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诗日记

雪莲

<h3> 小序题记:</h3><h3>过午时因师门一众姐妹谈及那年池州一行聆听家师身教古典诗词理念,时细雨蒙蒙,正应了江南水乡烟村之景,丹桂飘香 清溪荷风 古塔角楼 绿荫如画 恬淡清雅,细细的雨滴打在清溪河面 点点绽圆圆,师恩如雨润泽心田 答疑解惑,故甚念之而起笔:</h3><h3> 《无题 有思》 </h3><h3><br></h3> <h3> 《无题 有思》 长思八月桂,几绕清溪河。 金玉今尤在,州池雨若何。 水清深径远,塔正角楼颇。 恩遇如春好,方谙四十多。 2018.9.15. 先生 点评: 清溪河 三平尾,数量词总是用不好。几绕。。。多别扭? 选韵就要慎重。不知道为什么选五歌? 选韵,主要考虑情绪、主旋律和不能替代字句。更严格还要注意宫商曲调。结合你的主要情感和意象,则可: 氤氲八月桂,长记绕清溪。 接下来就围绕这个“记”字做文章,在起承转合中一一呈现。 记忆的核心大概是从师游教事,故可托物言之: 曲岸星星雪,青杨脉脉丝。 写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出手必是述园风。 当然这点的确很难。有些人学了一辈子,自谓精通,也还是不堪。现代人多以为积淀丰厚,处处用典。其实感情不真,才力不济。 读古人诗,得古人意,去古人语。才是学诗之道。</h3><h3><br></h3><h3><br></h3><h3><br></h3> <h3> 雪莲 修改一稿: 长思八月桂,笑迎一池荷。 金玉今尤在,州池梦几何。 水清深径远,雨细暖风呵。 恩遇如春好,方谙四十多。 这是我方才改的一稿,先生。 先生 点评: 你是句句为阵。脉气在哪里? 师兄 点评: 意思倒是能看明白,就是读着磕磕绊绊的。想说的太多了[憨笑] 先生指点:</h3><h3>述园有唯美一项。不但诗情美,语言也以自然流畅为美。绝不故作艰深。 花朝懒共俗人眼,吾愿护花春不知。 林间老眼久风干,独向寻常花下死。 这是我昨天当机的口水句,不看内容,就看句子多么灵动? 这种对诗句的感觉与追求要时时刻刻在心里酝酿。</h3><h3><br></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雪</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莲 修改二稿:</span><br></h3><h3> 氤氲八月桂,长记绕清溪。 曲岸星星雪,青杨脉脉丝。 塔高和悠古,雨细泽枯枝。 恩遇如春好,梦还秋浦迟。</h3><h3><br></h3> <h3> 先生 点评: 雨细泽枯枝,与青杨脉脉丝抵牾,也重复。 下面该如何转,转到何处?又如何合,合什么?</h3><h3> <span style="line-height: 1.8;">一再强调说,律诗就是结构。</span><h3>主题与层次,首与尾,句间甚至于字间都是严密的结构。</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务使无一字无来处,无一字无出处!否则再合韵合格,甚至有很好的立意,都不是律诗。</span> 转:《荷花定律》 一个荷花池,第一天荷花开放的很少,第二天开放的数量是第一天的两倍,之后的每一天,荷花都会以前一天两倍的数量开放。 如果到第30天,荷花就开满了整个池塘,那么请问:在第几天池塘中的荷花开了一半? 第15天?错!是第29天。 这就是著名的荷花定律,也叫30天定律。 很多人的一生就像池塘里的荷花,一开始用力地开,玩命地开...... 但渐渐的,你开始感到枯燥甚至是厌烦,你可能在第9天、第19天甚至第29天的时候放弃了坚持。 这时,往往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 荷花定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 拼到最后,拼的不是运气和聪明,而是毅力。 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错过新风景。 一辈子太长,一秒钟太短,30天不长不短刚刚好。 共勉。 2018.9.18. 雪莲 修改三稿: 氤氲八月桂,长记绕清溪。 曲岸星星雪,青杨脉脉丝。 塔高和悠古,形瘦亦如斯。 恩遇如春早,梦回秋浦时。 最后的转结我还是没真正的转过来,不如我意。我感觉是自己把自己困住了,出不来了。。。。 </h3><h3><br></h3> <h3> 温离垢 点评兼修改: 氤氲八月桂,长记绕清溪。 曲岸星星雪,青杨脉脉丝。 塔高和悠古,香淡证希夷。 回望蟾宫远,朦胧如见师。 仓促草就,仅供参考。 颈联&nbsp; 上句高古&nbsp;&nbsp; 下句如在同样的基调上无法超越&nbsp; 就换个角度对仗&nbsp; 与细微玄寂处切入&nbsp; 和你的雨润是同样道理。 转句回望&nbsp; 是从记字生发&nbsp;&nbsp; 看一眼月亮&nbsp; 是写出作者急于再见到恩师的心境&nbsp; 见什么都恍惚觉得是吾师。 之所以选蟾宫,是为了呼应一句,合句是理所当然。 前面都是曲笔,结句做个总括,用的是直抒。 香淡 也是从一句生发,和氤氲貌似冲突,但一是观感一是嗅觉,应该不算大毛病。 翠微老师的解析和循循善诱,真是大家风范。[强][强][强] 而淑后记:</h3><h3>谢先生的耐心点评,谆谆善诱,及诸师兄弟的点评 指导,写诗要学会走出自身思维困境,必要时放一放回头再看以便灵感发挥,跳跃思考,而淑受益匪浅,诗不厌改乃真理。。。。。</h3> <h3> 雪莲 习作:</h3><h3> 《南乡子 有思》 八月桂香浓,十里烟村曲向东。 雨滴圆圆初绽水,随风,偏惹羞羞叶底红。 夜步小桥弓,一字碑林入眼空。 高塔溪鸣申古意,回声,醒我秋时梦几重。 2018.9.22. </h3><h3><br></h3> <h3> 雪莲 《桂殿秋》</h3><h3> 聆八月,贯秋风。关山剪影小城东。</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倩</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谁和</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得相思句,叶落无声向远空。</span></h3><h3>2018.9.5.<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