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日白

李忠瑜

<h3> 《老李日白》</h3><h3> 李忠瑜</h3> <h3> 这世上的好事总是被几个姓潘的占完了,潘安遛一趟街回来,即可投果盈车;潘金莲一晾衣杆便敲来了一个西门大官人;可是终没得到好的下场,吾以为乃容貌之美害其人也! 先说潘安,西晋人氏,洛阳城著名绝佳美男,博学多才,琴棋书画无所不精,且著有多篇诗词歌赋留传后世,尤其他的《西征赋》,《秋兴赋》,《寡妇赋》,《闲居赋》,《悼亡诗》等名篇无不以其至高的文学修养及澎湃的激情才得以修炼完成。可当朝并没重用其人,拿现代的话说就是一个自由撰稿人,且所著其文稿并非官用,只有在民间免费广泛流传,他一生不求名不为利,只求以诗词歌赋用以抒发心中之情感,这就是导致潘安潦倒终老的真实原因。由此看来,无论什么时代和背景,所谓“重用真才实学”那都是冠冕堂皇的说说而已,其真实目的必须是唯当朝所用者则昌也。如果潘安能考取功名并顺应当朝而俯首唯命是从,那么潘安的命运及历史将重新改写了,也许是一代皇权重臣,也许能成为一代文豪?可叹的是都成为了——也许。 潘金莲,家喻户晓的美人,能歌善舞且聪慧绝顶,如果不是命运的捉弄,她怎么会下嫁给炊饼哥?假若那时能够恋爱自由结婚自愿,何来一晾衣杆与西门庆结下不解之缘?又怎么会惨死于武松的利刃之下?要生在当今时代,当个电视台主持人,或者演个电影电视剧什么的,岂不可以腰缠万贯?至少也可以当个网红什么的吧?只可叹呀——生不逢时!时代可以造就人才亦可毁掉人才,只有看你所处的时代是怎样在培养和使用人才。 潘安和潘金莲既是时代的损失也是历史上的悲哀,我们没有理由去贬损他们,唯有以他们的历史教训为诫,看清形势走好自已的路,活出更精彩的自已。 (纯属日白,别无他意,信不信由你。) (2018年10月15日)<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