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金秋国庆丹桂飘香,分别了四十年的小伙伴回到了满是回忆的童年居住地鄂西北房县,古称房陵—武则天发配庐陵王所在地。这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六十年代末我们的父辈响应党和毛主席的号召“备战备荒为人民”从祖国四面八方来到偏远甚至连车都不通的大山深处,随后陆续把家也从城市带到了这个鲜为人知也不能对外宣传的小县城。记得1973年底父亲回贵阳接我们说那里的鸡蛋三分钱一个,当时我们住在贵阳省委招待所,整个院子都是来自各地"支左"的军人,林彪事件后陆续归队,所以听说爸爸要接我们走非常开心,并不知道去往何处,不知道等待的是艰难险阻,是即将影响我一生的地方。火车第一站到武汉,爸爸带我们游了东湖看了长江大桥,吃到了板栗,看了中山公园的老虎,再向西北第二站到光化就是现在的老河口,又与师部三家一起乘军用客车向大山进发,一路惊心动魄记忆犹新,左边悬崖峭壁耳边是河水撞击石头发出的湍流声;右边紧靠随时会滑体的大山缓缓前行,前面不时有我们没见过的毛驴板车出现,孩子们兴奋的趴着车窗观景,妈妈们早就被折磨的昏沉沉靠在车椅上估计后悔呢!一路颠簸晚上到达第三站房县县城,安排在师部小院招待所感觉很好,是招待部队首长的自然很好,即使目前至少是四星级标准,哪想次日又被送上解放汽车拉倒了离县城四十里开外的军店小镇—一个废弃的化肥厂,我们和新兵连一起住在靠发电抽水生活的半山腰上。发电的战士我们管他叫“大康”,每天九点半准时熄灯靠点着煤油灯生活。每家两间房,住房的屋顶糊着报纸,下雨天渗下的水打湿了纸面,依在妈妈怀里躺在床上欣赏各种"妖魔鬼怪";出门的内走廊宽度不到2米,对面是厨房。一共住了有大概十家,从第一家望过去就像火车进了隧道,黑乎乎的前方有个洞口,灶台烧的是半湿不干的木头,几乎点着火抬头就是一包公脸了,尖底锅妈妈常常做出来夹生的锅巴饭,娘三看着锅发呆,就到新兵连吃大锅饭,每周团里会派战士来帮助劈劈材,冬天抽上来的水把水管冻住了,我和哥哥去距离两公里的粉丝厂去抬水,记得土路的路面也结了薄冰,光滑的疙瘩路面摔了几次跤,最后回家也就只有半桶了,我却很开心。那时,哥哥姐姐们也都刚上中学,而我们大部分都混在子弟小学,就是选了几个有文化的军人给我们上课,一个班数个或十几个孩子,时常还会带出去野营拉练、还带我们上山坎荆棘做菜地的栅栏,小手被刺出了血也不喊累,反觉得快乐。因师部在县城团部在山里,父亲们都是周一走周六回把家散落在小镇军店各个角落。生活的艰苦相对于从城市来的妈妈们已是苦不堪言,却给懵懂的孩子们留下了一生难忘的回忆。再后来师部北迁至河北涞水,1974年团部便来到了县城我们就分别生活在了相聚一公里的大院和小院开始了现在被人常称谓的“大院的孩子”生活。 </p><p class="ql-block"> 生活在军营边,每天在院里听着号声起床、听着号声熄灯。子弟学校解散我们转到了县城的小学、中学,上学时被同学另眼相看,我们说普通话、穿整洁好看的衣服,甚至可以谈论来自京城的小道消息;我们的书包是军用挎包,那是当时的LV,男孩子可以穿父亲的军装、戴军帽、脚穿白色塑料底黑色灯芯绒的面称做北京懒汉鞋,走出去趾高气扬,下自习回大院看电影我们可以大摇大摆的分开人流报上名号在老乡羡慕嫉妒的眼皮下如进无人之地,现在回忆起来真是🐮啊,偶尔还可以坐坐北京吉普或站在解放卡车上招摇,我们唱军歌、走正步、敬军礼放学就在院子里跳皮筋、捉迷藏、打沙包,哥哥们摸过枪、打过靶,院子里有我们欢乐的歌声也有我们淘气的“英雄事迹”。我们热爱军队羡慕军人,我们为自己的父亲是军人而骄傲。 </p><p class="ql-block"> 离开大院好几十年了,现在的我们已步入中年,但儿时的成长经历却难以忘怀,总有一种剪不断的思绪欲说还休的大院情怀。近些年有许多反映大院生活的影视剧相信都喜欢看,虽然我们不是在城市的大院里长大,但我相信每个人都会感谢这个历程,因为这个经历迫使我们学会了吃苦耐劳,忍辱负重,小小年纪干着大人的活:下河捡广子(一种蓝色带白的石头)可以烧成石灰。那时的劳动场面想想也很是壮观,一眼望去整个河堤上排满了学生,叮叮当当把捡来河滩的石头砸成小石子卖给公路局铺路,那个场面和使用的工具我记忆犹新,妈妈从未给我适合的劳动工具,一是她也不懂,二是哥哥也需要,劳动总落后,小小年纪学大寨造梯田、挑担积肥上二郎岗,割麦、插秧、割稻子、养鱼、炼铁什么都干,这一切培养了我们后来的坚韧不拔的品格,我们单纯、善良、无私、热情,我们始终坚持气傲不服输的劲头,因为我们的血管里流淌着军人的血液,我们就是不一样的大院子弟! </p> <p class="ql-block">1973年底从贵阳迁移湖北的第一站武汉东湖公园</p> <h3>忆往事听老葛阿姨讲万恶的旧社会人民过的苦难生活,珍惜今天的幸福日子。后来学校常搞这种活动</h3> <p class="ql-block">在贵阳实验小学读书时的模样</p> <p class="ql-block">74年的小学生,有楼颖、孙麓、王桂荣,到了这里入乡随俗的又成了土丫头了</p> <h3>当年的美女们,超英、李英、敏芬姐俩和秀芳姐</h3> <h3>小院的七姐妹</h3> <h3>长大后的我们😊,王秋和妞妞走了,秀芳姐来了</h3> <h3>大东、田春、新爱哥</h3> <h3>下乡了的哥哥姐姐们</h3> <h3>好男儿当兵了</h3> <h3>小兵——李来军</h3> <h3>哥俩</h3> <h3>韶华一家在大院</h3> <h3>文萍姥姥一家在小院客房</h3> <h3>能认出来吗我和父母在小院客房</h3> <h3>父辈们</h3> <h3>当年的团领导班子,许多都不在了,愿他们在天堂相聚没有病痛!</h3> <h3>小梅、国红、孙冉</h3> <h3>好闺蜜</h3> <h3>82年夏天</h3> <h3>分别多年后2017年第一次相聚在军店寻找儿时的记忆</h3> <h3>2017年房县聚会</h3> <h3>2017年</h3> <h3>2017年房县野人谷</h3> <h3>2018年由李英、田宇发起的本次聚会拉开序幕</h3> <h3>这次回来还参加了同学儿子的婚礼,感受到县城与城市的差别越来越小了</h3> <h3>哥哥姐姐们分别四十年相聚了</h3> <h3>曾经的同学,如今天南海北</h3> <h3>同桌的你都很优秀</h3> <h3>向军人致敬!</h3> <h3>玉霞乖巧的小孙女</h3> <h3>大东哥致欢迎词,热情洋溢的东道主为聚会默默付出了许多,感谢您!</h3> <h3>军营就是你的家,欢迎回家!难得的团聚,大家都兴奋的又像小时候了。</h3> <h3>大院的来合影了</h3> <h3>小院的也必须呀</h3> <h3>各种组合开拍了</h3> <h3>64年的</h3> <p class="ql-block">65年的来一张。(小明19年可能是突发心梗去世了)</p> <h3>66年最小的五子和妞妞</h3> <h3>美女们</h3> <h3>失联多年的顾家兄弟姐妹从北京开两台车赶回来,给你们点赞</h3> <h3>摄影师也很忙</h3> <h3>新友哥还是那么帅哦,小时候多傲气啊😊京范儿十足</h3> <h3>一南一北姐妹相见</h3> <h3>帅哥们</h3> <h3>陈霞姐,知深美女驾到,小时候我们的偶像还是那么美呢</h3> <h3>玉红、玉霞、松妹姐</h3> <h3>群主和芳子</h3> <h3>老姐俩</h3> <h3>知青点的</h3> <h3>美的不要不要的</h3> <h3>子弟学校的同学</h3> <h3>闺蜜,楼颖已是大摄影家了。</h3> <h3>看望老王阿姨,有您在我们就像久别回家的孩子,祝您健康长寿!</h3> <h3>2017年看望老王阿姨</h3> <p class="ql-block">多保重!(老王阿姨2024年春节离开了)</p> <h3>小院没了,我们曾经的家都被拆了,好在还有客房保留着,这可是当年县城最神秘的最好的客房,只有北京首长来了才开放的</h3> <h3>我们都曾经在这里玩耍过,藏猫猫、偷苹果😄,这里有太多的诱惑</h3> <p class="ql-block">嘿呦,您可是稀客哦😊这就是当面曾经送肥的二郎岗,如今又削去山头做农庄了</p> <h3>海建、大东哥在醉美乡村招待远方的小伙伴们,谢谢哦😊</h3> <h3>夕阳西下夜幕降临开饭了</h3> <h3>柴火饭,当年家家都会买整车的木头回来劈木柴,冬季晒着太阳家家劈柴磊成垛还真是一景</h3> <h3>房县军店,最早的回忆点</h3> <h3>还有当年的印记</h3> <h3>已是改造后现代化的军马铺了</h3> <p class="ql-block">2024.5.3再次去东关菜场喝豆浆加豆油精</p> <p class="ql-block">房县的樱桃是我吃过的最好的,皮薄肉厚纯甜,唯一不足就是只能当天品尝</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青峰大裂谷</p> <p class="ql-block">几乎每年都会来房县</p> <h3>部队温泉,我感觉最真的温泉水,淡淡的硫磺味,去过很多温泉要么水混、要么是地下水加热的,最喜欢这里的</h3> <h3>最精彩的没有演练的张口就来的合唱‘’打靶归来‘’为这次聚会画了点睛之笔,回忆起每次放电影之前的部队拉歌比赛,放在最后作为活动的结尾。记住那让我们在大院生活过的美好时光,永远保持住大院子女的勇敢、善良、浪漫,因为我们是军人的后代,心中不变的是对军人誓言的永不言弃!<br><br></h3> <h3>过去的小县城有着悠久的历史,几十年过去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交通便利小伙伴们可以相约常回去看看。在此要感谢大东哥、海建哥、同党哥秀芳姐、小明、敏芬在房县对活动成功举办的辛苦操劳,感谢鑫华的赞助,感谢李英姐、田宇的组织策划,感谢众位小伙伴的支持让我们大家在房县渡过开心的时光,祝大家今后的日子健康快乐!</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