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封面题字郑少英(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天津市女子楹联学会会长)<br></h1> <h1>封插画:洪飞(国家一级美术师 中国当代艺术协会终身名誉主席。洪飞从军于原炮兵第六十八师)<br></h1> <h1>1967年入伍的原炮兵第六十八师政治部苑炳福(右)</h1> <h1> 我是酒老一个兵</h1><h1> ——苑炳福
一九六七年底入伍,我被分到六三六团二营六连,驻在唐山市北郊铝厂,负责师弹药仓库警卫。当时,连队首长是:连长张宏斌,指导员宋福祥。连队很支持战士练习写稿,搞宣传。我当时是连队团支部委员和革命军人委员会委员,也积极投身其中。六八年下半年居然在唐山劳动日报豋了一篇两三百字的小稿。六九年初受部队派谴参加了唐山劳动日报通讯员培训。我记得,六九年四五月份,我们连奉命到军粮城农场执行插稻秧任务。那时,全师完成援越抗美作战任务已从越南回国。
一天,下着小雨,各班组织学习,连队通信员叫我到连部,连长指导员正陪着一位细高个,戴眼镜的干部在说话。我去后,宋指导员说,酒干事,这就是苑炳福。说实话,我当时有些紧张,我平时只和班长副班长接触,偶尔和副指导员说两句话,见连长指导员对来人那么尊重,我赶紧立正敬礼。酒干事说"老宋,老张,这个兵我带走了。调令给你们团里了。"
于是,我回班里打了背包,到连队仓库拿了东西,跟着酒干事上了连队派的解放车,从军粮城车站坐火车到了唐山师部。与我先后报到的有六三三团杨守习(因体检有点情况,又回去了),六三四团李文忠,六三五团王印廷。于是我们正式成为了酒干事的兵。
从此,酒干事领导我们写稿,关心我们生活,操心我们的进步。管理很严格,心情很舒畅,工作很努力是当时我们几个人状况。记得六九年七八月份,南京长江大桥通车的电影公演,宣传科高镇堃科长给酒干事一张电影票,酒干事让我们仨人去一个,回来得写一篇稿子。王印廷李文忠正赶别的稿子,就让我去。我还真怵头。没办法,硬着头皮去了。一边看一边琢磨怎么完成任务。电影是纪录片,一个多小时,回来后立即动手,我写完初稿,印廷文忠帮助修改,几易其稿,第二天上午一上班,把稿子交给了酒干事。经他修改审定,誊抄后立即送到了唐山劳动日报,署名立新功。第二天还是第三天,就登了有大几百字的一篇观后感。真感到受了锻炼。
一九六九年国庆节前北上,师司令部政治部驻万全县孔家庄公社暖店铺村,报道组住一明一暗两间房,酒干事住里屋,印廷文忠和我住外屋,这年冬天,酒干事和宣传科赵亮副科长介绍我入了党,直政科王祯科长(在唐山时是宣传科副科长)与我谈的话。接着安排我去师直侦察连代理班长,和戴德勤一个班,他是班长,我是第二班长,积极配合戴班长工作。在不知不觉中(中间体检过一次,但不知干什么。后来才知道是提干前的体检),四个多月代职结束,接着和王印廷李文忠,还有牛忠路一起提升为干部。我的命令是师教导队排长。
命令宣布后我就到干部科报到,去帮助工作(实际上是考察,后任命干部科见习干事)。酒干事先谈话,宣传科平原科长提出详细要求。就这样,我离开了宣传科,离开了报道组,离开了酒干事的直接领导。
以后十多年,酒干事先后任六三四团宣传股长,师宣传科副科长,六三五团副政委等领导职务。对他称呼由酒干事,酒股长,酒副科长,到酒副政委(有时,私下里称为酒老头子)。我也由干部科见习干事,干事,到副科长,科长。虽然我们不是直接上下级了,但我一直把自己当作他的兵。心相通,情愈深。其间,七七年,酒老和张培成大哥为我和李凤仙操办了一场难忘的婚礼。
我深知,从我到干部科后,佘敦本科长给了我亲切的关怀和多方面的传帮带,我深知师里各级首长的培养教育和周围同志支持帮助。这些都是我成长进步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但我也深知这些都源于酒老给予的第一个台阶,否则就没有2,3,……N。
后来酒老转业回了天津,我到了武警,有几年联系不多。好像上天知我心!一九九一年,我调到武警医学院(驻天津万新村,现改为后勤学院,搬到东丽湖)任政治部主任,六年任期给了我事业上的锻炼,也给了我能常和老首长见面,就近请教的机会。有一次医学院邀请刘胡兰的妹妹作报告,我主持报告会。天津电视台新闻播出后,酒老还专门打电话给予鼓励。
从认识酒老到现在近五十年了,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我经历了很多事,忘记了很多事,但我始终记得,我是酒老的一个兵!<br></h1> <h1>1965年入伍的原炮兵第六十八师政治部张培成</h1> <h1>王淇(左)与林江滨(右,纪念援越抗美50周年纪念会画册主编)</h1> <h1>1965年入伍的原633团邢广芝</h1> <h1>1965年年入伍的原师宣传队员杨庚芳</h1> <h1>1960年入伍的原635团杨兴隆</h1> <h1>1959年入伍的原六十八师政治部李金忠</h1> <h1>援越抗美老兵李柏林</h1> <h1>原师宣传队员王志成</h1> <h1>原师卫生科林江丽</h1> <h1>原师宣传队员马景国</h1> <h1>李爰萍(右)、宋兰芳(中)、林江丽(左)</h1> <h1>原师宣传队员王素艳</h1> <h1>唐山一位出租车师傅创作和演唱的《信仰》</h1> <h1>(未完待续)欢迎战友和好友们随时发送相关照片、文字、书画,《美篇》将及时收录。<br></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