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十月十二日,在区教育局教研室的精心组织下,在省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小语名师陈燕平的带领下,湘东区小学语文教师们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和求知若渴的期待,一同前往长沙育英学校,参加“和美课堂”第十二届全国小学语文教学观摩研讨会,沉浸于诸名师的强大教育场中,潜心修炼,碎化自我,不断重组,只为升级引领力。存和而不同,育美美与共。</h3><h3> <br></h3> <h3> 两天来听了8名全国优秀专家的课,课堂上,他们深厚的语文功底,气定神闲,信手拈来,无时不闪动教改之光。</h3> <h3> 10月13日上午,观摩会在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老师执教的《风娃娃》中拉开序幕。薛老师采用组块教学的方式组合整个教学过程,教学活动形成板块,每个板块力求整合,这些看似司空见惯的“板块”,被他赋予了无限的创意。他的课不急不徐,不故作姿态,讲得透彻,学生学得起劲儿。</h3> <h3> 王崧舟老师的《记承天寺夜游》又将我们引入空明、寂静的月夜,走进诗意。</h3> <h3> “何夜无月、但少闲人”“月色入户、欣然起行”“无与为乐、步于中庭”“积水空明、藻荇交横”短短四组词语却轻而易举地使学生了解了文章的“起、承、转、合”,提纲契领、简明扼要,却让人惊叹其解析之透彻,设计之巧妙。</h3> <h3> 读始终贯穿于王老师的课堂,饱含深情的读、多元感悟的读、个性飞扬的读、融会贯通的读、出神入化的读使学生于不知不觉中走进作者内心,理解诗歌意境。</h3> <h3> 听完王崧舟老师的课,深深地理解了他所说的:“语文是折射五千年中华文明的一滴水珠,应该从这滴水珠中,使学生体悟到中华文明的博大与精深,于己打好人生的底色,于国传承民族的精神。”能听到这样的一堂课,能看到这样的一个老师,能感受到这样的一种教育情怀,我们甚幸!</h3> <h3> 孙庆博老师对课文《狐狸分奶酪》的范读堪称一绝,一张嘴便将课堂进入了高潮。孩子们全部兴奋起来,争先恐后点评老师朗读的优点。孙老师开始鼓励学生开始尝试,学生更加踊跃。之后孙老师提了一个问题“两个笑字是一样的吗?”围绕这个问题开始了演一演,这一演学生对于文本理解得更为通透,于是一切都不再是问题。一节简单扎实的语文课戛然而止,却让人回味无穷。<br></h3> <h3> 丁慈矿老师的《对课初阶》让在场师生大开眼界,原来我们的学生也可以出口成对。上课伊始,学生们可能是第一次对对子,所以有点紧张,摸不着头脑。但是经过丁老师的引导孩子们兴致越来越浓。每一个汉字都是那么好玩,每一个字音都是那么好听,搭配起来又那么精致优美、变化万千。整堂课在师生对话的过程中一气呵成。给人留下了无限的遐想,让人急切地想探知中国传统文化。</h3> <h3> 为了研究对课,他收集了150余种对联书籍,200多篇有关对联的论文,最终,形成了特色课程——小学对课。因此,“对课”(对对子)——这一销声匿迹了近半个世纪的教学方式经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小学语文教师丁慈矿的改进和发展,重新回到了语文课堂教学中,并且受到了广大学生的欢迎。</h3> <h3> 特级教师吉春亚老师给我们带来了扎实、灵动、充满语文味而又接地气的语文课堂!她那充满童真童趣的语言把孩子和老师都带入了有趣的童话世界。</h3> <h3> “三最预习来查检,围绕话题信息全,童话故事蕴情感,角色朗读来体验,绘声绘色有画面,人物心情看得见。”这首儿歌真是妙哉,不仅帮助了孩子们总结学习方法,我觉得更是我们童话教学中的新理念,使我们有一种拨开云雾见天日的收获感!</h3> <h3> 幽默风趣的语言、古色古香的范读、由浅入深循循善诱的引导、变化多样的课堂评价、别样的总结与延伸……赵志祥老师用一个个教学机智把台上的孩子和台下的老师迷得“神魂颠倒”!用赵老师的原话来说:“课堂要让孩子们充满幸福感、快乐感!”</h3> <h3> 一个小时的课堂说不长是假的。但是每一位三年级的小朋友都非常高兴。他们自始至终都沉浸在学习文言文的快乐之中,直到恋恋不舍地离开赵老师的课堂。</h3> <h3> 赵志祥老师倾情分享小学文言文教学的经验</h3> <h3> 何捷老师执教的口语交际课《商量》沿着:了解“商量” 教学“商量”延展“商量”这一脉络展开教学。</h3> <h3> 何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非常注重让学生明确“我是谁”、“我和谁交际”、“交际为的是什么”这三个要素。他创设不同的情境,让学生以主动的姿态参与口语交际, 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在具体的、不同的情境中体验了"商量"的乐趣。</h3> <h3> 何捷老师用灵活的思维策略打破口语教学的雷区。</h3> <h3> 统编教材解析人崔峦老师在评课中明示改革后的新思路。<br></h3> <h3> 课后,湘东小语教育人与名师们积极互动。</h3> <h3> 现场的老师们认真聆听专家讲座,及时做好笔记。</h3> <h3> 老师们难抑仰慕之情,纷纷与名师合影留念。</h3> <h3> 老师们收获满满,感慨万千……</h3> <h3> 台上的分分秒秒都在展示着统编教材倡导的新理念和新要素。全新的统编教材可谓集众家之所常,并将于2019年秋季全面实施。与会时,聚焦诉说统编教材中的双线编撰。
第一条是人文线。华夏文明上下五千年,用之不尽,取之不竭。所以改编后,古文从三年级开始学,小学阶段总篇数增至为为129,其中112首古诗词,14篇文言文,3篇名著节选。
第二条是语文要素线。语文的核心素养具体细化到四个主要的语文要素。首先是必备的语文知识。语文知识观中可渗透缺损性,非完整性,当讲则讲。而教法主要采取读“读”,可教读,可自读,可课外读,也可练习中读……其次是关键的语文学习能力、必须的策略学习和积极的学习习惯养成。
湘东区语文教师们在学习中前行,在实践中改进,在教育教学自我提高的修行路上,越走越远……
</h3> <h3><b><font color="#ed2308">供稿: 朱璐琪、张红、王</font><font color="#ed2308">凤玲、罗湘玲、</font><font color="#ed2308">汤胡冰、贺振兴、刘茜、邓志艳、廖群、周琼</font></b></h3><h3><font color="#ed2308"><b>审核:易丽萍、陈燕平</b></font></h3><h3><font color="#ed2308"><b> </b></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