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威尼斯

塵埃

<h3>  漫步在小桥流水的江南古镇,感受青石巷陌中慵懒的慢时光。 </h3><h3> </h3> <h3>  聆听吴侬软语在耳边浅吟低唱,遥望历史穿越千年的风霜。</h3> <h3>  古典与时尚的激情碰撞,历史和现代的完美融合。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一雕一砌,无不浸润着朴素安宁的江南风情。</h3> <h3>  白墙黛瓦,小桥流水。亭台楼阁,轩榭廊舫。花草树木,奇山异石。鸟鸣枝头,鱼翔浅底。柳暗花明,曲径通幽。顾盼之际,情不自已,顿觉桃源世外秀雅不可方物。如一首唐诗宋词跃然于纸上,在心头婉约。</h3> <h3>  唐代诗人杜荀鹤的一首《送人游吴》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遥知未眠月,相思在渔歌。描述的正是古城苏州的风土人情。</h3> <h3>  古老的吴淞江从太湖之畔走来,穿城而过。蜿蜒曲折一路向东,最后在上海市中心的外白渡桥下与黄浦江汇合,经吴淞口一起注入长江。在上海,吴淞江又名苏州河。</h3> <h3>  吴淞江的水润泽着这片被上苍格外眷顾的土地,在水的滋养下,古老的苏州城焕发出新的活力。上善若水,厚德载物。它的旁支水系充满了生命的张力,像一条条动脉一样联接着各个古老的集市和自然人文景观。形成了以苏州园林,木渎,周庄,同里,锦溪,甪直,千灯,黎里,震泽,平江路,山塘街等为代表的一批知名古镇和历史文化街区。</h3> <h3>  它们像一颗颗光彩夺目的璀璨明珠,镶嵌在这片从历史深处走来的土地上。水的灵动和柔性使得苏州城宛如雍容华贵,端庄典雅的大家闺秀一般。又如娴静温婉,婀娜多姿的小家碧玉一样。总有一种让人想要一睹芳容,一亲芳泽的冲动。这里是吴文化的发源地,同时也是自古以来富甲天下的江南鱼米之乡,商贾名流,文人雅士荟萃之地。</h3> <h3>  砖雕石砌的建筑物或仿古木质结构错落有致,林林总总地分布于小河边上。色调简洁,线条明快,不加以任何修饰。从骨子里透露出一种朴素无华的简约之美。青石板铺就的小巷星罗棋布,穿梭其中仿佛在与历史对话,与古人促膝。这些被岁月精心打磨过的青石板焕发出油亮的光泽,满是历史的积淀,用手轻轻地抚摸,顿生思古之幽情。</h3> <h3>  江南的桥大大小小,纵横交错地分布于各条临街的小河之上,古朴而淡雅,无须精雕细刻便使人心驰神往了。亦如这江南的女子一样娇小明媚,未施粉黛却光彩照人。江南的雨不急不躁,丝丝缕缕,被烟雾缭绕着,落在屋檐下荡起一圈圈的涟漪,像水墨在宣纸上泅染开来。看那层层叠叠的翠绿之间,白墙之上,黛瓦之下,藤蔓悠长,平添了几分幽遂,素淡的画面也鲜活了起来。</h3> <h3>  此时,着一身丝绸缎面的青花瓷袍,撑一把小巧玲珑的油纸伞,乘着雨色朦胧,和着波光水韵,或驻足于水边,或漫步于桥上,或凭栏远眺。看那小桥流水人家,乌篷船摇曳河上,路上行人南来北往,熙熙攘攘。做一回纤尘不染,在水一方的伊人。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也在看你。在水磨腔的江南小调里,品一口地道的碧螺春茶,尝一下特色的苏式糕点。微风拂面,细雨缠绵,花便俏了眉梢,情便动了心弦。</h3> <h3>  丹桂花开,十里飘香。那沁人心脾的芬芳穿透五百年的岁月,在董小宛与冒辟疆,柳如是与钱谦益,李香君与侯方域的爱恨情仇里悄然绽放。月亮照在静静流淌的苏州河上,桨声灯影里传来了婉转悠扬的渔家小调。寒山寺的钟声敲响了千年,在月色笼罩和桂香弥漫的姑苏城里,飘荡在谁家的客船,在他们的梦里来回地萦绕。</h3> <h3> 江南何处寻,魅力苏州城。东方威尼斯,水韵古城情。</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