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比318国道更美的川藏线——G317

清雅

<h3>七条进藏线路中,川藏北线通常是“第N次进藏”的旅行者才会考虑穿越的区域。但这一区域无论是风光的变幻莫测,还是宗教与历史建筑物的密集度都远胜热门而常规的川藏南线318。川藏北线兼具自然风光和人文遗迹,享有“东方的阿尔卑斯”之称的四姑娘山,墨香浓郁的印经圣地德格,“西天瑶池”新路海,川藏第一高和第一险的雀儿山,“小布达拉宫”赞丹寺,世界上最高的大湖纳木错……沿线的景观不仅会让你的视觉得到享受,也会让你的心灵得到洗礼。<br></h3> <h3>317国道串起了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亚青修行地、德格印经院、噶举派康区主寺八帮寺、唐蕃古道上的查杰玛大殿、宁玛派寺庙白玉寺、格鲁派寺庙甘孜寺、苯教最古老的寺庙孜珠寺等寺庙,是一条宗教文化汇集的大道。 这条线路全长2412公里,沿途高耸入云的雪山,狂野奔腾的河流,宽广秀丽的草原,洁白美丽的帐房,随风飘扬的经幡,金碧辉煌的寺庙,不仅冲击着你的视野,也震撼着你的灵魂。 <br></h3> <h3>翻越海拔5050米的雀儿山,也是我这么多年来翻越的最惊险,最刺激,风景最美的路段! (冰雪路不宜停车,有些照片是在行进中拍摄) 雀儿山藏名“措拉”,意为大鸟羽翼。冰雪皑皑,巍峨雄伟的雀儿山居沙鲁里山系北段,最高峰海拔6168米,位于德格县境内。该山山势挺拔,壁立于周围十座5500米的群峰之上。故有“爬上雀儿山,鞭子打着天”之说。 1951年,解放军以简陋的工具和血肉之躯,历半年时间,建成了雀儿山公路,从此高峻险要的雀儿山,拥有川藏公路第一高而闻名于世。<br></h3> <h3>雀儿山隧道现已建成通车,翻越海拔5050米的雀儿山也将成为过去......<br></h3> <h3>色达</h3><h3>寻个好地方,站在山顶,看着脚下的光影摇曳,深吸口气,闭上双眼,你会感受到,一草一木,一人一物在这里都是如此真切的存在着 ... .... 相信来色达的人都会被震撼过,这样一大片红房子,有着开放式的天葬台,也有数以万计穿着红衣服的僧侣,觉姆和居士。我知道色达也许最美的应该是夜幕降临,几条主干道灯火璀璨,满山的僧舍星星点点,宛若夜空坠落的满天星辰…… <br></h3> <h3>天葬</h3> <h3><br></h3><h3><br></h3> <h3>新路海</h3><h3>玉隆拉措·新路海,海拔4040米,傍川藏公路,距马尼干戈乡约十公里左右,“新路海”这个名字据说是当年川藏公路的筑路大军所命名。新路海系雀儿山的冰川冰蚀挖深、冰碛物阻塞河谷出口而形成的冰川湖,湖水最深处约75米。遗憾了,3月的新路海冰湖被白雪覆盖。<br></h3> <h3>亚青寺</h3><h3>此次自驾走进川藏北线,令我颇感意外的是,川藏北线比起南线毫不逊色,景色也是各有千秋。两座焦点寺院都坐落在川藏北线之上,一座是色达五明佛学院,另一座就是亚青寺。 亚青寺建于1985年,在四川省白玉县昌台区阿察乡境内,不同于色达五明佛学院依山而建,亚青寺的大部分修行者的房屋是绕河而建。海拔四千米左右,温度较低,就算是夏季七八月份早晚的温度也就几度而已。亚青寺目前从建筑规模和修行人数上虽然不及色达五明福学院,但是神奇大自然亦或章台大草原上的各路神灵和尊者也助力着这片纯洁的修行圣地。曲水河将章台大草原一切为二,左小右大,并在草原腹地形成一个侧卧的U型曲线,天然形成今日所见的三面环水的觉姆岛。就这片区域居住着超过两万的觉姆和近万的喇嘛,而且规模逐年扩大,若干年后或者更短时间,章台大草原这腹地之中,将成为一片恢弘的修行之都。<br></h3> <h3>在这里,也许你会遇见许许多多意想不到的事情,也许....... 这里有太多的也许了。就像亚青寺隐秘这川西高原之上,不与世事,只道这轮回之中愿此生能在菩提下,静静地梵唱... ...<br></h3> <h3>遇到阿松活佛</h3> <h3>四姑娘山</h3><h3>四姑娘山由“三沟一山”构成,即双桥沟、海子沟、长坪沟和四姑娘山。四姑娘、三姑娘、二姑娘到大姑娘,其高度分别为为海拔6250米、5664米、5454米、5355米,其中幺姑娘山为四川省第二高峰。这四座山峰长年冰雪覆盖,位于长坪沟和海子沟上。<br></h3> 德格印经院<br><h3><br></h3><h3>&nbsp;&nbsp;&nbsp; 德格印经院建于公元1729年,印经院构造独特,红墙高耸,幽静壮观。靠大门一侧为一楼一底,正房则为二楼、三楼,参差有致,系典型的藏式建筑风格。院内分藏版库、纸库、晒经楼、洗版平台、裁纸齐书室及佛殿、经堂等。<br></h3> <h3>为防火灾印经院不装电灯,收藏经版的层层搁架能见度极差,工人们却可以毫无费劲地在几十万块经版中迅速找到所需那一块,仿若神来之手。<br></h3> <h3>&nbsp;昏暗的码放经版的库房,一股厚重而又陈年的酥油味混合着油墨香,扑面而来,藏版库中排列着整齐的版架,书版分门别类地插满了版架,每版有一手柄,全院有书版约30万块,每块刻两面。大、中、小版平均若每面各以600个音节计算,其字数总计约2.6亿字,规模宏大。<br></h3> <h3> 印刷是整个生产工艺流程中工人负荷较重、工序相对较多的关键部分。每个印刷组有一人专门负责到经版库取印版,供组内负责印刷的人使用。用完后,由专门的洗版工人在木质水槽沟清洗,晾干后涂上酥油放回原架。<br></h3><h3><br></h3> <h3>印刷工则由两人一组,一高一矮相对而坐,印版就放置在两人之间的斜板上。高坐的人负责接纸并准确固定印版与印纸之间的一拓面,以及在印版上滚墨,矮坐的人则一边递纸,一边持卷布干滚筒,自上而下双手推过,迅速扬起已印的书页放置一旁,如此周而复始。待印完当天规定的印数后,再将印版翻面进行印刷。我问过师傅,他们每人一天要印1200多张。<br></h3> <h3>有的人创造了历史,有的人记住了历史,藏区人民在虔诚地追随自身信仰的同时,在过去的280年中以古老的方式保护着印经院,传承着佛教经典,留住了历史... ...<br></h3> <h3>在路上</h3> <h3>摄影:清雅</h3><h3>西藏纳木错</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