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遥远的青春岁月

山间水木

<h3><i><font color="#1564fa">仙游二中66届初三5班学生离别52年首聚</font></i></h3><h3> 摄影 张杰山、黄秀明 郑益娟</h3><h3> 文字/ 张杰山</h3> <h3>五十二年前,一群青涩的少男少女怀揣着美好的憧憬迎接初中毕业的重要时刻,突然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爆发了。<br></h3> <h3>他(她)们原以为只要再过一段时间,就可以重新回到美丽的校园,重新和同学一道走进知识的殿堂,万万没有想到他们这一次离别就是整整半个世纪。<br></h3> <h3>历经十年动乱、经历过上山下乡、有的同学走进了军营、有的知青回城,有的同学来到农村、走进工厂。<br></h3> <h3>他们就像一把被人遗忘的种子,撒落在各个角落,但依然倔强地生根成长,繁洐生息。 <br></h3> <h3>五十二年之后,他们终于回来了,重新回到那个美丽的校园,校园的树木依然郁郁葱葱,可是已经物是人非。<br></h3> <h3>往日的少男少女已经两鬓斑白,都到了古稀之年。<br></h3> <h3>老同学见面,许多人竟然都认不出对方是谁,依稀记得少年时的影子,认出来后又是说不出来的唏嘘感慨。 </h3><h3><br></h3> 我们都老了,您看,我牙齿都掉光了……<br><h3><br></h3> <h3>这么多年您都去哪里了?怎么一直都没有您的消息……</h3> <h3>说不尽的、道不完的、五十多年的沧桑故事。</h3> <h3>漫步在今日校园的林荫大道,深深领略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h3> <h3>一边诉说着、回忆着那些难忘的陈年旧事,一边紧紧拉着老同学的手,百感交集。</h3> <h3>生怕松开了老同学的手,以后又会找不到他们了。</h3> <h3>有一位同学得了阿尔恣海默病,在同学的牵扶下也来到了当年的学校,虽然没有什么话语,他眼睛里却时常泪光闪烁…<br></h3> <h3>拉着老同学的手,一起来寻觅往日校园的遗迹,和同学的面容一样,校园的变化太大了。</h3> <h3>从老照片回忆,过去的校门是这样子的。</h3> <h3>从过去校门进去,就是一座办公楼,记得文革期间“红卫兵战校”总部就设此处。</h3> <h3>过去的男生宿舍,是不是叫“五爱楼”?</h3> <h3>这是过去初三年段教室前面坡下的办公楼。</h3> <h3>这里就是初三年段的教室,是两排工字型的简陋平房。</h3> <h3>记忆中的我们教室前的办公楼正面。</h3> <h3>这条路前面通向一个天桥,寄宿的同学每天都要经过天桥去食堂。</h3> <h3>这里既是学生食堂,也是学校唯一的一个礼堂,大会和文艺演出都在这里举行。以上这些旧建筑现在都找不到了,但却深深印在我们的记忆里。</h3> <h3>追忆老校园的旧貌,回想老同学少时的音容举止,不禁感慨万千。</h3> <h3>这里真真切切演绎了一场穿越时空的大戏!<br></h3> <h3>参观游览了校园,老同学们走进了几天前就精心布置好的聚会教室。</h3> <h3>现任仙游二中副校长蔡小平也在休假中特意赶来看望老校友们。</h3> <h3>蔡小平副校长代表学校慰问老校友,并和老校友们进行亲切的交谈。</h3> <h3>他向老校友汇报了学校近几年所取得的成绩和今后的发展蓝图,希望校友们常回家看看。</h3> <h3>蔡副校长还陪同老同学们补拍了一张52年前就应该拍摄的全班毕业大合照。遗憾的是有六位同学已经永远离我们而去。</h3> <h3>教室里的座谈会由郭星其同学主持,座谈交流会气氛热烈。</h3> <h3>  张杰山同学向大家汇报了寻找老同学的一些感人的故事,以及这次半个世纪重聚活动的筹备工作。</h3> <h3>  拥有半个世纪资历的老班长朱玉华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聚会感言。</h3> <h3>  每位同学都在座谈会上介绍了自己的简况,表达多年来对老同学的思念和渴望相聚的心情。</h3> <h3>在那么漫长的岁月过后,我们还能记得彼此,我们还会相互惦念对方,甚为难得。<br></h3> <h3>不管你曾经多么发达或多么贫穷,来参加聚会,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因为你是我的同学!<br></h3> <h3>在这里我们身份一律是同学,大家平起平坐,谁也没有比谁更高贵。<br></h3> <h3>  只有大家对彼此的一声声祝福,一声声珍重。</h3> <h3>说着说着,温志明同学激动地站起来,想不到52年之后我们又能重新一同坐在一间教室里。</h3> <h3>黄国章同学的幽默风趣,引发了一阵阵的笑声。</h3> <h3>陆丽芬同学定居武夷山,孩子在景区工作,她热情邀请同学们去武夷山旅游,她将给老同学们当导游。</h3> <h3>  付玉平同学夫妇俩提前一个月就从浦城回到仙游,怀着热切真诚的心意等待聚会这天的到来。</h3> <h3>郑胜淦、张爱娥、罗澄熙同学定居三明市,为了和老同学相见,他们也特地提前赶回来。<br></h3> <h3>  郑胜凎同学还为了聚会的成功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h3><h3><br></h3> <h3>  陈玉栋、付荣添同学全场为聚会拍摄视频,为大家的聚会留下宝贵的记录。</h3> <h3>李奕筠、郑新华、郑美华同学也是专程从广东、从厦门赶回来参加聚会的。</h3> <h3>  林云玉同学的这半个世纪的人生经历就是一个传奇故事,从乡村赤脚医生到俄罗斯经商,从哈萨克斯坦到新疆。她的生活轨迹是最长的、最曲折的,令我们这些男人都自叹不如。</h3> <h3>听着同学们的传奇故事不知不觉已经日到正午了。</h3> <h3>  可是大家还是有说不完话语,解不完的疑惑。</h3> <h3>只要互加微信,以后可以慢慢道来。</h3> <h3>大家依依不舍离开母校,前往嘉瑞酒店用午餐。</h3> <h3>整个午歺过程,同学们都沉浸在热烈祥和的气氛之中。</h3> <h3>笑声、祝福之声此起彼伏,祝愿老同学身体永远健康、永远像今天一样开心快乐!</h3> <h3>五十多年的久别重逢,不管再稳重再冷静的性格也会百感交集,激动万分!<br></h3> <h3>虽然丰盛的午餐有龙虾、有鲍鱼、有螃蟹,依然转移不了大家久别重逢的激动之情。</h3> <h3>时间的长河会冲淡人们的记忆,但却永远冲不掉我们三年的同窗情谊!<br></h3> <h3>  席间的交流和互动依然是热闹非凡,美食佳肴在同学友情面前显得那么苍白无力。</h3> <h3>在那个特殊年代,初三5是我们中学时代的第一个班级,也是中学时代的最后一个班级。<br></h3> <h3>所以,在我们的记忆里,已经永远把初三五班定格为一个美好的伊甸园。<br></h3> <h3>老同学,是一首老歌,让我们回想起美好的过去;老同学是一片白云,让我们的思绪遨游于梦幻的蓝天。<br></h3> <h3>  有说不完的话,有无尽无穷的回忆,这就是同学情,美好而又纯真,熟悉而又温暖。<br></h3> <h3>下面这些画面都是在午歺席间捕捉的生动的场面。</h3> <h3>  有人提议女生们即兴表演舞蹈“社员都是向阳花”,因为这是初二年级时,我们班级在学校晚会上表演的经典节目。</h3> <h3>想不到乐声响起来,几位女同学翩翩起舞,还真带有当年青春舞姿的韵味。</h3> <h3>  开始由代学今、代新生带头,接着张爱娥、郑新华、陆丽芬、林云玉、郑美华几位女生纷纷加入其中。</h3> <h3>  欣赏这轻歌曼舞,令人浮想联翩,仿佛大家又重新回到了青春的年代。<br></h3> <h3>  代新生同学琵琶弹唱“蝶恋花”更是一绝,她轻拨琴弦、字正腔圆,大有当年班花的风范。</h3> <h3>郭星其的小提琴独奏“梁祝”,透出一股唯美凄婉的情调。</h3> <h3>接着代新生、郭瑞生、郑新华、郭星其等同学也登台一展歌喉。</h3> <h3>最后杰山同学提议,让女生们按照老照片里合照的位置和顺序再拍一张新照片,让52年前的青春美少女和今天的开心老奶奶做一个鲜明的对照。遗憾的是第二排少了两位,其中一位已永远离去。</h3> <h3>这次聚会在交谊舞的音乐声中落下了帷幕,看着同学们曼妙的舞姿,这哪里是一群古稀老人?</h3> <h3><b>仿佛我们已经穿过时空,从遥远的宇宙尘埃中找回了失落的青春年华!</b></h3> <h3>最后我想把四十年前写的一首诗献给所有亲爱的老同学们,因为我觉得这首诗的意境非常适合我们这一代人今天的处境。(这诗曾在莆田作家发表过)</h3><h3><br></h3><h3><br></h3><h3> <b><font color="#333333">泥土下挖出来的青春之歌</font></b></h3><h3><b><font color="#1564fa"><br></font></b></h3><h3><b>小草挂着欣喜的露珠 吻湿了纯真的赤脚 对着迷离的阳光 你朝林间跑去 在鸟儿啁啾的大树下 你们陌路相逢 从此,每当夜里入梦 你就悄悄地来临 蛇舌般的闪电 带来一场灾难的天火 你忧心如焚 朝林中奔去 枯草间横卧烧焦的树干 那美丽的倩影也无萍踪 在相遇的大树下 埋下悲伤的泪滴 在焦黄的树叶上 写下深深的叹息 十几个冬天痛苦的漂泊 归来时风尘仆仆 岁月已在青春的领地上 挖下了壕沟交错 沿着熟悉的小道 去找寻那失落的记忆 蓦然一阵惊喜 那里依然绿草如茵 鸟儿还在树枝上跳跃 却没有了你的倩姿 你去挖掘珍藏的泪滴 已经化为透明的琥珀 你去寻觅叶片上的记录 已经化为淡青色的叶脉</b></h3><h3><br></h3><h3> 张杰山 于1977.12 </h3><h3><b><font color="#1564fa"><br></font></b></h3><h3><b><font color="#1564fa"><br></font></b></h3><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