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大理市喜洲镇苍山五台峰麓的庆洞村,有一组古庙一一圣源寺及观音阁,是规模较大的佛教建筑群。历史悠久,始建于隋朝末年,历史上反复重建、维修,距今有1300多年的历史。有浓厚的白族建筑风格,正殿有二十扇组成一堂的木格子门,雕工精细、层层透明,二十扇浮雕组成"白国因由”的传说故事,且每幅上都有简洁的文字说明,是非常宝贵的文物及艺术珍品。</h3> <h3>观音阁为重檐歇山顶亭阁式建筑,原为圣源寺钟楼,相传建于南诏时期。明朝晚期圣源寺主体建筑为洪水所毁,钟楼独存,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康熙38年(1699年),在钟楼北重修圣源寺,钟楼改建为观音阁,与圣源寺分离自成一院,目前是大理地区保存最早的木构建筑,依旧保持元末明初古建筑的风采。</h3> <h3>观音阁大匾,书法雄浑遒劲。</h3><h3><br></h3> <h3>观音阁殿门,顶部藻井彩画非常精美。</h3> <h3>1987年12月,圣源寺及观音阁被公布为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为云南省人民政府所立保护碑。</h3> <h3>省人民政府所立圣源寺及观音阁文字简介碑</h3> <h3>圣源寺前门</h3> <h3>圣源寺前殿,为重檐歇山顶建筑。</h3> <h3>圣源寺正殿,为单檐歇山顶五开间抬梁式建筑。</h3> <h3>圣源寺北厢房,为二层楼结构。</h3> <h3>圣源寺南厢房,为二层楼结构。</h3> <h3>圣源寺院内的铜香炉</h3> <h3>圣源寺大殿匾,阴刻"天开佛国“四字,从这块匾也反映出大理地区传承佛教的悠久历史。</h3> <h3>圣源寺现存较多古碑,其中有明代宗朱祁钰景泰元年(1450年)原碑,有清圣祖康熙38年(1699年)原碑及康熙54年(1715年)原碑,还有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乾隆丁丑年(1757年)原碑以及民国年间的多块原碑,这些都是非常珍贵的文物,可惜大部分置于露天,缺乏任何保护措施。此为部分原碑图片。</h3> <h3>圣源寺是大理地区的著名佛教寺院,从隋末始建到现代,历经沧桑,反复毁弃,反复修缮。元代元帅杨智对该寺进行重修,明朝杨黼、李元阳先后进行修缮,清康熙38年(1699年)重建,把原大殿坐北向南改为坐西向东。清同治壬申年(1872年)整寺被毁,清光绪壬午年(1882年)重修,1918年、1947年又先后修缮,1990年、1996年省文化厅文物处两次拨专款维修,成为现在保存较为完好的古建筑群。</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