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土耳其跨亚,欧两洲,毗邻格鲁吉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伊朗,伊拉克,叙利亚,希腊和保加利亚,濒地中海,爱琴海,马尔马拉海和黑海。海岸线长7200公里,陆地边境线长2648公里,南部临海地区属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内陆为大陆型气候。</h3><h3>经济危机中的土耳其,表面气氛依然平静,市容整齐干净,市民普遍热情有礼,对于求教者,不吝赐教,甚至主动带路。</h3><h3>到土耳其旅行是半年多前的决定,当时土币一里拉约置换人民币1.5元,现在己是1.1人民币了。享受着里拉贬值的同时,也感受到物价的通胀,许多票价己比订票时高了不少。但总体消费比广州为低。一里拉一个的面包,足够我两餐主粮,外出就餐,人均几十里拉,己是不错的享受。</h3> <h3>格雷梅位于土耳其中部的安纳托利亚高原上的卡帕多西亚地区,格雷梅的地貌奇特,被喻为最仿似月球的表面,以壮观的火山岩群,古老的岩穴教堂和洞穴式住房闻名于世。《星球大战》电影曾在此拍摄外景。在这里乘坐热气球升空是颇受欢迎的旅游项目,在空中俯瞰大地,更是一个极佳的欣赏角度。可惜在此两天,均没有这项活动举行。</h3> <h3>朝代的更变,当时的基督教徒受迫害和驱赶,他们在漫长的的岁月中,凭着对信仰的执着和水滴石穿的坚韧,艰难地打凿出一个个洞窟,修成教堂,居室,厨房和马厩等设施。建造了自己居住的地下城,有卧室,餐厅,粮仓,洒窖和完备的通风系统,还有抵御敌人入侵的机关。后经发现,己被收录为世界文化遗产。</h3> <h3>地下教堂虽小,但穹顶和廊柱皆备,有关耶稣的故事,圣母和天使的画像描绘在岩壁内,虽然年代久远,仍鲜艳夺目。(可惜严禁拍摄)看到这样作品,想一个信仰可以如此令人产生巨大的影响,尽管艰难险阻,仍矢志不移。</h3><h3>地下城有八层多,现只开放四层,洞内宽阔的地方可容几十人,窄逼处仅供一人通过,而且需弯腰穿行。既要留意地下不平处,又要小心碰头了。</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 <h3>出于好奇的心态,住进了洞穴式的酒店,酒店除正面有门口和窗口外,就别无采光通风的地方,(空调机装在正门墙内),有窗台,严格些讲只是灯台,放上灯具和装饰品,并没有窗门。天花和墙壁皆为土石原貌,没有批荡和粉饰,地上铺了地毡,以致不时会摸到台面的微尘。</h3> <h3>被喻为“仙人烟囱“的奇石</h3> <h3>ⅠhIara峡谷内草木茂盛,河水清澈,行走时神清气爽。</h3> <h3>临水而餐,滿足视觉和味觉的感受。</h3> <h3>地中海上的明珠~安塔利亚,它是一个港口小城。</h3><h3>多层次蓝色的海面,海水清澈,连绵不断的海岸线,大小不一的鹅卵石海边,沒有一点泥沙和垃圾,吸引人们在这里晒太阳,游泳和嬉戏。</h3> <h3>抬眼望长空,你可知道我在寻觅和思想什么?</h3> <h3>安塔利亚博物馆是土耳其最大和最重要的博物馆之一,收藏了公元2世纪从佩尔格古城挖掘出的陶器,钱币和众神的大理石雕像。</h3> <h3>展厅中央的“舞者",精美绝伦,可谓此馆的镇馆之宝。</h3> <h3>罗马港湾,从公元前2世纪就是安塔利亚的生命线。直到上世纪90年代建了新港口,这里才转为游艇和短程渡船码头,蔚蓝的大海,高耸的雪山,交错的船桅构成一幅美丽的风景画。</h3> <h3>海中一石,沉浸在银光闪闪的涟漪中,犹如一个可爱的小精灵,煞是令人惊喜。</h3> <h3>许多人坐在堤岸上,等待欣赏黄昏日落,情侣双双。但愿能一直相伴到人生的落日。</h3> <h3>白天优闲干净的区街,晚上则是灯光闪烁的餐厅和酒吧,是个消闲的好去处。</h3> <h3>中国元素无处不在,到处可见亚裔面孔,乡音时常在耳边响起。商店伙计不仅用中国话“你好"招徕顾客,甚至会讲“行过路过,不要错过“。</h3> <h3>棉花堡位于土尔其Denizli市的西南部,土耳其文pamuk表示棉花,kaⅠe表示城堡,所以Pamukkale就叫棉花堡。棉花堡温泉水的常年水温35度C,很暖和。</h3><h3><br></h3> <h3>早晨,热气球和太阳冉冉升起。恍如置身童话世界之中。</h3> <h3>为了棉花堡景区保护地质不受损,游客不能穿鞋入内,当地许多游客泳装出入。当你赤脚行走在流趟着温泉水的"棉花"上,有些地方较平滑,任由灰浆从趾间溢出,有时又似行在健身石路上,实行脚底按摩一番。</h3> <h3>棉花堡的形成原理和溶洞的石钟乳形成原理一样,只是它是露天的,富含钙质的泉水从半山腰缓缓流出,钙质沉淀在表面,慢慢堆积成白色棉花样。</h3> <h3>棉花堡山上右边就是希拉波利斯的罗马城遗址,此城是公元前二世纪所建,曾是古希腊最著名的圣城,但历来的地震让这里论为废墟,如今还遗留有大浴场,竞技场,街道,大剧场等断壁残垣。</h3> <h3>希拉波利斯考古博物馆内的大理石雕像。</h3> <h3>山顶的罗马剧场非常值得一看,因为地处曲线玲珑的山顶,保存的也相对完好。整个罗马剧场呈半圆形,雄伟又壮观,可容纳12000多名观众。舞台的大部分,某些装饰板和前排的贵宾包厢座位都保留了下来,舞台上的立柱都是后后来重新修茸过,所以颜色看起来不大均匀。</h3> <h3>以弗所座落在土耳其南部的塞尔丘克,是罗马小亚细亚的都城,城市规模仅次于罗马,是欧洲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古城。</h3> <h3>古城市集门口。</h3> <h3>胜利女神雕像翊翊如生。</h3> <h3>曾经收藏大量读物的图书馆,只剩下门面的一面。</h3><h3><br></h3> <h3>一个有官职和神职人士的居所,面积约一千平方米,豪宅内外雕梁画栋,地面是马赛克铺成美丽图案。</h3> <h3>可容纳两万多人的歌剧场,音响效果极佳,坐在顶上几层,仍可听到下面舞台处的人声,想当年歌唱家响亮的歌声,肯定能让听众大饱耳福。</h3> <h3>以大半天时间参观以弗所,只能粗略游览其中一部分,曾经辉煌的古城,遭逢地震,夷为废墟,不禁令人扼腕叹息。</h3> <h3>海滨之城伊慈密尔是土耳其第三大城市,濒临爱琴海。</h3><h3>中途转乘,匆匆一瞥。</h3> <h3>夕阳晚照钟楼广场。</h3> <h3>伊斯坦布尔是土耳其政治,经济,文化,金融,新闻,贸易,交通中心,是世界著名旅游胜地,繁华的国际大都市之一。</h3><h3>位于巴尔干半岛东端,博斯普鲁斯海峡南口,扼黑海入口,当欧亚交通要冲,战略地位极为重要。</h3><h3>公元前658年始建在金角湾与马尔马拉海之间的地岬上,称拜占庭,公元330改建为东罗马帝国首都,改名为君士坦丁堡,别称新罗马,1453年成为奥斯曼帝国首都,后改名为伊斯坦布尔。</h3><h3>1923年土耳其共和国初建时为首都,(后来首都是安卡拉)伊斯坦布尔才成为国际上的正式名称,现在市区己扩大到金角湾以北,成为地跨欧,亚两地的现代化城市。l</h3> <h3>方尖碑耸立的苏丹艾哈默德广场,曾是拜占庭帝国京城君士坦丁堡的体育和社交中心。也是当今游人必达的地方,许多名胜古迹就在广场附近。</h3> <h3>圣索菲亚教堂,最早为拜占庭教堂,在奥斯曼时期被改为清真寺,教堂精美的基督教马赛克图被石膏以及伊期兰风格壁画复盖,直到土耳其第一任总统下令改为博物馆。</h3> <h3>圣索非亚大教堂的另一个侧面。</h3> <h3>这座建于公元六世纪的大教堂,最显著的就是那巨大穹顶以及令人惊叹的拜占庭壁画,由约5mmx5mm的彩色马赛克铺成,虽年代久远,仍金光灿灿,鲜艳夺目。</h3> <h3>壁画局部放大,就可看到那每一块的真容。</h3> <h3>教堂随处可看到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风格的共同存在。</h3> <h3>在土耳其经常看到许多猫咪和狗只,这只藏身在博物馆里花猫,是否己通晓圣经和古兰经?又是否会令神憎主厌?</h3> <h3>卡拉教堂的穹顶和壁画也是由彩色马赛克铺砌成。很佩服两千年以前匠人的聪明才智。</h3> <h3>精美绝伦的卡拉教堂穹顶。</h3> <h3>蓝色清真寺建于1609年,是全世界唯一拥有6座"宣礼塔"的清真寺,被称为世界十大奇景之一,据说清真寺由大理石叠建而成,没有使用一根钉子连接。</h3><h3>蓝色清真寺正在进行维修,屏蔽了大部分,有点可惜,未能目睹其精采部分。仍可</h3><h3>看到一些蓝花草磁砖铺盖的墙壁。</h3><h3>土耳其当局为重塑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时的辉煌,又正在新建一座有六个宣礼塔的清真寺了。</h3> <h3>苏丹艾哈默德广场上,这边是警车和全付武装的军人。</h3> <h3>那边是换装准备表演的大叔。</h3> <h3>据说旧时,伊斯坦布尔老城的人总在夜间听到地下的水流声,却没有人知道其中的缘由。直到上世60年代才被考古学家发现,拨开了神秘的面纱。原来地下有一个巨大的蓄水池,建造得如宫殿一般,宫内3百多条粗大的石柱,支撑着巨大的砖制拱顶。人们称它为地下水宫。</h3> <h3>地下水宫内充滿神秘色彩,有点阴森诡异的感觉。其中两条柱座上有蛇发女妖美杜莎头像,相传可示于敌前,敌人皆变成石像,因美杜莎的邪功,将其头颅倒置,以作避邪之用。</h3> <h3>巴扎在土国语中意为集市,大巴扎由苏丹穆罕默德二世修建,前身是一座面积不大的圆顶货仓,后来随着货仓,临近商店和驿站之间的巷道被加上屋顶,大片区域被囊括进去,一个四处延伸如迷宫的市场开始形成,并保存至今,大巴扎仅出口就有26个,有至少58条室内街道和4千多间商铺。</h3> <h3>大巴扎作为伊斯坦布尔最有名的购物场所,也是游客参观的热门地方,观光的意义已大于购物本身,因为这里的物价跟外面比起来并没有优势。</h3> <h3>内里商品琳琅滿目,应有尽有,人们拥挤,店员吆喝,热闹非常。巴扎内巷道纵横交错,如入孔明的八卦阵中,令我完全丧失方向感。</h3> <h3>在离大巴扎不远的地方,有一个香料市场,专门售买各种香料,糖果和坚果,据说当地人多在此购物,价钱比大巴扎实惠,不会漫天开价。</h3> <h3>博斯普鲁士海峡是地中海通往黑海的唯一海峡,海峡把土耳其分成欧洲和亚洲两部分,海峡长30千米,,最窄750米,博斯普鲁士大桥飞架,贯通伊斯坦布尔欧亚两岸。</h3> <h3>大桥于1957年提出建设设想,1970年2月动工,1973年10月30号正式建成通车。桥长垮距1074米,全长1510米,桥面39米,桥下净空64米,为欧洲第一大桥。</h3> <h3>20里拉乘坐游船,来回折返一次,分别靠欧洲和亚洲岸边行驶,时间约一小时半,认真超值。</h3> <h3>乘游船畅游海峡,两岸树木葱郁,村庄,游览胜地,华丽住所和别墅星罗期布,美</h3><h3>景尽收眼底。</h3> <h3>在伊斯坦布尔,举目之处都可以看到清真寺的圆顶和高高的宣礼塔,苏莱曼尼耶清真寺是其中有名的一间,巨大的建筑群综合面积超过7万平方米,不是只有孤立的礼拜场所,还包括名为《经学院》的学校,一个旅店,一座医院,施济厨房,公共浴室,图书馆,大花园和坟场。</h3> <h3>精致的宣礼塔。</h3> <h3>高大富丽的内堂。</h3> <h3>金角湾的加拉塔大桥上,两边围栏无数钓杆斜立,许多人在垂钓或贩买钓鱼工具和饵物,当然还有当天的渔获。</h3> <h3>加拉塔大桥下一层和桥脚的渔码头,是一整排的餐饮店。</h3> <h3>现场烤制的鱼汉堡包,发出阵阵诱人的香味。</h3> <h3>12里拉一个热辣辣,香喷喷的鱼汉堡包,每个售买店铺都人头拥拥,排队购买。</h3> <h3>每到一地,除了参观名胜美景之外,品尝当地美食必不可少。土耳其最普遍的菜式便是烧烤了,各式牛,鸡、羊肉类和蔬菜,如茄子,土豆,玉米番茄辣椒等等,都可以烧烤一番。</h3> <h3>优闲时间,在伊斯坦布尔最有盛名的甜点百</h3><h3>年老店,品尝一杯奥斯曼咖啡和甜点,也是一种愉快的享受。每件点心约十几里拉,份量十足。而咖啡就比较袖珍,但是香浓,适合慢慢地品。杯底剩余少少咖啡渣,有人倒出来,以形状决定占卜结果。</h3> <h3>水果也很丰富,甜瓜,蜜桃,苹果等等,随处可买,大概都是4~5里拉一公斤。石榴尤为最多,街头马路边,处处都是现榨石榴汁和果汁的店铺,5里拉一杯(一次性塑胶水杯),也有大小瓶装,价格不一。</h3> <h3>土耳其卷饼是最普遍的食品,一件饼皮或面包,裹着不同的馅料,便是大众化的主食,不论餐馆点菜或打包行街,边走边吃,随处可见。价钱因地段,大小和馅料不同而有所区别,所见之处,最低消费5里拉。</h3> <h3>一群土耳其青午正有草地上交谈,他们热情有礼,亲善易沟通接触。应我们的请求,一人弹起土耳其的传统乐器,其余几个合着拍子,轻唱一歌。</h3> <h3>伊斯坦布尔的交通,有轨交通比较方便和准时,而公交汽车比较多,繁忙时段和地段,塞车也经常见到。</h3><h3>综述在土耳其多天的旅游,总体而言,觉得非常有意义,对土耳其有更进一步的认识,但若脚力和腰力欠佳的伙伴,建议谨慎入地下洞穴参观。</h3><h3>再见,伊斯坦布尔,再见,土耳其。</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