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在这丹桂飘香、秋风送爽的时刻,丁家实验小学迎来了——璧山区2008年9月小学数学生长课堂现场会。会议由区教科所主办,丁家实验小学承办,全区160余人参加此次盛会。为了迎接盛会,丁家实验小学全体教师积极准备,为参会嘉宾竭诚服务!</h3> <h3> 校本特色课程:乐苗课程,承载着无数教师的梦想!</h3> <h3> 校本特色课程秧歌鼓子展示,连续几年获区级一等奖👏</h3> <h3>特色课程:兰心慧手、成长奥秘,都是师生辛苦的结晶!</h3> <h3>苗苗馨语:展示孩子们写作演讲平台!</h3> <h3>社团活动:孩子们用手工、刺绣、绘画实践着自己的梦想!</h3> <h3>早到的教师,正欣赏着丰富的校园文化!</h3> <h3>我们的教师早早做好了准备,等待着嘉宾们的到来!</h3> <h3>我们的教师热情迎接来宾们!👏</h3> <h3> 本次现场会呈现三大亮点。一是主题聚焦,围绕“小学生数学建模素养的培养”开展活动。二是内容丰富,全天活动内容为专题讲座、课例观摩、分组研讨、小组汇报、专家点评、大会总结等。三是融合创新,将生长课堂现场会、国培送教下乡培训项目集中示范、市级“核心素养”工作坊研讨会融合召开,最大限度的整合优质资源,实现区域辐射。</h3> <h3> 专题讲座,学术引领</h3><div> 上午9点,简短的开幕式后,重庆市小学数学教研员、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陈祥彬老师作了题为《数学建模素养的培养》的专题讲座。一是从数学模型的结构及表现形式、数学建模的价值、数学建模的基本过程,阐述了数学建模的意义和价值;二是列举了数概念、数运算、运算定律、数量关系、用字母表示公式等丰富的案例,让参会教师领悟数学建模的课程形态;三是指出了数学建模素养要注意的问题,特别是要设置合理的情境、充分经历建模的过程、注重模型的理解应用、注重数学建模与抽象、推理等素养协调发展。</div><div><br></div><div> </div> <h3> 丁家实验小学范中敏老师执教四年级《加法运算律》,课堂通过举例验证猜想,进而用语言表达规律,尝试用符号表达规律,孩子们学习主动积极!</h3> <h3> 北街小学罗雪老师执教五年级《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课堂通过剪拼活动,验证“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这一猜想,进而弄清转化前后图形的关系,推导面积公式,建立数学模型。课堂充分展示了生长课堂理念!</h3><div> </div> 围绕主题,深度研讨<div> 课例观摩结束后,参会教师分成四个小组,围绕本次活动主题进行深度研讨。</div><div> 小组讨论结束后,四位教师代表小组发言,从“课堂中哪个地方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建模素养?”“是如何培养的?”“效果怎么样”等方面进行了交流。大家认为,两节课,让学生经历“实际情境、提出问题、构建模型、应用模型”的过程,较好的培养了学生数学建模素养。</div> <h3> 分组讨论,积极探究</h3> <h3><font color="#010101"> 小组汇报,精彩分层</font></h3> 聚焦问题,专家指导<div> 重庆市小学数学教研员陈祥彬老师对活动的设计、两节课例和小组交流汇报作了点评与指导。他对璧山区小学数学围绕当今核心素养这一热点问题,以主题教研、课例研讨的形式举办现场会给予高度赞扬,对各小组的深度研讨和交流给予充分的肯定,也对活动如何开展得更好、课堂中如何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出了建议。</div> <h3> 最后,课改办万家琴老师通报了9月督查情况;教科所副所长苏遗华作了大会总结,对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争议问题作了解答;小学数学教研员肖西林对国培送教培训方案进行了解读。</h3><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