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寻梦西沙(4)</h3><h3>2018/10/13</h3><h3>西沙永乐群岛</h3> <h3>晨早六时,依然步上十层甲板,等待着太阳怎样壮观地蹦出海平面。</h3><h3>只可惜,天公不作美,是日仍旧多云,红红黄黄,好象锅里煎碎了的鸡蛋!</h3><h3>甲板上的风很大,点点寒意,但阻挡不了几百旅客上的一些长枪短炮摄影发烧友。</h3><h3>只可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无功而返。</h3><h3>日出拍不了,我就拍人像吧。</h3><h3>这一张偷拍,赢得船友们很多点赞,但几乎没有人说我摄影技术好,要不说相机好,要不说画中人妙!</h3> <h3>早餐,一个不大的自助餐厅,300多人同时进行,幸好,轮船安排得井井有条,分组分时进行,尽管靠海吃不到海鲜,填饱肚子还是不成问题的。</h3> <h3>今日上午有幸,我能跟随几个旅游公司的要人,离团奔赴几个不对外开放的军事和政府机关岛屿,进行考察和慰问。</h3><h3>要经过较深的海域,加上有轻微的海风,快艇一直在巅簸,海里水花将我们洒满一身,几乎全湿透了。</h3><h3>如果身体素质脆弱一些的人,其五脏六腑一定翻江倒海,呕吐不止。</h3><h3>第一站,是海军基地,是永乐群岛中一个较大的岛屿。同时,也是1974年1月中越海战的前沿阵地。</h3><h3>该岛面积比我们参观过的银屿岛鸭公岛要大好几倍,岛上树木茂盛,郁郁葱葱,因为该岛驻军几十年,环境建设十分完善。</h3><h3>因为该岛是军事禁区,不对外开放,我有幸地能能跟上此重要考察团登岛,也绝对遵守规定,不问,不拍照,统一行动。</h3><h3>快艇乘风破浪,抵达码头。在守岛官兵的欢迎下,我们上了电瓶车,沿着林萌小道去到中越海战烈士陵园。<br></h3> <h3>从网上得知;</h3><h3>自1956年起南越持续占领中国西沙珊瑚岛(对甘泉岛等则一度占据又撤走)。</h3><h3>1973年9月南越宣布将中国南沙群岛的一些岛屿划入版图。</h3><h3>1974年1月南越派出何文锷舰队北上,1月17日再次占领甘泉岛和金银岛,并打死打伤中国渔民和民兵多人,攻击中国巡逻舰艇。<br></h3><h3>当时,中国正处于文化大革命动乱中,同时战略重点是在北方防范苏联,因此对南海舰队的建设投入很少。</h3><h3>该舰队原有的四艘千吨级护卫舰全部失修,无法出海作战。只有几艘百吨级护卫艇、猎潜艇和扫雷艇,能勉强驶到距海南岛基地300多公里外的西沙海域。<br></h3><h3>1974年1月19日,中国海军就凭几首猎潜艇,击退了越军,收复了被越南侵战的几个岛屿。因此,当年战斗,牺牲了18位官兵。</h3><h3>烈士陵园约两百平方,中间竖一纪念碑,周边是18烈士的雕像和简介。</h3><h3>黙哀,曲躬,上香……</h3> <h3>之后,我们坐乘电瓶车环岛一周,所经之处,营房,军舰,碉堡……</h3><h3>后来在一个沙滩前停下,领队的告诉我们,对着大海你们随便拍照,这里的贝壳没人捡拾过的,你们拾几块小的纪念吧。</h3> <h3>沙滩很美,连着天,连着水……心旷神怡。</h3> <h3>贝壳,珊瑚随处可见,不过,能达到收藏价值的寥寥无几。</h3> <h3>海水透明得好似玻璃一样。</h3> <h3>这个不知叫什么的贝壳,可不是我的所获,是借来拍个美照的。</h3> <h3>正面更好看,活象八卦阵图。</h3> <h3>红珊瑚,这可是宝贝啊,我可没那份綠拾获,也是借别人拍照一下,过过手瘾。</h3> <h3>离开军事要岛,快艇徐徐离开,驶向另一个小岛,西沙永乐群岛的政府所在地。</h3> <h3>途经那些海域,有深有浅有沟有壑,因此,海水也由此变白变蓝变青变绿,美丽极了。</h3> <h3>你看看,西沙美不美?</h3><h3>“西沙美不美?”这句话几天一直在耳边迴响,因为众人合照时,摄影师总是在高叫。</h3><h3>“美!”大家呼应。</h3> <h3>快艇沿着海沟缓缓驶入岛,两旁是垄起的贝壳珊瑚石堆成的霸。</h3><h3>偶尔看见几块巨大.砗磲贝壳,诱人极了。</h3> <h3>因为水浅,快艇慢行,这时候,发现海水在阳光的照耀下呈现出碧蓝色,活象一块绿宝石,快艇乘风破浪,不忍心绿宝石被辗碎,可船过之后绿宝石很快就恢复原状,晶莹剔透。</h3> <h3>码头在一个小小的港湾上,上了岸,还不断回头留看看,这块碧玉太可爱了。</h3> <h3>办公楼的前面屹立不倒一面国旗,鲜艳红旗在碧海蓝天更显其威严夺目。</h3><h3><br></h3> <h3>此岛为永乐群岛区域行政部门所在地,也不是对外开放的旅游点,因而有些照片也不宜公开。<br></h3> <h3>我们依然坐着电瓶车游览全岛。岛上有小量渔民居住,生活设施非常齐全,海水淡化,垃圾处理,发电等等,可就不见太阳能的利用,或许是因为风大难以固定太阳能板吧。</h3><h3>主人带我们去看岛上的一棵树王;诺如尼树。</h3><h3>从饱经沧桑的树身可见看出,它有好几百年历史了。</h3> <h3>一种诺尼果的树,中国只有海南地区才有,又称“不老果”,成熟的果实具有强烈的臭味,因此又被称为“乳酪果”;诺尼果虽然味道难闻又有苦味,可食用且有一定的保健作用或药用。<br></h3> <h3>记得在其他小岛,看见有“不老果”的干制品出售。</h3> <h3>眼前,名副其实的七色海水,泾渭分明。</h3> <h3>我拾起一块砗磲碎片,发现其质地全玉化了,是雕刻挂件佛珠的理想材料。</h3><h3>砗磲是巨大的贝壳,只产在印度洋太平洋和我国的西沙群岛,砗磲又被称为佛教七宝之一,也具有药用价值,有镇心安神、改善失眠、强生健体之功效。</h3><h3>我爱不释手地放下砗磲碎片,登上快艇,赶忙下一个重要的军事岛屿。</h3> <h3>这个岛屿,是西沙永乐群岛中的一个,1974年以前,一直控制在越南人手里。法国殖民地的越南在岛上建有法式建筑,大平洋战争日本也曾占领过,也有日式建筑,同时也有越南人的建筑。</h3><h3>中越海战,收复此岛。</h3><h3><br></h3> <h3>综观过去,岛上很早就有中国历史遗址。岛东面海边灌木林中有一座小庵,供奉着一尊古代就有的妈祖石像。<br></h3> <h3>我们沿岛一周,全是军事设施……</h3><h3>然后在离岛前的一个海边沙滩,趁着涨潮,我们在“赶海”。</h3><h3>拾贝,拍照,当然镜头不能对着内岛。</h3> <h3>没有游客涉足的处女沙滩,是那么的宁静和安逸,只可惜,我们不能久留。</h3> <h3>一块砗磲“BB”小贝壳,我顺手了。</h3> <h3>背靠大海,面对海军叔叔,留下一张贝壳的“出生证”。</h3> <h3>这随手的珊瑚比比皆是,不过,我没有过多的贪心。</h3> <h3>中午时分回到南海邮轮。</h3> <h3>下午跟团去参观最后一个岛屿全富岛。</h3><h3>该岛其实是一个巨大的沙洲,其面积随着季节水流的不同而变换着。</h3><h3><br></h3> <h3>岛上没有一棵植物,草都不生。旅游公司搭了几个凉棚给人遮荫。</h3><h3>最主要的是做了块地标性的写有“全富岛”三字的大石头。让那上岛不知玩什么的游客们尽情拍照,消磨一些时间。</h3> <h3>既来之则安之,到此一游,立此存照吧。</h3> <h3>发现一棵珊瑚树,估计亦是旅游公司精心安排的摄影道具。</h3> <h3>摆个甫士,咔嚓几张,穿上红衣服,都几青春。</h3> <h3>大妈们再摆甫士,都是那几个招牌动作了。</h3> <h3>男同胞,也来一张吧。</h3> <h3>举起红旗,迎风飘扬。</h3> <h3>顺势一跳,呵呵,姿势不减当年,只不过,忘记了收腹。</h3> <h3>中国人富强了,天涯海角都见众多的旅游者。</h3> <h3>大沙洲全富岛游玩项目,就是沿沙滩一周戏水,玩沙,晒太阳!</h3> <h3>这个景,让我想起了西藏的纳木错湖,似曾相识!</h3> <h3>好多景区都有写着“带走垃圾,只留下脚印!”</h3><h3>可在这沙滩上,脚印能留下吗?</h3><h3>一个海浪,将留下的脚印抹得干干净净。</h3> <h3>我想写上“圆梦西沙,2018/10/13”的字样,还没写完落款,一个浪打来……你赶快走吧,继续做你的梦。</h3> <h3>远处,一幅画撞入我的镜头。</h3> <h3>秋来又秋去,趟一趟,一年又到晚秋……</h3> <h3>入夜,南海邮轮起锚,将结束“寻梦之旅”,明早抵三亚。</h3> <h3>晚上,十层甲板上举行全体旅客的西沙之旅分享晚会。</h3><h3><br></h3><h3><br></h3> <h3>呵呵,摄影师不知何时偷拍了我们一张“幸福照”与其他佳作供大家欣赏。<br></h3> <h3>夜深,船入深海,轻轻地摇着进入梦香。<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