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朐游——红色基地淌水崖水库

一米阳光

<h3> 淌水崖水库位于九山镇宋家王庄村南, 总库容600万立方米,其中兴利库容400万立方米,上游流域面积22.5平方公里,控制灌溉面积1.8万亩。<br></h3> <h3>  自九山镇驻地沿红旗渠畔蜿蜒山路西行约5公里,即到高峡平湖淌水崖水库。水库始建于1973年, 总库容量548万立方米。大坝由连拱坝、重力坝、溢洪道、公路桥、放水闸和发电站组成,全长202米,最高处35米,石砌连拱坝由10孔变内径不变外径、卧式半圆拱组合而成,坝顶宽22米曲拱桥,南北贯通,坝体雄奇别致,水面波光粼粼,鸢飞鱼跃,青山倒影,绚丽如画。水库图片曾在国际水电会议上展示,赢得广泛赞誉,先后有10多个国家水电专家代表团到此参观考察。水库四周,山秀石奇,黑松连片,刺槐遍生,树木郁郁葱葱,山光水色相映成趣。<br></h3> <h3>  淌水崖水库大坝三十五米高,全部用青石砌成。立身大坝底下,气势宏伟,不禁感叹,当时没有任何吊装机械,这么多的石头,这样的高度,是怎么垒上去的呢?<br></h3> <h3>  据说,当时不光这一个问题,很多技术难题都摆在面前,吃住条件简陋点,人们咬咬牙、使使劲,尚可以克服,但技术难题却是一道迈不过去的坎,为此,建设者们充分发挥群众力量,遇到问题,就在全体工人中征求意见、寻找办法。比如巨石吊装问题,就是一个民工从家里房梁上得到了启发,在与别人聊天时提出的解决办法:用十几根钻井杆,二十米一根连起来,四根管就做两个梁,底下弄个架,用钢筋弄上框架撑住,接着拉起来担上木板,抬着石头走,砌上一层搁上,一边砌一边抬,既节省了几千方木头,又解决了交通问题。<br></h3> <h3>  经过两千多个日日夜夜,六千多人流血流汗,承载着多少代九山人民梦想的淌水崖水库终于建成,气势恢宏的水库大坝挡住了滚滚而来的洪水,至今30多年过去了,它仍然发挥着巨大的效益,惠及着百姓,造福着社会。<br></h3> <h3>  “愚公移山,改变中国,战天斗地,改造自然”,这是当时张贴在工地上的口号,勤劳朴实的九山人民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他们用永不言败的苦干精神和甘于付出的奉献精神,向自然、向命运发起了旷世挑战。 </h3><h3><br></h3> <h3>  淌水崖水库建成后,不仅给群众在用电、灌溉、饮水等方面带来切实改观,当地旅游业也逐步兴起。2009年,淌水崖水库获批国家级水利风景区,连带依托水库建成的黑松林景区,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成为九山镇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十年过去了,淌水崖水库依旧在造福着九山的老百姓……<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