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人工给排水的经典—宏村水系

董心怡

<h3>  宏村,江南水乡,一幅浓墨淡抹水墨画。高低错落的徽派建筑,明清几个百年得以完整保存的雕梁画栋,步入厅堂恍如隔世,看见天井的雨淋落,雪堆积,听见堂上学子书声琅琅。但最为让人眼前一亮的,是村里的九转水渠,孱孱流水,活水流入每家每户,设计构思之巧妙让人称赞。听导游讲解加上网络获取了一些资讯,对整个水系有了些大致了解。<br></h3> <h3>宏村内外人工水系的规划设计相当精致巧妙,缠绕全村的水渠,始建于明永乐年间,至今已有600年的历史。水系按照牛的形象设计,恰似一头牛,所以,宏村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做“牛形村” 。引清泉入村的渠道为“牛肠”,从一家一户门前流过,使得村民“浣汲未妨溪路远,家家门巷有清泉”。泉水在流入村中的“牛胃”月沼后,经过过滤,复又绕屋穿户,流向村外被称为“牛肚”的南湖。再次过滤后,最终流入河流。如此水系,堪称中国古代村落建筑艺术一绝。<br></h3> <h3>走进位于月沼的宏村祠堂,我们见到了宏村水系设计者胡重的画像。画像供奉在正厅右侧,画像上的她温良贤淑。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远比男性低,女士的画像很少被放入祠堂祭拜。能与宗族男性祖先一起供奉在宗祠,可见她的地位。正是这位巾帼丈夫----胡重,设计了宏村的水圳、月沼,引入活水,给后人留下了这美丽的、生活便利的、童话般的乡村。<br></h3> <h3>  水系的建立为古代村民起居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此外对于防范火灾、改善小气候和村内生态环境也是不可估量的作用。<br></h3>

宏村

水系

画像

胡重

活水

水渠

流入

清泉

过滤

祠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