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一到小长假,心就痒痒,总想出去走走,选好路线,准备出发喽!</h3> <h3> 一、王莽岭景区</h3> <h3> 那就来一场释放身心的旅行吧,其实沿途的风景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至爱的人陪在你身边。</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假日里的王莽岭并不知道游人的思想,它只是自然而然地呈现着自己的状态,群峰沉默,巨石相依,秋风过处,黄叶旋飞,好一派别样的秋日景象。</span></h3> <h3> 视觉和角度都不同的王莽岭,恢宏大气,王莽虽然是一位在历史上备受争议的人物,但我脑海里想象的却是头上戴三叉帅字黄金盔,外罩着半披半挂的大红袍,一双五彩战靴紧扣金蹬之内,手持长剑,怒目圆睁,正在追赶刘秀的场景,得,武侠小说看多了,走神了😌<br></h3> <h3> (1) 石库天书</h3> <h3> 石库天书为王莽岭上一种特殊的石体构造。它是46亿年前下古生代沉积的碳酸岩,由于化学成份差异,溶蚀快慢程度不同,形成了现在的样子,宛如一页页的书,因此得名。<br></h3> <h3> 石库天书,虽然是大自然的造化,但能平行排列酷似书页,实属罕见。</h3> <h3> 其实石库天书和天授兵书都是地壳运动所致,但美丽的传说给王莽岭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倘若当初王莽能及时研读兵书,或许兵败之人就是刘秀了,也许这就是天意,就如诸葛亮献兵书遭刘备猜疑一样,刘备最终未能保住蜀国根基,故事的结局如出一辙,惊人的相似。</h3><h3> </h3> <h3> 在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余,赶紧给家人们抓拍几张。</h3> <h3> (2) 卧云岗</h3> <h3> 卧云岗随拍,感受历史沉淀的厚重,人文景观与自然的和谐统一。</h3> <h3> (3) 刘秀跳</h3> <h3> 正如石头上所刻的内容,刘秀一跳,跳出一个东汉王朝,即使穷途末路,这的需要多大的勇气,如此气势之人,不一统霸业才怪呢?</h3> <h3> 如果刘秀生在当代,一定是一位杰出的运动员,仅此一跳,打破亚洲纪录应该问题不大😄</h3> <h3> 两两组合,见景即拍,原本忙碌的生活让我们错过太多让我们心动的风景,只有旅行能让我们的心灵抵达远方……</h3> <h3> 我最大的爱好其实是摄影,喜欢自拍,拍出美美的自己,也喜欢给别人拍,想把镜头下的别人拍的更美,喜欢拍云海,尝试用单反,我这不是跟风,是真的喜欢哦🌹</h3> <h3> 趁阳光正好,趁微风不噪,陪同家人、爱人、孩子来一场灵魂与身体都在路上的短途旅行。</h3> <h3> 结束了王莽岭愉快的行程,坐上大巴前往锡崖沟挂壁公路,看看令世人震撼的奇特景观。</h3> <h3> 二、锡崖沟</h3> <h3>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但乘车路过锡崖沟的挂壁公路,其险要程度堪比登天都难,这种愚公移山的“锡崖沟精神”更值得我们去学习、传承和发扬下去。</h3> <h3> 进到锡崖沟村内,已近黄昏,沟内四面环山,鸟语花香,瀑布飞泻而下,颇有陶渊明笔下的“釆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风光,好一处世外桃源。</h3> <h3> 由于行程紧张,未及瀑布之下,匆匆拍摄,连夜赶往阳城。</h3> <h3> 三、皇城相府</h3> <h3> 虽然赶了夜路,但同行有老人、小孩,赶往皇城相府已九点半,“迎圣驾”盛大公演已完,遗憾虽有,但没有什么能比得上家人的开心。</h3><h3><br></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出行之前,虽粗略地对这趟路线做了功课,但还是不如身临其境有感觉,更能触及到这座氤氲着明清气息的古城的灵魂。</span></h3> <h3> 皇城相府乃康熙王朝经筵讲官、文渊阁大学士、历任吏、户、刑、工四部尚书加三级,康熙大帝的老师,《康熙字典》总阅官,清代名相陈廷敬的府邸。</h3> <h3> 登上城楼,俯瞰相爷府邸,感觉宅中有园,园里有屋,屋中有院,院中有树,树上有天,天上有月,据历史记载康熙皇帝曾两次下榻于此,故名“皇城”,可见康熙帝一生对恩师的器重。</h3> <h3> 康熙帝御赐的“午亭山村”匾额及对联“春归乔木浓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至今保存完好。 </h3> <h3> 乾隆皇帝曾亲书“德积一门九进士,恩荣三世六翰林”的楹联,对陈廷敬及陈氏家族予以褒奖,在这<span style="line-height: 1.8;">里,御碑之多、御书之富、保留之完整,为国内少见。</span></h3> <h3> 只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晴,处处皆是景,时时入画来。</h3> <h3> 登高远眺相爷府,我和家人们开玩笑,如果穿越千年,我是相爷府的一名丫环,这偌大的地盘,我端上一壶茶,找也找不见地儿,哈哈</h3> <h3> 伫立在城墙上,遥望陈宅大院,青砖碧瓦,飞檐翘角,古色古香,巷道纵横交错,宛若一座迷宫。</h3> <h3> 古城是历史的见证,站在城墙上,用手轻轻摩挲这一砖一瓦,虽感岁月沧桑,但也领略了古建筑的遗风余韵。</h3> <h3> 其实对于古装,我更喜欢侠骨柔情的那种,长发用雪白的丝带束起来,一半披散,一半束敷,着一袭粉红丝锻,腰间系根金色腰带,手执长剑,牵匹白马,遥望远方…… </h3><h3> 这身行头适合纤纤细腰、清波流转的年轻妹纸们,我只是满足尝试心理。</h3> <h3> 我们家老太太穿上这身古装,还蛮有味道,只能过过瘾哦</h3> <h3> 男孩子就喜欢刀枪剑,扛上大哥给他买的机枪,爱不释手,摆出各种姿势,让我给他狂拍,臭美😋</h3> <h3> 四、九女仙湖</h3> <h3> 相传王母娘娘的九女儿因爱慕人间生活,降落凡间,不回天庭,王母娘娘盛怒之下拔金簪画圈,以水相困,九仙女不得与凡夫交往,她的爱人只能与她隔水相望,抚琴相思,又一个凄美动人、棒打鸳鸯的爱情故事。</h3> <h3> 来到九女仙湖景区,儿子对路线图非常感兴趣,缠着让我给他讲怎么走,乘他专注看图的功夫,连拍噢😊</h3> <h3> 还未坐船,儿子已瞄上了挖掘机,车是儿子的最爱,自然不愿错过此等好机会,旁边阿姨教的认真,儿子操作的开心,悄悄问阿姨挖掘机的价格,一万多呢,哇塞😅</h3> <h3> 一双儿女玩的不亦乐乎,很享受看他们快乐的样子,孩子们一天天长大,我们做父母的却一天天变老,所以工作再忙,也应该陪孩子们出来走走。</h3> <h3> 我们也曾年少,奈何年少的我们何曾见过如今高科技的儿童乐园设施,七十年代的我们只能玩玩冰车、滚铁环、跳方方、老鹰捉小鸡、老虎吃绵羊、东西南北等,时代在进步,现在的孩子们是最幸福的。</h3> <h3> 九女仙湖,垂柳依依,临湖而立,轻舟泛上,如此美景,岂能错过?</h3> <h3> </h3> <h3> 唯有美景不可辜负,又有我这么用心的摄影师,诗情画意,皆入眉梢。</h3><h3><br></h3> <h3> 遥想诗人王维如果见到此等美景,定会诗中有画,画中有诗。</h3> <h3> 五、九女仙台</h3> <h3> 整装待发,迫切想看看那一座建在湖中心的独崖小岛——九女仙台,好期待哦。</h3> <h3> 舟行景易,两岸青山一江水,好一幅船在湖中行,人在画中游的山水画卷。</h3> <h3> 置身于湖中放眼望去,绿荫环抱的孤岛镶嵌在碧绿色的群山之中,仿佛九仙女衣袂飘飘,凌空而过……<br></h3> <h3> 登上浮桥,面江临水,目极千里,滔滔连天,一幅上乘的流水绕孤岛的意境中国水墨画呈现在我们眼前。</h3> <h3> 排队等侯观望,镜头下的九女仙湖,即使我将唐诗、宋词装进行囊,紧跟诗人的脚步,也无法形容它的娇媚和柔美,其实是我词穷,哈哈😅</h3> <h3> 据传,千年以前,还是大唐皇子的李隆基曾在此小住,赏湖光山色,叹仙女真情,题笔“真爱桥”,如今,千古风流之帝往矣,但真情却亘古不变。</h3> <h3> 这是后来才修建的玻璃栈道,估计是为了吸引游人的眼球而建,于高空处往下望,并不曾觉得有多刺激,看来,可以挑战更高的极限了😄</h3> <h3> 从栈道下来,途经爱情攀岩,偌大的一片草坪,小憩的功夫,和爱人、孩子留个影呗,咦,闺女跑哪了😅</h3> <h3> 大哥大嫂的恩爱秀场,被我儿子成功抢镜,小捣乱,不错👍</h3> <h3> 返程回到景区门口,已是落日余晖,众人虽有倦容,仍意犹未尽,儿子让找住宿,我胡答应,今晚要连夜赶回,姑娘还有作业呢😜</h3> <h3> 最后的一组图片,让我想到了朱自清的《背影》,谢谢我今生的解语花一路对我的宠溺,照顾老人和孩子的事全包在他身上,让我们一路尽情地玩耍,开心的拍照,将美好的瞬间定格在记忆里。</h3><h3><br></h3><h3> 本篇游记,皆来自本人感受,个人认为在这个崇尚速度、青春和流量的新时代,笔调虽然有些煽情,但其实不然,旅行,重要的还是心境。</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