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臧新通道——丙察察之拉萨段(四)

探路者

<h3>早晨醒来,院长客栈冷冷清清,部分队友已经出发,还有几个要修整,三个要搭车直奔拉萨,我不慌不忙收拾行李,今天的任务就是色季拉山,然后一路下坡到林芝,这个我清楚,但林芝之后到山南我就两眼儿一抹黑啦,手里连攻略也没有,只能走着看着,每天的目标要适时改变。</h3> <h3>鲁朗小镇的早晨依然很美,团雾挂在山腰上,慢慢的游动,空气清清爽爽,牧场上早起的牦牛还在吃,狗呀猪呀奔跑在村前屋后。</h3> <h3>出鲁朗五六公里就要开始爬坡,所不同的是去往色季拉山的23公里路基本没有之字型的公路,而是绕着一堆山转大圈,从后面转到前面,从这座山转到那做山,自下而上,最后爬到这堆山的最西边,相对鲁朗也就是山的对面,这就算大功告成了,色季拉山海拔4720米,而鲁朗的海拔只有3700米。</h3> <h3>熟悉的道路,依然是2015年的样子,只不过在临近南迦巴瓦峰观景台的前3公里道路在维修,路面坑坑洼洼,骑行较为吃力,小车到了这一段路也是磨磨唧唧,伤轮胎呀。</h3> <h3>这里就是一个不错的能看到南迦巴瓦的地方。我到的时候,南迦巴瓦峰上还笼罩着厚厚的云层,但不久,峰尖出的云层越来越薄了,我便立即驻足抓住机会拍照。</h3> <h3>这是在观景台看到的鲁朗林海,说的挺好,但我没感觉,也许是太远的缘故吧</h3> <h3>南迦巴瓦峰是林芝地区最高的山,海拔7782米。它还有另一个名字“木卓巴尔山”,其巨大的三角形峰体终年积雪,云雾缭绕,从不轻易露出真面目,所以它也被称为“羞女峰”。南迦巴瓦在藏浯中有多种解释,一为“雷电如火燃烧”,一为“直刺天空的长矛',还有一为“天山掉下来的石头”。</h3> <h3>抓拍南迦巴瓦峰的地方也是2015年王哥、浩哥我们仨吃路餐的地方,当时就坐在这个路边的水道上,就连吃东西的样子我现在还依稀记得。</h3><h3>这时候有越野车从我旁边路过,车子慢下来的时候,坐在副驾上的姑娘大声问道:帅哥,这是南迦巴瓦峰吗?“是的”,我边吃东西边回答,“帮我照一张好吗?”,还没等我回过神儿,车就又加速离开了,我分明听到车内的女人在抱怨,再后来的路上,我便看到那辆车停在前面一个观景台的停车场上,而车边一位姑娘趴在路栏杆上傻傻的等啊,南迦巴瓦峰早都又被云层遮住了,直到我后来下山。所以,有些机会真的是一闪而过,就看你是否能抓住。</h3> <h3>这是网上的南迦巴瓦峰,真的好漂亮啊,不愧是中国最美山峰!一年中有60天南迦巴瓦会离开云层的遮挡与世人见面,今天还算马马虎虎吧。</h3> <h3>从观景台到垭口就剩一个坡了,我已经能远远看到垭口。这时候起风了,夹杂着雨点四下乱飞,再向前,雨点变成了六瓣的雪花。</h3> <h3>如今的色季拉山垭口已变了样,记得原来有一个十多米高的大石碑坐落在垭口的右手旁,现在没了,就连海拔标识也无影无踪,奇怪!再寻找,原来色季拉山口的雕塑已被宣传版面圈在了道路的左边,而其前面新盖了一排房子,用作商铺,留了一个入口可以进去,但现在是要收观景费的,郁闷!自然资源又被用来商业开发,这鲁朗景区管委会也真够可以的。南迦巴瓦峰依旧被云层遮挡着。</h3> <h3>趁中午人少管理人员不注意,我小心翼翼从厕所旁绕到后边,这才拍了一张色季拉山的标志性建筑。</h3> <h3>然后一路下行放坡,直至能看到林芝的尼洋河时才停下来拍张照,这架坡七彩斑斓,色彩丰富,很美!</h3> <h3>山底的路,好远!</h3> <h3>林芝镇依稀可见,胜利就在眼前,这个位置是公认的最佳观景台,尼洋河、林芝尽收眼底,只可惜手机拍照的功能还是局限性大,实景真的很美!</h3> <h3>林芝号称西域江南,的确美,植被丰富,水源充足,山林茂密,视野开阔,好山好水好风光,同时近两年又增加了许多时尚元素,难怪在西藏工作的人除了拉萨就只喜欢到林芝来。</h3> <h3>下午4点到了林芝,由于时间尚早,我便直奔米林县,这样就和林芝擦肩而过,明天开始我将继续沿着雅鲁藏布江逆流而上,山南在我的印象中极为陌生,只听说有个南伊沟秋色怡人。</h3> <h3>米林属林芝下辖的一个县城,建设的小而精致,也算强将手下无弱兵吧,林芝的机场就建在米林县。</h3><h3>晚上7点到了以后天微黑,我抓紧去车站旁找了客栈住下。出门在外,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找住宿就到车站旁,那里宾馆客栈多,且还实惠。这是在车站附近吃的云南干砂锅,味道很不错哟。</h3> <h3>早晨出门时,在主街道上竟然发现了武汉热干面,我便直接闯了进去,味道还是不如我们本地的,太淡,但价格不便宜,13哟!</h3> <h3>米林县的大街,简简单单,而又干干净净。</h3> <h3>米林县小学,在早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似一副山水画,漂亮!</h3> <h3>出米林县城区,迎面看到这句话,感觉我应该是见过两次,特别的啰嗦,那个原创作者真的是疙瘩蛋,你就不会一句话说完?全国各族人民互相离不开不就得了,晕。</h3> <h3>来米林县赶集的乡里人。</h3> <h3>看到这些蓝天白云,感觉米林县人民好幸福呀,天天与这些美景为伍。</h3> <h3>南伊沟哟,原来在网上看到很多介绍,秋色醉人,离省道306就两公里远,我决定过去看看。</h3><h3>摇着车骑了两公里结果南伊沟没看到,却撞到了边防检查站,这时我才明白原来这里离边境线很近哟,绕过兵站又是两公里才到了南伊沟景区的门口,刚刚9点半钟。</h3> <h3>南伊沟和宝天曼一样也是四星级景区,我感觉可能是配套设施不健全的缘故吧!</h3> <h3>看吗?想去。</h3><h3>“不坐观光车我骑车进去可以吗?”我问,能省一点儿是一点儿。“可以呀”售票的姑娘答到。在付款的时候没想到景区还是要我把80元的观光车费也掏了,再问,人家说你可以不坐车但钱要照样付,我傻呀,悻悻而去。</h3> <h3>景区门口的景色,没了兴致也就没了多看一眼的想法</h3> <h3>山南几个县串起来的道路在我看来比山北的318线还要好,除了道路没那边儿的宽,也清净了许多,干净了许多,更西藏一些,这不正是我想要的原汁原味吗。</h3> <h3>沿路的住户,房子还是很有特点</h3> <h3>哇,蓝天、白云、油菜花,这么晚的油菜花?</h3> <h3>山顶的白云铺天盖地,厚厚的附在高山之上。</h3> <h3>出来拉练的车队,清一色的绿皮车,这个你懂的!惹不起</h3> <h3>沙子干嘛要这样圈起来呢?初识我还不明白,多了慢慢就懂了,原来是路政备的,下雪的时候用来抛洒防滑,红石头只是标识而已:这是政府财产。</h3> <h3>一路向西,去往朗县,路边有不少牧场。</h3> <h3>路边的拖拉机上,这是啥玩意儿呢?萝卜的秧,洋葱的身子,不明白,但肯定不是洋葱。</h3> <h3>后来在前面的洞嘎镇,我问遂宁饭店的老板,才知的确是萝卜,当地产的。</h3> <h3>村头,好大一棵核桃树</h3> <h3>转经筒,老人。</h3> <h3>午饭还可以吧,感觉分量挺足。那个红色的小菜就是当地的萝卜片儿,他们把它腌制的酸溜溜的,冰冰凉凉,还好。</h3> <h3>再向西,即将离开林芝的管辖范围,荒凉感有没有,植被明显不如之前啦。</h3> <h3>河道里的水也浑浊多了,附近有荒漠?</h3> <h3>不久可以看到路边的流沙啦,我至今都不明白,这些沙是风沙?还是高山沙漠化造成的?</h3> <h3>肤色不一不相为谋</h3> <h3>拉林铁路正在如火如荼的修建,不过人家是封闭施工,不影响咱走路。</h3> <h3>飞来石?这么大</h3> <h3>再走,前面是阴天,看云雾摇摇欲坠的样子,还有点儿斜,我知道前面一定在下雨。骑丙察察十多天自己慢慢也学会了观天象,看云彩就知道哪里有雨,哪里只是阴天,哪些地方下的应该是雪,十拿九稳。</h3> <h3>朗县欢迎我</h3> <h3>继续一路向西,今天的目标是朗县,可当时间来到6:30的时候我就不淡定了,天果真又下起了雨,而且越来越大,我不得不钻进雨肚里,在经过一个村庄的时候我无奈的停下来,把雨衣雨裤都武装上。<br></h3> <h3>雨天天色暗的早,看看还有三四十公里才到朗县,那大概要到晚上十点啦,查高德地图得知7公里外有个洞嘎镇,于是我决定今晚不逞能了,就落脚洞嘎镇吧,既然是镇,找个能洗澡的地方应该是绰绰有余吧。</h3><h3><br></h3> <h3>洞嘎镇其实就是一条街,由于下雨街上没几处灯光,到处笼罩在阴冷潮湿之中,从东到西没发现客栈,再从西到东还是没发现客栈,我滴个神,这不是真的吧,一个镇竟然没有旅舍?迎着一扇有灯光的门我骑了过去,主人正出门送客,听说我要找客栈,她摇摇头说这镇上真没有客栈,我~我~~,真的很无语😓,彻底蒙圈了,这大半夜的赶到朗县都啥时间啦,况且天还不好,“你好,那哪儿能借宿呢?”我没有放弃,“倒是有一家,我给你问问吧”,女主人热情的打电话询问,不一会儿,我听到女主人无奈的说那一家也没地方住。晕,站在雨中我竟不知该往哪里去,“你去前面的商店看看吧,看他们那里能不能借宿”,女主人无能为力的送走了我,自西向东又回到街东,看到一个小超市亮着灯光,便过去打听,老板看都不看我说,你去前面的遂宁饭店看看吧,她家可能有住的地方,快步过去,遂宁饭店的老板娘正抱着手机围着火炉在悠哉悠哉的听抖音上的小情歌呢,一遍又一遍,看年龄大概也有五十岁左右啦,听说我要找住的地方,她爽快的说有,在楼上。心里面一块石头落了地,我绕过火炉,爬上木头梯子看了看这个简易的干店:两张床、一个破旧茶几、一把椅子,一盏昏黄的电灯,就这吧,反正也没的挑,我看也是白看。</h3><h3>再下楼,老板娘还在听她那首破歌,以15秒的频率反复播放,我都要发疯!老板是个小老头,四川人,他闲来没事儿也围着火炉和我唠嗑,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老家哪里?路上好走吗?并告诉我他们也是外乡人,四川遂宁的,主要是开饭店,楼上的俩房间原来是给附近工地上的工友借住的。暖和了一会儿,我向女主人要了碗鸡蛋面,看到她家有枸杞泡的药酒,我又外加了一个麻婆豆腐,二两药酒,半个多小时后上楼睡觉,整个二楼都属于我的啦。</h3><h3><br></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