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定三生》

冰寒

<h3>《情定洪湖鸡蛋糕》</h3><h3>这是一块小巧精制的糕点,面呈金黄色,形状如一朵盛开的梅花。摆在盘中央,那么光泽诱人,忍不住拿一块凑近嘴边,闻闻,一股淡淡的清香直渗胃道。馋得实在忍不住咬一口,松软可口,蛋香四溢,甜如甘汁,不浓不腥,不腻不烈,入口异香,无渣无骨。呀!如此美妙的人间食物,神仙未必能尝得到。而洪湖人却得天独厚,一年四季都可以品尝到这美食,餐餐必不可少。它就是----洪湖鸡蛋糕。</h3> <h3>哪知后面的故事,洪湖鸡蛋糕却融入了我的生活,一生要为它抒写的故事。记忆中,第一次吃鸡蛋糕的情景历历在目。那年,我九岁。父亲调在城里工作,好像在管理一家宾馆,以前叫旅社。乡下的我,第一次进城,什么都觉得稀奇。街上五花八门的零食让我有点应接不暇,三层楼的汤包,豆皮,瓦罐鸡汤,五条路的炸米粑,面窝窝,油饼,红心饺子,麻元坨,热干面......街面上应有尽有,馋得我像闻到腥的小猫,又兴奋又渴望。父亲看出了我的心思,摸了摸我的头说:“傻丫头,离开学还早呢,你就在我这里过到开学再走吧!新堤的早餐品种多,你都可以尝尝,可以吧!”</h3><h3>"真的,太好了!"我兴奋地跳了起来,每天早上父亲给我二元钱,让我想买什么都行!够奢侈了,这二元钱在乡下可以用十天。也许是爸爸在补尝对我的爱吧!因为工作,他常常顾不了家,把我们姊妹丢下乡下,只到过年了,父亲才和我们在一起。这个暑假,难得与他一起过几天。拿着父亲给的钱,我真的吃遍了新堤丰盛的早餐,汤包里的汁好鲜,服务公司大楼前的煎饺香灿灿的,五条路的豆皮,热干面让我至今回味不断,鲜!鲜!鲜!</h3> <h3>由于父亲长年累月地工作,病倒了,我正好照顾他。父亲好多的朋友,同事来看他,几天来,人来人往,川流不息,有時病房站满了,走廊里也挤满了人。每个人都提着水果、罐头,人们当时都提一样的东西来,它由一张黄黄的粗纸包成一个长方形,上面系一根红丝带,看见油汁渗在黄纸上,把纸弄得香香的。我挺纳闷,这里面包的是什么呀?等人散去后,父亲也睡了,拿起一包左看右看,仔仔细细研究起来,它到底是什么呢?“傻丫头,这是鸡蛋糕,非常好吃,你拆开一包吃吧!”原来父亲没睡着,我不好意思摸了摸头。拆开一包,一股从来没闻到的香诱惑着我,先拿一块给爸爸,迫不及待往口里塞一块,天啊!真的好好吃哦,香香甜甜,柔柔软软,金金黄黄,松松脆脆,像一朵朵梅花开放在桌子上,蛋香入口满嘴溢香,这是我吃到最好的蛋糕了,一会工夫,一包被我狼吞虎咽消灭干净。“慢点吃,小馋猫,别咽着,还多的是,够你吃!哦!对了,回去时,将剩下的全部带给你哥哥姐姐们吃,让他们都尝尝!”父亲斜躺在病床上,疼爱地看着我那副谗像,眼中竟有一丝光亮滑落。这是父亲留在我记忆中最深最重的画面,那蛋糕的味道和父爱一起锁在心灵深处存放,保鲜。父亲走了三十一年了,那滋味,依然如昨。没想到成年的我,居然天天和鸡蛋糕打交道,也是父亲的关系,他的生前好友安排我去商业食品饮料公司上班,这是洪湖最有名的鸡蛋糕加工厂,主营糕点、糖果、饮料。在上班时,我知道了蛋糕是怎样制作出来的,老师傅们还讲了关于鸡蛋糕的来历。</h3> <h3>相传元末明初之期,洪湖出了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人物,都说他有半个皇帝命,也自称帝“汉王”。他就是陈友谅,娶了一个贤惠聪明,亦文亦武的夫人潘金花。话说有一回,陈友谅打了胜仗,路过家乡,叫潘夫人备用士兵们的膳食。潘夫人听说丈夫带队伍回来,赶紧生火做饭,怎奈粮食不多,唯鸡蛋,面粉还有不少。眉头一计,立刻吩咐家仆,丫环打鸡蛋,搅拌面粉,她亲手调合好面粉,与鸡蛋均匀搅拌融入一起,倒在面盆里,用蒸笼罩上。下面用小火蒸着,上面用文火烘烤着,一锅锅香气扑鼻蒸糕便出笼了,面如金黄,清甜可口,淡淡的鸡蛋羹味,将士们都分抢着美食,起初叫“黄罗糕"。因为陈友谅是乌林黄蓬镇人,也俗称“黄糕"。</h3> <h3>哎呀!原来小小的鸡蛋糕是这么来的!也许我命中注定与鸡蛋糕缘分非浅。我不仅从事生产蛋糕,也嫁给了一个糕点师父。他,叫周兴洪,也是我丈夫兼同事。他家祖传三代都是做糕点出身,技术一代比一代强。现在,人们以为鸡蛋糕偷工减料,口感、味道、质量、工艺都不如从前了。其实大家都想错了,他们的手艺越来越精,配方也都在不断改良,摸索,追求更好!只是大家用的原材料都起了变化,就拿主材料鸡蛋来说,以前是土生土长的鸡蛋,现在是饲料催熟的鸡蛋,这味道能一样吗?其他的材料就不用说了。我曾问丈夫:制作鸡蛋糕应该不难吧?为什么好多人都学不会呢?</h3><h3><br></h3> <h3>“做蛋糕,看起来简单,真正做好可难了。以为有了配方,人人都会做,将搅拌好的鸡蛋放在烤箱里烤熟就叫蛋糕!是的,都知道原材料有鸡蛋、面粉、白糖、精油,比例也适当。但需不知,烧炉师父至关重要,如果他不会很好地控制掌握好炉火,料配得再好也烧不出好产品来。烧蛋糕,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烧法,每个季节都有变化,就拿夏冬两季来作比较。夏天,炉火来的快,蛋糕下锅到出炉只需几分钟,特别要掌握火的温度,做什么都要快!冬天则完全相反,天冷温度低,锅烧热都要花时间。烤蛋糕,盖火很关健,重也不行,轻也不行,重了,蛋糕老了(糊了),轻了,蛋糕嫩了(没熟透),这就要考验师父们的技艺了,每个师傅每个方法。总归,能将一天的成品完美完成,那才叫真功夫,硬本事。"</h3> <h3>丈夫的一番话,我才深深知道他如此热爱他的事业,可却非常辛苦。他稳重务实,吃苦耐劳,聪明好学,肯于钻研,他把洪湖蛋糕做的美味可口,人人称颂,也入口不忘,与他日夜辛劳分不开的。他是师父,上班要比别人早一小时,凌晨三点半上班,下午五点才回来。若是遇上了节假日,忙得他们分不开身,天天加班,一年365天活可以干出700天的事来。还是供不应求,机器代替不了的纯手工作坊劳作,如果用机器都取代,反而失去了洪湖鸡蛋糕的原汁原味,为了保持这传统的味道,糕点人每天都在品尝其中的酸辣咸腥,那滋味,唯独糕点人懂!辛苦了,我的爱人。</h3> <h3>我知道我为什么和鸡蛋糕有缘了,自从吃第一口蛋糕起,心就嫁给了蛋糕。那初次一口余香如梦魇似的缠在身体里,我按照它给的方向,找到了上班的地方,也找到了做我爱人的人。我们身上都有同一种味道,相吸而入,相融而合,也将我牢牢锁在这根红绳上。我也单独经营了十几年蛋糕的生产与销售,被人们亲切称呼“蛋糕妹妹”。即使现在我完全脱离了它,可蛋糕仍深深渗透到血脉里,飘过来一股蛋糕味道,家乡的味道,洪湖的味道!</h3> <h3>洪湖鸡蛋糕到如今依然供不应求,多年了也不见它哀败过。自有网购后,生意优佳,五湖四海的人只需手机上一点,洪湖美味立刻到嘴巴。它,成了洪湖食品文化中的老字号名牌;它,凝结了一代又一代师父们的智慧结晶;</h3><h3>它,用特殊的香味连接了一座座彩虹桥,将美食文化传扬!它,永远是洪湖人民食品中的骄傲与自豪!</h3><h3>我与你的缘,再定三生!</h3><h3><br></h3><h3>作于2018年10月11日</h3> <h3>《情定洪湖鸡蛋糕》 这是一块小巧精制的糕点,面呈金黄色,形状如一朵盛开的梅花。摆在盘中央,那么光泽诱人,忍不住拿一块凑近嘴边,闻闻,一股淡淡的清香直渗胃道。馋得实在忍不住咬一口,松软可口,蛋香四溢,甜如甘汁,不浓不腥,不腻不烈,入口异香,无渣无骨。呀!如此美妙的人间食物,神仙未必能尝得到。而洪湖人却得天独厚,一年四季都可以品尝到这美食,餐餐必不可少。它就是----洪湖鸡蛋糕。 哪知后面的故事,洪湖鸡蛋糕却融入了我的生活,一生要为它抒写的故事。记忆中,第一次吃鸡蛋糕的情景历历在目。那年,我九岁。父亲调在城里工作,好像在管理一家宾馆,以前叫旅社。乡下的我,第一次进城,什么都觉得稀奇。街上五花八门的零食让我有点应接不暇,三层楼的汤包,豆皮,瓦罐鸡汤,五条路的炸米粑,面窝窝,油饼,红心饺子,麻元坨,热干面......街面上应有尽有,馋得我像闻到腥的小猫,又兴奋又渴望。父亲看出了我的心思,摸了摸我的头说:“傻丫头,离开学还早呢,你就在我这里过到开学再走吧!新堤的早餐品种多,你都可以尝尝,可以吧!” "真的,太好了!"我兴奋地跳了起来,每天早上父亲给我二元钱,让我想买什么都行!够奢侈了,这二元钱在乡下可以用十天。也许是爸爸在补尝对我的爱吧!因为工作,他常常顾不了家,把我们姊妹丢下乡下,只到过年了,父亲才和我们在一起。这个暑假,难得与他一起过几天。拿着父亲给的钱,我真的吃遍了新堤丰盛的早餐,汤包里的汁好鲜,服务公司大楼前的煎饺香灿灿的,五条路的豆皮,热干面让我至今回味不断,鲜!鲜!鲜! 由于父亲长年累月地工作,病倒了,我正好照顾他。父亲好多的朋友,同事来看他,几天来,人来人往,川流不息,有時病房站满了,走廊里也挤满了人。每个人都提着水果、罐头,人们当时都提一样的东西来,它由一张黄黄的粗纸包成一个长方形,上面系一根红丝带,看见油汁渗在黄纸上,把纸弄得香香的。我挺纳闷,这里面包的是什么呀?等人散去后,父亲也睡了,拿起一包左看右看,仔仔细细研究起来,它到底是什么呢?“傻丫头,这是鸡蛋糕,非常好吃,你拆开一包吃吧!”原来父亲没睡着,我不好意思摸了摸头。拆开一包,一股从来没闻到的香诱惑着我,先拿一块给爸爸,迫不及待往口里塞一块,天啊!真的好好吃哦,香香甜甜,柔柔软软,金金黄黄,松松脆脆,像一朵朵梅花开放在桌子上,蛋香入口满嘴溢香,这是我吃到最好的蛋糕了,一会工夫,一包被我狼吞虎咽消灭干净。“慢点吃,小馋猫,别咽着,还多的是,够你吃!哦!对了,回去时,将剩下的全部带给你哥哥姐姐们吃,让他们都尝尝!”父亲斜躺在病床上,疼爱地看着我那副谗像,眼中竟有一丝光亮滑落。这是父亲留在我记忆中最深最重的画面,那蛋糕的味道和父爱一起锁在心灵深处存放,保鲜。父亲走了三十一年了,那滋味,依然如昨。没想到成年的我,居然天天和鸡蛋糕打交道,也是父亲的关系,他的生前好友安排我去商业食品饮料公司上班,这是洪湖最有名的鸡蛋糕加工厂,主营糕点、糖果、饮料。在上班时,我知道了蛋糕是怎样制作出来的,老师傅们还讲了关于鸡蛋糕的来历。 相传元末明初之期,洪湖出了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人物,都说他有半个皇帝命,也自称帝“汉王”。他就是陈友谅,娶了一个贤惠聪明,亦文亦武的夫人潘金花。话说有一回,陈友谅打了胜仗,路过家乡,叫潘夫人备用士兵们的膳食。潘夫人听说丈夫带队伍回来,赶紧生火做饭,怎奈粮食不多,唯鸡蛋,面粉还有不少。眉头一计,立刻吩咐家仆,丫环打鸡蛋,搅拌面粉,她亲手调合好面粉,与鸡蛋均匀搅拌融入一起,倒在面盆里,用蒸笼罩上。下面用小火蒸着,上面用文火烘烤着,一锅锅香气扑鼻蒸糕便出笼了,面如金黄,清甜可口,淡淡的鸡蛋羹味,将士们都分抢着美食,起初叫“黄罗糕"。因为陈友谅是乌林黄蓬镇人,也俗称“黄糕"。 哎呀!原来小小的鸡蛋糕是这么来的!也许我命中注定与鸡蛋糕缘分非浅。我不仅从事生产蛋糕,也嫁给了一个糕点师父。他,叫周兴洪,也是我丈夫兼同事。他家祖传三代都是做糕点出身,技术一代比一代强。现在,人们以为鸡蛋糕偷工减料,口感、味道、质量、工艺都不如从前了。其实大家都想错了,他们的手艺越来越精,配方也都在不断改良,摸索,追求更好!只是大家用的原材料都起了变化,就拿主材料鸡蛋来说,以前是土生土长的鸡蛋,现在是饲料催熟的鸡蛋,这味道能一样吗?其他的材料就不用说了。我曾问丈夫:制作鸡蛋糕应该不难吧?为什么好多人都学不会呢 “做蛋糕,看起来简单,真正做好可难了。以为有了配方,人人都会做,将搅拌好的鸡蛋放在烤箱里烤熟就叫蛋糕!是的,都知道原材料有鸡蛋、面粉、白糖、精油,比例也适当。但需不知,烧炉师父至关重要,如果他不会很好地控制掌握好炉火,料配得再好也烧不出好产品来。烧蛋糕,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烧法,每个季节都有变化,就拿夏冬两季来作比较。夏天,炉火来的快,蛋糕下锅到出炉只需几分钟,特别要掌握火的温度,做什么都要快!冬天则完全相反,天冷温度低,锅烧热都要花时间。烤蛋糕,盖火很关健,重也不行,轻也不行,重了,蛋糕老了(糊了),轻了,蛋糕嫩了(没熟透),这就要考验师父们的技艺了,每个师傅每个方法。总归,能将一天的成品完美完成,那才叫真功夫,硬本事。" 丈夫的一番话,我才深深知道他如此热爱他的事业,可却非常辛苦。他稳重务实,吃苦耐劳,聪明好学,肯于钻研,他把洪湖蛋糕做的美味可口,人人称颂,也入口不忘,与他日夜辛劳分不开的。他是师父,上班要比别人早一小时,凌晨三点半上班,下午五点才回来。若是遇上了节假日,忙得他们分不开身,天天加班,一年365天活可以干出700天的事来。还是供不应求,机器代替不了的纯手工作坊劳作,如果用机器都取代,反而失去了洪湖鸡蛋糕的原汁原味,为了保持这传统的味道,糕点人每天都在品尝其中的酸辣咸腥,那滋味,唯独糕点人懂!辛苦了,我的爱人。 我知道我为什么和鸡蛋糕有缘了,自从吃第一口蛋糕起,心就嫁给了蛋糕。那初次一口余香如梦魇似的缠在身体里,我按照它给的方向,找到了上班的地方,也找到了做我爱人的人。我们身上都有同一种味道,相吸而入,相融而合,也将我牢牢锁在这根红绳上。我也单独经营了十几年蛋糕的生产与销售,被人们亲切称呼“蛋糕妹妹”。即使现在我完全脱离了它,可蛋糕仍深深渗透到血脉里,飘过来一股蛋糕味道,家乡的味道,洪湖的味道! 洪湖鸡蛋糕到如今依然供不应求,多年了也不见它哀败过。自有网购后,生意优佳,五湖四海的人只需手机上一点,洪湖美味立刻到嘴巴。它,成了洪湖食品文化中的老字号名牌;它,凝结了一代又一代师父们的智慧结晶; 它,用特殊的香味连接了一座座彩虹桥,将美食文化传扬!它,永远是洪湖人民食品中的骄傲与自豪! 我与你的缘,再定三生! 作于2018年10月11日 <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