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期北京摄影函授学院邢台辅导站作业( 7 )

王晶

<h3>  一、对同一风光分别采用低位、中位、高位拍摄,并进行比较。</h3><h3><br></h3> <h3>1、低位</h3> <h3>2、中位</h3> <h3>3、高位</h3> <h3>  拍摄体会:分别在低、中、高三个位置拍摄,所表现的场景有着视觉宽窄与视觉仰府的变化,低位拍摄有仰视感,易于表现场面前景且主体有高大感,中位拍摄,场景主体与人的视角相对平行,被拍摄场景与主体不易变形,高位拍摄对场景有府视感,所表现的场景宽广辽阔。</h3> <h3>  二、对同一风光分别采用横构图、竖构图进行拍摄,并进行比较。</h3> <h3>1、横构图</h3> <h3>2、竖构图</h3> <h3>  拍摄体会:横构图表现的场景较宽阔,场面宽广稳定,所表现的场景元素较多,竖构图表现的场景立体感、高大感较强,画面比较窄,所表现的场景元素少于横构图。</h3> <h3>  三、对同一风光分别进行正方形、长方形构图,并进行比较。</h3> <h3>1、正方形</h3> <h3>2、长方形</h3> <h3>  拍摄体会:正方形构图展示了画面大方、稳重、均衡,使画面整体产生整齐效果。长方形构图场景宽广,画面包含的场景元素更多一些。</h3> <h3>  四、拍摄一幅S形构图风光照片。</h3> <h3>  拍摄体会:S形构图具有曲线美的优点,富有活力和韵味,可随S形线延伸表现场景空间感和深度感而增加吸引力。</h3> <h3>  五、拍摄一幅对角线构图的风光照片。</h3> <h3>  拍摄体会:对角线构图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引导线构图,对角线是方形画面中最长的直线,引导读者视线的能力很强,需要注意的是,对角线构图不是所有场景都合适,拍摄时应避免不要为了对角而对角。</h3> <h3>  六、拍摄一幅利用影调差别、色彩差别、光影、前景等营造立体感的风光照片。</h3> <h3>  拍摄体会:在拍摄中,光影、色彩和前景的有效结合,是营造出立体感画面的充分条件,在平时应多观察发现相关场景,多练习拍照并加以分析改进,才能提高作品质量。</h3> <h3>  七、拍摄一幅有动感的风光照片。</h3> <h3>  拍摄体会:在拍摄动体时,采用较慢快门速度,画面被摄对象动作部位显得模糊,而周围环境清晰,形成动与静的关系,产生了主体动陪体静,主体模糊陪体清楚,主体虚陪体实,达到突出主体的画面效果。</h3> <h3>  八、拍摄一幅以亮度、色彩、体积、重量、数量、质感、比例等体现对比的风光照片。</h3> <h3>  拍摄体会:画面中包含了作业亮度、色彩、体积、重量等诸元素的拍摄要求。</h3> <h3>  九、分别拍摄一幅体现线条透视、大气透视的风光照片。</h3> <h3>1、线条透视</h3> <h3>  拍摄体会:利用树木在空间的延伸线,造成了近大远小的视角,形成线条透视。</h3> <h3>2、大气透视</h3> <h3>  拍摄体会:早晨逆光拍摄水面远处,由于水面水气的蒸发,在空气中形成了雾气,通过大气对远方的拍摄对象形成透视感觉。</h3> <h3>  十、在早上、中午、晚上分别对同一风光进行拍摄,比较不同光线下的拍摄效果。</h3> <h3>1、早上</h3> <h3>2、中午</h3> <h3>3、晚上</h3> <h3>  拍摄体会:早上日出时光线柔和,顺光拍摄,画面清晰无阴影,色温较低,色调偏冷,场景画面给人安静舒适的感觉。中午光线强烈,拍摄时建筑物明暗反差强,光质量差刺激视觉,不适合拍摄风光片。傍晚落日时逆光拍摄, 光线柔和,建筑物布满阴影,光线偏弱,色调偏暖,若有晚霞陪衬,场景画面热情和谐,很适合拍摄风光片。</h3> 由于水平有限,对一些作业的理解与拍摄要求可能存在偏差,自感与老师的要求和优秀同学存有不小差距,敬请老师点评指导。谢谢!<h3><br></h3> &nbsp;<div><h3><br></h3><h3><br></h3></div> <h3>  </h3> <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