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鞍山的老领导在千山》

花眼巴图MGL

<h3>  偶然的机会,我收集到了建国初期鞍山市老干部的几幅黑白老照片,记录着那个年代他们走进千山的片段。</h3><h3><br></h3><h3> 题记</h3> <h3> 鞍山市,因钢而兴,有着骄人的历史,曾经与京津沪一样,为中央直辖市。建国初始,鞍山钢铁公司不但为国家提供了大量钢和铁,也为国家钢铁工业培养并输出了大批技术和管理人才。那个年代,党中央从全国调来了五百多名省军和地师级及县团级干部,有的甚至是从“战场”转战“钢厂”,到鞍钢任职,史称“五百罗汉”。那时候,中共鞍山市委和市人委(市政府)很多领导干部,都有在鞍钢任职的经历。<br></h3> <h3> 图中的四位老领导自左至右,分别是赵敏、袁振、杨士杰、赵希愚。</h3><h3> </h3><h3> 赵敏,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区委书记、泗县县长、中共中央华中分局工委书记、华东野战军总参谋处副处长等。建国后,历任全国总工会中南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武汉市总工会主席、全国总工会第七至九届执委、中共武汉市委第一副书记、湖北省委常委、鞍山市委代理第一书记、武汉市委书记处书记。</h3><h3><br></h3><h3> 袁振,1936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泰西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水东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豫东工委委员、豫东指挥部副政委等。1949年后,袁振历任湖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鞍山市委常委、鞍山钢铁公司党委第一书记兼经理,鞍山钢铁学院(后更名为辽宁科技大学)首任院长,山西省委书记处书记兼太原市委第一书记,安徽省委副书记等领导职务。</h3><h3><br></h3><h3> 杨士杰,1931年10月,由中共党员鹿一夫介绍加入反帝大同盟,并担任小组长,1932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共河北省定县、唐县、望都县、易县县委书记、晋察冀边区一分区地委宣传部长、一分区、十三分区地委书记兼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历任第六分区地委书记、北岳地区宣传部长、中共察哈尔省委组织部长、省委常委。全国解放后,历任中共察哈尔省委第一副书记、代理书记、军区代理政治委员、华北行政委员会委员、财委副主任、华北局农村工作部副部长、组织部第一副部长兼纪检会书记、中共山西省委第三书记。1955年10月,杨士杰调任中共鞍山市委第一书记兼鞍钢党委书记。1962年后,因病离职休养。"文化大革命"中遭受残酷迫害。1978年任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h3><h3><br></h3><h3> 赵希愚,1932年在学校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12月至1933年4月任共青团陕西省委委员、宣传部部长。1933年3月在西安被国民党逮捕,关押在南京的国民党中央军人监狱。在狱中和共产党员陶铸、肖桂昌、喻屏等同敌人展开斗争,判处无期徒刑。1936年10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span style="font-size: 17px;">全国抗战爆发后,</span>1937年9月经党组织营救出狱,任中共陕西省委巡视员省委特派员,华县县委书记,中共中央宣传部干事、解放日报社秘书等职。1942年8月至至1945年4月,任中共山西保德县委书记,晋绥边区行署第二专员并代理专员,作为晋绥代表团成员参加中共七大。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共雁门区委秘书长,中共陕南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兼陕南日报社社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中共陕西省委的机关报——《群众日报》社长。后任中共西北地区工作部办公室主任,中共中央书记处第二办公室东北、西北组组长等职。1957年5月调任中共鞍山市委常委、书记处书记。1958年9月兼任鞍钢党委常委,负责鞍钢党的宣传教育和统一战线工作。1959年6月和1961年12月在鞍钢第一、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上当选为鞍钢党委书记。领导鞍钢党组织的建设,开展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在此期间,任中共鞍山市委书记处书记。1964年9月调任中共旅大市委书记。</h3><h3><br></h3> <h3>  一座山,是一个高度。一群山,是一种象征。</h3><h3> 那个年代,他们是战士,是党员,是带头人,为了新中国而奋斗!活着,是百姓的主心骨,逝去,是永恒的先驱者。</h3> <h3> 原鞍山市委书记处书记赵希愚(左),和原鞍山市市长刘锡三(右)陪同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陈叔通。</h3><h3> 刘锡三,河北省唐山县人。1925年于保定二师范读书时,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6年参加革命,同年10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曾任南宁市第一任市长,后调鞍山工作,历任鞍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市长、中共鞍山市委书记、鞍山市革命委员会副主任、政协鞍山市委员会主席、政协辽宁省委员会常务委员。1980年5月,任鞍山市第一任人大常委会主任。</h3> <h3> 一座山,是一种亲情。一群山,是一种怀念。 </h3><h3> 其实,我的父亲,也是从腥风血雨年代走出来的一分子,透过熟悉的父亲,看到那个年代的老一辈,是铮铮铁骨,敢打敢拼的群体,就像远远的眺望巍峨的群山,充满着敬仰。</h3> <h3>  原鞍山市副市长李力权,易晓光,林蔚森在千山。</h3><h3> </h3><h3> 李力权,1938年10月参加革命,1939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鞍山市公安局长,副市长。后调任沈阳市副市长、顾问委员会常委。</h3><h3> </h3><h3> 林蔚森,1927年3月参加革命。1930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绥德县军事部部长兼游击大队队长。1937年4月入延安中央党校学习,历任靖边县委组织部长。1945年抗战胜利后赴东北,曾任松江省苇河县委副书记、辽宁省台安县委书记。1949年3月调任鞍钢立山工厂厂长,后历任轧钢部党委书记、鞍钢经理助理,副经理,后任鞍山市政协副主席。<br></h3> <h3>  一座山,是一种快乐。一群山,也是一种幸福。 </h3><h3> 我,总会把那个年代的老一辈,比做一座山,比做一群山。他们有夜以继日,他们也有乐观情怀,他们像山一样的坚韧,也持有像山一样的胸怀。</h3><h3><br></h3> <h3>  赵敏,刘雁林在千山里合影。</h3><h3> 刘雁林,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奔赴延安进入安吴青训班和泽东青年干部学校深造。毕业后,前往陕甘宁边区青救会,先后担任总务处处长、调研室调研员、调研室主任等职。1946年5月,前往松江省延寿县担任公安局局长、县委委员等职。1948年6月,被上级调往鞍山,先后担任鞍山市公安局副局长兼鞍钢公安处副处长、局长、鞍山市委委员、副市长、鞍山市人民委员会党组副书记兼政法委员会主任等职。<br></h3> <h3>  和千山的山一样,虽不是高耸入云天的那种山,虽不是世人皆知的那种山,但千山的山,却是有韵味、有情境的山。</h3><h3> 鞍山那个年代的那群先辈,虽然不都是世人皆知的名人,可能有的人在当今的网络上都查不到,但他们绝对是国家的脊梁!好像是山一样,永远耸立,有山就有故事,有山就引人入胜,有山就亘古不变。<br></h3> <h3>  左一杨树棠,左二马宾,左四杨世杰,左七杨树棠夫人齐缀,右一李力,右三张益民,右四阎志遵,右五邹群峰,右六袁振,右七袁振夫人鲁克楠,与在鞍钢的前苏联专家在千山。<br></h3><h3> 杨树棠,鞍钢乃至是中国的钢铁专家,炼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兼职中国金属学会理事、辽宁省科协主席团委员、全国人大代表。杨树棠为我国的冶金事业作出过重大贡献。1949年在主持恢复鞍钢生产的技术工作中,荣获一等功,1990年首批享受政府特殊津贴。<br></h3><h3> </h3><h3> 马宾,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历任鞍山钢铁公司总经理、总工程师。冶金工业部副部长、国家进出口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经济研究中心副总干事等职。<br></h3><h3> </h3><h3> 李力,1937年夏奔赴延安,先后入抗大第三期、马列学院第二期和中央研究院学习工作。抗战胜利后,随延安干部团赴东北,任辽吉军区教二旅一团政委。1949年初,已奉命随军南下,被东北局留下分配到鞍钢,出任炼钢部副主任兼耐火材料厂首任厂长,后任鞍山黑色冶金设计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院长。<br></h3><h3> </h3><h3> 张益民,原冶金部副部长。1936年9月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8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山东胶东部队第五支队连指导员、军区五旅营教导员、胶东四分区政治处主任、胶东武委会副主任等职。1945年到地方工作,历任通化地委组织部部长、临江地委书记、辽宁省人民武装部部长。1949年转到冶金工业战线工作,先后担任鞍钢化工部主任、鞍建公司党委副书记兼政治部主任、鞍钢副经理,湖北省冶金厅党组书记、厅长。<br></h3><h3> </h3><h3> 邹群峰,1929年入团,1930年加入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入党。1954年8月至1956年8月任中共辽宁省委组织部部长。1956年8月至1959年7月任中共鞍山市委书记处书记、辽宁省委委 员。1959年10月任中共鞍山市委书记处书记兼鞍山钢铁公司党委副书记、辽宁省委委员。1964年9月任中共旅大市委书记处书记。<br></h3> <h3>  千山里的山,可谓是山多,山奇,山秀,就像那个年代的前辈,个体是英模,群体是精英。走进千山,当你看到满眼的苍松翠柏,扎根在悬崖峭壁之间,其实是一种英烈气质的涅槃。当你看到形态各异的山峦山峰高高地耸着立着,其实是前辈精神的固化显露。不管是当晨曦还是傍晚,那万道金光,流云幻影,其实是先烈的豪气在绽放溢彩。 </h3><h3><br></h3> <h3>  石磊,李维民,赵敏(自左至右),在千山合影。</h3><h3> </h3><h3> 石磊,1937年12月参加革命,1938年4月入党,历任新四军挺进纵队3团团长,铜城市委书记、高邮湖南湖大队政委、淮南总工会党团书记、军工总厂厂长、华中总工会机器工会主任、山东淄博工会副主任、全国重工业工会副主任、全国总工会生产部副部长、鞍山市工会主席、市委常委、五·七干校主任、工交办主任,鞍山市委书记、铁岭地委书记。<br></h3><h3> </h3><h3> 李维民,是吉林市第一任市委书记。1932年,任中共吉林特别支部书记,负责与杨靖宇领导的抗联秘密联络,是现代京剧《红灯记》中李玉和的原型。1933年5月后,在满洲省委负责交通和情报工作,化名王一民,是长篇小说《夜幕下的哈尔滨》中的主人公。1939年3月,作为警卫副官护送刘少奇从河南返回延安。1949年初,由东北局社会部调入鞍山,任市公安局局长兼鞍钢公安处处长,鞍山市市长。<br></h3> <h3> 在我和山之间 你是云巅,是灿然 也是追随登爬的那端 我是晚辈,是初学乍练 也是自有后来人的这端<br></h3> <h3>  金铎在千山留影。</h3><h3> 金铎,1938年5月参加革命,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12月,奉命北上,任辽宁一专署秘书长。1946年2月,任盘山县工委书记兼县长。1950年,调到鞍山,先后任鞍钢选矿厂、初轧厂厂长、鞍钢组织处、人事处处长、中共鞍山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鞍山市副市长。1966年1月以后,先后任中共辽南地委副书记兼专员、辽南地区革委会副主任。1969年11月以后,历任鞍山市革委会主任、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h3> <h3> 在我和山之间 你是先驱,是模范 也是开满鲜花的田园 我是战士,是一员 也是承前启后的经传<br></h3> <h3>  李力权陪同国家公安部副部长刘坚夫等在千山合影。</h3><h3> 李力权,1938年参加革命,1939年入党。1949年,奔赴鞍钢,担任鞍山钢铁总工会副部长、市公安局副局长、局长、鞍山市副市长等职。1978年,先后担任沈阳市公安局局长、沈阳市副市长、辽宁省顾问委员会委员等职。<br></h3> <h3> 在我和山之间 你是辉煌,是诗篇 也是共和国的骨干 我是学习,是淬炼 也是接力棒的承转<br></h3> <h3>  李维民(右),与刘雁林、杨春茂、杨克冰、马成德在千山圆通观合影留念。</h3><h3> </h3><h3> 杨克冰,1933年参加革命,同年入党。1949年当选为东北妇联主任、全国妇联执委,东北人民政府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鞍山市委常委、职工部长兼鞍山市和鞍钢工会主席,鞍山市委常委、监委书记、市委书记处书记;“文化大革命”期间受迫害;1975年重新工作后任鞍山市委常委、市革委会副主任;1978年任鞍山市委常委、市委书记处书记;1980年任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br></h3><h3> </h3><h3> 马成德,1937年参加革命,同年入党。延安中央党校校部训练班指导员、支部书记,营口县县长兼保安团团长,营口市委委员、宣传部部长、副市长、代市长,建国后,历任鞍钢轧钢部党委书记、一炼钢厂和二炼钢厂厂长,鞍钢总炼钢师,冶金工业部钢铁生产技术司副司长、司长,冶金工业部副部长。<br></h3> <h3> 在我和山之间 你们是父辈,是领路 是灯盏 我们是儿女,是孙男 是希望</h3><h3> 也是向上的永远<br></h3> <h3>  原鞍山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李建梓,陪同中共中央组织部长安子文在千山。</h3><h3> 李建梓,1931年在寿光县立中学读书,1936年在北京大学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八路军鲁东游击队第七支队中队指导员、 鲁东游击队政治部副主任,1940年任山东纵队第一支队政治部主任、鲁中军区第二军分区政治部主任,1943年转任鲁中区党委秘书处主任、行署秘书长。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沂源县县长、县委书记。新中国建立后,历任华东局行政处长、机关党委书记,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 作编译局办公室主任、中共鞍山市委组织部部长等职。<br></h3> <h3> 在我和山之间 你是朝阳,是呐喊 也是不屈意志的经典 我是蹒跚,却也前进 更是先烈遗志的不变<br></h3> <h3> 郭廷俊及夫人陪同原河北省委书记邢崇智在千山合影。</h3><h3> 郭廷俊,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担任偏城县委宣传部部长、县委书记等职。1946年,偏城与涉县合并后,担任涉县县委副书记。1954年,奔赴鞍钢支援建设,担任鞍钢基建高炉公司副经理、党委书记等职。1958年起,历任辽阳市市委书记、辽南地委副书记、鞍山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市委书记等职。<br></h3> <h3> 在我和山之间 你是家常,是幸福安康的港湾 也是我不竭动力的加油站<br></h3><h3> 在我和山之间 有说不完的故事 有道不尽的千言 这就是 在我和山之间……<br></h3> <h3> 我愿成为</h3><h3> 一叶、一草、一片雪</h3><h3> 静静地</h3><h3> 或从空中下落</h3><h3> 或在山地融合</h3><h3> 投入山的怀抱</h3><h3> 我坚信</h3><h3> 与山交融的那一刻</h3><h3> 都是暖的</h3><h3> 这叶、这草、这雪</h3><h3> 静静落在山的岩石上</h3><h3> 笑着诠释山的思维,山的胸怀</h3><h3> 我愿成为</h3><h3> 那叶、那草、那雪</h3><h3> 静静地守望着山巅</h3><h3><br></h3><h3> 在我和山之间 有说不完的故事 有道不尽的千言 这就是 在我和山之间……</h3> <h3>  后记:没想到,这个美篇发出后引起那么多人的关注,确实让我始料不及。文中,我用黑白照片与彩色照片的对比,用老照片和新照片的对比,用老一辈人物照片和千山风光照片的对比,以山、以群山喻意老一代的方法,介绍鞍山那个年代的老领导。 由于父亲的原因,我对那些老领导是早就耳濡目染的,他们有的是大院里咫尺距离的老邻居,有的是父亲的老领导或老战友,有不少是我儿时就熟悉的伯伯,他们曾经叫着我的小名…… 偶然的机会,从我一位老兄那里看到了鞍山原老领导的照片,让我心头一震,瞬间激活了很多儿时的记忆。 其实,我这个美篇属罗列照片和史料,写得一般。之所以这么多人关注,是因为那些老照片的震撼力和感染力,远远的胜过我的拙笔。 我想,让大家都记得鞍山的过去,记住为鞍山解放和发展打基础立功勋的老一辈的这个目的基本达到了。鞍山,有辉煌的曾经,也一定会有灿烂的未来,祝鞍山的明天更美好。借此机会,感谢大家的关注支持。再次感谢鞍钢“五百罗汉”编写组提供的黑白老照片。</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