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h3><h1><font color="#167efb"><b>1、彼得保罗大教堂</b></font></h1><h1><font color="#167efb"> 彼得保罗大教堂是圣彼得堡最古老的教堂,距今已有315年的历史。</font></h1><h1><font color="#167efb"> 1703年,在战胜瑞典军队占领涅瓦河域之后,彼得大帝在巡视时突然停下,他铲下两块草皮摆成十字架状,说:“在这里建城。” 这就是圣彼得堡城市的开端——彼得保罗要塞,不久后彼得大帝便下令在此修建圣彼得堡的第一座教堂——彼得保罗大教堂。</font></h1><h1><font color="#167efb"> 彼得保罗大教堂最为壮观的要数那直指云霄的尖顶钟楼。早在工程初期,彼得一世就催促首先建起钟楼,因为这不仅是大教堂的钟楼,更是作为整个新的城市的钟楼,它向上腾飞,象征着冲破旧时期,迈向新时代。</font></h1><h1><font color="#167efb"> 钟楼顶部是一个手持十字架的天使,直指蓝天,守望城市。天使像高3.2米,翼展3.8米,近三个世纪以来用她那宽阔的翅膀庇佑着北方之都。卫国战争期间,她同城市一起经历了德国法西斯围困的900个日日夜夜,她经受了漫长而严峻的历史考验,是希望的象征,一直履行着守护城市的神圣使命。</font></h1> <h3>彼得保罗大教堂</h3> <h3></h3><h1><font color="#b04fbb"><b>2、喀山大教堂</b></font></h1><h1><font color="#b04fbb"> 喀山大教堂位于圣彼得堡市中心的涅瓦大街, 始建于1801年。教堂以古罗马圣彼得教堂为原本,历经10年建成。其中,最大的看点是由94根圆柱排列的半圆形回廊。但在最初的设计中并没有长廊,那么后来为何加上长廊呢?这还要从东正教的教规说起。</font></h1><h1><font color="#b04fbb"> 东正教教堂要求正面朝向东方,建筑的主要入口在西侧,这象征着礼拜者从罪恶的黑暗中(西边)进入到真理的光亮中(东边)。这一规定使得喀山大教堂的侧面面对着北侧的涅瓦大街,非常不美观。因而教堂设计师沃罗尼欣在教堂两侧加上长廊设计,使得沿街的教堂视觉上变得更为壮观。</font></h1> <h3>喀山大教堂</h3> <h3>雄伟的柱廊</h3> <h3>典型的罗马式建筑</h3> <h1><b><font color="#ff8a00">3、伊萨基辅大教堂</font></b></h1><h1><font color="#ff8a00" style=""> 伊萨基辅大教堂坐落在市中心的伊萨基辅广场,是圣彼得堡最大的东正教教堂。1818 年开始建造,1858 年竣工,是俄罗斯晚期古典主义建筑的代表作。它与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伦敦的圣保罗大教堂和佛罗伦萨的花之圣母大教堂并称为世界四大圆顶教堂。</font></h1><h1><font color="#ff8a00" style=""> 伊萨基辅大教堂最突出的特点是其华美的内部景象。大教堂的外观庄重古朴,而内部却无比的华丽绚烂,光黄金就用去400 公斤,仅穹形外部镀金就耗费100 公斤。另有孔雀石和青金石做成的大立柱,搭配着金色的雕花纹饰、白色的留白以及色彩艳丽的宗教油画,繁丽而不杂乱,丰富却不拥挤,让人觉得宏伟和壮阔。</font></h1> <h3>伊萨基辅大教堂</h3> <h3>伊萨基辅大教堂<br></h3> <h3>清晨的金顶<br></h3> <h3>华丽的内部装饰</h3> <h3>巨幅壁画</h3> <h3>巨大的圆顶壁画</h3> <h3>最后的晚餐</h3> <h3>华丽而硕大的吊灯</h3> <h3>正在修复的部分</h3> <h3>巨型浮雕铜门</h3> <h3>修复石柱用木架的模型</h3> <h3><font color="#ed2308"><b>4、滴血救世主教堂</b>
滴血救世主教堂建于1883年,是典型的俄式东正教教堂。教堂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在于它的历史背景,以及色彩鲜艳的“洋葱头”和独特的马赛克壁画。
1881年,亚历山大二世坐马车准备去签署法令,启动俄罗斯君主立宪的政改进程,经过格里鲍耶陀夫运河河堤时,遇刺身亡。1883年,其子亚历山大三世为纪念亡父,下令在此修建教堂。教堂内,当年沙皇遇害区域被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沙皇的血从鹅卵石中溢出,溅到地板上,与周围极为丰富的装饰形成鲜明对照。
教堂内有7500平方米的马赛克——超过世界上任何其它教堂,这些马赛克由意大利产的不同颜色大理石及俄罗斯产的宝石精致加工而成,它们的拼贴组合讲述着一幕幕圣经故事。</font><br></h3> <h3>滴血大教堂</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