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圣母百花大教堂是世界5大教堂之一,虽然排在第四位但它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教堂,它的大圆顶和由文艺复兴大师乔托设计的钟塔成为佛罗伦萨重要的地标。佛罗伦萨在意大利语中意味着“花之都”</h3> <h3>被徐志摩译为“冷翡翠”的圣母百花大教堂是欧洲最美的教堂,是当今世界最著名的天主教堂之一,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第一座伟大建筑,鲜艳的大理石块拼成几何图形,极为显眼壮观橘红色巨大的圆顶远远就会看见它</h3> <h3>主教堂于1296年奠基,1347年爆发黒死病迫使工程中断,后于1436年举行献堂典礼,百年之后米开朗基罗在罗马圣伯多禄大殿也建了一座类似的大圆顶,却自叹不如:“我可以建一个比它大的圆顶,却不可能比它的美”世界上庄严雄伟的教堂很多,但很少有教堂能如此妩媚。如同意大利国旗颜色的,白红绿三色花岗岩贴面的美丽教堂将文艺复兴时代所推崇古典,优雅,自由诠释得淋漓尽致,这座教堂花了175年的时间才最终建成</h3> <h3>佛罗伦萨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发祥地像米开朗基罗,但丁,达芬奇等大名鼎鼎的艺术大师都在此生活居住过</h3> <h3>用以纪念米开朗基罗的米开朗基罗广场点缀着一些他留在佛罗伦萨的著名作品的复制品,这是广场上控制性的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凉廊</h3> <h3>米开朗基罗广场凉廊旁边的餐厅,虽然里面地方很大,但游客们都喜欢在外面露天就餐,中午了,他们吃他们的饭,我照我的相(他们吃着我饿着)好一幅和谐的画面</h3> <h3>意大利首都罗马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了,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并强调说“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在保留两千多年历史的基础上,罗马古城近500年来几乎没有发生任何变化,换而言之,人们竟然没有去破坏500年前的规划。在罗马一个连一个的古迹遗产的街巷中,我们犹如走在一幅幅的历史画卷中。罗马也是世界上文化历史最丰富的城市,它在4个历史时代(古罗马,天主教,文艺复兴,巴洛克)都起到了引领世界的作用,也留下了最具价值的遗产,罗马城在宗教和艺术方面保持着西欧文明的中心地位,文艺复兴巴洛克时期的建筑,雕塑和绘画奠定了今日罗马之根本。这是我们进入古罗马斗兽场场前的景区</h3> <h3><font color="#010101">注意我身后就是独一无二罗马所特有的罗马松树,这里的松树树干还比较小</font></h3> <h3>这种松树,树干笔直遒劲支撑着修剪过的一团团墨绿色的松枝</h3> <h3>在罗马从机场到宾馆的途中总是有这种修整独特的参天松树映入眼帘</h3> <h3>在古代统治者寻欢作乐方面,在没有比罗马帝国统治者更狂热的了,这是帝国在征服了耶路撒冷后为纪念胜利,驱使8万犹太俘虏修建的,斗兽场内部看台由低到高分为四组,观众席位按等级尊卑之差分区</h3> <h3>斗兽场建于公元72年,高48公尺占地16万平方米,是无数动物,斗士和囚犯的葬身地,开幕头百天庆典死了9000头野兽,罗马人最喜爱的娱乐就是对血淋淋的角斗场面作壁上观,大批角斗士被驱赶上角斗场,相互残杀,或与野兽搏斗,嗜血的贵族在角斗士的流血牺牲中或得一种野蛮的快感,历来约50万人命送表演中。</h3> <h3>举世闻名罗马斗兽场或称(竞技场)实际上是一片断垣残壁,如果不是川流不息的游客进进出出,一个人站在那高耸入云的破墙头底下肯定会提心吊胆,谁知道这屹立了上千年墙头会不会轰然倒塌,叫人葬身瓦砾之下呢?虽然今天人们看到的斗兽场破败不堪,但甚高,甚大,甚巧的斗兽场仍让人们为往日的辉煌啧啧称奇</h3> <h3>曾经是血淋淋的斗兽场,整体结构有点像今天的体育场,或许现代体育场的设计思想就是源于古罗马斗兽场,斗兽场的真实名称叫做“佛拉维欧圆形剧场”可以说没有一页罗马历史不与斗兽场有关,它简直已演变成罗马生活和罗马需求的标记</h3> <h3>公元8世纪贝达神父曾预言,几时有斗兽场,几时便有罗马,斗兽场倒塌之日,便是罗马灭亡之时。罗马灭亡了,世界也要灭亡。公元1048年日尔曼人打进罗马城,古罗马城被洗劫一空,斗兽场也被人遗弃。一时成为人们挖掘大理石寻找建筑材料的来源。这部分应验了贝达神父的预言。但罗马城依旧存在,世界也没灭亡,构建这个庞然大物的封建帝王肯定不会想到,如今的斗兽场每天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为后人带来巨额收入,真可谓“有秀恰在不用时”</h3> <h3><font color="#010101">这种带铁栅栏窑洞就是互相残杀的奴隶,角斗士及野兽住的房子</font></h3> <h3>我绕斗兽场走了一遭</h3> <h3>斗兽场前的小凯旋门,拿破仑就是参考这个凯旋门在巴黎建造了举世闻名的大凯旋门</h3> <h3>从小凯旋门进入斗兽场的游人如织</h3> <h3>在斗兽场入口处配备了最强大的安保措施,意大利军人全副武装,虎视眈眈的窥视着暴恐分子</h3> <h3>罗马最大的威尼斯广场位于罗马市中心,长130米宽75米,是5条大街的汇合点,二战期间意大利墨索里尼总统曾在广场前面的一栋偏楼的飘窗外发表战争宣言</h3> <h3>历经千年的罗马柱激发人们的复古情怀</h3> <h3>这是罗马非常有名的一个古建筑侧面,遗憾忘了它的名称了!</h3> <h3>位于罗马市中心最美丽的纳沃纳广场,始建于1644年与广场旁边的万神殿毗邻,巴洛克式的宫殿建筑精美绝伦的喷泉,充满浪漫情调的咖啡馆为它赢得了“罗马最美广场”的美誉</h3> <h3>万神殿是至今完整保存的唯一一座罗马帝国时期的建筑,始建于公元前27~25年,用以供奉奥林匹亚山上诸神,是古罗马的经典建筑。意大利文艺复兴后意大利三杰,最年轻的著名画家拉斐尔的墓就在这里,拉斐尔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从事理想美的事业所能达到的巅峰。代表作有1513年到1514创作的《西斯廷圣母》等等</h3> <h3>同样在罗马市中心的西班牙广场,这里是西班牙驻意大利使馆所在地,被称之为西班牙广场</h3> <h3>西班牙广场的台阶旁边,过去是西班牙总督府所在地,虽然在罗马市中心但俗称西班牙台阶,137级的西班牙台阶直通丘顶的圣三一教堂,在50年代就风靡世界的电影《罗马假日》中奥黛丽,赫本扮演的公主坐过的西班牙广场的台阶上,舔着赫本舔过的那个牌子的意大利冰激凌,你会感受到飘飘欲仙的浪漫。奥黛丽,赫本曾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时代女神,折服了全世界的观众,惊艳了整个影坛</h3> <h3>位于罗马市中心的许愿池全名“特莱威”喷泉,是罗马最大知名度最高的喷泉,许愿池高25,9米,宽19,8米是全球最大的巴洛克式喷泉。相传远古时代出征的罗马男人会来到许愿池旁,投下一枚银币祈祷自己能凯旋归来。现在,投硬币许愿成了来意大利旅游十大必做之事。每天有无数不同种类的硬币承载着美好心愿沉入池底。许愿池也是罗马最后一件巴洛克杰作,由教皇克里门七世设计建造,用时三十年才完成,它是罗马的象征之一</h3> <h3>每年从能从许愿池打捞出六吨多的硬币,高达150万欧元(一欧元现合人民币八元)许愿池在电影《罗马假日》风靡全球后闻名于全世界,是来罗马的游客必到之处</h3> <h3>许愿池每两周排放清洗一次每星期一,三,五使用耙子和吸尘器提取喷泉中的硬币,整个过程约需一个半小时。过去许愿池中的硬币时常被流浪汉捞走,2006年起被授权意大利天主教会,为唯一可以从许愿池中捞取硬币并用于救助穷人慈善事业</h3> <h3>罗马市中心有一个由教皇统治的领地,也是世界上最小的国家,国中国梵蒂冈,梵蒂冈的自然资源贫乏每年都从国外购进大量的物品,坐落于罗马城西北角的梵蒂冈高地上,梵蒂冈是世界上最小的独立的主权国家,军队只有区区的110人,尽管力量很弱小但并没有人前来进犯,因为天主教遍布世界各地,这个教徒的力量是强大的,没有哪个国家会冒着内部的暴乱来进犯梵蒂冈。国界以梵蒂冈古城墙为标志,国土大致呈三角形,这是梵蒂冈国入口处的局部外景</h3> <h3>梵蒂冈国鸟瞰</h3> <h3>占地44万平方米(相当于天安门广场那么大)的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彼得是耶稣12门徒中的大弟子,是耶稣的左膀右臂,作为大弟子及随身侍从对耶稣的认识更深,对耶稣的一切都有记录下来)是世界上约13亿天主教的信仰中心,红衣大主教就住在这里,这里是集中各个时代精华的梵蒂冈圣彼得广场,可容纳50万人举行盛大的宗教活动。是16世纪意大利建筑,结构和施工的最高成就,100多年间罗马最优秀的建筑师大都曾经主持过圣彼得大教堂的设计和施工。梵蒂冈是拉丁语“先知之地”的意思</h3> <h3>世界上最大的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罗马天主教的中心教堂,是欧洲天主教的朝圣地,教堂里有450尊雕像,500根立柱和50座祭台,可以同时容纳六万人做弥撒,规模之宏大让参观者感受到心灵的震撼,我左手边的座椅是供朝圣者集会临时备用</h3> <h3>梵蒂冈雇佣世界上最忠于职守的被欧洲人称为方脑袋不会转弯(一根筋)的瑞士卫队,守护着梵蒂冈国的教皇。据说16世纪初教皇受到罗马帝国的进犯,为了保卫教皇100多个瑞士卫兵战死在教堂外,当时教皇非常感动,于是决定世世代代雇佣瑞士卫兵保卫教堂。卫兵很多是由贵族子女来担任的。这两个瑞士卫兵把守大门是梵蒂冈国的后宫,里面是教皇和神职人员办公和居住的地方,梵蒂冈国共有800多神职人员,男女比例是10:1(男10女1)</h3> <h3>梵蒂冈是一个宗教领袖制国家元首即教皇,任期可达终身,全国有32名女性公民,540名男性公民,572名梵蒂冈人中有306名外交官,还有86人是瑞士卫队成员,此外还有73名枢机主教,31名平民和一位修女。在所有572名持有梵蒂冈护照的公民中只有221名真正生活在梵蒂冈,除了本国公民外还有221位居民,他们大多是传教士,神职或者修女。另外还有约3000名世俗工人,他们是梵蒂冈主要劳动力,但都不住在梵蒂冈城内。梵蒂冈的杰作主要集中在下面的圣彼得广场和圣彼得大教堂</h3> <h3>用掉300多吨黄金装饰的鎏金异彩的大教堂,看的所有游人都目瞪口呆</h3> <h3>这真是一座黄金堆砌的圣殿,看看我手所指四面都是纯黄金的雕刻,仅用一条红带保护</h3> <h3>教堂内部处处都旷世的富丽堂皇</h3> <h3>米开朗基罗的旷世杰作《哀悼基督》是教堂内唯一用防弹玻璃特级屏护的雕像,圣母玛利亚抱着遇难的儿子耶稣,悲痛感和对上帝的顺从感刻画的淋漓尽致</h3> <h3>用几种不同颜色大理石雕刻的捧圣水盆的小天使,从形象上看小天使只有一岁左右的样子,但雕刻的实际高度有2,5米看到这天真可爱的小天使时,一种慈爱喜欢的感觉油然而生</h3> <h3>教皇格力高里的纪念碑,这里的历届教皇都有纪念碑雕像</h3> <h3>梵蒂冈教堂建于公元324年是世界上最宏大最壮丽的天主教堂,造型非常传统而神圣,整栋建筑呈现出一个十字架的结构建于圣彼得墓穴的正上方,1506年由最优秀的设计师米开朗基罗等相继主持设计和施工,终于在1626年完成了现在的模样。中央圆顶是由米开朗基罗设计的</h3> <h3>用我仅有的一点孤陋寡闻给大家讲欧洲,讲梵蒂冈,讲金碧辉煌的大教堂,讲伟大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才疏学浅还敢讲欧洲历史,真是脸皮厚吃的肉啊</h3> <h3>这个巨大的圣彼得椅子,据说是圣彼得使用过的传教座椅</h3> <h3>围挡起来的是历届教皇的墓地,姑且称之为“神道”</h3> <h3>圣彼得广场上有两个非常美丽的喷水池,巴黎协和广场上的两个喷水池是它的仿制品</h3> <h3>圣彼得广场非常大,建筑给人的感觉非常宏伟,广场顶上的雕像看起来很霸气,这是罗马最大的广场,巴洛克式风格</h3> <h3>威尼斯水城是意大利东北部著名的旅游与工业城市,曾是威尼斯共和国的中心,被称作“亚得里亚海明珠”十字军东征时也曾在这里集结。一度曾拥有全欧洲最强大的人力,物力和权势。威尼斯市区涵盖意大利东北部亚德里亚海沿岸的威尼斯泻湖的118个岛屿和邻近一个半岛有4公里的长堤与大陆相连,更有117条水道纵横交错。威尼斯被冠以水城之名,是世界级旅游景点,我身后是停靠在威尼斯外码头的国际豪华游轮</h3> <h3>威尼斯水城是文艺复的精华,世界上唯一没有汽车的城市,威尼斯因水而生,因水而美,因水而兴有水上都市“百岛城”,桥城等美称这是打在水下的古老的栓船桩</h3> <h3>圣马可广场和圣马可教堂是威尼斯最著名的名胜古迹之一。是威尼斯的骄傲。威尼斯的荣耀,威尼斯的富足,威尼斯的历史和信仰。圣马可广场东西长170多米,东边宽80米,西边宽55米,总面积1万平方米左右呈梯形,他它们造优美,和谐,石雕生动逼真,可以说是罗马建筑中少有的杰作</h3> <h3>圣马可广场是威尼斯的中心广场,广场东面的圣马可教堂建筑雄伟,富丽堂皇,总督宫是以前威尼斯总督的官邸,各厅都以油画,壁画和大理石来装饰十分奢华</h3> <h3>世界上最美的广场圣马可广场被拿破仑誉为“欧洲最美丽的客厅”伟大的文艺复兴和拜占庭式建筑,自古以来圣马可一直是威尼斯的政治,宗教和传统节日的公共活动中心,广场上有数不清的鸽子飞起飞落,游人和它们和平共处。圣马可广场也是每年嘉年华的最主要的场景,平时这里也热闹的像一座舞台人流如潮,永远不会冷场。</h3> <h3>总督宫后面的叹息桥是已决犯人去往监狱的必经之桥,犯人过桥时常忏悔叹息,“叹息桥”是犯人最后一瞥的地方,且把那说成神话</h3> <h3>威尼斯城内古迹甚多,大大小小120多座教堂,还有依水而建的120座钟楼,64座男女修道院,40多座宫殿,都隔河相邻。歌德和拜伦都曾对威尼斯城赞扬备至,拿破仑则称其为“举世罕见的奇城”这是威尼斯街道上的小广场忘了那个雕像是纪念哪位大师</h3><h3><br></h3><h3><br></h3> <h3>威尼斯水城小视频(1)</h3> <h3>威尼斯的风情总离不开“水”,蜿蜒的水巷流动的清波诗情画意在我心中久久挥之不去。威尼斯历史相传开始于公元453年当时的农民和渔民为逃避嗜刀兵游牧民族,转而避往亚德里亚海中的这个小岛,威尼斯外形酷似海豚,城市面积不到8平方公里</h3> <h3>威尼斯整座城市建在海水中,水道即为大街小巷,船是威尼斯唯一的交通工具我乘坐的这种小船叫贡多拉</h3> <h3>贡多拉有十分悠久的历史,11世纪是贡多拉最盛行的时期,当时的数量超过了一万只,但如今威尼斯仅剩下几百只贡多拉,数目仅仅是18世纪的二十分之一,但让人高兴的是威尼斯的小船厂仍旧在制造并修理这种小船,,使这种古老的威尼斯传统得以流传。</h3> <h3>贡多拉的外观设计原本各式各样,16世纪时的贡多拉外表异常艳丽,贵族们经常乘坐装饰着锻子和丝绸,雕刻精美的贡多拉炫耀自己的财富,为制止这种奢靡之风威尼斯元老院颁布禁令,不准在尖舟上施以任何炫耀门第的装饰,已经安装的必须拆除,所有的贡多拉都漆成了黒色,唯一留下来的供装饰的只有船头的嵌板,这一传统一直被保留下来,如今的贡多拉也是统一的黑色,只有在特殊场合才会被装饰成花船</h3><h3><br></h3><h3><br></h3> <h3>从前的贡多拉的船中间船仓还有一个可以活动的船蓬,用来给旅客遮风挡雨,有的船蓬上面开有小窗和小拉门,后来这种船蓬也消失了</h3> <h3>21世纪的这种小舟一般长为10,75米宽为1,75米,小舟的平底呈不对称刑型,这样可以较好地保持只靠一侧单浆划的船的平衡</h3> <h3>贡多拉船夫只穿一件带横条的紧身针织上衣,带一顶草帽。过去船夫们的制服是很奇特和考究的。划船的时候船夫站在船尾上,有搁在弯曲的浆架上长长的单划浆</h3> <h3>乘坐贡多拉费用较贵,平均每40分钟约为70~120欧元,我们乘坐的贡多拉是旅行社购的团票可能便宜点。这是小船在威尼斯117条阡陌纵横,湛蓝的海水中穿行</h3> <h3>威尼斯小视频(2)</h3> <h3>出海上世界威尼斯的轮渡上,上船时有配枪的警察在验登船的票</h3> <h3>威尼斯小视频(3)</h3> <h3>威尼斯水城景色旖旎风光独好,城内历史古迹比比皆是,是一座风景如画韵味十足的历史名城,这里所有的景色都离不开水,威尼斯港是意大利最大的港口之一,港长12公里,总面积250公顷伸展出去宽阔广大,每年进出港门的船只在万艘以上。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再见意大利,再见佛罗伦萨,再见罗马,再见梵蒂冈,回味墨鱼面,再见威尼斯</h3> <h3>维也纳位于多瑙河畔,是奥地利最大的城市和政治中文化心,也是欧洲主要的文化中心,被誉为“世界音乐之都”。同时还是联合国4个官方机构(石油输出国,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国际原子能总部和其他国际机构)所在地。维也纳是世界上人口第二多的德语城市,人口约200万仅次于柏林。维也纳也是世界上排名靠前的一线城市。</h3> <h3>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号称多瑙河女神,是中欧一颗璀璨明珠,壮丽奢华充满时尚气息,多瑙河流贯市内,维也纳森林波浪起伏,整个城市水碧山秀风景如画。是每一位懂艺术欣赏与生活的旅游者的理想胜地。连续多年被联合国人居署评为全球最宜居城市之一,这是霍夫堡皇宫内的广场</h3> <h3>霍夫堡宫自1275年至1913年间一直是哈布斯堡家的皇宫,每一代皇帝几乎对自己的宫殿做了改扩建,因此霍夫堡皇宫是欧洲各种建筑风格的见证人。这是霍夫堡皇宫人口处</h3> <h3>维也纳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是神圣罗马帝国奥地利大公国,其市中心古城区被列为世界遗产。这也是霍夫堡皇宫广场的另一面</h3> <h3>维也纳最为著名的美景宫也叫贝尔佛第宫(贝尔佛第宫是王子欧根1663年建造的巴洛克式宫殿)在那个辉煌的建设年代海顿,莫扎特,贝多芬和舒伯特等将维也纳古典主义推向顶峰。这是美轮美奂的美景宫外修缮一新的观赏树,哇塞,太漂亮了</h3> <h3>维也纳美景宫旁边赫赫有名,栩栩如生,透着灵气的铜雕大象</h3> <h3>维也纳英雄广场上的英雄雕像</h3> <h3>《费加罗的婚礼》序曲作者莫扎特雕像</h3> <h3>莫扎特雕像前的绿地,得空回味一下莫扎特的小夜曲</h3> <h3>金色大厅是维也纳最古老最现代的音乐厅,始建于1867年1869年竣工。外墙红黄两色相间,屋顶上竖立着许多音乐女神雕像,古雅别致,是每年举行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指定场所,从1939年开始每年1月1日在此举行“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因此而享誉世界。这座看似普通的建筑内部的声学效果在当今仍处于领先水平。是世界顶级的音乐厅。世界著名的音乐家,歌唱家都以能来此演出为一生的荣耀,2013年1月23日宋祖英是这里首个开唱的中国歌唱家</h3> <h3>金色大厅马路对面一座漂亮别致的建筑谁能知道它的名称</h3> <h3>1869年建成的国立歌剧院被称为世界顶级的歌剧中心</h3> <h3>比比皆是的上百年建筑</h3> <h3>街道旁根粗叶茂的大梧桐树恐怕也有百年树龄了</h3> <h3>维也纳市中心还有这样静谧的道路,那里的交通状况非常的好,近200万人口的市区竟然没有看到堵车。地铁,公交,有轨电车可以通达市内所有景点和地区。再见奥地利再见维也纳</h3><h3><br></h3><h3><br></h3> <h3>从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到捷克首都布拉格夜宿美丽的捷克古堡小镇,来不及探讨这个美丽的丰碑是因谁而建</h3> <h3>清晨明媚的阳光照耀在捷克小镇这个怀抱耶稣受难十字架的传教士身上</h3> <h3><font color="#010101">捷克东与斯洛伐克西与德国南与奥地利北与波兰接壤。虽然是位于中欧的一个内陆国家,首都布拉格却是一个令人惊艳的近乎完美的城市,也是欧洲最美丽的城市之一,该市地处欧洲大陆的中心,在交通上一向拥有重要地位,与周边国家的联系也相当密切。布拉格这个名称来自德语意思是“门槛”因为伏尔塔河在这里流经一个暗礁,水流湍急酷似越过一道门槛。是人们一辈子一定要去一次的地方。这是当街耸立的纪念二战反法西斯胜利纪念碑</font></h3> <h3>布拉格城堡位于捷克伏尔塔瓦河的丘陵上,是捷克的要塞,公元九世纪时布拉格的王子首先在伏尔塔瓦河的山上盖了一座城堡,此后他便开始统治他的捷克人民和土地,这里一直是布拉格王室的所在地,几世纪以来经过多次扩建保留了许多雄伟建筑和历史文物。布拉格是一座著名的旅游城市,市内拥有为数众多的各个历史时期,各种风格的建筑。布拉格城堡现今60多年来一直是捷克总统的居所(俗称总统府)和国家机关所在地。这是总统府正门人口处</h3> <h3>荷枪实弹的军人把守着总统府人口,地下那个带刺的阻挡器是防止车辆的强行冲卡。进入的人必须通过安检</h3> <h3><font color="#010101">布拉格城堡门口左右两侧都有英姿飒爽卫兵站岗,如果遇到一个帅气的卫兵游人都会排着队跟他们照相。他们所在的地方是布拉格城堡的第一庭院,是布拉格城堡的正门,布拉格城堡是历代捷克君主的住所,也是现在捷克总统的府邸,是名副其实的“捷克的心脏”捷克权力的中心。每天都有一条长长的队伍通向城堡的入口,这些都是要进入城堡参观的游客,旧皇宫本身就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艺术品,而门口持枪站岗英姿飒爽的卫兵,更是一道迷人的风景,他们看起来十分的威严但又很和气,卫兵们的举手投足都是标准的欧洲军人姿势。我眼前这个卫兵的站姿不亚于我国中南海的卫兵。但中南海卫兵是不会让人们这样靠近的</font></h3> <h3>与等待参观古城堡和总统府的可爱的捷克孩子们相遇在一起。孩子们用天真无邪的目光瞅着我这个外表帅帅的老外,瞅着我这个内心复杂的东方人,如同我看西洋景一样。看那位蹲着的小弟弟还为我点赞,为我风度翩翩的外貌竖起大姆指。真是异国他乡遇知音啊!谢谢孩子们谢谢小弟弟(三扣)</h3> <h3>布拉格城堡曾经是捷克王室所在地,世界上最大的古城堡,现在则是总统府与国家机关所在地,还是免费开放的主要景点。荷枪实弹的卫兵悠闲自在的守卫在总统府的办公人口处</h3> <h3>布拉格城堡始建于9世纪 经过国内外建筑师和艺术家多次改扩建才装饰完善,城堡集中了各个历史时期的艺术精华,是捷克最吸引人的旅游圣地之一,长570米,宽130米的城堡过去一直是皇帝国王的宫殿,如今是捷克总统为外国元首来访举行欢迎仪式和递交国书的地方</h3> <h3>没时间考证布拉格城堡内的小广场上,这个骑着骏马的男孩与脚底下不知是啥怪兽在勇敢的搏斗</h3> <h3>圣维塔大教堂是布拉格城堡最重要的地标。该建筑有将近700年的历史,是布拉格城堡最有“建筑之宝”美誉的地方。外形出翘,尖锐,高耸入云的尖塔和外面的飞拱不难辨认它属于典型的哥特式建筑。除了丰富的建筑特色外,也是布拉格城堡王室加冕与辞世后长眠之所。圣维塔大教堂近千年来历经了3次扩建</h3> <h3><font color="#010101">正在维修的圣维塔大教堂的后面,每天整点报时的曲子会从这里响起</font></h3> <h3>绿色屋顶的圣尼古拉教堂,是中欧最美的巴洛克建筑之一。由著名建筑师克里斯托夫设计,1755年完成。是布拉格仅次于圣维特大教堂的第二大宗教场所。为波西米亚巴洛克建筑的杰出代表。教堂内的管风琴历史悠久,1778年莫扎特曾使用这座管风琴演奏</h3> <h3>圣乔治教堂在圣维塔大教堂后方,有双塔的红色教堂就是圣乔治教堂,圣乔治教堂是捷克保存最好的仿罗马式建筑,从920年完成后又扩建大修了多次,最后一次修扩建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现为国家艺术画廊收藏了14至17世纪的捷克艺术作品,包括歌德艺术,文艺复兴和巴洛克等不同时期的绘画作品</h3> <h3>布拉格城堡是世界上最大的古堡,是布拉格最具亮点的风景,整个古堡本身就是一座艺术品,许多著名的景点相聚在这里,五彩斑斓美不胜收。奥地利著名文学大师卡夫卡(代表作有变形记,审判,城堡等三部曲)曾住在古堡的一条巷子里</h3> <h3>站在布拉格古城堡上能够眺望古色古香老城区和布拉格市美景尽收眼底。这里是最佳位置的观景台。俯瞰整个布拉格满眼红色屋顶的房子,白天明媚夜晚迷人。1992年布拉格城堡被列入世界文化自然遗产目录</h3> <h3>高高飘扬着捷克国旗的布拉格城堡后门,每天与总统府前门一样人头攒动,戒备森严。入口处同样是两个门岗里面有帅气的军人在站岗。因为,这里是世界各地来捷克的人必逛之地</h3> <h3>布拉格城堡(总统府)后门的流动哨兵,尽管百年来捷克的武器享誉世界,但布拉格城堡卫兵手中的武器都是德国造</h3> <h3>鹰象征着太阳神,带有翅膀的狮子象征着太阳神给予了狮子无比强大的力量。这座带翅膀的狮子雕像是为持久感谢2500名捷克空军在1940年至1945年为自由与英国皇家空军服役</h3> <h3>在布拉格城堡游览,总要有些取舍。布拉格其实并不算很大,它的主要景点都比较集中,并不用做详细的行程规划(路书)你只要站在布拉格中心地带手搭凉棚极目远眺,你要去的景点差不多都能看到,从街头到巷尾,你总能看到你想看的风景。这是城堡外布拉格街景之一,有轨电车在古老的包浆的花岗岩石块中穿行,包浆的花岗岩石块几百年前就如道钉般紧紧的相鍥在这里的土地上(我国几百年前可尽是黄土碾压的自然道路啊)不过穿高跟鞋的女士,不宜在此种道路上漫步,千万别崴了脚啊。别了!看尽繁华1000年的布拉格古城堡</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