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聚大别山

青松

<h1><font color="#ed2308"><b>美丽的大别山有一批在坦克一师当过兵的战友!高炮营三连由此与大别山结下了不解之缘!2018年9月26日,大别山罗田三里畈镇即将迎来远道而来的客人,战友们早已等侯在那里!</b></font></h1> <h1><b><font color="#ed2308">原高炮三连指导员茹文斌和同行的三连老兵马宝山,于9月25日提前与从广州返乡的罗田战友王金发同时到达黄冈车站!</font></b></h1> <h1><b><font color="#ff8a00">签字簿上写下”战友情深”四个大字!</font></b></h1> <h1><b><font color="#39b54a">原高炮营三连指导员靳怀国第一个签名!留下了在大别山永久的记忆!</font></b></h1> <h1><b>9月26号晚饭前战友们陆续到达湖北罗田三里畈。罗田三里畈镇响起了鞭炮,欢迎远道而来的战友们!</b></h1> <h1><b><font color="#167efb">罗田三里畈的老武装部长也到场欢迎战友!来自山西太原,晋城,长治,晋中市的九位战友携六位家属共十五人,驱车一千多公里专程赶到罗田参加聚会。罗田战友除三连的几位以外,还有在罗田的原一师一团,运输营,修理营,工兵营,侦察营,警卫连的战友参加聚会!战友们一起合影留下美好的记忆!</font></b></h1> <h1><b><font color="#b04fbb">高炮营的战友一起合影留念!</font></b></h1> <h1><b>为参加聚会,罗田籍战友邱建华特意从湖北宜昌专程赶回家乡。并为聚会支助资金。</b></h1> <h1><b><font color="#010101">罗田战友何建平原是一师工兵营的,为了这次聚会,他忙前忙后。又出钱,又出力。每天陪同战友出行,是一位热情好客的哥们!退伍后,他勤劳致富,开了服装和鞋超市!他与爱人在大别山留下了美好的记忆!</font></b></h1> <h1><b><font color="#ed2308">湖北罗田原高炮营三连战友王金发主持欢迎仪式!</font></b></h1> <h1><b><font color="#010101">当年送王金发等战友当兵的老武装部长首先致欢迎词!</font></b></h1> <h1><b><font color="#010101">三连老指导员靳怀国代表外地来的战友讲话!</font></b></h1> <h1><b><font color="#39b54a">时任三连指导员茹文斌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他是38年前在这里接兵后又再次回到大别山。心情更不一般。</font></b></h1> <h1><b><font color="#ff8a00">靳怀国与茹文斌都曾在三连任过职!从73年茹文斌当兵开始就结下了不解之缘。当时靳怀国曾是茹文斌的新兵班长。78年9月到81年三月,又在三连同时任正副指导员。81年3月靳怀国离任后茹文斌接任指导员。这一对老战友,好兄弟又一起走进了大别山。</font></b></h1> <h1><b><font color="#ed2308">军嫂们也随同一起赴罗田会战友!</font></b></h1> <h1><font color="#808080"><b>战友</b><b>们聆听讲话!</b></font></h1> <h1><b><font color="#ed2308">罗田战友里有一位名叫朱华平的战友不简单。(后排右数第四位)他入伍在高炮营四连,后调到师运输营。在部队期间,他两次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是罗田人的骄傲,也是高炮营的骄傲。回乡后,他不居功自傲,勤劳致富。是当地致富带头人。</font></b></h1> <h1><b><font color="#ff8a00">热情的大别山罗田三里畈战友们准备了丰盛的晚餐!大家一起痛饮,共续几十年前的军营情谊!</font></b></h1> <h1><b><font color="#39b54a">  9月27日上午,由原师运输营退伍的两位战友倪喜明,丁显举特意将自己跑客运的中巴客车为战友们服务。</font></b></h1> <h1><b><font color="#b04fbb">原师运输营汽训二队司务长丁显举。转业后与几位战友办起了客运公司。驾驶技术无可非议,绝对一流水平!</font></b></h1> <h1><b><font color="#ff8a00">倪喜明,原师运输营二训队司机!与丁显举合伙跑客运!热情爽快,开车潇洒自如!不愧是一师培养出来的驾驶员!</font></b></h1> <h1><font color="#ff8a00"><b>第一站来到了黄冈市黄麻起义纪念馆!</b></font></h1><h3></h3><h1><font color="#ff8a00"><b>汽车到达景区,临街立有一座重檐歇山式门楼,门楣上镶着二行金色大字“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纪念园”。登记进入景区,宽阔的主干道两边是二排苍翠欲滴的雪松,尽头是一座高耸的纪念碑。</b></font></h1><h1><b><font color="#ff8a00"> </font></b></h1><h1><b><font color="#39b54a"> </font></b></h1><h3><b><font color="#39b54a"></font></b></h3><h5><b><font color="#39b54a"></font></b></h5><h1><b><font color="#39b54a"></font></b></h1><h5><b><font color="#39b54a"></font></b></h5><h1><b><font color="#39b54a"></font></b></h1><h3><b><font color="#39b54a"></font></b></h3><h5><b><font color="#39b54a"></font></b></h5><h1><b><font color="#39b54a"></font></b></h1><h3><b><font color="#39b54a"></font></b></h3><h5><b><font color="#39b54a"></font></b></h5><h1><b><font color="#39b54a"></font></b></h1><h3><b><font color="#39b54a"></font></b></h3><h5><b><font color="#39b54a"></font></b></h5><h1><b><font color="#39b54a"></font></b></h1><h5><b><font color="#39b54a"></font></b></h5><h3><b><font color="#39b54a"></font></b></h3><h5><b><font color="#39b54a"></font></b></h5><h3><b><font color="#39b54a"></font></b></h3><h1><b><font color="#39b54a"></font></b></h1> <h1><b><font color="#010101">首先参观的是纪念碑,纪念广场前面立有两座战士铜像,一位战士手举长枪,一位战士高擎铜锣。看着这组雕塑,便想起中央电视台正在热播的《铁血红安》中那位名叫“铜锣”的红军战士。抬头看,纪念碑正面刻着一行金色大字“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纪念碑”,文字内容与麻城烈士陵园纪念碑相同,看字体,应是华国锋同志的题词。纪念碑两个侧面也都有题词,董必武题写的是“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叶剑英题写的是“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精神万古长青!”徐向前题写的是“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的革命烈士们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大无畏革命精神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李先念的题写的是“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纪念碑背面隽刻着当年黄安流行的一首民谣“小小黄安,人人好汉。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基座侧面镶有用汉白玉雕刻的大型浮雕,内容是黄麻起义时扛着锄头、梭标、土炮的农民暴动队伍。</font></b></h1><h1><b><font color="#010101"> 纪念碑后面是英烈广场,两侧是宽阔的道路和整齐的绿化,站在英烈广场可看到前面横着几幢建筑,中间最大的一幢建筑是“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历史纪念馆”</font></b></h1> <h3></h3><h1><b><font color="#010101">战友们为烈士纪念塔敬献了花圈。花圈上联写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落款为“原坦克一师高炮营三连部分老兵!”</font></b><br></h1> <h1><b><font color="#39b54a">战友们和军嫂列队向烈士纪念塔三鞠躬!</font></b></h1> <h1><b><font color="#39b54a">纪念塔前合影留念!左起王金发,黄卫生,茹文斌,靳怀国,张五有,蔡建国,马宝山。</font></b></h1> <h1><b><font color="#ed2308">茹文斌与靳怀国夫妇纪念塔前合影留念!</font></b></h1> <h1><b><font color="#ff8a00">左起茹文斌,王金发,何亚平,黄卫生,靳怀国,张五有,蔡建国,马宝山,张曼元在纪念塔前合影留念!</font></b></h1> <h3></h3><h1><b><font color="#39b54a">纪念园始建于1956年,主要建筑物有“一碑二场二园五馆”,即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纪念碑、纪念碑广场、英烈广场、将军墓园、红军墓园、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历史纪念馆、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纪念馆、董必武纪念馆、李先念纪念馆、红安将军馆。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纪念园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font></b></h1><b><font color="#39b54a"> </font></b><h1><b><font color="#39b54a"> </font></b></h1><h1><b><font color="#39b54a"> </font></b></h1><h1><b><font color="#39b54a"> 在黄麻起义的影响下和推动下,1929年又爆发了商﹙城﹚南起义和六霍﹙安徽六安、霍山﹚起义,成立了红32、33师,建立了豫东南、皖西两块革命根据地。</font></b></h1><b><font color="#39b54a"> </font></b><h1><br></h1><h1><b><font color="#39b54a"> </font></b></h1><h3><b><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font-size: 20px;"><br></span></b></h3> <h1><b><font color="#b04fbb">三连老兵靳怀国和王丕珍在展馆合影留念!</font></b></h1> <h3></h3><h1><font color="#167efb"><b>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历史纪念馆于2006年5月28日奠基,2007年11月13日黄麻起义80周年纪念日对外开放。纪念馆占地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200平方米,展出面积5000平方米……。</b></font></h1><h1><b><font color="#167efb"> 走进展馆,序厅正面是一幅大型浮雕“大别山雄风”,在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font><font color="#167efb">军大旗指引下,勇猛威武的红军战士个个奋勇争先。走进展室,陈列内容分为“黄麻惊雷”、“商南烽火”、“皖西烈焰”、“赤区新貌”、“鏖兵大别”、“浴血孤旅”六个单元。</font></b></h1> <h1><b><font color="#010101">陈赓(1903—1961年),原名陈庶康,1903年2月27日生于湖南湘乡。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卓越领导人,历经北伐、南昌起义、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朝鲜战争,援越抗美战争,为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汗马功劳。1961年3月16日心肌梗塞发作,在上海去世,终年58岁。</font></b></h1> <h1><b><font color="#39b54a">陈列室首先介绍黄麻起义和鄂豫边革命根据地创立经过。展厅开头是董必武、陈潭秋两尊雕像,背景是全国大革命时期风起云涌的画面。陈列资料介绍说,1923年冬,董必武在武汉中学召集黄安籍中共党员学生开会,成立中共黄安县工作组,同时决定工作组利用寒暑假回乡开展革命活动。1924年仲夏,在武汉读书的麻城籍中共党员学生蔡济璜、刘文蔚、徐其虚等根据董必武的指示,决定组建中共麻城县工作组,播下了黄麻地区红色革命的火种。1927年4月,以共产党员为主体的国民党黄安县党部,根据省党部训令成立黄安县审判土豪劣绅委员会,并在县城和七里坪成立革命法庭。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黄麻地区兴起了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并建立了农民武装,为大革命失败后的中共党组织,在这一地区独立领导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font></b></h1> <h1><b><font color="#ed2308">不忘初心继遗志,先烈像前留个影!</font></b></h1> <h1><b><font color="#39b54a">1930年春,中共中央决定将三块根据地和三支红军统一起来,成立了隶属于中共湖北省委领导的鄂豫皖边区特委﹙郭述申任书记﹚和直属中央领导的红一军﹙许继慎任军长﹚。5月,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成立于河南新集﹙张国焘任书记﹚,下辖鄂豫皖省委。11月7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徐向前任总指挥﹚成立于七里坪,下属红4军、红25军。</font></b></h1><h1><b><font color="#39b54a">自1930年至1932年夏,鄂豫皖根据地军民连续取得三次反“围剿”斗争的重大胜利,主力红军发展到4.5万人,地方革命武装发展到20余万人,建立了26个县的革命政权,总人口达到350余万。根据地的土地革命、政治、经济、文教、卫生等建设事业都取得很大的成就,成为当时全国规模最大的革命根据地之一。</font></b></h1><h1><b><font color="#39b54a"> 1932年秋,由于当时担任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书记兼军委主席的张国焘推行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错误路线,第四次反“围剿”斗争失利,红四方面军主力西进川陕后,以沈泽民为书记的中共鄂豫皖省委在腥风血雨中重建红25军﹙吴焕先任军长﹚,为保卫根据地进行了英勇战斗。1934年11月,红25军奉命进行战略转移。随后党组织又组建红28军﹙主要领导人为高敬亭﹚,发展以便衣队为主体的各级地方革命武装,在大别山坚持进行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直至抗战爆发,改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担负起东进抗日的历史重任。</font></b></h1><h1><b><font color="#39b54a">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鄂豫皖边区红旗飘扬,武装斗争从未间断,一直是我党我军重要的根据地之一。从黄麻起义到全国解放战争胜利的22年间,党领导鄂豫皖边区军民历尽千难万险,付出了巨大牺牲,作出了重大贡献,全区仅革命烈士就有14万余名。</font></b></h1><h1><b><font color="#39b54a"> 陈列室重点介绍了鄂豫皖苏区主要领导人的生平,其中一位是红一军军长许继慎﹙1901—1931﹚,安徽六安枣林冈人,1924年考入黄埔一期,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春,被党中央派到鄂豫皖根据地任红1军军长,后任红4军第8师师长,鄂豫皖革命军事委员会皖西分会主席,兼任红4军第11师师长,与张国焘错误路线进行坚决的斗争,战功卓著。1931年10月,在肃反扩大倾吐被错杀。</font></b></h1><h1><b><font color="#39b54a"> 另一位是蔡申熙﹙1906—1932﹚,湖南醴陵人,1924年考入黄埔一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任红15军军长,参加鄂豫皖根据地第一至第四次反“围剿”作战,战功卓著,1932年7月任红25军军长,同年10月在黄安县高山乡﹙今新集镇﹚仙人洞指挥作战时负重伤后牺牲。还一位是曾中生﹙1900—1935﹚湖南省资兴县人,黄埔军校毕业,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30年11月被派到鄂豫皖根据地工作,历任中共鄂豫皖特委书记、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红4军政委,独立一师师长,参与根据地军民粉碎敌人第一、二、三次“围剿”,后任中共川陕省委委员和西北军事委员会﹙即红四方面军﹚参谋长,与张国焘分裂主义进行坚决斗争,1935年8月在四川卓克基被秘密杀害。</font></b></h1><h1><b><font color="#39b54a"> 陈列室专门介绍了“大别山革命家庭典范”:一位是大将王树声家庭,在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时期,在王树声和他的堂兄王幼安的影响和带动下,全家三代人参加革命,其中有17人先后牺牲,房屋被敌人烧过三次,当年参加革命的兄弟姐妹中王树声是唯一幸存者;第二位是大将徐海东,徐家67人参加革命,先后牺牲66人,其中近亲27人,远亲39人,房屋被烧过多次,徐海东是唯一幸存者;第三位是吴焕先,吴家全家参加革命,父亲、大哥、二哥、大嫂先后被杀,母亲、妻子饿死,家中房屋被烧过三次,吴焕先本人于1935年8月21日在甘肃泾川县四坡村战斗中牺牲;第四位是詹才芳,詹家全家参加革命,大哥、弟弟先后牺牲,房屋被烧过四次,他身经百战,多次负伤;第五位是李先念母亲,第四次反“围剿”战斗异常激烈,李先念母亲对儿子的安危非常担忧,辗转跑了几个地方,终于在距黄安县城10里的冯受二附近的一个山头上找到了正在指挥作战的李先念,母亲将积攒多年的二块银元塞进儿子的口袋,含着眼泪愤然离去。</font></b></h1> <h1><b><font color="#39b54a">1927年4月,国民党反动派悍然发动“清共”,屠杀大批共产党员。8月7日,中共中央在武汉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武装对抗国民党反动派的进攻。中共黄安、麻城县委在“八七会议”精神的指引下,组织发动“九月暴动”,揭开了黄麻起义的序幕。10月下旬,中共湖北省委派干部前往指挥,随即在黄安七里坪成立中共黄麻特委﹙符向一任书记﹚,和鄂东革命委员会﹙刘镇一为负责人﹚,并组成了新的黄安县委﹙黄志仁任书记﹚和麻城县委﹙蔡济璜任书记﹚,接着又成立了黄麻暴动行动指挥部﹙潘忠汝、吴光浩任正副指挥﹚,以加强对起义的领导。11月13日,黄安和麻城两县的农民自卫军和黄安县七里、紫云两个区千余精锐义勇队集结七里坪,在数万农民的配合下,第二天凌晨一举夺得黄安县城,占领县城21天,建立黄安县农民政府﹙曹学楷任主席﹚。随后,农民自卫军组成中国工农革命鄂东军﹙主要领导人为潘忠汝、吴光浩、戴克敏、刘文蔚、汪奠川﹚。12月5日起遭到敌人大举围攻,起义军为保护新生红色政权进行浴血奋战,潘忠汝、王志仁等英勇牺牲,蔡济璜、刘文蔚等先后遇难。鄂东军突出重围后,辗转于黄陂县木兰山一带打游击。1928年1月,鄂东军改称中国工农革命军第7军,四月重返黄麻地区。七月,奉命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11军第31师,在黄、麻、光﹙河南光山县﹚边界地区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开辟了鄂豫边革命根据地。</font></b></h1> <h1><b><font color="#39b54a">纪念馆最后陈列的是“从大别山走出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和开国将领”的照片,党和国家领导人2位﹙董必武、李先念﹚,开国将军317位:其中2位大将﹙王树</font><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声、徐海东﹚、9位上将﹙万海峰、尤太忠、王宏坤、王新亭、王诚汉、王建安、刘震、周纯全、郭天民﹚、38位中将、268位少将。</span></b></h1> <h1><b><font color="#b04fbb">第二站来到了董必武故居!</font></b></h1> <h1><b><font color="#010101">靳怀国与三连原驾驶班长80年长治籍老兵马宝山在董必武故居前合影留念!</font></b></h1> <h1><b><font color="#b04fbb">左起张五有,何亚平,靳怀国,蔡建国,王金发,张曼元在董必武故居合影留念!</font></b></h1> <h1><b><font color="#ed2308">左起张五有,何亚平,靳怀国,蔡建国,王金发在董必武故居前合影留念。</font></b></h1> <h1><b><font color="#010101">董老与子女的合影!</font></b></h1> <h1><b><font color="#167efb">董必武是中共十二位党的一大代表之一,也是党的创始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font></b></h1> <h1><b><font color="#ff8a00">董基明挽友人张文卿,董必武对此联尤为赞赏,了然于心,终身不忘。</font></b></h1> <h1><b><font color="#167efb">董老出身于书香门第,但他一直保持清贫生活!一贯严于律己!</font></b></h1> <h1><b><font color="#39b54a">董老的全家福照片!</font></b></h1> <h1><b><font color="#ff8a00">董老和夫人的合影!</font></b></h1> <h1><b><font color="#ed2308">董老的书法是党和国家领导人中的佼佼者,秀丽大方,一看就是大家之秀!</font></b></h1> <h1><b><font color="#b04fbb">安不忘危,学以致用。</font></b></h1> <h1><b><font color="#167efb">养真</font></b></h1> <h1><b><font color="#ed2308">竹自具五好,兰有其四清。</font></b></h1> <h1><b><font color="#ed2308">第三站来到了李先念故居。</font></b></h1> <h1><b>李先念同志故居简介。</b></h1> <h1><b><font color="#ff8a00">李先念同志曾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font></b></h1> <h1><b><font color="#39b54a">李先念同志全家福照片!</font></b></h1> <h1><b>1954年5月李先念离开湖北,前往北京任中央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兼财政部长。</b></h1> <h1><b><font color="#b04fbb">三连长治市80年入伍战友马宝山,罗田81年入伍战友黄卫生,与老指导员靳怀国在李先念故居前合影留念!</font></b></h1> <h1><b>李先念同志生平。</b></h1> <h1><b>李先念纪念馆</b></h1> <h1><b>将军不下马。</b></h1> <h1><b><font color="#808080">第四站来到了林家大湾。十大元帅之一林彪的故居就坐落在这里。</font></b></h1> <h1><b><font color="#010101">历史是不能更改的。林彪的功过应该是分明的。他必定曾经为中国革命做出过巨大贡献!起码是历史上有影响的重要人物。</font></b></h1> <h1><b><font color="#808080">林彪的同胞兄弟姐妹。</font></b></h1> <h1><b><font color="#010101">林彪(1907年12月5日-1971年9月13日),原名林祚大,字阳春,号育容、育荣、尤勇,乳名春儿。湖北黄冈人,中国现代政治家、军事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代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曾任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长、中共中央军委第一副主席。 1925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在井冈山时期先后任营长、团长、军长、军团长等职;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师长;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野战军司令员等职,指挥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等重大战役;解放后历任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国防部长、中央军委副主席等职。 “文化大革命”期间,组建反党集团,有预谋地诬陷、迫害党和国家领导人,阴谋篡夺党和国家的最高权力。1971年9月13日,仓皇出逃的林彪乘坐的飞机坠落在温都尔汗附近,暴尸于异国荒野。</font></b></h1> <h1><b>林育南烈士故居。</b></h1> <h1><b>林育南(1898年12月-1931年2月7日),湖北黄冈人,中国早期革命家,中国革命烈士。林育南与林育英同一曾祖父,与林彪同一祖父,三人为堂兄弟。林育南早年就读于武昌中华大学中学部,1915年入武昌中华大学附中。1917年10月,林育南参加恽代英组织的互助社。1919年3月,他与同学胡业裕等在中华大学发起组织“新声社”,出版《新声》半月刊。1920年春,林育南与恽代英等在武昌创办利群书社、利群毛巾厂。1921年7月,他与恽代英等在黄冈浚新小学发起组织“共存社”。中国共产党诞生后,林育南立即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从事工人运动。1922年5月,林育南任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武汉分部主任。1931年1月17日,林育南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1931年2月7日,林育南在上海龙华英勇就义,时年33岁。</b></h1> <h1><b>林向荣是林彪的同胞兄弟,1937年投奔延安参加革命,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在解放战争中太原战役时,英勇牺牲的一位革命烈士。牺牲时年仅32岁。当年,在得知林向荣的顾全大局、舍己救人而英勇牺牲后,全师指战员为其致哀,师首长为其颁嘉奖令。他虽因种种原因,没有兄长和两位堂兄那样声名显赫,甚至销声匿迹多少年,但他为新中国的成立,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洒尽了最后一滴血,其功不可没。</b></h1> <h1><b><font color="#ed2308">陈潭秋,名澄,字云先,湖北黄冈人,中国共产党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二七大罢工领导人之一。1919年在武昌参加五四运动,毕业后成为湖北人民通讯社记者,并在董必武主持的私立武汉中学兼任英语教员。1935年赴莫斯科列宁学院进修学习,并参加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工作,1943年9月27日他和毛泽民、林基路等人在迪化(今乌鲁木齐)被秘密杀害。1936年6、7月间,陈潭秋写于莫斯科并发表在俄文版《共产国际》杂志第七卷第四、五期合刊上的《中共第一次大会的回忆》,被史学界公认为最早回忆并公开发表的有关中共一大内情的重要文献。</font></b></h1> <h1><b>陈潭秋烈士的生平介绍!</b></h1> <h1><b><font color="#167efb">湖北罗田战友王金发是一位有志向,有热情,有品德,有情趣,有爱心的好战友。本次聚会他付出了巨大心血和财力物力!他带领战友们参观了精心设计建筑的小三楼私宅!并与战友们在屋前合影留念!</font></b></h1> <h1><b>左起何亚平,王金发,马宝山,张五有,蔡建国。</b></h1> <h1><b>王金发的住宅里面一角。</b></h1> <h1><b>9月28日,战友们在罗田几位战友的陪同下来到了大别山下。大别山进山口天堂寨前集体合影留念。</b></h1> <h1><b>哲人索道前留个影。</b></h1> <h1><b>马宝山,蔡建国,何亚平三战友大别山留影。</b></h1> <h1><b>过玻璃栈道像似攀登悬崖峭壁!</b></h1> <h1><b>茹文斌与三连老兵王卯生夫妇合影。</b></h1> <h1><b>何亚平在大别山像泰山一样从容。</b></h1> <h1><b>马宝山过玻璃栈道。</b></h1> <h1><b>大别山顶留个影。</b></h1> <h1><b>罗田战友何建平与三连战友在玻璃栈道小华山前合影留念。</b></h1> <h1><b><font color="#b04fbb">茹文斌在麻田起义纪念园合影还不忘给当年三连的战友讲课😀</font></b></h1> <h1><b>三连霍州籍81年入伍战友蔡建国!</b></h1> <h1><b>左起王金发,蔡建国,马宝山,茹文斌,何亚平,王卯生在大别山合影留念。</b></h1> <h1><b>何亚平过玻璃栈道若无其事!</b></h1> <h1><b><font color="#167efb">张五有战友当兵本色不变,一路替1970年入伍老兵家属背包!</font></b></h1> <h1><b>山高路远,都是一把年纪的人了,不得不坐索道上山。</b></h1> <h1><b>靳怀国 张五有 王金发大别山上留个影,别有风味!</b></h1> <h1><b><font color="#ff8a00">虽然登山和下山都很累,但战友们兴致勃勃,一路欢声笑语!</font></b></h1> <h1><b>下山途中不忘留个影。</b></h1> <h1><b>大别山的风光可以和黄山比美!</b></h1> <h1><b>山路十八弯</b></h1> <h1><b><font color="#010101">大别山的登山电梯!约有三十层楼房高。几分钟上下,可以节省一小时的上下山路程!</font></b></h1> <h1><b><font color="#ed2308">何建平夫妇大别山合影留念!</font></b></h1> <h1><b>崇山峻岭</b></h1> <h1><b>无限风光在险峰</b></h1> <h1><b><font color="#ed2308">茹文斌和当年一个连的老战友张曼元夫妇合影留念!</font></b></h1> <h1><b>爬山途中战友们在索道前留影。</b></h1> <h1><b>大别山的险峻可以和华山PK</b></h1> <h1><b><font color="#39b54a">张五有,王金发,部队时的一对好战友,一对好兄弟!</font></b></h1> <h1><b><font color="#b04fbb">王金发的弟弟虽然没有当过兵,但他对当兵的格外亲,对他哥的战友更亲。特别要求跟战友们留个影!</font></b></h1> <h1><b><font color="#167efb">第一张合影时有一位战友不在场,特意又补照了一张!留下了永远的记忆!</font></b></h1> <h1><b><font color="#ff8a00">大别山相聚深深感受到罗田三里畈的战友们对坦克一师的眷恋,对高炮营的眷恋,对三连的眷恋!深深感受到罗田三里畈战友那一片真挚的心!无论是住宿,还是就餐,以及旅游,他们都热情周到,服务一流!最后一晚,金发的弟弟还特意安排战友们去歌厅唱歌。难忘今宵,难忘罗田三里畈的战友们!难忘王金发战友!</font></b></h1> <h1><b><font color="#ed2308">编制人:靳怀国 茹文斌 王金发</font></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