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三孔参观记

青莲居士

<h3>  山东省曲阜市以有孔府、孔庙、孔林而名闻天下。2018年9月7日,中央电视台选择曲阜作为今年中秋晚会的主会场(海外分会场设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和澳门悉尼)向全球直播,突出地说明了曲阜作为孔子的诞生地和儒家文明的发祥地,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方面的地位无可替代。</h3><h3> 三十年前我曾经与几位同事一起到曲阜一游。时至今日印象早已模糊一片。只是粗线条记得,孔庙很庄严,孔林很大,孔府建筑很紧凑,很辉煌。总体印象是历代帝王对孔子的封号愈来愈长,王公贵族对圣人都崇拜有加,如此而已!</h3><h3> 利用国庆假期,传海约我带领做完作业的启光,去"三孔"圣地游览一番。我欣然同意。</h3><h3> 10月2日一早,我们便从商丘出发了。</h3><h3> 一路上大家欣赏着高速公路两旁的一片片青翠,兴奋地闲聊着想象中曲阜的历史和今天。</h3><h3> 车子一进曲阜市,我就感到与三十年年前相比,其变化之大真是令人瞠目结舌!原来狭窄、零星分布着小商贩的旧街道不见了,代之以宽广整洁的柏油马路。两旁是很具特色的仿古建筑,鳞次栉比,让人应接不暇,给人总的印象是大气丶得体!</h3><h3> 上午10点,车子停在孔府门前广场。客服人员帮我们找好停车位停好车,我们一行四人便走进了孔府大门。</h3><h3> 当然,建筑还是原先的模样。与当年不同的是,来参观的人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是当年虽然也算熙熙攘攘,但与今天实在无法比拟;眼前游人的密集程度,比那时要说多了十倍、几十倍肯定毫不为过!二是因为正值国庆长假,青少年学生和小朋友特多,许多人像我们一样是携子带孙而来!三是人们的关注重点和关注程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三十年前,多数人是为了猎奇和散心前来参观浏览,今天人们更多的是,想带孩子来感受国学的魅力,探访这位圣人和国学鼻祖的相关信息,鼓舞他们书写自己壮丽的人生。</h3><h3> 参观孔府,从头门到尾端的神庖房,从接官厅到圣人家人的寝宫,我们都会仔仔细细地看。只是因为人太多了,有时人头攒拥挤不过去,难免恋恋不舍离去而造成顾此失彼。</h3><h3> 看完巍峩粛穆的孔庙,我们僱人力车赶往孔林。</h3><h3> 孔林是孔氏家族的陵园,总面积达3804亩。我想,除了皇陵,在家族墓园中,这里是中国甚至世界最大的陵园了!</h3><h3> 由于面积过大,已参观半天有些疲惫的我们,唐宋明清各园全都留待以后再看,只到孔子墓前去瞻仰了一番。</h3><h3>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幅幅动人的景象:很多家长带领孩子在圣墓前献上鲜花果品,然后長跪不起,一面嘴里还念念有词,大概是祈求圣人赐给孩子智慧,保佑孩子成才吧!圣人墓的右侧是他的爱徒子贡的陵墓,左侧不远处埋葬着他的儿子泗水侯孔鲤。</h3><h3> 下午三点多,我们从孔林出来时,遇到了一队男女孝子。他们身穿重孝,前面一人抱着骨灰盒,后边的人手托祭品和鲜花等等,正从往外出的游客人流间隙中往里挤。孝子后边还跟着一队手执镢头、铁锹的人,他们大概是请来的忙客。他们的任务是等丧主和宾客祭奠之后让亡者入土为安。</h3><h3> 我们出了孔林,用手机联系来的士,坐车回到孔府门前广场。</h3><h3> 在出租车上,我们与的士司机闲聊。听说他也姓孔我们很高兴。我们向他咨询刚刚遇到的送葬人群的事。他说,目前生活在曲阜当地的孔氏家族,大约有10万人。只要是孔姓家族中人,死后都可以入葬孔林。我们还向他咨询了关于当地丧葬方面的风俗民情。</h3><h3> 下午4点,我们驱车回程,七点回到商丘。吃过晚饭传海一家返回老家民权。</h3> <h3>一一 </h3> <h3>龙柏。两条龙从树根爬上树梢,你见过吗?</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