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在经历了近两年的忙碌和筹备工作之后,2017年8月18日上午10点30分,江西省上饶市万年县“天下第一陶博物馆”举行开馆仪式。</h3> <h3>一万年,对人类,尤其对已经在神州大地生息、繁衍了几百万年的中华人来说,是一个吉祥如意的数字。</h3> <h3>万年陶、万年居、万年稻、万年猪、万年货、万年祭…这些与“万年”相关联的厚重的名词,都在告诉世人:在地球的东方,早在一万年前,中华人就迈开了向文明进发的第一步。</h3> <h3>万年陶:江西省有个万年县,万年县有个大源镇,大源镇郊外的一座小山巅上有个宽敞而深邃的仙人洞。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考古学家进入了神秘的仙人洞,在洞中采集到了两百余块古朴的陶器残片。经碳14测定,不得了,这是一万年前我们祖先制作出来的陶器的残片。专家们将其命名为“华夏第一陶”。之后,考古学家又在广西桂林甑皮岩遗址、江苏溧水县神仙洞遗址、河北徐水南庄头遗址、广西南宁豹子头遗址、湖南澧县彭头山遗址,发现了同样古老的陶器残片。</h3> <h3>同样的时间段,同样的创造发明,出现在华夏大地那么广袤的幅员里,这显然不是一种偶然的现象。</h3> <h3>一万年前,世代居处生息在神州大地上的中华人,取一方净土,制作出了中国——不,也许是世界上的第一件陶器。中国被世人称为“陶瓷王国”,现在看来其起点就在大约一万年前。</h3> <h3>万年陶,这是人类第一件真正称得上是创造的大事。历史因这一创造而显得分外的精彩。正如恩格斯所说,“陶”的发明,使先民一下脱离了稚嫩的蒙味时期,进入了野蛮时代。陶品是一种特殊的“世界语”和人类的“通用语”。万年陶让世界认识了中华,同时又让中华走向了世界。<h3><br></h3></h3> <h3>万年县天下第一陶博物馆由万年县陈营镇全额投资建设,该馆总投资约2000万元,建筑面积4076㎡,馆藏文物723件/套。博物馆常设5个基本陈列,分别为“天工开物”厅(展示石器、骨器、贝壳器、玉器)、“陶融天地”厅(展示战国之前各文化类型器)、“吉泥耀彩”厅(展示马家窑文化各类型彩陶器)、“汉唐雄风”厅(展示汉代、魏晋、唐代各时期陶俑、陶明器)、“瓷夺珠光”厅(展示明代之前各时期高古瓷器)。</h3> <h3>整个博物馆功能区域分为动区和静区,并且按照楼层进行大的功能分区。一层为动区,承载展览、多功能活动、放映演讲、文创产品销售和公共服务等功能。二层为静区,承担了博物馆库房和文物修缮、会议论坛和文创手工作坊的要求。</h3> <h3>万年县素有“鱼米之乡”之称,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这块土地上就有古人类活动。20000多年前,万年仙人洞的先民发明了手工制陶,仙人洞遗址出土复原的“原始夹砂直口圜底陶罐”,距今17000年是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的一件成型陶器。陶器的发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进程,它是人类第一次利用天然物,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出来的一种崭新的东西。在目前已知陶器最早的发源地—万年县,打造一座专门展陈各时期陶器演变脉络的陶器类博物馆,既可以填补目前国内陶器博物馆的空白,又可以向国内外传播我国悠久而丰富的陶器文化。</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