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心灵的朝圣——2018西藏游记

roycharles

<h3><b>走进婚姻的殿堂,一晃十年,从二人世界到三口之家和三代同堂,我们从无到有、从懵懂走向成熟。没有太多的欲望,只愿能仗剑走天涯。今年5月,两个人在下班的路上,突然说起“我们去西藏吧”,于是就有了下面这段旅程。</b></h3><h3><b><br></b></h3><h3><b>当然,“啰嗦”的文字也就开始了。</b></h3><h3><b><br></b></h3><h3><b>开篇我要:感谢父母之伟大,永远站在我们身后默默支持着我们的一切;感谢儿子之乖巧,得知我们即将远行,竟然主动安排好自己的学业和生活;感谢老板之理解,以广博的胸怀祝福我们旅途顺利;感谢同事及朋友们之关爱,让我轻装前行不负时光。</b></h3> <h3><b>第一次开车进藏,我们选择了入门级线路的“川进青出”。于是,住在G318国道旁的我们,从这里出发了。<br></b></h3><h3><b><br></b></h3><h3><b>G318国道,在北纬30度,串联起中国最壮丽的风景,从海平面的上海延伸到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回想起我和G318国道的故事,应该是从1999年开始……</b></h3><h3><b><br></b></h3><h3><b>初识G318:大一那年的端午节放假前,我们寝室的几个伙杆,不知道从什么话题开始,突然大家决定一起去秭归转转——四眼涛童鞋的老家。东拼西凑了半天后,拿着一沓零钱出发了。为了省钱,我们从武昌乘公汽摇到了王家湾,计划坐去宜昌的黑大巴。那时候的王家湾,唯一保留至今的就是家乐福超市。在家乐福对面,经过我们努力地讨价还价,在蛮长的等待后,终于坐上了去宜昌的大巴,也就是那次我第一次踏上了G318的旅途。</b></h3><h3><b><br></b></h3><h3><b>体验G318:2002年,我学会了开车,那时候总喜欢听老司机们讲跑长途走国道的故事,其中最为他们津津乐道的国道莫过于G318西。也就是那时起,我开始憧憬游走在翻山越岭的G318上。机会终于在2005年4月份来临了,在接到通知需要开车从武汉去成都参加会展时,我感到一种兴奋。早上十点,天下着大雨,我开着一辆装满展品的大瑞风,激动的出发了。没有地图,没有导航,老板只跟我说了一句:沿着G318国道,一路向西。那时候开车从武汉去成都,高速公路只通到了长阳,然后就开始了漫长的转山,眼前不断看到的是传说中的“榔坪”、“野三关”……沿路,沪渝高速、宜万铁路的工地犬牙交错。车不断的转上山又盘下山,一会雨一会雾,犹如在天堂中穿行,也是从这次起我开始迷恋上了开车翻山越岭。一路上除了吃饭,我们没有休息,直到第二天凌晨三点,我们终于翻出了湖北的崇山。在万州上高速的那一刻,感觉有一种特别的成功感。第二天中午十二点,我们终于抵达了目的地。这趟激情澎湃的26小时,让我永生难忘。</b></h3><h3><b><br></b></h3><h3><b>情定G318:也许是天意,冥冥中我与这段路结缘,在国道G318旁,我安家、立业,并成为了荆州的女婿,由此每年数次往返于G318。但是,每当看到G318的任何一块路碑时,我都会想:真正的G318一定是成都之西,那是一条通往世界第三极的天路,它在等待我的前往。</b></h3><h3><b><br></b></h3><h3><b>缘梦G318:2008年,我们拥有了第一辆私家车,并从此爱上了自驾游。从最早的省内走走,邻省转转,到后来的穿越之旅。2016年,穿越5省我们走了6000多公里的青海大环;2017年,穿越9省我们走了8000多公里,沿着内蒙的国境线去到了祖国最北端。</b></h3><h3><b><br></b></h3><h3><b>今年,我们又要出发了,这次是无数次梦到的西藏,十年——这是我们心灵的朝圣之旅。</b><br></h3> <h3><b>第1天:武汉--成都</b></h3><h3><b>老时间,老地方,不经意间出发了。</b></h3><h3><b>桥依旧,景依旧,拍到的远不及看到的。</b></h3><h3><b>聊着天,吃着家乡的美食,</b></h3><h3><b>走着走着,就到了成都。</b></h3><h3><b>其实,空间和距离都不是问题,困难的是迈出第一步。</b></h3><h3><b><br></b></h3><h3><b>从武汉出发,晚上十点到达成都,熊猫塔的灯光还是很漂亮,可惜成都只是这次旅行的起点,因此这些无法勾起我们打卡的欲望。</b></h3> <h3><b>第2天:成都一日游 </b></h3><h3><b><br></b></h3><h3><b>“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b></h3><h3><b><br></b></h3><h3><b>很喜欢杜甫的这首《春夜细雨》,便作为今天的主题。成都,别名“锦官城”,自古以来,因偏居一隅却又土地肥沃,因而在中国西南部富饶如天府。</b></h3><h3><b><br></b></h3><h3><b>我们不是那种特别喜欢热闹的人,每到一处都喜欢去那些深街背巷,寻找属于那个城市的记忆。清早出门,误打误撞,来到了平安桥天主教堂,偶遇一对新人的婚典。</b></h3> <h3><b>当唱诗班的吟唱和管风琴悠扬的旋律飘荡在教堂上空的一霎那,人顿时感觉思绪空灵,难道这就是信仰的力量?</b></h3> <h3></h3><h3><b>宽窄巷子打卡,人民公园喝茶,这基本是来成都旅游的必逛景点,我们当然也不能免俗。和十多年前第一次来成都的印象相比,这个城市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虽然仍然是满街毗邻的餐饮店,空气中也弥漫着火锅和串串的香气,但是那种悠哉悠哉的惬意却剩下不多,成都很多地方都和武汉一样,因为城市大规模改造升级,凌厉的高楼们最终汇成了钢筋混凝土森林,淹没了城市的灵魂。</b></h3> <h3><b>小戏院里演绎着经典的川剧变脸,虽然期间充满浓浓的商业味道(全国演绎行业贯穿始终的书画艺术品拍卖环节),但演员们卖力的表演仍然博得台下观众阵阵掌声。</b></h3><h3><b><br></b></h3><h3><b>一杯香片,声声喝彩,成都一日游的上半天很是“巴适”。</b></h3> <h3><b>感谢四川的女婿,定居成都多年的我的高中死党专程来请我们吃饭。他带着我们游走在奎星楼街,听他讲川菜的故事,看着一家家网红店从这里走出,青梅煮酒,每一道菜都令人欲罢不能。</b></h3><h3><b><br></b></h3><h3><b>成都确实是吃货的天堂,就连平时对吃没太大兴趣的LP,半个多月后看着图片还在念叨:那个鸡爪爪,味道真好吃!</b></h3> <h3><b>也许是春熙路、太古里,感觉不太适合我们。成都一日游的下午半天,我们把时光留给了四川省博物馆,在川博的时光感觉很宁静:三星堆神秘的文化,三国时期蜀国的遗迹,宋朝在天府之国工商业的兴兴向荣,李冰父子都江堰治水留下的石犀,文物们冷冷地透出时光历练的灿烂。</b></h3><h3><b><br></b></h3><h3><b>晚上,饭后散步还是去太古里、春熙路转了一下,除了惊叹成都这座城市的购买力,在灯红酒绿中也没有更多的印象了。玉林路的小酒馆,下回再去吧。早早休息,马上要正式进入川藏南线了。</b></h3> <h3><b>第3天 成都--雅江</b><h3><b><br></b><h3><b>“真正踏上川藏线,翻越康巴第一山!”</b></h3><h3><b><br></b></h3><h3><b>清早从成都出来,开始淅淅沥沥下起小雨,快到雅安时不时下起倾盆大雨,雅安有“三雅”,虽然我们肯定吃不到雅鱼,也看不到所谓的雅女,但雅雨我们却是真正感受到了,这也算是一种感受。</b><h3><b><br></b></h3><h3><b>出发前,老妈问我,你们去西藏过不过二郎山啊,我说当然过啊,不过现在有隧道了,只是经常堵车。意外的是,雅康高速竟然已经通车了,直接走新二郎山隧道,唰唰就到了泸定。虽然知道川藏线上十里不同天,但没想到进隧道时还烟雨蒙蒙,四周都是一副浓墨山水画,刚出隧道转下泸定的那一霎那,天空竟然艳阳十里,宛如一副油彩画,天空蓝的让人发醉。</b></h3><h3><b><br></b></h3><h3><b>特意搜了二郎山和川藏南线的前世今生:“二呀二郎山,高呀么高万丈。古树荒草遍山野,巨石满山岗;羊肠小道难行走,康藏交通被它挡那个被它挡。”新中国成立后,解放军第十八军的官兵们用了4年时间,修通了长达2000公里的川藏公路,同时也付出了4963名战士牺牲的代价。</b></h3></h3></h3></h3> <h3><b>虽然知道川藏线上十里不同天,但没想到进隧道时还烟雨蒙蒙,四周都是一副浓墨山水画,刚出隧道转下泸定的那一霎那,天空竟然艳阳十里,宛如一副油彩画,天空蓝的让人发醉。</b><h3><b></b></h3><h3><b>跨国泸定新大桥,望着下面滚滚大渡河,回忆着小学课本里面的文章,想想长征路上的红军前辈们当年该有多么伟大!不枉毛爷爷挥毫写下:“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b></h3></h3> <h3><h3><b>不知不觉,上到了折多山垭口(折多山有着“康巴第一山”的称呼,他也是从川西入藏翻越的第一座海拔超过4000米的大山,据说很多进藏的筒子都高反在此,打道回府)。</b></h3><h3><b><br></b></h3><h3><b>我们翻越折多山的时候,天气不是太好,没有看到蜀山之王--贡嘎雪山,动作快了稍微有点喘,为了保存战斗力,开始要慢慢慢了,后面要走的路还长。</b></h3></h3> <h3><b>翻过折多山,一路长下坡,首先经过康定(看到了名声很大的情歌大道,还有山上那雪白的六字箴言,体会了“跑马溜溜的山上,一朵溜溜的云”),然后经过摄影天堂新都桥,光影交织甚是美丽,但是,任何试图用相机记录下川藏线上的美景的想法都是一种妄想,只有真正走在路上才能体会。</b><h3><b><br></b></h3><h3><b>其实这一天的天气总体来说还是不太好,没有光的衬托下,所有的美景都显得索然无味,不仅缺乏层次,更缺乏光影下的那种变换魔力。一路上,只要没有阳光,我们都不想多拍照,因为照片就会如这幅图一样过于平淡。</b></h3></h3> <h3><b>穿过高尓山隧道后,我们下到雅江县城歇脚,海拔2880,人感觉好轻松。写到这里,好像有点想起来了:这次西藏旅行,更多的是为了在川藏线完全打通隧道之前,进行翻山的体验。比如高尔寺山隧道已经通车,就意味着这座4000+的山在几分钟以内就刷然而过,无法欣赏周边的美景了!</b><h3><b><br></b></h3><h3><b>晚上的酒店,就在雅江边一处山谷里,山谷里云雾缭绕如仙境一般,旁边就是美丽的藏寨,格桑花随着微风轻舞。</b></h3><h3><b><br></b></h3><h3><b>酒店里偶遇西安的一家三口,小家伙才五岁,他们也是进藏游玩,我们很是佩服这对父母,心理真够强大。不过小家伙的妈妈已经开始高反,躺在床上不能活动,这接下来的路才开始哦。(第二天早上,小家伙的爸爸开心的告诉我们,他们决定花点钱,跟着包车小团组队一起进藏,这样省心省力。也祝愿他们能够顺利走完接下来的旅程。)</b></h3></h3> <h3><b>第4天 雅江--稻城县香格里拉镇 </b><h3><b><br></b></h3><h3><b>“从你的全世界路过!”</b></h3><h3><b><br></b></h3><h3><b>今天的目的地是稻城亚丁,很喜欢张嘉佳在《从你的全世界路过》里面的一段话:“一个人的记忆就是一座城市,时间腐蚀着一切建筑,把高楼和道路全部沙化。如果你不往前走,就会被沙子掩埋。所以我们泪流满面,步步回头,可是只能往前走。”</b></h3></h3> <h3><h3><b>早上,刚出雅江县城,就碰到了威武的解放军川藏补给车队,足足给他们让了约二十分钟才开始正常行驶。不论何时,作为一名中国人都应该为英勇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点赞,因为有了他们,我们才能够安居乐业、游走四方!</b></h3></h3> <h3><b>从雅江县城出发后就开始一路爬升,不知不觉就到了海拔4000的剪子弯山,这里号称“山路十八弯”,对于刚开始进藏的我们,觉得这里确实够壮丽,但一路走完后回想起来,其实这里根本不算什么,接下来的路比这弯的多得多的多!对于心理素质不够强大的司机,也许这只是开场的一个下马威。</b></h3> <h3><h3><b>从翻上剪子弯山开始,沿路经过理塘县和稻城县,海拔就基本保持在4000到5000之间上下。算上G318的剪子弯山和卡子拉山,加上从理塘南下亚丁的省道217线的兔儿山、海子山和波瓦山,一天之内我们一共翻越了五座4000+的高山。</b></h3></h3> <h3><b>上高原的第二天,伴随着离云朵越来越近,人也更加放松起来,随着海拔高低起伏,高山、草甸、塔松、牛羊,编织成一幅幅动人的画卷。这不,连行车都开始了典型的藏区行驶节奏:往后的数日,我们被牦牛、羊、藏香猪、松鼠、藏獒等好多种牲畜或者野生动物拦过路,也许是他们故意让我们多在美景中停留一会。</b><h3><b></b></h3><h3><b>稻城亚丁,只是我们这次行程的开始,因此为了安全,我们选择了住在山下的香格里拉镇,在海拔3000的环境里好好适应两天,再一路西行。</b></h3></h3> <h3><b>第5天 稻城亚丁一日游</b><h3><b><br></b></h3><h3><b>“To be or not to be!”</b></h3><h3><b><br></b></h3><h3><b>今天,用了《哈姆雷特》里面这局经典台词,感觉非常切题。甚至,我都想到了这样一句玩笑话:如果你爱一个人,请你带他去稻城亚丁徒步;如果你恨一个人,请你带他去稻城亚丁跑步,缘由下面慢慢道来。</b></h3></h3> <h3><b>7000万年前,一场轰轰烈烈的造山运动,造就了今天我们看到的青藏高原,原来地球的海底也变成了今天高耸入云的山峰,亚丁神山也不例外。90年前,美国人洛克先生,发现了今天的稻城亚丁,然后在《国家地理》杂志上有了这么一个对稻城亚丁的描述:我们这个海蓝星上最后一块净土。</b><h3><b></b></h3><h3><b>这两年,抖音们将稻城亚丁抖成了网红景点,客观来说,稻城县的范围内确实是一片美丽的香巴拉,以至于以后筒子们想去香格里拉,千万别去云南,因为真正的香格里拉是稻城亚丁。</b></h3></h3> <h3><b>这两年,抖音们将稻城亚丁抖成了网红景点,客观来说,稻城县的范围内确实是一片美丽的香巴拉,以至于以后筒子们想去香格里拉,千万别去云南,因为真正的香格里拉是稻城亚丁。</b></h3> <h3><b>我真没有高反,神山下,我是那个可以起跳的“胖子”!</b></h3> <h3><b>进藏的每条路线上,神山无数,神湖也无数,以至于亚丁的三牯主神山在藏传佛教的神山排位里也仅仅11位。但是对于无心进藏,想感受神山风情和神湖倩影的筒子们,可以来这里玩玩。今天天气真是给力,刚下车,央迈勇神山就敞开了真容。</b></h3> <h3><b>仙乃日神山,一路真容相伴,甚至旗云飘飘巍为壮观。其实这个时候,内心最大的遗憾,是此行不能去到珠峰大本营,如果是看到珠峰的旗云,那该是多么完美的一段旅程!</b></h3> <h3><b>对于长期生活在基本零海拔城市的我们,在海拔4000—4900米区间里面,暴走十余公里,其实真是一种煎熬。靠的除了身体意外,更多的是信念。(这里bs一下景区,这么贵的门票,从起点到环线终点单程五六公里,海拔这么高的地方,一个厕所一个补给点都没有,真心差评)这也应验了我开篇玩笑的那句话,能够完整走下来,我们都很开心,不为成就感,只为履行了出门前的诺言。</b></h3> <h3><b>牛奶海,远看比近看要美很多。我们上到五色海会看牛奶海,真的很漂亮,但此时天空开始阴云密布,飘起雨点。至此,神山夏诺多吉自始自终都羞涩的躲着,一直到我们下山都未睹其芳容。想想,我们也很知足了,一次来就看到了两座神山,人品已经很好了,凡事不能太过强求。至于五色海,由于天气太糟糕,就不把相片放上来了,不然好多人肯定太难看。</b><h3><b><br></b></h3><h3><b>客观来说,稻城亚丁还真是一个让人游览雪山神湖的不错的景区,如果对标玉龙雪山,我毫不犹豫的评价:比玉龙值得走一遭!</b></h3></h3> <h3><b>第6天 稻城县香格里拉镇--理塘县--芒康县</b><h3><b><br></b></h3><h3><b>“行走在天空之城!”</b></h3><h3><b><br></b></h3><h3><b>从稻城亚丁出发,需要走260公里才能在理塘重新折回G318,理亚线绝美的景色变化多端,时而绿林成荫,时而寸草不生,时而繁花似锦。</b></h3></h3> <h3><b>到了理塘,又是一种景象。世界范围内,海拔4000米以上的城市很少见,而理塘就是其中之一。在这里,真的会让人产生空中之城的幻觉,仿佛伸手就能过触摸到云彩。试着用相机拍了几张,完全没有眼睛里那种画面感,两侧的云中草原犹如仙境。心由景生,难怪理塘打出了“仓央嘉措”这张宣传牌,也许真的是天空之城的美景,让这位历史上最有争议的达赖最终选择做了一位诗人。</b></h3> <h3><b>离开理塘,翻过海子山,从垭口转弯的一霎那,姐妹湖(别名眼镜湖)就映入眼帘。无数次看过他的宣传照,也从驴友们分享里见到过她,但真正看到的时候,仍然激动万分。</b></h3> <h3><b>走着走着,已经离开家两千多公里;走着走着,就跨越了金沙江。四川和西藏的界牌就在金沙江大桥上,望着滚滚而下的江水,回想起当年虎跳峡边那涛涛江水的怒吼,走着走着我们走进了西藏。</b><h3><b><br></b></h3><h3><b>双脚跨进西藏的那一霎,突然有一种很圆满的感觉,至此我已经粗略走过了祖国大陆的所有省区和直辖市。往后的日子,祖国的大好河山仍等待这我们细细体会!</b></h3></h3> <h3><b>第7天 芒康县--八宿县</b><h3><b><br></b></h3><h3><b>“追溯三江源,穿越横断山!”</b></h3><h3><b><br></b></h3><h3><b>眨眼出发已经一周了,算算还有两天就可以到达拉萨(但其实最后只用了一天就杀到了拉萨,原因后面再说)。这一天绝对是我这辈子开车最难忘的一天(其实想想回家的青藏线,这一天都不算啥了),区区360公里路,硬是花了11个小时才安全到达。烂路、堵车、限速……这一切川藏路上的经典,我们今天都感受到了。不过还是那个评价——“值得!”很多事情,做过才懂,很多路,走了才知道。</b><h3><b><br></b></h3><h3><b>从昨天跨过金沙江进入西藏界开始,G318芒康县全境路段应该是川藏南线司机们最后的绝望和话题。一个接一个的炮弹坑,一处接一处的滑坡,封路维修个把小时是常态。不过有了去拉萨这个信仰,我们竟然熬熬也就过来了。</b></h3></h3></h3> <h3><b>在路上能够看到变化万千的景色,堵车也变得惬意起来,只当是给了多点时间我们感受和留念。</b></h3> <h3><b>昨天跨过了金沙江,今天先后跨过了澜沧江和怒江,我们穿越了整个横断山脉。</b></h3> <h3><b>早上,我们翻上了东达山,海拔5130米,没有喘气、行动自如,看来高原真的是已经适应了。紧接着就是一段长下坡,来到澜沧江大峡谷。从邦达拐上业拉山的时候,领到了进藏来第一张限速卡,95公里限速2.5小时。</b></h3> <h3><b>翻过业拉山,怒江72拐映入眼里的时候,激动的我手紧紧握住方向盘。作为一名驾驶员,能够开车走上这条路,算是一种幸福。</b><h3><b>连续26公里下坡,海拔下降2000+米,完全是现实版的过山车。怒江峡谷的悬崖公路,一面绝壁,一面悬崖和下面气势磅礴的怒江水,这丝毫不输任何网红的挂壁公路。</b></h3><h3><b></b></h3><h3><b>当然,对于骑车进藏的车友们,也有在此扔车的,很多时候其实经历就是幸福,哪怕有些残缺。至少我是无比敬佩那些徒步、骑车、推车进藏的朋友,你们迈出那一步的时候,你们已经是赢家了。</b></h3></h3> <h3><b>晚上在八宿县城,享受了一顿丰盛的晚餐后,望着这两天炮弹坑里走出的泥巴车,本着以消食为目的的,晚上九点钟竟然开始自己动手洗车,并且笑称“马上要进拉萨了,车该洗洗了。”没想到,最后这句玩笑最后变成了真的,第二天晚上我们就进了拉萨城。</b><h3><b><br></b></h3><h3><b>将近4000的海拔,我居然可以动手洗车,这点另很多同行友人侧目,哈哈!!</b></h3></h3> <h3><b>第8天 八宿县--林芝市--拉萨</b><h3><b><br></b></h3><h3><b>“陪你去拉萨数星星!”</b></h3><h3><b><br></b></h3><h3><b>本来行程计划今天只到林芝,但是从早上出发看到日照金山起,就一直雨水不断,所以干脆直接赶到了拉萨。</b><h3><b><br></b></h3><h3><b>八宿县城出来,本来淅淅沥沥一直在下雨,突然前方出现了日照金山,可惜太远了一点,不过看上去还是比照片上漂亮许多。一路上坡,来到了然乌湖,开始了今天的风光大片。</b></h3></h3></h3> <h3><b>一路上,小白虽然很辛苦,但是和我们一样,能够跟美景想办,夫复何求??</b><h3><b><br></b></h3><h3><b>也许是印度洋季风被截留在雅鲁藏布江峡谷,这里充沛的雨水,温润的气候,使得然乌、波密、鲁朗沿线四处森林如荫,繁花似锦。天然牧场上,牦牛、绵羊、藏香猪肆意奔跑,惬意无比。从然乌出来,一路沿着帕隆藏布江河谷一直跑到林芝,然后继续沿着尼洋河跑到拉萨。</b></h3></h3> <h3><b>非常非常喜欢的一张相片,主要是当时的景象太过于美丽,尽管没有阳光,但是五彩斑斓的植被,伴着淡蓝色的清流,说美哭都不为过!</b></h3> <h3><b>不经意间,今天完成了好几个心愿:第一,开车冲在水毁路上,溅起的水花确实很有感觉;</b></h3> <h3><b>第二,亲自开车走过了通麦,虽然天堑变通途,但是望着泥石流的痕迹,对比着新老通麦大桥,更多还是对大自然的敬畏。</b></h3> <h3><b>第三,吃到了慕名已久的石锅鸡,味道确实还有些特色;不过面对锅的名气大于食材的这道菜,我把拍照的重心都放在了锅的上面:据说石锅产自于墨脱县,都是整块的石头雕工而成,至于所谓的功效,各位请自行度娘算了,反正听着就“呵呵”一下就行了!</b></h3> <h3><b>在快到林芝的路上,终于看到了磕长头的信徒,不忍心打搅他们,悄悄从旁边路过!今天也加到了目前为止遇到过最贵的汽油,每升价格9.99元。不知道是不是加油机没办法升位,竟然差一分钱到十元。</b></h3> <h3><b>第四个愿望,在林芝到拉萨的路上,我们看到了满天的繁星,虽然只能用手机抢拍一张,但是感觉仍然很赞。</b><h3><b><br></b></h3><h3><b>从转上拉萨大桥那一刻,远远望着灯火通明的布达拉宫,心中那种激动和兴奋无法用言语表达,早点睡觉,明早就克看它!</b></h3></h3> <h3><b>第9天 羊卓雍措、大昭寺、八廓街一日游</b><h3><b><br></b></h3><h3><b>“最好的季节遇见最美的你”!</b></h3><h3><b><br></b></h3><h3><b>每年都暑假至国庆节,是西藏旅游的黄金季节,但有幸能够错过暑假和国庆节,抓住他们中间那一小撮的几天在西藏旅行,绝对是在最美的季节遇见最美的西藏。</b><h3><b><br></b></h3><h3><b>出拉萨,拉萨河就汇入了雅鲁藏布江,望着涓涓细流,难以想象她会气势磅礴的奔出横断山脉,成为我们国家水里资源仅次于长江的大河。</b></h3></h3></h3> <h3><b>看过无数次羊湖的照片和视频,但从岗巴拉山口转弯真正看见她的时候,震撼是必须的,上帝怎么会在这么荒凉的地方,留下这么美丽的一汪水,造物弄人。三大圣湖,见一瞥而感其他,希望接下来的纳木错更让我震撼。</b></h3> <h3><b>我们两个人,很多时候都不喜欢走寻常路。比如这次在羊湖,虽然也买了门票,但是我们没有去凑热闹找那块羊卓雍措的石碑,反倒是从羊湖边一个村庄的小路下到了圣湖边,美美在湖边发呆吃简餐。最后和小白一起,跟羊湖来个定格!</b></h3> <h3><h3><b>大昭寺前,执着的信徒无休止的朝拜,八廓街上,前程的信徒从四面八方而来,磕着长头,向他们的信仰朝圣。</b></h3></h3> <h3><b>两个人在老光明岗琼甜茶馆,喝着传说中的甜茶,听着天书般的八卦,望着藏民们那由衷的笑容,深深体会到他们那种幸福,也许这就是信仰带来的力量。</b><h3><b></b></h3><h3><b>转到八廓街南角,遇见了传说中的玛吉阿米,在狭窄的巷道排着队,只为上三楼平台俯瞰那些转经的人潮。三百多年前,仓央嘉措在大昭寺边的小酒馆,为了那个心爱的女人写下:</b></h3><h3><b><br></b></h3><h3><b>在那高高的东方山顶,</b></h3><h3><b>升起一轮皎洁的月亮,</b></h3><h3><b>玛吉阿米的脸庞,</b></h3><h3><b>浮现在我心上。</b></h3><h3><b><br></b></h3><h3><b>时光荏苒,如今无数慕名而来的情侣、夫妻让玛吉阿米这个普通的餐厅成为了地标式的文化符号。</b></h3></h3> <h3><b>选择在夜幕降临的时候眺望布达拉宫,是想更安静的看着他散发出来的那种魔力。</b></h3> <h3><b>爬上药王山的观景台,看到了人民币上面布达拉宫的定妆照真容!</b></h3> <h3><b>第10天 在布达拉宫转经发呆</b><h3><b><br></b></h3><h3><b>我们两个不喜欢凑热闹,却喜欢找个安静的地方发呆,今天一整天都是在布达拉宫里面呆着的。预约早上第一批进布达拉宫参观,然后就在山下围着布宫转经、发呆。</b></h3><h3><b><br></b></h3><h3><b>去过天安门广场的人,来到拉萨的中心布达拉宫,绝对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只是布达拉宫依山而立,感觉比故宫更具视觉冲击力。布达拉宫始建于1300多年前,从这也可以看出当年松赞干布的雄心。</b></h3></h3> <h3><b>本该在网上预约布达拉宫的门票,但是操作起来堪比春运抢火车票,本着娱乐第一的原则,我选择了在携程预订,虽然贵了一点,但起码能够确保一号线参观,话说慢慢的,真的要习惯花钱买服务了!</b></h3> <h3><b>清朝顺治年间,5 世 D L L M(敏感词我就不打全了,不然文章无法审核通过)再次一统西藏后,大规模修缮宫殿,布达拉宫最终成为今天我们看到的模样。没读过他的资料,但是布宫大门口,对于他的功绩给予的是无字碑,唯一能对标的也只有千古女帝武则天了。</b></h3> <h3><b>布达拉宫后面的公园,也是个遥望的好地方,环境不过,也是转经的必到之地!</b></h3><h3><b><br></b></h3><h3><b></b></h3><h3><b>幸好,我们这次下决心来到了布达拉宫,否则,从目前的趋势看,再过几年即便来到拉萨也只能远远看看这熊伟的建筑群,然后坐在影院里看看影像资料。和敦煌莫高窟一样,布宫很多宫殿都已经处于永久封闭状态,即便我们预约的一号旅游线,也只能参观了14个宫殿(2号线才4个宫殿)。布达拉宫里面,看不完的佛,念不完的经,最不值钱的就是黄金宝石,看完之后只有一个感觉“震撼”。</b></h3><h3><b></b></h3><h3><b>虽然不懂藏传佛教,也不了解历史,但是参观完布达拉宫,抛开政治不谈,藏民对布达拉宫的信仰和情节,我基本可以理解了。布宫之行,我们最大的收获就是,人要学会放下!</b></h3> <h3></h3><h3><b>下午半天,我们是在日光之城的阳光下渡过的,围着布达拉宫转经没有想象中的轻松,而且绝对是个体力活,虽然最后脚重、手臂重,但是感觉在转经的过程中,确实人可以安静下来,即便没有高僧冥想的那种境界,但是起码人感觉心情很愉悦。</b></h3> <h3><b>为转经筒上金的阿婆,既虔诚,又非常骄傲,也许能够为布宫的转经筒来上金,是他们几辈子修来的福。</b></h3> <h3><h3><b>第11天 拉萨--纳木错--那曲 </b></h3><h3><b><br></b></h3><h3><b>“初上青藏线,转湖纳木错!”</b></h3><h3><b><br></b></h3><h3><b>迎着朝阳,我们从拉萨出发返程了,选择青藏线(G109)回家,顺便体验一下什么是草原天路。如果说川藏南线风景怡人,那么青藏线的风光则豪迈霸气,看不完的雪山,望不尽的草原。</b></h3><h3><b><br></b></h3><h3><b>一路上和青藏铁路品着跑也很有意思,青藏高速公路正在紧锣密鼓的施工,估计两年内应该可以通车。届时,川进青出全程高速,虽然路好走了,但故事和乐趣一定也减少了。</b></h3></h3> <h3><b>翻过念青唐古拉山,海拔一直就在4600左右徘徊,一直到今天的目的地那曲。晚上住的酒店都自带氧吧,没有开水壶只有饮水机,因为开水壶在这里无效。</b></h3> <h3><b>中途跑了前后一百多公里烂路,去纳木错转湖,纳木错没有羊卓雍措那般温婉如玉,却多了一份妖娆变换。从浅浅的一点蓝,然后到湖蓝,到深蓝,到深深蓝……难怪圣湖排名靠前。时间不够,这次不能在纳木错数星星了,留个念想吧,缘分。</b><h3></h3></h3> <h3><b>渐变的颜色,魔力十足,远处的念青唐古拉山互相映照,相得益彰!</b></h3> <h3><b>在纳木错,我扛着照相机和三脚架,一气爬上5200米的观景山。在即将下高原的时候,感觉人也更加适应高原,怕高反的同志们,我用亲身体验告诉你们,慢慢适应绝大多数人没问题的。</b></h3> <h3><b>第12天 那曲--格尔木</b><h3><b><br></b></h3><h3><b>“圆梦青藏线!”</b><h3><b><br></b></h3><h3><b>正常情况,那曲至格尔木需要14小时,由于沿线沱沱河、五道梁海拔过高不太适合过夜,因此我们是早上四点半起床,五点钟出门。在日照金山的映衬下,我们中午十二点已经顺利翻过唐古拉山口和沱沱河,本以为可以按照既定计划晚上七点左右下到格尔木,没想到在五道梁的风火山垭口遭遇了7小时的堵车……</b></h3></h3></h3> <h3><b>之所以说圆梦青藏线,因为我小时候印象最深的两个高原哨所,一个是冰山下的红旗拉普哨所,一个就是唐古拉山兵站。另外,青藏线被称为草原天路,不仅翻越唐古拉山口,穿过三江源,更可以穿越可可西里保护区和翻越昆仑山口,整条路沿线平均海拔海拔4500+,能体验一次,作为司机是一种莫大的荣幸。</b></h3> <h3><b>路过三江源,作为一个出生和成长在长江边的人,在这里感觉到格外亲切,我们终于找到了母亲河的源头!</b></h3> <h3><b>10年前开始关注西藏自驾游起,那时候有句话:青藏线开着QQ都可以轻松上,川藏线则开着QQ不用考虑上。不过这次走了这么一趟,也许随着时事境迁,这个话应该这样来说:川藏南线已经天堑变通途,但青藏线反复的导弹坑和大沉降路面,确实需要司机和车辆有强大的应对能力。但其实除了这些,完成行程,更重要有坚强的信念和意志。我们昨天前后遇到的堵车长度近一百公里,很多没有思想准备的司机在这里变得痛苦和绝望。因为这里没有回头路,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待。</b></h3> <h3><b>堵车的7小时,我们既看到了风和日丽,更体验了雪山的生成:小雪,大雪,暴风雪,四周白茫茫……在大自然面前,一切都显得那么渺小和无助。刚开始堵车,我也很烦躁,但慢慢也变得心静起来,不能改变的事情,要学会放下和接受。</b></h3> <h3><b>比如,虽然痛苦煎熬了7个小时,但随后我们看到了数以万计的候鸟南飞,看到了青藏线列车的伟岸身姿,看到了可可西里晚间路边成群的藏羚羊,更看到了可可西里晚间震撼的银河。这次青藏线之旅,也许会成为毕生最难忘的记忆之一。</b><h3><b></b></h3><h3><b>唐古拉山兵站,三江源,到了这些耳熟能详的地方,人都感觉一颤,仿佛是在履行梦里的约定。</b></h3></h3> <h3><b>在网上,我找到了一张银河的照片,说句实话,那天在可可西里的深夜,我们看到的银河比这个还美丽、壮观:第一次看到了会眨眼睛的星星,也第一次觉得自己和星星这么近。</b><h3><b><br></b></h3><h3><b>“伸手摘星辰,恐惊天上人!”如果你是《三体》的粉丝,强烈建议你去青藏高原,看看我们的银河系,想象一下三体!!</b><br></h3></h3> <h3><b>第13天 格尔木--西宁</b><h3><b><br></b></h3><h3><b>“又见青海湖!”<br></b><h3><b></b></h3><h3><b>今天早上我们从格尔木出发,昆仑山一路陪伴着。我们没有再去茶卡盐湖,但再次来到青海湖。</b></h3></h3></h3> <h3><b>这几年青海湖变化很大,庆幸那年我们发掘的,到湖边的野路还在,走在湖边发呆,风景依旧,但一场大雪让湖周围的山和草甸变得格外妖娆。就像和老朋友一起聊天,再次遇见青海湖,我们感到格外亲切和熟悉。</b></h3> <h3><b>给个游览青海湖的建议:我们两次从不同的方向游玩青海湖,但发现和常规线路相比,从茶卡翻越橡皮山下到青海湖,景色比从日月山、倒淌河进入青海湖更加美丽,有计划去这个线路的朋友可以这样尝试一下!</b></h3> <h3><b>一台车!两个人!武汉出发,川进青出!7717公里!前后15天,安全到家!</b><h3><b><br></b></h3><h3><b>西藏不在拉萨,在路上……那是一个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的地方!要问这条路最美的景点在哪?我认为这个问题永远没有答案,因为谁都不知道,在什么时间,哪里会发生魔力的变幻,因为这条路本身就是最美的景点!</b></h3><h3><b><br></b></h3><h3><b>路走多了就会发现,生活的方式有千万种,每个人追求的幸福也不同。开始安心工作生活,攒钱、攒人品、攒时间!</b></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