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让生活更美好,一睹文明县城风采!

安暖

<h3>  湖南省慈利县“山孕五矿,民以铜、铅、铁、锥之利相擅,地利饶给”,方物颇著,素有“银澧金慈”之誉,加以“土俗仁慈”,“尚义好文”,隋朝乃改名慈利。</h3><h3> 慈利人杰地灵。境内山清水秀,风光旖旎,众多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融为一体,多姿多彩。有唐代尉迟敬德修建的梅花殿,清代野拂和尚(李自成大将李过)之墓,“楚南名山推第一”的道教胜地五雷山、云朝山金顶佛殿,还有楚白公城遗址,明代建的九溪卫古城,清代建的渔浦书院等。万福温泉,四季如春。娄澧两水,漂流观光,惊而无险。 城市面貌,不但要把建设搞好,更要把精神文明传播好。人民是城市的主人,既是城市文明的受益者,更是城市文明的建设者,作为城市大家庭的一员,每位公民都有责任、有义务通过自己的文明行为,为我们的城市增色添彩。把一座城市建设的更美好,不仅仅是政府的事,也是我们每一个公民的事。只有齐心协力,从点滴做起,从我做起,从今天做起,积极为创建文明城市做出贡献,才能把我们的城市建设的越来越美丽。<br></h3><h3>城市需要文明市民,正经历创文洗礼的慈利县,不仅城市环境越来越美丽,市民文明素质也不断提升,一颗颗文明种子,正在这片土地生根发芽。此刻,跟着我们190班可爱的孩子们一起欣赏感受家乡的风貌!<br></h3> <h3>“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h3><h3>龙峰山是慈利最有名,最高峻的山。枫叶如火,层层叠叠,把怡人美景遮挡在后。绿水环绕青山,互相映衬。从高往低处看整个县城一览无遗。山峰向远处蜿蜒,笼罩在一层纱中,美轮美奂。诸君,何不一览,山巅风光?</h3><h3>摄影者: 卓美君</h3> <h3>站在慈利县城的羊角山上,这是山清水秀,景色秀丽放眼望去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咱们的慈利县城的巨变,一幢幢漂亮的高楼,拔地而起。一条条整洁的街道整齐划一。还有那雄伟的蒋家坪新桥,将正在建设中的慈利新城和老城合二为一,不断扩大的城区、不断“长高”的楼房、不断增加的车辆,更加富裕的人民谱写出华夏盛世,慈利新颜的美丽画面。</h3><h3>摄影者: 孙巧</h3> <h3>慈利澧水大桥:</h3><h3>2010年09月25日上午,慈利县城澧水大桥正式竣工通车,这座大桥是连接老城区与新城区的重要通道,它的通车标志着该县将扩城7.5平方公里,也就是在原有县城的基础上扩大了一倍多。</h3><h3>此时此景,澧水大桥在澧水河畔、阳光西斜与碧水蓝天的映衬下更显灿烂夺目。<br></h3><h3>摄影者: 向佳豪</h3> 慈利烈士公园:<div><h3>这里树木苍郁,绿草如茵,阳光洒在纪念碑上,仿佛是在歌颂烈士的英勇事迹,随风飘扬的红旗代表烈士们无尽的荣光,烈士的英魂在这里长眠。</h3><h3>摄影者: 郭子嘉</h3><h3><br></h3></div> <h3>“一条澧水穿城而过,对岸高楼水中映”这说的正是我们慈利了,穿城而流的澧水河,倒映着两岸的高楼大厦,这一场景与“素瑞绿潭,回清倒影”简直一模一样。</h3><h3>摄影者: 唐锦欧</h3> <h3>在溇澧之滨巍然耸立着一座雄关,这就是位于慈利县的华南第一关——垭门关,在1943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我们慈利的时候。中国军队在垭门关和日寇进行了长达十二昼夜的战斗,现在也是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br></h3><h3>摄影者: 邢琦朋</h3> <h3>繁华的街道是宽敞的柏油大路,特别干净,不再尘土飞扬了,街道两边的绿化带犹如两条绿色的丝带把街道装扮的更加美丽,形态各异的路灯使夜晚绚丽多彩。<br></h3><h3>摄影者: 刘珊珊</h3> <h3>江垭,一个风光旖旎的湘西北小镇,一个人文荟萃的古朴重镇,依偎在世界自然遗产瑰宝---张家界的怀抱里,古韵尽显却又生机盎然。今天我介绍的是 江垭镇,江垭位于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西北部,处于慈利县、武陵源区、桑植县、湖北鹤峰四区县交汇地带,历来是湘西北地区交通、商贸、文化重镇和兵家必争之地。今天我介绍的是江垭的缕水河,它的美景美丽动人,山之高峻,水之清澈,是值得我们去参观的地方。<br></h3><h3>摄影者: 于绍鹏</h3> <h3>五雷山是湖南省首批确定的重点宗教场所,张家界东线旅游核心风景名胜区,主要景点有玉皇殿、会仙桥、金殿、百鸟朝凤、五龙捧圣等素有“楚南第一胜境”之称。</h3><h3>摄影者: 李振雄</h3> <h3>水礳硲旧貌换新颜,当年破旧不堪,今日山湖蓝湾,休闲加跳舞,还打太极拳,夜晚景更美,天天有喷泉,昔日垃圾满沟。今日流水碧蓝,洗衣用水方便,还可观水思源。</h3><h3>摄影者: 徐金璞</h3> <h3>红岩岭崇山峻岭,惊险刺激对于爱好探险的勇士们,是不可多得的好去处。</h3><h3>红岩岭风景秀丽,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秀气美丽,是每一个爱好旅游的人们心之向往的地方。</h3><h3>摄影者: 马瑜</h3> <h3>明月清风,月光皎洁,一轮明月高悬在人家的屋顶上。这是一个坐落在慈利县的小乡村,面朝溪水背靠山,标准的乡村生活。人们都在一天的忙碌中慢了下来,享受着微风拂过的舒适,倾听着陈年的旧事。</h3><h3>摄影者: 刘语菲</h3> 五雷山是我们慈利最具代表性的景点之一,主要有玉皇殿,会仙桥,金殿,百鸟朝凤等景点。也是湖南省首批确定的重点宗教场所。五雷山上气候宜人,环境优雅,空气清新素有“楚南第一胜境”之称。<div><h3>摄影者: 姚鑫</h3><h3><br></h3></div> 新澧水大桥,它不仅是一座桥,它还是连接老城区与新城区的纽带,在桥的那边有一栋栋破土而出在建的大楼,一条宽阔笔直的马路……我几乎每天都经过这里,去学校。感受着这里的蓬勃生机,日新月异的变化。我期不久的将来这里会更好。<div><h3>摄影者: 张翼</h3><h3><br></h3></div> <h3>张家界慈利县的朝阳地缝是世界上最长的“一线天”奇观。它是赵家垭库区流水经几亿年冲刷而成的一百多米深的崖缝,最窄处仅一米多。景色奇、秀、险、野、幽景区内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是旅游观光的好去处。</h3><h3>摄影者: 彭淑暄</h3> <h3>碧波映翠影,薄雾绕林间。</h3><h3>瀑似在人间,远处几人家。</h3><h3>清澈的小溪逐渐汇聚成了一方绿潭,悬泉瀑布飞漱期间,几缕阳光透射过浓密的树叶,照映在水中嬉戏的鸭子上,婉若人间仙境,令人心旷神怡。</h3><h3>摄影者: 文雅</h3> <h3>慈利五雷山,不仅是旅游避暑胜地,更是道家圣地,素有“楚南第一胜境”之称。五雷山风景名胜区,景观景点丰富且独具特色,主要景点有:舍身岩,金殿,观音阁等。是自然和历史留下的宝贵遗产。</h3><h3>摄影者: 刘湘</h3> <h3>这是一棵古树,几个人围在一起才能抱住,位于溪口,是一棵大樟树,已经有了几百年的历史,那里景色优美,天空湛蓝,如透明的镜子一般,四周的草木天空也陪同了这棵老樟树许久年了,年年也会有一些环境工人帮它修剪一下树枝与枝叶。</h3><h3>摄影者: 李婷</h3> 这座古色古香的木楼便是位于慈利县第二中学校园内的梅花殿。因照明枋上所嵌石板上有一朵由贝壳制作的梅花而得名,是唐代开国名将<span style="font-size: 17px; line-height: 30.6px;">尉</span><span style="font-size: 17px; line-height: 30.6px;"></span><span style="font-size: 17px; line-height: 30.6px;"></span><span style="font-size: 17px; line-height: 30.6px;"></span><span style="font-size: 17px; line-height: 30.6px;"></span><span style="font-size: 17px; line-height: 30.6px;">迟</span><span style="font-size: 17px; line-height: 30.6px;"></span><span style="font-size: 17px; line-height: 30.6px;">恭所建。梅花殿殿面呈下方形,边长12.6m,楼高14m,殿顶八角出檐。它既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又有很高的观赏价值,素有琼楼之誉,距今已有约1400年的历史。</span><h3><span style="font-size: 17px; line-height: 30.6px;">摄影者: 赵亘力</span></h3> <h3>在太华山之下,澧水河畔茹溪的阳和乡渔浦村中有一所书院隐藏在其中。它的头门墙上有着“忠孝廉洁”四个大字。整个书院宽敞明亮,神采飞扬。它就是“渔浦书院”! 摄影者: 廖早<br></h3> <h3>澧水河畔,小桥流水人家,青山倒影,这无一不是大自然赋予人们最宝贵的资源。河的两边,种着几棵垂柳,那长长的柔软的柳枝,随风飘动着。婀娜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br></h3><h3>摄影者: 姚承赐</h3> <h3>五雷山(五雷仙山)是湖南省首批确定的重点宗教场所。张家界东线旅游核心风景名胜区,距常张高速慈利东出口20公里,是东入张家界市的必经之地。</h3><h3>摄影者: 孟竹灵</h3> <h3>慈利的某一个角落中,存在着一个万千美好的的地方,那无疑就是“山湖蓝湾”“一山一水,一树一人”之身在花海中,风景无限,满怀留恋……<br></h3><h3>摄影者: 龙翔</h3> <h3>澧水大桥全长696.78米,这座大桥是连接老城区与新城区的重要通道,是慈利县一道众所周知的风景线。人们可以在上面散步、赏景、钓鱼…是慈利最繁华的大桥。<br></h3><h3>摄影者: 任婉君</h3> <h3>这是慈利山边的一处景色,翠绿的树遮住了山边的每一处石壁。蓝天衬着白云让人忘了一切烦恼。</h3><h3>摄影者: 朱麒瑜</h3> <h3>垭门关是慈利的抗日遗址,也是曾经重要关口。如今这里已经重建但登上这里,我还是能感受到那些抗日英雄英勇赴义,热爱祖国的感情。</h3><h3>摄影者: 易然</h3> <h3>澧水河发源于湖南省五道水,澧水干流全长407公里,干流自上而下有三江口,盐井滩,二忤溶,洄状滩,颜酸滩,八角楼,东方滩等滩险16处,又叫零阳河。是湖南省四大干流之一。</h3><h3>摄影者: 杨嘉欣 <br></h3> <h3>天空倒映在清崚崚的河水里,小河更蓝了。白云倒映在清崚崚的河水里,小河更白了。绿树倒映在清崚崚的河水里,小河更绿了。小河镶嵌在这铺着“绿色”地毯的田野上,是那么柔媚。源源不断的河水两岸迷人景色,构成了一副令人心旷神怡的画卷,它充满着诗情画意,有谁不为之陶醉呢?</h3><h3>摄影者: 彭程</h3> <h3>秋天的慈利,万物枯黄,唯有银杏树有种凄惨的美,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银杏叶在空中飞舞。家乡的美景令我十分流连忘返。</h3><h3>摄影者: 邢健</h3> 这幅图片是慈利的地缝,相传盘古开天地时有一斧子砍错了地方,就形成了地缝,现在,这里风景优美,游人如织是一个特色的风景区。<div><h3>摄影者: 王稳研</h3><h3><br></h3></div> <h3>图中河为澧水河,澧水河发源于湖南省桑植县五道水,最后在澧县小渡口汇入洞庭湖。澧水河是湖南四大河流之一。传说在远古的时代澧水一带的村民们都以澧酒来温胃健脾,故得名“澧水河”,也称“醉河”。澧水河来到慈利后滋养了一方水土,也养育了一方百姓,所以是慈利的母亲河,是我们县城的一个象征,曾经的人们傍水而居,因水而生,而澧水河更是给人们带来无限好处。</h3><h3>摄影者: 朱孱</h3> 一座座别具匠心,独出心裁的亭子,再加上植被茂密,空气清新,环境优雅更加突出了五雷山“旅游避暑胜地”“道教圣地”之特色。<div><h3>摄影者: 杨鑫甜</h3><h3><br></h3></div> <h3>红岩岭崇山峻岭、绿树成荫由许多红色石头组成。从山上俯视大地犹如“一览众山小”的情境,在攀登的途中往下一看,不禁让人心惊动魄。站在山脚下仰望山岭,就像一个巨人躺在大地上。</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摄影者: 龚俊文</span></h3> <h3>澧水河因澧水上游“绿水六十里,水成靛澧色”而得名。慈利县被澧水河环饶,这条河是澧水的支流名叫“九渡溪”,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九渡溪一直保护正我们慈利,它目睹了慈利从小农村发展成现代化小城市的全过程。张家界一带多处风景区都位于澧水之滨的大庸,桑植,慈利三县交界处的山谷地带,人们都在它的哺育下成长。</h3><h3>摄影者: 阳源缘</h3> <h3>慈利虽然是一个小县城,被群山围绕,但是麻雀虽小, 五脏俱全,一到晚上,灯火通明,多么繁华,多么美丽的慈利县城啊!<br></h3><h3>摄影者: 向东方</h3> <h3>只见远处一座座迷蒙的巨峰突起,一种神清气爽的感觉布满全身,仔细一看,原来是我们家乡慈利的一座著名的山峰-五雷山。五雷山原名雷岳,不仅是旅游避暑胜地,更是道教圣地,素有“楚南第一胜境”之称。</h3><h3>摄影者: 陈文锦</h3><h3><br></h3> <h3>五雷山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形成了高低不平的山岩,碧绿的参天大树,图中高矮交错的山岩,形成了一张张脸,像一位守山老人。古风成韵天上飘浮着几朵软绵绵的云朵。时不时还会吹来一阵阵的微风,吹拂着地上青绿的草,让人感觉十分的轻松自在。</h3><h3>摄影者: 李俊杰</h3> 在美丽的河畔边,碧水青天,空中万里无云,鸟儿在树枝上唱歌,花儿,草儿跟着节奏摇摆,高大的树木如士兵般挺立,守护着美丽的花草如人间仙境一般。<div><h3>摄影者: 杨俊杰</h3><h3><br></h3></div> <h3>澧水发源于湖南省桑植县五道水,澧水干流全长407公里,石门至小渡口称澧水下游,澧县境内长32公里。</h3><h3>澧水有河长5公里以上的支流325条,其中面积较大的一级支流包括澧水南源,澧水北源,溇水、渫水、道水等河流。</h3><h3>摄影者: 赵紫涵</h3> <h3>曾经繁华热闹的龙潭河政府办公楼,随着时光飞逝,往日的一切只存在于那淡淡的回忆中……</h3><h3>摄影者: 戴必涛</h3> <h3>喷泉前,喷泉的后方在不停的冒出一股股“仙气”,这水雾利用水蒸气的原理,好似仙女下凡一般,踩着仙气,来到了人间。一首悦耳的歌曲传入耳中,喷泉开始流光溢彩,一会儿紫、一会儿蓝、一会儿绿,呈现出一片五彩缤纷的景致。它就像一群妙龄少女在舞台上透过灯光和歌曲,扭动着自己婀娜的身姿,再配上协调的动作开始“狂舞”,其他的行人悠闲地散步。桥边那五色的灯条一直闪烁。澧水河免费送给月亮姐姐一个镜子,好让她展现美妙的脸庞。这是我的家乡------慈利 摄影者: 黎笑宇<br></h3> <h3>澧水河是慈利的母亲河,是湖南四大水系之一,早在北魏时期地理学家郦道元就《水经注》中提起过澧水河。澧水的源头奔流向东,逐渐流向低矮的丘陵和冲积平原。</h3><h3>摄影者: 王家乐</h3> <h3>夜幕下的澧水河,波光粼粼,宁静而又安详。它没有广州夜游珠江的繁华与热闹;没有迎风飘来的夹杂着的怪味和腥味。晚上的澧水河别有一番韵味。漫步在河边,迎风飘来属于我们青山绿水特有的味道,沁人心脾。如果说珠江是上得厅堂的大家闺秀,那么我们的澧水就是一个待字闺中的小家碧玉。<br></h3><h3>摄影者: 杨金坤</h3> <h3>新澧水大桥不仅仅是一座桥,更是一种精神,它象征着弃旧迎新的精神。澧水大桥的下面,有散发着勃勃生机的花草,还有着一条清澈美丽的河水。</h3><h3>摄影者: 韦思沂</h3> 这张照片所拍景物为澧水河的主要支流-零溪河。它源出慈利县剪刀寺北麓,东至赵家垭氽入山洞。于零阳乡朝阳村出露地表,至零溪乡墨园村北流,经白竹水,于笔架山西麓入澧水,长52公里,流域面积211平方公里,水流平缓,长盛不衰。<div><h3>摄影者: 张瑶</h3><h3><br></h3></div> <h3>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孔氏,名丘,子仲尼,祖籍宋栗邑(今河南夏邑)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孔子是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传》《春秋》他在古代被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h3><h3>摄影者: 姚奕荣</h3> <h3>澧水河发源于湖南桑植县五道水,澧水干流全长407公里,它还是我们慈利县的母亲河,生命之河,我们生活所需用水都来源于它。澧县境内32公里,5条渠干 流经石门,慈利,桑植。</h3><h3>摄影者: 杜文博</h3> <h3>慈利县是一座历史悠久,风景优美,气候宜人的四线小城。慈利位于澧水河畔,有银澧金慈,中国杜仲之乡,中国大理石之乡,中国温泉之乡……的称号。澧水河,绿水六十里,水成靛澧色,又因屈原的沅芷澧兰而出名。依山伴水,小桥流水人家,小城虽小却别有一番情趣。<br></h3><h3>摄影者:向珊珊</h3> <h3>澧水河是慈利的母亲河,它哺育我们长大,是我们生命的来源。夕阳下的澧水河更是增加了几分唯美。可是现在的澧水河一天比一天更加浑浊,我们的母亲河已经被污染了,所以我拍下这张照片是为了让大家都一起保护澧水河。</h3><h3>摄影者: 杨靖章</h3> <h3>此图拍摄于红岩岭。红岩岭是新开发的一处景区,其中有许多刺激的项目。既是景区景色自然不在话下。站在山顶能够体会“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壮阔。</h3><h3>摄影者: 余晓轩</h3> <h3>一座古宅屹然而立在此,透过已经破旧的门窗,外面已然是另一副模样。床上的被褥叠的依旧整整齐齐,岁月的冲刷,一切都已经褪去当年的绚丽,变得愈来愈神秘……</h3><h3>摄影者: 谭梦姣</h3> <h3>澧水河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流域跨越湘鄂两省边境,是湖南省四大河流之一,径流模数居全省之冠,并以洪水涨落迅速而闻名。</h3><h3>摄影者: 唐周元</h3> <h3>倒映在水湖观映,夕日欲颓,余光斜射在湖畔两岸犹如“江南水乡”之感。忽暗忽弱,隐隐约约夕阳洒下了一道金黄,金光飒爽堪称“慈利江南之美”。</h3><h3>摄影者: 王梓玄</h3> <h3>这是美丽险峻的红岩岭。位于慈利县甘堰土家族乡,这里的丹霞地貌是十分珍贵的,它虽没有华山之高,但险峻几乎可以与华山相媲美。红岩岭可谓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是慈利适应做户外运动项目的天然场所,吸引了许多外地游客,在这张照片上明暗两线交织,是慈利一道十分亮丽的风景。</h3><h3>摄影者: 杜雨潇</h3> <h3>澧水河: 澧水河是湖南四大水系之一。 澧水河,因澧“水上游绿水六十里,水成靛澧色”。而得名,澧水的天然水化学成分,是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水的良好水源。所以是我们慈利人的“母亲河。”<br></h3><h3>摄影者: 何玉雯</h3> <h3>在澧水河上,慈利的门户-永安大桥横跨其中,看!桥在朦胧的细雨中像是人间仙境一般,近处几棵树在风的吹拂下向我们招手点头示好。远处繁华的碧水园楼房耸立在桥那头,尽情章显着它的美丽。</h3><h3>摄影者: 杨钦崚</h3> <h3>这是位于慈利县境内的琵琶花海。初秋之时,格桑花开得格外艳丽,五颜六色的花,五颜六色的蝴蝶,使许多人慕名而来。琵琶花海成为了慈利县一个休闲娱乐胜地。<br></h3><h3>摄影者: 卓炯儒</h3> <h3>这张照片拍摄于澧水河边,早上,太阳从东边升起,把天空照得格外明亮,在天空的某一处,有许多斑斑点点,那一处被太阳的光照起来,就像舞台上的光。云照应在河面上,显得格外耀眼。</h3><h3>摄影者: 甄罗依</h3> <h3>细毛仙山是我们家乡最有名的山峰,这是一个矗立在笔直悬崖顶端的小寺庙,这里曾是佛教临济正宗古遗址,在云之顶端,天地之门,凝聚天地之精华,朱贞白曾提笔写下:老衲近寻雷岳去,天冈远送叆云来,它默默承载这着历史的记忆,静观世间繁华,这里就是位于湖南省张家界市慈利县西南方的云朝山(细毛仙山)禅寺。 摄影者: 明智杰</h3> <h3>美丽的慈利 :“银澧金慈”,卧龙腾飞,清爽纯净的澧水河,是她哺育的孩子,风景壮观的羊角山,是他最爱的孩子。羊角山下有许多高耸的大楼,紧连在一起,就像一个热闹的大都市!!!<br></h3><h3>摄影者: 王翔</h3> <h3>龙峰山是慈利的一大山庄,其境内景色秀丽,山峰险峻,站在峰之塔中,可纵观慈利之美,让人深陷其中,无法自拔。龙峰山是放松身心的好地方,站在塔内让清风吹走三千发丝,领略大自然之美。 </h3><h3>摄影者: 徐璇</h3> <h3>辽阔平静的澧水河面浓浓雾气缓缓升起,对面的几户人家却依旧亮起,几杆芦苇也不甘示弱,纤细的枝尾上也染上了露珠。</h3><h3>摄影者: 孟竹灵</h3> <h3>龙王洞被溶洞专家称赞为“世界溶洞奇葩”,具有极高的考古和旅游价值。现已经探知洞内总长约30公里,平均高度50米,宽80米。洞中石笋、石钟乳、石幔、石花遍布,琳琅满目。更有“神僧沐浴”之称的龙王洞奇观,顶天立地、气势磅礴,令人叹为观止。<br></h3><h3>摄影者: 李宣昊</h3> <h3>澧水河是慈利县最长的河,也是最美的河。我特别喜欢这个地方。因为这里的夜景非常美,每天晚上都有人去散步,天天去跑步,不仅能在河边健身,而且能欣赏夜景,在清晨,我们到了河边,呼吸清晰的空气,这样有利于身体健康,澧水河也像盘在慈利中的龙,多么雄伟壮观。</h3><h3>摄影者: 王凯</h3> <h3>在世界的某一个地方,存在着一个世外桃园的地方,那就是"山湖蓝湾″,一人一树,一花一草之身在这种景色,风景无限,满怀留恋,这可以称上是"慈利江南之美″了。<br></h3><h3>摄影者: 伍欣怡</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