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在路上(6):结束篇

刘惠群

<h3>这是美西游最后一段游程:奥克兰—纳帕谷酒庄 第二天:奥克兰—斯坦福大学—旧金山机场—上海<br></h3> <h3>导游介绍我们去参观纳帕谷的有机农贸市场,里面商品琳琅满目,特别是食品优质新鲜,品种齐全。<br></h3> <h3>农贸市场里还有餐厅,和我们上海有些大型超市一样,买了食品可以当场加工当场就餐。</h3> <h3>我们在那儿吃了午餐,现场加工的牛肉入口即化,鲜嫩可口,令人难忘。</h3> <h3>纳帕谷位于美国加州旧金山以北80公里,是美国第一个跻身于世界级的葡萄酒产地。一直以为葡萄酒是欧洲人酿的,没有想到美国竟然有顶级葡萄酒生产基地。 纳帕谷它由8个小镇组成,小镇上有许多漂亮的别墅。<br></h3> <h3>在纳帕谷29号公路的两边布满了旗舰似的酒厂,它们建筑华美,有古堡式建筑,也有现代化的建筑,每一个酒庄都有自己的特色,它们共同构成了纳帕谷的品牌。 </h3><h3>这儿是纳帕谷酒庄的一个地标:纳帕谷欢迎你!</h3> <h3>沿着公路一直开,漫山遍野都是葡萄藤,在加州的明媚阳光下,绿油油的一片。</h3><h3>纳帕谷有400家酒庄,我们选了参观三个酒庄。</h3> <h3>第一家:贝灵哲酒庄</h3><h3>这是由一对德国兄弟雅各布·贝灵哲和弗雷德里克·贝灵哲创建于1876年,是纳帕谷地区最古老的酒庄之一,它的西班牙风格建筑现已成为了纳帕谷地标式的建筑。<br></h3> <h3>几个老外在这儿品酒,空气中飘荡着微醺的醉意。</h3> <h3>悄悄地溜进酒窖偷拍张照片。😏</h3> <h3>酒窖的外墙。</h3> <h3>纳帕谷酿酒的葡萄是一种颗粒非常小的品种,青青的,比指甲稍大一点,结成一串串的小球,非常饱满。我看到有许多葡萄整串地掉在地上,拣了几颗吃,甜酸味很浓,偏酸,如果吃多了,胃受不了。我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葡萄都掉在地上,导游说这是故意为之,优胜劣汰。后来我才了解:</h3><h3>“纳帕酒商有意控制葡萄产量以保证产品质量。规定产区内每英亩的葡萄产量不能超过4吨,纳帕60%的酒庄年产量低于5000箱(1箱12瓶),远低于周边葡萄酒产区。如今,纳帕谷的葡萄酒产量仅占整个加州葡萄酒产量的4%,产值却占到了三分之一。” </h3><h3><br></h3> <h3>第二家:普罗旺斯酒庄。</h3><h3>帕罗·普罗旺斯酒庄位于纳帕谷的卢瑟福葡萄酒产区,是一家典型的小型家族酒庄。选择它是因为它的名称,法国普罗旺斯它以薰衣草出名,没想到以它为名的酒庄不仅拥有<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花园式葡萄园和建筑、更拥有极为优质的酒款。</span></h3><h3><br></h3> <h3>普罗旺斯酒庄有个漂亮的花园,草地绿草如茵。</h3> <h3>和花园相伴的是一大片葡萄园,绿色中带着紫色的葡萄一串串悬挂在架子上,甚是可爱。</h3> <h3>我们正好看到工人们在把酒桶运到酒窖去。</h3> <h3>经得在场工人的同意,我轻轻地打开酒桶上的盖,一股葡萄酒淡淡的香味扑鼻而来,诱人、醉人。</h3><h3><br></h3> <h3>卖酒的商店,装饰得非常精致。</h3> <h3>第三家:蒙大维酒庄:教会风格的建筑坐落在奥克维尔山谷处,周围是一片一片的葡萄园。在20世纪60年代早期,自1930年以后第一个新纳帕谷酒庄建立。这个酒庄很有名气,游客很多。<br></h3> <h3>古代的压榨葡萄的机器。</h3> <h3>室外的品酒廊。</h3> <h3>品酒厅。</h3> <h3>酒窖。</h3> <h3>像花园一样的葡萄园,在酒庄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观。</h3> <h3>纳帕谷还有游览小火车载着游客逛酒庄。<br></h3><h3>纳帕谷的葡萄酒闻名天下,是由于加州的葡萄特别好,加州温暖的早春和和煦的夏日为葡萄的生长创造了近乎完美的气候条件,阳光、土壤、气候,人类的生存真是离不开大自然,<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感恩。</span></h3> <h3>第二天按照计划我们参观了斯坦福大学。</h3><h3>斯坦福大学是美国的一所私立大学,被公认为世界上最杰出的大学之一,有“西部哈佛”的赞誉。大学始建于1885年,是当时加州铁路大王、曾担任加州州长的老利兰·斯坦福为纪念他在意大利游历时染病而死的儿子捐赠建造,并把自己8180英亩的农场作为校园使用。<br></h3><h3><br></h3><h3><br></h3> <h3>大学内的主体建筑为黄砖红瓦,四平八稳,一律是十七世纪西班牙的传道堂式。进入大学,迎面而来的是土黄色石墙环绕下的红屋顶建筑,拱廊相接,在古典与现代的交映中充满了浓浓的文化和学术气息。<br></h3> <h3><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斯坦福大学的校训:“</span>自由之风永远吹拂”,它传递出斯坦福开放包容,追求思想自由和心灵自由的独特风格。</h3> <h3>在<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草地远眺胡佛塔,这塔</span>是斯坦福大学( Hoover的姓氏来命名的,胡佛总统曾是斯坦福的学生。这不仅是因为他曾在斯坦福学习过,而且是因为胡佛是一位有名气的工程师。在美利坚合众国的历史上,工程师出身的总统实在不多。</h3> <h3>斯坦福大学就像一个大花园,校园里到处是茂盛的树林、鲜花、令人心醉的草坪,真令人羡慕!</h3> <h3>这是斯坦福中心广场里的长廊,长廊里充满沧桑感,厚重典雅的墙壁让人想起斯坦福大学的悠久历史。</h3> <h3>这是花园里一组罗丹的雕塑,有六个人,形态各异,看不懂铭牌上的英语,回来查资料:“加莱义民”是罗丹的代表性群雕之一,它取材于历史上的一个真实故事。十四世纪中叶英军入侵法国时,加莱城无法抵抗,只好接受了投降条件:让六位有威望的城民拿着加莱城的钥匙去英军处受降并被处死,雕塑是为了纪念这六位壮烈牺牲的市民的。<br></h3> <h3>这是其中的一个,挺直腰杆,目光投向远方,紧闭的嘴唇,紧握的拳头,一个不肯屈服的人,在罗丹的雕刻下,栩栩如生。</h3> <h3>连接纪念教堂的拱廊。</h3> <h3>拱廊的内部。</h3> <h3>这是斯坦福大学的主方园,红瓦黄砖,西班牙建筑风格。虽然面积不大,却很有气势。</h3> <h3>从拱门中看到在主方园的正中央是教堂。</h3> <h3>斯坦福大学纪念教堂位置显著,地位崇高,在大学中,教堂不仅仅只是宗教场所,也是学校举行开学毕业典礼、演讲集会等活动的场所,一些校友甚至还在母校教堂举行婚礼,并视为荣耀。<br></h3><h3><br></h3> <h3>在大学里设立教堂是否是为了提倡宗教信仰?我不得而知,但从教堂的墙体上印有“爱、家庭、帮助、慈悲”可见教堂对学生的要求。 教堂告诉人们社会规矩,告诉人们道德底线,引导人们从善从良,这样持久的结果,逐渐形成了人的自律与自爱。<br></h3> <h3>教堂内部,肃穆庄严,有一些学生在听课,我放慢脚步,生怕打搅他们。</h3> <h3>这是格林图书馆,是斯坦福大学十几个图书馆中的一个。</h3> <h3>斯坦福美术馆。</h3> <h3>罗丹的雕塑花园。<br></h3> <h3>这是罗丹著名的雕塑作品:地狱之门。</h3> <h3>中间那个雕塑是名扬天下的“沉思者”。</h3> <h3>雕塑花园里的其他雕塑。</h3> <h3>历时15天的美西自驾游到此已经全部结束了,我们参观了旧金山、洛杉矶、圣地亚哥、拉斯维加斯四大城市;欣赏了大峡谷、马蹄湾、羚羊谷、鲍威尔湖、红石峡谷、死亡谷、优胜美地、莫诺湖等八大自然景观;游览了卡梅尔小镇、赫氏古堡、圣塔莫尼卡码头、圣巴拉拉海滩、索尔万丹麦小镇、威廉姆斯小镇等六个景点;沿着一号公路、66号部分公路及其他美国公路,行程4500公里,在自驾的路上我们遇上了狂风、暴雨、沙尘暴、大雾、高温等各种气候,感恩大自然,让我们感受这么多的不一样的景观。</h3><h3>自驾在美国西部公路的感觉,就觉得最美的风景总是在路上。公路即景,无论穿越在大海和高山峻岭之间,还是行驶在沙漠与沙漠之间,无论是穿行在城市之中,还是穿梭在森林、平原之间,总会在路上遇见惊喜,让自驾的旅行充满了激情和希望。</h3><h3><br></h3> <h3>感谢儿子一路陪伴并辛苦驾驶,使本次自驾游完美结束,也感谢他用无人机拍摄了许多值得收藏的照片;感谢老公拍摄了许多照片,记录了旅途的精彩,并每次都对我的游记进行了仔细的修改;最后也感谢自己的身体,坚持游玩了全程。 新的旅途在前面,新的风景在路上!<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