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巴山蜀水间(二)

纪群英

<h3>行走在巴山蜀水间</h3><h3> 撰文:刘忠凡</h3><h3> 摄影:刘忠凡</h3><h3> 编辑:纪群英</h3> <h3>  今天從丹巴出發去康定麥崩鄉敏遷村農民家,主要是讓同遊三家的三位小朋友體驗一下藏族農村生活,該村位於高寒藏鄉,海拔2100米,正在籌建藏民俗旅遊村,目前隻修了通向村子和山頂的水泥路,其他設施還不具備。<br></h3><h3> </h3><h3> 這是康定麥崩鄉敏遷村辦公室門外。<br></h3> <h3>海拔2100米的敏遷村。<br></h3> <h3>  敏遷村山下是湍急奔騰的大渡河,對面則是高聳入雲而山頂終年不化的雪山。<br></h3> <h3>棄車步行去藏農家。<br></h3> <h3>  純朴的女主人拿出山核桃招待我們,並向我們講一些當地風土人情。<br></h3> <h3>  跟她們談好價格後,女主人的媳婦開始準備我們的午飯<br></h3><h3> 鑑於咱們湖南人特別喜歡吃臘肉,我不尤得要將今天吃到的美味的煙子味很儂的香噴噴的藏式臘肉推介一翻:</h3><span style="font-size: 17px; line-height: 30.6000003814697px;"> 藏家豬膘肉即臘肉熏制過程:臘月將自家肥豬殺好分成兩半,將排骨去除,然後抹鹽及各種山中香料,淹制十來天後懸掛滴凈血水,然後將半邊豬肉平攤於石板之上,上面再用大石板壓上,石板上放若幹石塊以增加壓力,半月之後再將壓制好的豬肉整塊懸掛於柴火爐之上的屋梁上,讓炊煙慢慢熏制,然後從春節開始一直吃到第二年,如果吃不完,可放上兩至三年而不會變質。(此地属青藏高原邊緣的大渡河深切的高山峽谷流域,年均气温14度 ,最热8月均温22度。)</span> <h3>姿格的土鍋土竈、土雞、土臘肉、土雞蛋和無汚染的菜蔬以及蕨菜等野菜,且價格比昨天大酒店的便宜多了。<br></h3><h3><br></h3> <h3>小孫們正在觀看主人家餵的肥豬,共四頭,居住在地下一層,冬暖夏涼,全餵深山中的青飼料。每頭重達兩百多斤,說是要餵到年前才殺,界時將達三、四百斤一頭。<br></h3> <h3>老伴母女倆(其他人暫時讓開)正在享受正宗的農村碳火盆🔥。(高寒山區天一陰就需烤火)<br></h3> <h3>讓小孫們認識鐮刀。<br></h3> <h3>  與其他地方一樣,年輕人大都外出打工去了,農活多由老年人來幹。 與他(她)們打港,問累不累,都說習慣了,不怎麽累,再說兒女外出掙錢可改善家裏生活水平。<br></h3> <h3>可不是嗎,我們去的這家,屋裏電視、冰箱、洗衣機、飲水機、手機等樣樣不少。<br></h3> <h3>  他們的房子也有象城裏一樣的陽臺,隻是在牆根多一些燒火做飯用的柴火而已。<br></h3> <h3>這是我們去的敏遷村的簡介。<br></h3> <h3>  &nbsp;昨天繼續在康定麥崩鄉敏遷村玩耍,晚上手機沒電了且又恰遇停電,于是什麽也做不成了。</h3><h3> 步行爬到敏遷村山頂,俯覽群山,尤其是奔騰的大渡河在此處形成不多見的180度大迴轉,漂亮極了。 回到村子,我跟該村村長建議,你們不是正在開發旅遊嗎,山頂俯覽的大渡河大轉彎完全可以作為旅遊資源來開發,隻要把從村子到山頂的兩裏來路改成小轎車能通行的水泥路,再把山頂的一大塊地稍加平整作為停車塲,再建議你們擬一條廣告語……”千裏大渡河第一灣”。 村長表示此建議不錯,怎麽我們就沒想到過呢,並特意請我到他家呷茶聊天……。<br></h3> <h3>  这是敏遷村的一個小賣店,店主每天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向毛主席像作揖祈禱。來買東西的藏村民也會不由自主的行作揖禮。 與他(她)們擺談,說毛主席是他們農奴的救命恩人,鄧小平是帶他們致富,习主席讓他們家家通水泥路(路寬全部為能單向通行四輪拖拉機的水泥路,我特別注意了路的質量,全部是上好的水泥且厚度不薄),各家住房全部翻新(資金來源,自己出小部分,村、鄉、國家籌大部分)。<br></h3> <h3>  昨天下午,告別村民前往康定市區(此敏遷村距市區十多公裏)。 上述視頻中: 1.此水泥路就是鄉、市政府為開發旅遊而幫修的。 2.藏村民在維護清掃路面。 3.大多是女人,其中隻有兩個男人,青壯年全部外出打工掙錢去了。<br></h3> <h3>  從敏遷村去康定市區的路上,在大渡河畔的瓦斯溝見到上述有關水葬的路牌,難得一見,與您分享: 康定瓦斯溝是著名的水葬點,它位于康定河与大渡河的交匯處。 水葬是古老的葬法,即将死者遺體投入江河中。有漂屍式、投河式和撒灰式三種。瓦斯溝多為投河式水葬。水葬地點要求十分嚴格,必須是水流湍急、两河交匯、水深拐彎且魚類眾多之處。而瓦斯沟恰好满足上述所有條件,上世紀50年代以前,瓦斯溝水葬較流行。之後当地藏民吸收漢族的丧葬文化,水葬才逐漸談出人們的視野。<br></h3> <h3>  各個方向去康定的人和車實在太多,怎麽想辦法錯峰出行都沒躲過堵車,這不,昨天來康定的路上終於嚐到了堵車的苦澀的味道。<br></h3> <h3>建議: 外出遊玩時,如若不考慮利用兒女和孫輩的假期,最好選擇低峰時出行,既無堵車之煩惱且吃住還便宜些。<br></h3> <h3>康定市中心地帶, ”跑馬蹓蹓的山上” 就在此山背後。<br></h3> <h3>”跑馬蹓蹓的山上” 其山下邊的 ”溜溜城”。<br></h3> <h3>康定市中心 “溜溜城” 旁邊的 “安覺寺” 。 而最大的寺廟在城邊上。<br></h3> <h3>安覺寺大門。<br></h3> <h3>安覺寺內(局部)……金壁輝煌。(免門票)<br></h3> <h3>安覺寺內的轉經筒。<br></h3> <h3>前些天都是吃的藏式大魚大肉,今天專吃康定小吃。<br></h3> <h3>天高雲淡腚腚蘭, 大渡河風撲面來。 峽谷猿聲啼不住, 伊人提醒康定来。<br></h3><h3><br></h3><h3>貢嘎神山手招招, 大渡河流水迢迢。 康定多有明月夜 , 跑馬山上盡吹箫。<br></h3> <h3>牵手情歌广场。</h3> <h3>西部老牛仔。</h3> <h3>抽空去一下 “二道橋溫泉” ,洗去幾天來的疲勞。<br></h3> <h3>  我們選擇臨近假期尾聲又晚餐時分,人最少時來泡溫泉是明智的,聽工作人員說,今天白天之前,是要排號的。<br></h3><h3> 水溫40度,硫磺味較濃,是姿格的純天然溫泉。<br></h3> <h3>兒女們定安排我倆泡一個單間(3米×3米寬,深1.3米)。<br></h3> <h3>  好幾天沒遊泳了,稱此機會遊了起來,但由於海拔太高,隻遊了幾下就喘氣了,隻得坐下來靜泡。 但平常每天連續不間斷的要遊1個多小時且不感到吃力。<br></h3><h3> 看来还是有点高原反应。</h3> <h3>二道橋池水溫溫, 天賜湯泉滌凡塵。 痛癢疲勞一洗凈, 輕輕松松去回程。<br></h3> <h3>由於交警精心安排,回程一路暢通,隻是偶爾個別路段車速稍慢。交警的措施是將遊客最集中的康定回成都方向的車流通過卡口有序輪換,分北、中、南三線放行: 北線:康定,瀘定,丹巴,小金,都江堰,成都,德陽 中線:康定,瀘定,雅安,名山,崇州,成都,德陽 南線:康定,瀘定,石棉,樂山,成都,德陽 我們被分流在中線,現已平安到家。<br></h3> <h3>  《康藏行》 無盡年光有限身, 忘乎所以舞山中。 康藏山水莫辭醉, 來年有空再來瘋。<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