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国之秋-北京.坝上.克旗

雨过天青

<h3>早晨,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我脸上,我渐渐醒来……算了,真实情况是软卧包厢里的小孩早早就又哭又闹以至于我在五点多就被吵醒了……不过问题不大,晚上睡得还算舒坦,因此也奠定了在北京的第一天精神饱满,此次旅程就在洒满晨光的列车包厢里开始。</h3> <h3>因为下榻的酒店距离北京西站很近,因此早上很快就完成了行李的安顿工作,中午去吃了阿姨力荐的那家小馆,尝了尝黄坛子以及老北京炸酱面,饭饱后便坐着地铁来到了我们艺术生心中的艺术向往之地-北京798艺术区</h3> <h3>798位置靠近望京CBD,原先是国营的大型化工厂厂址,废弃后作为各类艺术创作以及原创设计的基地,这里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思想,创造,故事。</h3> <h3>在这里,标志性的工厂管道,大烟囱,蒸汽机车头,象征着现代潮流中的后工业时代,在这里,人们静静地思考,我们何去何从,思考人与自然与生活与故事。</h3> <h3>798旧厂址创意园</h3> <h3>丹麦文化中心门前的雕塑</h3> <h3>接下来来到的这个地方对我来说具有特殊意义,因此来到这里我的心情也尤为复杂……一年多前,参加共计十场各校艺术类考试的我在广州收到了从这里发来的中央美术学院专业考试过线合格证,记得那是个午后,我就像范进中举一般按耐不住,扫了台摩拜单车骑到珠江江畔疯狂的骑,释放与发泄自己心里的委屈与压抑……转眼几个月后,命运也和我开了个小小的玩笑,因为高考文化课的失利使我与中央美院失之交臂,因此,对这的向往与期盼好像就变了一点点……</h3> <h3>这是我第一次来到这里,紫灰色的外墙,构成主义的建筑以及高耸的钟楼,看着这昨日又或者是明日的梦想,心里五味杂陈。</h3> <h3>曾经无数次在网上查央美的校门,显得无比的神圣和期盼,如今站在这里,秋风拂面,昏黄的路灯照亮校碑,这怕就是人家说的命水吧。</h3> <h3>从望京乘地铁回酒店,因为在望京上地铁的时候气温已经降低,令只穿着短袖加薄外套的我瑟瑟发抖……缓缓的,地铁开到了天安门东,我在心里犹豫,怕冻感冒了影响行程,但又觉得到了这里不去看看心生遗憾,最后,我在地铁门关闭的最后一刻一跃跳下了车……</h3> <h3>上来天安门广场,人流涌涌,因为第二天是十一国庆,无数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全都聚集在这里,等待明天的升旗时刻。</h3> <h3>国博</h3> <h3>人民英雄纪念碑</h3> <h3>国庆前的天安门广场,金碧辉煌,红旗飘飘,在这红色的夜,也深感祖国的强盛繁荣,爱国之心油然而生。</h3> <h3>军博</h3> <h3>总体这晚的夜拍还好,决对没后悔,此生难见如此盛景,感叹祖国的伟大,虽然全程冷的瑟瑟发抖……</h3> <h3>这天,草原探险的第一天,由于我们担心国庆早上出城的车辆过多,我们选择凌晨四点半起床,五点准时出发,也还好,全程行车顺畅,经过十二个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了坝上草原的大本营-乌兰布统。</h3> <h3>初到乌兰布统,下车时当地牧民组织了下马礼,献哈达以及祭敖包仪式,这张照片便是乌兰布统大敖包,我们到时正好太阳刚刚落下,天边晚霞格外美丽。</h3> <h3>初到草原,体会了羊排论扇点,羊腿论条卖的爽快,至此开启了数日的吃肉饱状态。经过一夜的休憩,我们也坐上越野车,开始了为期三天的草原无人区穿越行程。</h3> <h3>草原上,原本风吹草低现牛羊的情景已被整齐排列的草垛和黄白相间的白桦树景所替代,秋风爽朗,落叶缤纷,很是壮观。</h3> <h3>蓝天黄叶</h3> <h3>值得一提的是我们有趣的蒙古族司机,他叫哈斯巴更,据说哈斯在蒙语中是玉的意思。他六十出头,开车特稳当,更好玩的是他在摄影上也是老油条,标配佳能5D全套,眼光独特而犀利,优秀的影集张张都可以上视觉中国公共招贴的质感。有缘能遇见,实在是幸运。</h3> <h3>望着这一片极高饱和度的美景,再遥想之前在上海参观的英国泰特美术馆联展中的康斯太勃尔名作,发现因为风景美,所以画着美。在此之前,长期生活在南方的我所见的植被常年都是绿油油的,未曾变过色,初见西方名画,总觉得是夸张大胆的用色,现在看来只不过是贴近自然而已,在这里也化解了我对西方古典风景油画的误解啊。</h3> <h3>金黄的白桦树</h3> <h3>交织错落</h3> <h3>离开那片白桦林,驱车几小时进入沙漠之中,经过各种陷车沙坑我们来到一片沙丘开阔地进行中午修整,而我带着两位小伙伴找到了这片坡度大长度长的一片大沙坡,乘着滑沙板,在此度过一个欢乐刺激的中午。想起南昌厚田沙漠,滑沙论次算钱,这里可是爽爆了。</h3> <h3>下午,驱车来到蒙东第一大湖:达里诺尔湖,来这准备守日落。</h3> <h3>红色藻类湖滩</h3> <h3>湖边小树</h3> <h3>湖面平阔无边,远处山峦壮阔,无边无际。</h3> <h3>等了一个多小时以后,太阳西斜。</h3> <h3>夕阳下的芦苇丛</h3> <h3>湖边码头在夕阳下金光闪烁</h3> <h3>落日剪影</h3> <h3>天边霞光</h3> <h3>太阳落下之后,满天紫红,颇为壮观。</h3> <h3>湖边小屋及倒影</h3> <h3>霞光湖面</h3> <h3>晚霞之下的栈道</h3> <h3>到了晚上,由于万里无云,天空清澈,我们的驻地又远离城镇,夜晚银河当空,星宿漫天,在这天晚上我便架好三脚架,顶着寒风刺骨,低温严寒的侵袭,一张张长时间曝光的星空图跃然于屏幕上,对这一切的成就感这便是对我艰苦条件下摄影最好的报答。</h3> <h3>这晚星空,就像如欧阳修的《秋声赋》:星月皎洁,明河在天,四无人声,声在树间。只不过,这是塞外版。</h3> <h3>夜空中显现的银河</h3> <h3>草原的星夜</h3> <h3>在经历了一个超级无敌冷的蒙古包之夜以后,第二天一大清早,我们来到了距离达里诺尔湖不远的贡格尔草原。在这里,领队分发了提前准备好的风筝,一时间天边满天风筝,相互交错,还有的互相打结冲撞,活像了《追风筝的人》里描写的阿富汗斗风筝实况,欢乐而兴奋。</h3> <h3>而我,今天也当了一把追风筝的人,牵着风筝,一直跑,在无边无际的草原上,没有限制,没有约束,天南地北都是去处。</h3> <h3>说起这匹白马,特别有意思,我放着风筝,而它在不远处吃草,忽然它注视到了我,小步快跑朝我过来,到一定距离它停住了,好奇地看着我,我也好奇地看着它,就这样对视了一会儿,互有眼神交流,我首先打破了沉默,慢慢向它走去,不过还是到了一定距离它也跑了起来,但却是绕着我跑,跑了个圈,顺势我手指绕着风筝线,抬起相机,连拍了几张,这张是我认为姿势最好,光线最棒的一张了,也是我此行中最喜欢的一张,记录着这一次奇特的人马奇遇。</h3> <h3>一路上,我们这队全越野车队共十一辆车,穿越草原,跨越河滩,带着我们一起,翻过山河湖泊,勇闯天涯。</h3> <h3>驱车来到琪琪格湖,水天一色,蓝的让人感觉不太真实,湖面不大,四周围都是牧场山坡,四周围没有其他的游客,没有人山人海,只有秋风呼呼,感受到了我们这一小队人承包整个大湖的奢侈。</h3> <h3>湖边水鸟</h3> <h3>湖边牧场,水草肥美,无数的牛羊马匹在这里吃草休憩,远处的高山衬托着这一片金黄的草场,我们也静静地在这,感受这安逸美满的幸福。</h3> <h3>草原上的牛群</h3> <h3>一路上,车辆稀少,真正印证了无人区真的无人,相比起远方各处的人流爆满,高速堵车,在这,在这一片蓝天一片草场一条公路上,感觉天地都是我的。</h3> <h3>车队中迎风飘扬的国旗</h3> <h3>哈哈,我的影子自拍</h3> <h3>坐在这一片天地之间,心中感受,年轻,敢为,敢闯!</h3> <h3>远处的蒙古包</h3> <h3>水天一色</h3> <h3>值得一提的是,当地的电力资源占大比例是利用自然资源发电,在克旗,满山的风车还有水电站造就了这里绿色环保的资源获取方式,大量的小型水库和湖泊都装有水力发电设备,这里没有工厂没有雾霾,这点也是值得我们内地可以学习的,以大量小型水电站及风车进行积少成多,开启绿色环保的资源利用方式。</h3> <h3>水库边的湿地</h3> <h3>小木屋</h3> <h3>在这天的晚上,我们抵达了克旗的热水镇,此处地下地热资源丰富,且有自然的硫化温泉,据说此地地名因热水而得名,在以前,远离这里的人们风湿病多发,但唯独热水镇的人们风湿很少,究其原因就是当地居民经常取地下自然的矿物温泉泡澡沐浴,可起温身养颜之奇效,很多人慕名前来,因此当地形成了一个小集镇,有多家大型的温泉疗养院,酒店房间里特定的龙头打开就是地底下抽上来高达九十余度的矿物温泉。在这里,舒舒服服地泡上十几分钟,卸下疲惫,早早睡入梦乡,这是全程睡的最舒适的一晚。</h3> <h3>一大早,我们的越野穿越行程进入最后一天,第一站来到西拉木伦大峡谷,在这,滦河受地形影响造就九曲十八弯的壮阔场景,尤为壮观。</h3> <h3>河滩边的树林</h3> <h3>中午,我们在饭后有一个短暂的休息时间,抓住这个时机,我小步快跑带着相机来到不远处的滦河河滩边,在这,浅滩流水在太阳的照耀下金光闪耀,不远处的马匹时不时嘶鸣,午后,暖阳照耀,流水兮兮,温润而心静。</h3> <h3>暖阳下的剪影</h3> <h3>跑马的汉子</h3> <h3>骏马踏浪</h3> <h3>一路上,其实个人感觉很多惊艳的风景是在行车中,有很多极其惊艳,眼前一亮的美景经常因为车窗没摇下来或者举机拍摄时发现镜头盖没打开而未能记录,可能,这就是可遇而不可求吧,惊喜与机遇总在刹那间,是否能把握住,看缘分吧。</h3> <h3>路边金黄的林子</h3> <h3>孤独的白桦树</h3> <h3>在这穿越行程的最后,我们驱车回到靠近乌兰布统城镇的黄岗梁,蹲守这草原的日出,也同时是庆祝成功穿越草原的盛大仪式,在这个天地间,夕阳西下,红红火火,让我想到了一句话:天再高又怎样,踮起脚尖就更接近阳光;海再阔又如何,扬起风帆总能把彼岸到达。</h3> <h3>斜阳的金光衬托着黄叶,整个是金色的世界,金色的秋,在这金色的年华里。</h3> <h3>往往绚烂只在转瞬之间,日出日落,惊艳也就那么几分钟甚至几十秒,如同烟火一般,在那一瞬间,辉煌灿烂后便是沉寂,就如生活,不可能长期都在高位运行,可能长时间都是沉寂和平缓,但时不时来一场远行,来一场刺激,玩一场平时不敢玩的,想一些平时不敢想的,打破平淡,绚烂一时,终究此生难忘。</h3> <h3>随着天边夕阳西沉,我们乘车回到酒店,也要与相处三天的哈斯老师傅告别了,生活总有相聚总有离别,天下无不散之筵席,谢谢老师傅带给我们的三天欢乐,刺激,与不灭的回忆。</h3> <h3>次日一早,四点半,我们又将来一次逐日之旅,冒着严寒与大风,登顶影视基地的高坡,守候着与太阳的美丽邂逅。</h3> <h3>这次的观日出充满戏剧性,首先到了预订时间以后红日依旧未现,有工作人员告知今天怕是看不见日出了,而且在催促着撤下高地离开了,在进行激烈的思想斗争以后我还是较晚离开了,但就是这思想斗争的拖延,致使在走到半坡的时候,远处红日衬着高山的剪影,雄雄从东方升起,映红天边,景色之壮阔,一生都不知能见得了几回。</h3> <h3>穿透薄雾的晨光</h3> <h3>历经与晨阳富有戏剧性的邂逅之后,我们一行来到草原的最后一站:红山军马场,来体验骑马的乐趣,因为曾经只骑过矮小的云南滇马,面对高大的蒙古马时充满了好奇与兴奋,在这里,人生中第一次体验了策马奔腾,体验了马的奔跑,风的呼啸,还有对未知的勇敢挑战与尝试。</h3> <h3>前晚,在滦平下榻一夜,这天旅途全程进入最后一天,我们也来到最后一站:金山岭长城。此处原是明朝时任蓟辽总督戚继光的防守驻军之地,巍峨高山之上,长城沿山脉走势而建,蜿蜒崎岖,在这守护着关内繁华,拱卫京师,历经几百年风风雨雨,从曾经的异族入侵,山河破碎,到如今复兴繁荣,依旧屹立不倒,见证历史,守护着我中华江山繁荣富强,岁月静好。</h3> <h3>这处的长城保存完好,而且也没有进行大规模的修复重建,尽可能的保留了明末时的原貌,金山岭长城独有的挡马墙,障墙,文字砖我们都找寻可见,呈现给我们的是英勇悲壮的历史,以及历代先祖保卫祖国,守护长城的责任与热忱。</h3> <h3>遥望小金山楼,这便是当年将军坐镇的防区指挥所。</h3> <h3>敌楼残墙</h3> <h3>巍峨险峻</h3> <h3>女墙</h3> <h3>有意思的是,不知为何,有可能我们去的早,长城上游人稀少,与那段时间新闻上的八达岭慕田峪长城人满为患的新闻图片形成鲜明对比,在这,几里的城墙上都见不到一个人,我们可以在这奔跑跳跃尽情放飞自我,恐怕此生,跟人能扯的最大牛皮便是这次“承包”长城的稀罕事吧。</h3> <h3>哈哈哈,在长城上的放浪。</h3> <h3>下午一点半,我们的车开回北京东直门大街,在这里,各位有趣的朋友们便各奔东西了。在这次旅程中,收获最多的除了风景便是朋友啦,各位从全国各地来,因特殊的缘分而相遇,在这片草原,这个中国最美的季节里。旅程中我们相互玩乐相互帮助,而在这一刻,我们将在此离别,走向人生的下一站,不带走一片云彩,只在脑海中留下一段回忆。</h3> <h3>与两位同车穿越的小伙伴一起在解散地附近品完一只烤鸭之后,觉得时间还是有那么一点点,我们结伴就近带着行李入雍和宫礼佛祈福,为这次旅程画上圆满的句号。</h3> <h3>雍和宫</h3> <h3>晚上七点,在历经北京西站恐怖的人流拥挤之后顺利地登上了开往南昌的列车。也就在过道上,我又记录了一张,此次旅行开始在这里,结束也在这里。在此,我突然感悟到如同詹姆斯.佛农著《远方的陌生人》书中所写的那样,承载着旅行者们的火车也可以被视为是“陌生人社会”的雏形——不同种族、阶级、性格和地区的人群有机会共处于一个密闭的空间中,促成了新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关系的产生。旅行就像这一节火车车厢一样,时间也刚刚好不多不少,在这里,爱情的雏形刚刚显露,骗子的骗局也逐渐成型,就在此时,我们就此离别,在这里不同的观念不同的思想相互碰撞相互融合,我想,这便是一趟旅行最为精彩有趣的地方,如同生活的惊喜,你怎么就知道下一个转角会遇见谁呢?</h3> <h3>最后,我也犹抱相机半遮面地来露个脸,觉得吧,我还年轻,敢爱敢恨敢作敢为,趁我还有梦想,勇闯天涯,去活成年轻该有的模样,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我就是我,我的生活充实多彩,我的故事有血有肉,爱好摄影,爱好旅行,爱好生活。爱我所爱,行我所行,无问西东。</h3> <h3>摄影器材:尼康D5100配尼克尔18mm-200mm变焦镜头/50mm尼克尔广角定焦镜头</h3><h3>摄影:陈俊宇</h3><h3>编辑于…开回南昌的列车上、江西农大图书馆、食堂、专教、还有寝室…</h3><h3> 2018年10月8日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