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鲜红的生命——【九儿】

蟋蟀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4fbb">  莫 言 :当哭成为一种表演时,更应该允许有人不哭!</font></h3><h3><font color="#b04fbb"><br></font></h3><h3> 铺天盖地的红是我对这部电影的最初印象。如血一般厚重的天空,如酒一般翻涌的高梁地,还有每一个被火焰染红的鲜活的脸庞,都在我的瞳孔中跃动着,不断的灼烧着我的心房。</h3> <h3>  鲜红的落日映照在漫山遍野的高梁地上,涌动的河流如清洌的高梁酒。秋风吹过,带来阵阵清香。</h3> <h3>  九儿就在这里,她的生命就盛放在这充满勃勃生机的高梁地里。破碎的瓦片里残留着的高梁酒一如九儿沸腾的血液,永不妥协,永不磨灭对生活的激情和热爱。</h3> <h3>  一身红衣,一声柔情似水,一念执手白首。她闭上了眼,脑海中不断回想着她与他的故事,那一幕幕带来的是挥之不去的留恋,其实望穿秋水…</h3> <h3>  但这样一部以红色为主色调的电影,却述说着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片头却是一幕压抑灰暗的新娘出嫁前的出场。</h3> <h3>  九儿的面部特写与低沉的画外音向我们揭示出在封建礼教的束缚下,女人的生命是多么的廉价,只一头大黑骡子就将九儿一生的幸福埋葬。</h3> <h3>  但倔强的九儿哪甘于命运如此的安排,她扯下红盖头,又透过幕帘对高大强壮的轿夫暗许芳心。那个在阳光下映得发亮的坚实的脊背,那个在她危难之际挺身而出的男人,让九儿不再徘徊、不再挣扎,九儿又重拾了对生活的热情与渴望。</h3> <h3>  艳阳下的高梁地,是充满野性、不可抑制的勃勃生机。逆光下九儿年青的脸庞,朦胧中又透露出些许执著。</h3> <h3>  那是要活出自己、冲破束缚的叛逆,那是对生命最高的礼赞。丽日和风下翩然起舞的高梁叶和仿佛要冲出屏幕的生命力,伴随着充满激情的嘹亮号角,将最原始的"性"描绘得至真至纯,也将影片的艺术美发挥到极致。</h3> <h3>  那天的太阳格外刺眼,那天的枪声格外刺耳。那天的鲜血染红了一切,那天也成为了高梁地里一道挥之不去的伤痕。</h3> <h3>  九儿两次在高梁地里倒下,一次是为自己、为爱情,这一次是为兄弟、为尊严。熟悉的号角声再次响起。这一次,红色不再是热情与生命的象征,它是无处排解的压抑,是反抗之后的绝望,是战争背后血淋淋的残酷,是对无法捥回的生命深深的悲哀与叹息。</h3> <h3>  一场偶然的日食,让一切都变得昏暗而模糊。日食过后,鲜红依然,只是在高梁的黑影的映衬下,显得更加沉重而悲伤。生命在残忍的现实面前,原来是如此的渺小而无力。</h3> <h3>  九儿的死就如一朵在野山坡上骄傲绽放的鲜花,却最终没能敌过大自然冷酷无情的惩罚,在狂风暴雨中枯萎凋谢。九儿作为整部电影的主人公,其最终的结局和归宿在影片中的呈现有些过于轻率。</h3> <h3>  灵动聪慧的九儿没有任何防备的死在了日军的枪口之下,这样的情节设置不太符合九儿的性格特点,在情感表达上也未免令人遗憾。相较之下电视剧版的《红高粱》在九儿的最终结局这一部分就做足了铺垫,也让九儿的机智、敢爱敢恨持续燃烧到生命的最后一刻。</h3> <h3>  生命的精彩从来不在于其结局如何,它留在心中的那份沉甸甸的回忆,才是其最重要的价值。绽放在鲜血中的生命之花,逆境中成长,永不凋谢?</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right;">——一篇《九儿》献给敬爱的莫言老师</p></font></h3><p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010101">摄影:蟋蟀 出镜:傅京莹</font></p><p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010101">同行:我的摄影兄弟团</font></p><p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010101">备注:素材来自丁立平和幻影老师及网络。</font></p> <h3>继续阅读我拍摄女儿的"小九儿"请点击下列图片上方的蓝字链接:<br></h3><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wqeq322?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nbsp;红高梁《九儿》</a><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