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span style="font-family: -apple-system-font, BlinkMacSystemFont, "Helvetica Neue", "PingFang SC", "Hiragino Sans GB", "Microsoft YaHei UI", "Microsoft YaHei", Arial, sans-serif; font-size: 16px; letter-spacing: 2px; text-align: justify; text-indent: 32px; white-space: normal;">对于秋茬、秋冬番茄种植户来说,可谓是谈“黄头”色变</span>,从2016年在元谋发现褪绿病毒起,元谋秋冬番茄“黄头”也就是褪绿病毒,而褪绿病毒所造成的危害让农户种植难度增强,种植成本增高,番茄产量减少,甚至是绝产的案例也不少。近期,元谋就有许多地区的种植户反应,番茄“褪绿病毒”发生比较严重,大面积暴发,那么番茄“褪绿病毒”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又应该如何进行有效防控。</h3> <h3>2015年开始在云南番茄主栽区偶尔发生该病毒;2016年在云南番茄主栽区严重爆发褪绿病毒,其中该病毒在云南玉溪、云南蒙自、云南开远,大面爆发,在云南元谋小面积发现,造成番茄严重减产,严重的甚至绝收。而2018年在云南元谋番茄主产区,褪绿病毒较为严重。从8月份移栽后,番茄苗期感染番茄褪绿病毒后,叶片叶脉间表现局部褪绿斑点,为植株滞育,矮小瘦弱,顶部叶片黄化,叶面平展不卷曲,下部成熟叶片叶脉间轻微褪绿,番茄褪绿病毒是番茄生产过程中一种危害较为严重的病害,病害的症状与生理和营养失调症非常类似,常因误诊而延误防治,有部分农户因从未听说或从未见过该病毒而将其误认为笼头(TY黄化曲叶病毒),感染该病毒病的番茄叶片变脆、果实品质和产量下降,果实小、口感差,商品性下降。该病毒有潜伏侵染的特性。</h3><h3><br></h3> <h3>番茄“褪绿病毒”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从生产上来看,能够导致番茄褪绿病毒引起的“黄头”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三大类,一是由于根系生长不良、土壤中养分失衡等因素引起的缺素症状;二由于飞虱、蓟马、绿叶蝉口吸式害虫传播引起的褪绿病毒黄头。三、白天气温过高,早晚温差过大,不适宜番茄生而引起的褪绿病毒黄头。
<br></h3> <h3>一 、 健壮的植株是植株高产抗病的基础,在生产中我们可以使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定植后适当控水控肥,多用生根、养根类产品,促进生系生长,养护根系,中耕划锄,培育健壮植株。在结果期,要合理留果,保持植株长势平衡,追肥时注意随水冲施腐殖酸类、甲壳素类等功能性肥料,同时叶面喷施氨基酸类叶面肥,做到养根护。<br></h3> <h3>二、绿叶蝉,蓟马、烟粉虱和白粉虱等的发生情况与番茄褪绿病毒的发生有直接关系,烟粉虱和白粉虱等虫口密度大时,番茄褪绿病毒的发生也相应加重。 病菌借刺吸式害虫(飞虱、蓟马、蚜虫等)及农事操作(整枝、抹芽等)途径传播</h3> <h3>三、8月份正元谋番茄移栽定株时节,而元谋又是干热河谷气候,气温偏高,雨水少,不利于番茄生长,建议农户到8月底9月初种植较为适宜</h3> <h3>虽然有许多种病毒都能引起黄头症状的出现,但是通过各地区报道和调查发现,生产中种植户所担心的黄头,大多是由以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TYLCV)为主的几种双生病毒的危害症状,有些情况下番茄褪绿病毒病(ToCV)会与黄花曲叶病毒复合侵染,加重“黄头”的症状,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番茄褪绿病毒侵染造成的症状主要表现叶片叶脉间表现局部褪绿斑点,为植株滞育,矮小瘦弱,顶部叶片黄化,叶面平展不卷曲,下部成熟叶片叶脉间轻微褪绿,而TY病毒是新叶向菊花一样卷曲黄化,停止生长,褪绿病毒在感染初期,叶面喷病毒药剂,根部适时补充中微量元素配合黄腐酸,海藻酸类有机肥施用是可以有所改变。目前,市场上暂无具有抗褪绿病毒病的番茄品种。</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