯。
秋光更教春光贵,
后约争邀到我家。
2016年9月</b><br></h3> <h3><b> (2). 别学友
同赏京华菊正黄,
九秋今又会洹漳。
人逢老境易怀旧,
情遇知交难守常。
幸舍鸠形聊且醉,
何妨鹤发暂时狂。
偕游邺下风流地,
深惜明朝各一方。</b><br></h3> <h3> 应是秋光更较春光贵。鸠形指老年人的手杖,杖端以鸠形为饰,寓有欲老人不噎之意。<br></h3> <h3><b> (3).谢许广州殷勤送别
京洛邀期秋正深,
临歧那忍又分衿。
十年望月频翘首,
两夜连床细论心。
君驭长风轻组绶,
我虚壮志乐山林。
行行伴送行行远,
至嘱来春更盍簪。
2016年9月
盍簪,常指文士聚会。</b><br></h3> <h3><b> 5.崔凯 五言诗一首</b></h3><h3><b> </b></h3> <h3><b> </b></h3><h3><b> 金秋十月,学友相聚安阳。从八一年求学于河南教育学院算,而今已三十七载。往事并不如烟,感慨系之,献诗一首。
学友聚洹上,
不见旧时样。
脸上横波纹,
鬓边落秋霜。
执手问康健,
把酒话沧桑。
望君多勉励,
老牛奋夕阳。</b><br></h3> <h3><b> 6.李西仑五言诗一首</b></h3><h3><b> </b></h3> <h3><br></h3><h3><b> 見到山保兄,
感慨油然生。
怅然四十年,
悠悠隔时空。
垂垂已古稀,
万事皆未成。
太行有真隐,
盼心蹉余生!</b><br></h3> <h3><b> 7.侯山保七言诗一首</b></h3><h3><b> </b></h3> <h3><br></h3><h3><b> 相见时难别亦难 ,
太行风吹百花残。
同学去后相思苦,
锡洲比做易水寒!
想要大家常相见,
除非微信不夜天!</b><br></h3> <h3><b> 8.龙宗翥七言诗一首</b></h3><h3><b> </b></h3> <h3><b> </b></h3><h3><b> 戊戌之秋,同窗学友欢聚安阳,吾虽不能至,心向往之,遥望东方,赋诗一首相贺。
同窗之情最难忘,
金秋十月聚安阳。
促膝畅谈忆往事,
携手漫游登太行。
参观羑里赞八卦,
拜谒岳庙颂忠良。
金月宾馆联欢夜,
余音三日绕房樑。</b><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