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的酒店 张波

张波

<h3>  早就听说酒店是浙江绍兴的一大特色,此次到绍兴,穿街走巷一看,果然如此。我非嗜酒之人,但镇上横街窄巷墙上那一个个“酒”字大招牌和青竹竿上吊着的三角旗幡,古风盎然,煞是叫人倾心神往,特别是那家咸亨酒店特别醒目引人,所以这酒店人也特别多,可能是由于鲁迅先生写的《孔乙己》的缘故吧。 <br></h3> <h3>踏进酒店,只见一曲尺形大柜横在门口,边上有一厢房,客人可读踱进里面坐下来吃酒,临街墙边有一栅栏,栅栏里陈列着酒料,我在墙边一张被磨得发亮的暗红色长凳子上坐下,要了一盘五香牛肉,一盘茴香豆和一盘油炸臭豆腐。女老板马上递上来一只蓝边高脚大碗,见到面前晃荡晃荡的黄澄澄的一大碗酒,我着实吓了一跳,平日里我是不喝酒的,今日在外,这一坐下,面前竟放着这么一大碗酒,岂不把我吓到?<br></h3> <h3>朝四周看看,吃酒的人中有坐在长凳上的,对着一碟下酒料一人默默地吃默默地嚼的;有几个人围在一起,面前放着茴香豆、花生米、几个炒菜,红着脸,舞着手,谈笑着一碗一碗开怀大吃的,这里面的人很多是当地的农民, 也有许多外来的游人,他们都显得十二分的快活,大有“我愿东海水,尽向杯中流”的架势,<br></h3> <h3>有几个当地人模样的男人一进店门便要来一碗酒,咕通咕通一气,像喝茶一样,然后碗一放,嘴一抹,悠然而去,身后撇下一路的酒香。 我也端起碗泯了一口,酒不烈,甜而略带点酸,过后嘴中竟有酒甘余香的韵味,我真后悔为什么不会喝酒。<br></h3> <h3>我夹了颗茴香豆朝嘴里一丢,学着当年的孔乙己,摆出一副“吃”酒的架势,大口大口地吃着那香甜的黄酒同时品尝着臭豆腐的香味。这使我想起了鲁迅在《酒楼上》说的,他与吕纬莆两人一下吃掉了5斤绍酒,看来并非狂言。 <br></h3> <h3>在绍兴小镇,酒店的门口似乎都写着“坐吃请进”的字样 绍兴人叫喝酒为“吃酒”,并分为站吃与坐吃两种。当年孔乙己就喜欢夹颗茴香豆倚在柜台旁站着吃的。<br></h3> <h3>酒店里供应的,顾客吃的似乎都是绍兴酒,或称之为黄酒,它的系列产品有加饭、花雕、状元红、女儿红、土绍等。其酒色都橙黄清澈,香气馥郁芬芳,酒精含量较低,据说只有用鉴湖水酿造的才是正宗的绍酒,绍兴人为此很钟爱它,他们讲,常饮能增加食欲,生津补血,舒经活络,养气补颜。<br></h3> <h3>前段时间上映的电视剧《女儿红》,讲的就是绍兴人为保卫自己的酒文化与日本人作斗争的故事。环顾四周,看到店里的人个个满脸通红,容颜焕发,有些人情绪高昂,滔滔不绝地说着话。<br></h3> <h3>这情景与鲁迅笔下的当年的绍兴人已完全不同了,这是一群新时代的人。虽然时代不同了,可是绍兴的酒文化却延续了下来,酒的飘香仍然在这块土地上缭绕,绍兴的酒仍然吸引着许许多多的人。难怪绍兴的酒店依然这么多。<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