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M教育中基于arduino开源电子原型平台中mixly(米思奇 )的应用

李得良

<h3> 2018年10月12日,北京教育学院STEM教育理念下的创客教育研修班第四次活动继续在顺义区信息中心计算机4教室进行。</h3><h3> 此次培训是延伸上一次课程中设计自动浇花器主题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案,让老师在各自教学设计的基础上,完善浇花器智能控制部分。这次有幸请到了创客教育专家曹盛宏老师对学员们进行智能化控制的基础知识讲解和实际操作的指导。</h3> <h3> 那么Arduino到底是什么呢?是一种新的控制芯片,还是一种新的开发软件呢?它又有什么优势?下面的图片中就是arduino uno r3,它是新手入门最多使用的板子。具有开放性:Arduino是起步比较早的开源硬件项目。各种开源项目目前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可和大范围的应用。它的硬件电路和软件开发环境都是完全公开的,在不从事商业用途的情况下,任何人都可以使用、修改和分发它。易用性:对于稍微有心的人,不论基础如何,只要他有兴趣,拿到Arduino之后的1个小时之内,应该就可以成功运行第一个简单的程序了。Arduino与PC的连接采用了当下最主流的USB连接,你可以像使用一台智能手机一样,把Arduino与电脑直接连起来。丰富的第三方资源:Arduino无论硬件还是软件,都是全部开源的,你可以深入了解底层的全部机理,它也预留了非常友好的第三方库开发接口。秉承了开源社区一贯的开放性和分享性,很多爱好者在成功实现了自己的设计后,会把自己的硬件和软件拿出来与大家分享。</h3> <h3> 就使用的软件来说,根据电子爱好者基础不同可以选用的有scratah、linkboy等图形编程,对于进阶者来说可以用米思奇mixly进行编程,对于发烧友来说可以直接使用C++。你可以不必拘泥于基本功能的编写,而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自己想要做的功能设计中去。 </h3> <h3> 对于初次接触arduino nano和米思奇的学员来说,曹老师的讲解由浅入深。每一步都结合实际操作带入,力求让学员们当堂消化。套用评书大师单田芳的话说就是教的真教,学的是真学,从老师做回学生,我们轻车熟路。</h3> <h3> 其实不论是米思奇还是linkboy,我们想要做到的是利用智能化的编译程序和外接传感器,来实现的功能--自动浇花器,所以笔者在听课期间也用自己熟悉的linkboy也试着完成了这一功能。</h3><h3> 我们开展STEM的课程目的其中就包括让青少年了解科技主战场,理解建设科技强国智能化创新。从阿尔法狗战胜围棋大师,AI智能化自主学习的能力已经给力人类震撼。而我国更是把人工智能首次写入了政府报告。这说明创造力和创新思维已经是这个时代的必要要求了。不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应该从创新思维方面对自己提出新的要求。</h3> <h3> 当下的创客或者STEM教育不再是一场闭门造车的校内教学活动,教师们应该借助各种平台来改变我们的教育活动。</h3> <h3> 这些思维能力你具备了吗?</h3> <h3> 动手式学习应该是STEM教育的重要学习模式,相信在曹老师的这堂课上大家深深地体验到了这种学习模式的优势和效率。</h3> <h3> 面对我国科学教育的现状,教师们今天开展的STEM和创客是非常有必要的,不入美景,不知花香,我们一定会在培训中勇于迈进,不再做新理念门外的徘徊者。</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