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安全之盾,防事故之患。——记玉沙实验学校全体教师安全应急演练活动

谢子佳余

<h3><b>  &nbsp;</b>春秋·左丘明《左传·襄公十一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敢以此规。”</h3><h3> 灾患猛于虎,可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及巨大财产损失,我们都应该怀有居安思危的警惕意识。鉴于此,海口市玉沙实验学校组织全体教职工于2018年10月13日前往海南科教防灾减灾训练基地参加了安全应急演练培训。此次培训的目的在于强化我校教师安全意识,提高全校师生面对突发事件防治能力和具备应对突发事件的指挥应急逃生的能力,掌握防灾抗灾安全应急知识技能以及自救互救技能。<br></h3> <h1><font color="#ed2308"><b>   车辆起火逃生技巧学习体验</b></font></h1><h3> 到达目的地后,我们首先进行车辆起火逃生技巧学习体验。释放烟雾弹,模拟逃生现场。乘车时,面临突如其来的紧急情况,我们要学会三点:如何敲碎车窗、如何推开天窗、如何打开车门。</h3><h3> 1、大巴车上都配有平安锤,紧急情况下,乘客可用“平安锤”击碎侧窗玻璃逃生,砸玻璃时要敲击玻璃四角,迅速分开车辆。</h3><h3> 2、大型客车设置有车顶的天窗,紧急情况下也是可以打开的,乘客只要扭转车顶天窗上的赤色扳手,就能将天窗打开,然后脱离险境。</h3><h3> 3、一旦驾驶员失去意识,无法打开车门,乘客可以找到放气阀,通过顺时针倾向转动放气阀,可堵截门气路,在此状况下,车内或车外手动就可打开前后门。</h3> <h3>  疏散时要捂着口鼻,前后间距大概三十公分,速度不要太快,以免发生踩踏事故。</h3> <h1><b><font color="#ed2308">  安全应急演练张校致辞</font></b></h1><h3><b><font color="#ed2308"> </font></b> </h3> “学校安全事关社会稳定,事关每个家庭的幸福与安宁”。“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火”。为了吸取全国部分地区发生的重、特大灾害和群死群伤等事故教训,让在校师生学会准确判断灾害隐患,掌握灾害发生时逃生、报警的正确方法,提高全体教师应对突发灾难的自护自救能力,做到有组织、迅速地引导学生安全、快速地疏散,保障师生的生命安全。海口市玉沙实验学校今天将组织全校教师进行一次安全应急演练疏散活动,我们将要进行的安全应急演练意义重大。 “火电无情,生命无价,安全第一,预防在先”。身为一名老师,我们有责任要保护每位学生的安全,更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识,要加强学习安全知识、提高自救、自护能力,掌握在紧急情况下机智逃生的本领,并向学生积极宣传,让更多的人关注安全,珍爱生命。 最后,希望老师们能以这次安全应急演练为契机,进一步把我校的安全工作做好、做实,把各种安全隐患消除在荫芽状态,为继续推进平安校园、和谐校园而不懈努力。 在此,预祝本次演练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h1><b><font color="#ed2308">  烟道逃生+防烟工具操作学习 </font></b></h1><h3><font color="#333333"> </font><font color="#ff8a00"> 在张校做了殷切的动员讲话和基地教官部负责人强调注意事项和要求之后,大家戴上了安全帽和过滤式消防自救呼吸器,惊险刺激的火灾现场也已布置好,一切准备就绪。</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b>  教官特别强调:在<span style="font-size: 17px;">火灾现场进行烟道逃生时要牢记此</span><span style="font-size: 17px;">口诀,一蹲二扶栏杆三辨别方向。</span></b></font></h3><h3><br></h3> <h3>  大家谨记逃生要点,全体人员成功有序地撤离火灾现场。<br></h3> <h1><b><font color="#ed2308">  结绳训练</font></b></h1><h3><b><font color="#ed2308"> </font></b>如遇到火情,当楼房通道被火封住,欲逃无路时,可将床单、被罩或窗帘等撕成条结成绳索,从阳台或窗户安全落地,绳索和窗台结合部可铺垫湿衣物等,防止绳索被割裂。</h3><h3><font color="#1564fa"><b> 教官教授8字结操作方法。</b></font></h3> <h3>  吴崇焕老师学习能力很强哦!率先学会了再教我们,这是平结的结法。</h3> <h3>  稍微复杂一点的是渔人结。我们的老师学习热情很高,领悟能力很强,很快学会了几种结绳方法。</h3><h3> </h3> <h3>  结绳技能get✔️自豪感溢于言表!✌️</h3> <h1><b><font color="#ed2308">  消防栓演练 </font></b></h1><h3> 注意事项:打开玻璃门的时候,不要太大力,以免玻璃撞到墙壁破碎伤到自己 ,五人一组进行演练 ,一人抓住水枪头进行喷射时另一人要在后面一米处抱好水龙带。 </h3><h3><br></h3> <h3>  我们的操作很规范,姿势很酷炫,灭火队员范儿十足哦!</h3> <h3>  场面壮观盛大,非常棒的体验!</h3> <h1><b><font color="#ed2308">  ABC火灾扑灭演练 &nbsp;</font></b></h1><h3> 注意事项:拿到灭火器时注意看指针所表示的气压,使用方法是一摇二拔三晃,站在上风口,距离火源一点五米至两米处进行喷射。</h3> <h1><b><font color="#ed2308">  地震模拟体验</font></b></h1><h3><font color="#1564fa"> 在模拟地震屋里,教官为我们简要讲解了地震的相关知识,我们体验了4级、6级、8级震撼。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地震降临时的真实场景,灾难来临时每一秒都命悬一线,增强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掌握逃生自救互救技能是何等重要!</font></h3> <h1><font color="#ed2308"><b>  高空缓降体验</b></font></h1><h3><font color="#ff8a00"> 瞧瞧我们玉沙的勇士们,那悬在空中飒爽的英姿,从容镇定的表现,让我们底下的观众连连称赞。👍👍👍</font></h3> <h1><b><font color="#ed2308">  心肺复苏急救学习</font></b></h1><h3><span style="caret-color: rgb(237, 35, 8);"><b><font color="#1564fa"> 在此附上心肺复苏操作流程:</font></b></span></h3><h3> 第一步先评估患者 1、判断患者的意识;用双手轻拍病人双肩,问:“大叔,醒醒”,确认患者意识丧失,无应答,立即呼救。 2、判断呼吸:解开上衣看---病人胸部有无起伏;听---有无呼吸音;感觉口鼻有无出气,约 5秒(1001、1002、1003、1004、1005…),确认呼吸停止。(准备抢救车!除颤仪!) 3、判断有无颈动脉搏动:用右手的中指和食指从气管正中环状软骨(喉结部位),旁开两指,至胸锁乳突肌前缘凹陷处,确认无搏动(数1001,1002,1003,1004,1005…10秒)。立即进行心肺复苏,计时下午16:00.复苏体位去枕平卧、背部垫硬板、松解裤带。 第二步行心肺复苏(CPR ) 1、首先行(C )胸外心脏按压:部位--两乳头连线中点(胸骨中下1/3交界处),用左手掌跟紧贴病人的胸部,两手重叠、手指相扣,左手五指翘起,双肘关节伸直,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压;按压30次。 说明:(按压和放松时间1:1,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按压深度至少5cm ,对儿童及婴儿则至少胸部前后径的 1∕3 ) 2、(A )开放气道;患者置于仰卧位,判断无义齿,头偏向一侧,清理口鼻分泌物,头复位,仰头抬颌法,开放气道。 3、(B )人工呼吸:(1)口对口人工呼吸吹气时捏住患者鼻子,呼气时松开,吹起见胸廓抬起即可,嘴包严患者的口部。(2)应用简易呼吸器,连接氧气,氧流量10L/分,一手以“CE ”手法固定面罩,一手挤压简易呼吸器,每次送气400-600ml ,频率:8-10次/分 。 CPR 操作要点:按压与人工比例为30:2,持续进行5周期2分钟CPR (心脏按压开始、送气结束),再次判断效果,时间不超过10秒 第三步判断复苏是否有效: 可扪及颈动脉搏动; 收缩压60mmHg 以上;瞳孔由大缩小;对光反射恢复;口唇指甲由紫绀变红润;自主呼吸恢复 。<span style="caret-color: rgb(237, 35, 8);"><font color="#333333"><br></font></span></h3> <h3>  两位体育老师勇当先锋,率先体验,也为我们再次展示了心肺复苏的整个流程,光听理论看似简单,实操还是有一定难度,在紧急情况下,容不得有半点闪失。所以在学习时,大家的脸上都写满了大写的认真!玉沙人都是严谨向学的!</h3> <h3>  最后,我们来到了模拟教室,当一回学生,认真学习地震逃生技能。所有人,敲黑板,划重点!当地震来临时,靠玻璃的地方不能躲,桌子底下最好不躲,用手护住头部,沿着墙角撤离……</h3><h3> </h3> <h3>  在疲惫与兴奋中,我们结束了今日的安全应急演练活动。本次培训活动相信对于每一位老师来都是非常有意义的,不仅学习了各种突发事故的应急技能,也深知自身担负着教授学生安全知识、保护学生安全的责任。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生命之舟,覆于疏忽。事故出于麻痹,安全来于警惕。提高安全意识,学会自护自救,是我们人生的必修课! <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