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文字:原创
图片:网络</h3><h3>主题:自然
音乐:二泉吟(曾静版)
时间:2013年(感恩欣赏)<br></h3> <p style="text-align: left;"><b>风也悠然,云也悠然。</b></h3><h3>
那一年的中秋之夜,小阿炳(华彦钧)跟随着师父(华清和)来到泉边赏月,如银的水面映着天上的圆月,真是美丽极了!
“你听到了什么声音?”师父突然向他问道。
“我没听到什么声音!”此时的小阿炳摇了摇头,然后望着水天相接之处说道:“我觉得今晚的月色很美!”
“你年纪还小,等你长大了,就会从二泉的流水中听到很多美妙的声音!”说着师父慈爱的用手抚摸着他的头。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哦!”小阿炳望着师父饱经风霜的脸庞,懂事的点了点头。</h5></h3> <h3><b>1905年 阿炳12岁</b></h3><h3>
在他3岁的时候,母亲就离开他了;8岁那年,师父收他做了小道士,开始在私塾读了三年书,之后跟随师父学习各种乐器。
师父对他要求特别严格,经常要他迎着风口吹笛子,开始在笛子尾部挂上铁圈,以增强他的腕力,后来干脆把铁圈换成了秤砣,而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坚持和忍受。
在他学二胡的时候更加辛苦,琴弦常常被手指的鲜血染红,时间久了,手指自然结了一层厚厚的老茧。
功夫不负苦心人!在他17岁那年,他就正式参加了道教音乐演奏,由于他的一表人才,还有一副好嗓子,被大家誉为“小天师”!
那天,对于他来说是最心痛的一天,因为就在那一刻,他得知了关于自己的一切,他难过的哭了。
“彦钧,师父要走了,在我还没有离开之前,我有一件事要告诉你啊!”说着紧紧握住他的双手。
“师父,你没事的!别多说话了!”说着难过的目光望着道长。
“彦钧,我不仅仅是你的师父,其实我就是你的生父啊!”说着道长充满期待的目光望着他。
“师父,你说什么呢?这怎么可能是真的呢?”说着很是不解的望着师父。
“孩子,这是真的!在你三岁的时候,你母亲就自尽了,是我对不起她,我把你放在你婶娘家,可是我想你……”说着道长已是泪水满面。
“爹!为什么会这样,你怎么才告诉我呢?爹!求你别再说下去了……”说着万分难过的望着病床上的老人。
“孩子!都是我对不起你们,在有生之年还能听到你喊我一声‘爹”,我就真的很知足了……”说着老人安详的闭上了眼睛。
</h3><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爹啊!爹你不要走这么早啊!”说着难过的扑在老人的怀中。</h5> <h3>父亲的去世令他万分难过,就在那一瞬间,他才明了师父的用心良苦,那一幕幕情景都浮现在眼前,也只有这一刻,才让他的心情更加的矛盾,内心不知道是对师父的感恩、还是对父亲的记恨,他想到了母亲,如果有母亲陪伴他该有多好啊!
在大家的提议下,“小天师”从此继位为雷尊殿的当家道士,每天的道场事务都要经过他的处理。
时光荏苒,十几年的光景,他早就习惯了道观的生活,只是那丝丝的感伤依然在内心游荡。也许是宿命、也是是上天要从逆境中成就一个人,正是因为他,改变了他的一生。也正因为如此,才给他的一生增加了许多故事。
“道长,人生苦短,为什么不及时行乐呢?”说着异样的目光望着他。
“可我是这里的道士啊!”他解释着。
“修了这么多年的道,怎么就放不下内心的执着呢?何况正一派的道士是可以成家的!”说着过来拉扯他的手臂。
“我不想去的,我真的不想那么做啊!”说着他很理性的拒绝着。
</h3><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你一时还是想不开,那这些上等的烟草都留给你用,我说过我要带给你神仙般的感觉!”说着转身默默离去了。</h5> <h3><b>1927年 阿炳34岁</b></h3><h3>
就在他双目失明后,便走上了卖艺的道路,那近似乞讨般的生活,可以说在中国老百姓的眼中,也是极其悲惨的一种结果!就在那一瞬间,也注定曾经的”小天师”要在黑暗中度过余生。
和那些乞丐相比,他又是幸运的!因为在族人的安排下,寡妇阿娣走进了他的生活,不仅能引领他出去沿街卖艺,主要是能照顾他的起居,让他每天都能体面的出入,虽然衣服多是经过缝补的,但起码能做到干净整洁。
从那以后,他正式启用了“瞎子阿炳“的称号,让以前的自己随风而逝。行家说,两根弦的二胡是悲哀的乐器,乐者会把一种对世事的洞察藏在两根弦里,而阿炳正是把自己的苦情话,通过这两根弦向世人倾诉!
而那个年代苦啊!阿炳深知不仅仅是自己处在黑暗之中,而是那个年代的人们,更能触动他的心弦,不禁让他感到不安、凄苦和愤恨!他总是在空闲时独坐在太湖旁,听那水流的声音,就在那时他总会想起师父说过的话,如今自己长大了,才听到流水的声音是那么的不同。
人的灵性是相通的、更是相同的!虽然说阿炳只是一个盲人,他不仅仅只是在赢得口中的饭食,而是在那畸形社会的压迫下,仍顽强跳动着一位乐者的心灵,而这份爱国的情怀更是骨子里所具备的!
他每天下午都会在那茶馆门前演唱,他敢于抨击社会黑暗,用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去吸引听众。
在抵制日货的运动中,他用富有激情的语言激发人民的爱国热忱,他的很多新闻作品,唱出了群众们的心声。
</h3><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阿炳人穷志不穷、人穷嘴不穷、人穷名不穷!有一次,国民党军阀的一个姨太过生日,非要阿炳去给她唱曲子,他断然的拒绝了,正因为如此,还遭到他们的一顿毒打。</h5> <h3><b>1950年 阿炳57岁</b></h3><h3>
1949年4月23日无锡解放,阿炳和他的《二泉映月》等曲目也获得新生。
</h3><h5 style="text-align: center; ">1950年暑期,中央音乐学院师生为了发掘和保存民间音乐,因缘巧遇的找到了阿炳,经过深思熟虑后把一曲《惠山二泉》正式改为《二泉映月》,不想在九年后,这经过岁月磨砺的曲目竟走上了国际舞台,世界也公认阿炳为中国杰出的民族音乐家!</h5> <h3><b>我观二泉也映月,江河湖海亦同心;
忧悲怨恼成磨砺,一世情爱性光存。</b><br></h3> <h3>就在那年的冬天,那天的天气格外晴朗,可是阿炳却要休息了,因为他的一生经历太多的酸甜苦辣!
“阿娣,我要先离开你了,我拖累你这么多年,真是让我过于不去哪!”说着泪水从眼中滴落。
”阿炳,都是天涯沦落人,还说这些干嘛呢?能够遇到就是天意啊!”说着泪水不停的流了下来。
”阿娣,如果不是因为要照顾我,你完全可以找个好男人生活啊!”说着紧紧的握着她的手臂。
”别说这些了,能和你同甘共苦我就很安心,我忘不了你对我的好啊!”说着用手轻抚他的脸庞。
”过去你和我沿街乞讨,甚至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如今日子好了,我却不能再陪伴你了……”说着用手擦拭着泪水。
“阿炳,不要多说话,你很快就会好起来的!”阿娣安慰道。
“没事,我要说,不然就没有机会了!我三岁丧母,从小就吃尽苦头,还怕什么苦痛?你的恩德我只能来世再报了!”说着把她的手握得更紧了。
“我不要你再说下去了,如果有来世,就让我们以道为爱吧!让更多的人在心灵上解脱苦痛!”说着双手抱拳,口中默默称念道:“无量天尊!”
</h3><h5 style="text-align: right; ">“好!我什么都听你的,就让我们都以道为爱……无量天尊!”说着老人安详而逝。</h5><h3><b>
风亦悠然,云亦悠然!</b></h3> <h3>风悠悠,云悠悠,凄苦的岁月在琴弦上流;
恨悠悠,怨悠悠,满怀的不平在小路上走;
无锡的雨,是你肩头一缕难解的愁;
惠山的泉,是你手中一曲愤和忧;<br></h3> <h3>梦悠悠、魂悠悠,失明的双眼把暗夜看透;
情悠悠、爱悠悠,无语的泪花把光明寻求;
太湖的水,是你人生一杯壮行的酒;
二泉的月,是你命中一曲不沉的舟。
风悠悠,云悠悠;风悠悠,云悠悠……<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