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五班同学的纪念册发布后的两天,居然有400的点击量,实在是有些出人意料。从五班的纪念册编好以后,就想着要总结一下,因为这段经历对我个人确实有不同的意义。</h3><h3> 沈老师说过: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子。再美好的故事也经不住岁月的蹉跎,再悲伤的往事也抵不过时间的遗忘。</h3><h3> 可是总有各种各样的事情牵绊,写了一个大纲就一直放在那里了。直到国庆节放假了,才有时间把他写完。</h3> <h3> 事情的起源是一个星期天早上和沈老师的聊天。</h3><h3> 沈老师说:如果你愿意,找时间再给你发一些中年的帅男靓女的近照。赶到中秋佳节月正圆,你做相册送给同学,《他和她》们,会一辈子记住和感谢你的一一依然聪明的脑袋瓜哟!从前就在你心里!有哭有笑的童年就会站在你的面前!!!</h3> <h3> 开始的时候真没有敢答应老师,因为我不知道我能不能做出来老师想要的东西,刘雪霞已经做了那么多,高倩也用美篇做过相册。</h3><h3><font color="#39b54a"> 考虑了两天,最终决定做下去,不为别的,为了四十多年的同学情谊,为了八十多岁的沈老师。对于做过计算机管理员,做过期刊的编辑我而言,应该可以完成任务,照片的处理,图像整理虽说不是太难,但对于眼神不是太好的我依然是一个挑战。</font></h3><h3> 您说的关于相册的事情,我已经在开始准备了,想着要给老师和全班同学做点事情深感荣幸,同时也倍感压力。相册这种事情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很复杂,既然老师委以重任,我则当尽心尽力,给老师和同学们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h3><h3> 工程师的脑子有时候会把简单问题复杂化了,关键是出发点就是为了追求完美,把能想到的细节都想到,第一天整理照片,现在照片有400张了,下一步就是归类,取舍,初步设想架构。</h3><h3> 准备给每个同学写一句话,但是由于那时太小,对有些同学的印象不清了,怕写的不够准确,伤了别人的自尊,初稿写出来,我会给老师过目,请您帮忙斧正。</h3> <h3>老师的意思我明白,正是因为我考虑清楚了才决定做这件事,因为这是老师对我的信任。我也想为五班的同学们做点好事,尽一点绵薄之力。好在时间还比较充裕,我会努力去做好,不辜负老师的期望。😛</h3> <h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了好的工具,才能更好的工作,拼图,修图都需要用一些软件,这里只是一部分工具软件。</h3> <h3>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生长在一个特殊的年代,在文革的动荡中我们渡过了整整七年的小学时光,我们五班先后有65名同学和我们在同一个教室里一起学习,虽然现在有一部分同学还没有联系上,但是在五班的名单里,每个同学都应该有一席之地。</h3><h3> 开始的时候手头的资料有限,除了一张旧照片,和一张不完全的同学名单,要把那么同学的名字都回忆出来,确实很难,因为有些同学在五班待的时间很短。</h3><h3>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在群里的同学们的帮助下,特别是刘乐平,祁贵平同学的努力,才有了这份名单。</h3> <h3>按照中国人的习惯,通常是按照姓氏笔画排序的,但是用了以后才知道,在人们脱离了纸笔以后,进入了电脑和手机时代,对于大多数用拼音输入汉字的人来说,笔画排序是多么的不方便。最后还是改成了用拼音字母排序,无论是输入还是查找都方便了很多。</h3> <h3> 当开始给每一个同学设定一个页面的时候,就准备给每一个同学写一段话。可是后来发现这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只好请沈老师来写,由于人数多,沈老师打字慢,就亲自用手写出来的。</h3> <h3>拼个人像 拼出不同的特点风格,展示出每个人的风貌</h3> <h3>姜波和贾举文的照片都是因为像素太低,只能用于远景照片,拼图的效果不行,都请他们重新补发了照片。</h3> <h3>郝亚萍提供给的自拍照片逆光,光线太暗,面部明显看不清楚,经过了重新处理,才能使用。</h3> <h3>贾举文的拼图做了好几版,做完以后进行比选。</h3> <h3>薛念念的照片,开始做的时候只有一张,构图很困难,后来图片多了,又陷入了选择困难。太多太少都会让人纠结。</h3> <h3>从第一次完成初稿,到正式发布,中间过了整整一个月,除了郝亚萍的照片是新加的,其余的工作都是在不断的修改完善,个中的辛苦真是无以言表,常常在半夜被一个好的创意从梦中惊醒,有时候改图改到头痛至极。正是在这种不断的改进和完善中才有了今天的成果。在制作的过程中,真正的是痛并快乐着,一方面要克服视力不足记忆力差的困难,另一方面也在享受着每一个阶段成果带来的愉悦。第一次做难免走了很多的弯路,从软件的选择,文章的架构,到每一个段落设立,词语的比选与推敲,每一幅照片的选取都是再三的比较,都是一次次的挑战。花功夫最多的就是人像墙的拼图,首先就是照片的选取,有的照片像素太低,或者视角偏差太大,表情过于夸张,面部光线太暗的,都需要进行调整处理,实在不行就要联系同学,换照片。这中间又要反复联系花费了很多时间。选好了照片,进行抠图,也是费时费力的事情,但是这只是简单的劳动,最复杂的就是如何拼在一起,试用了好多种软件,每一个单张照片没有问题,但是拼在一起就会产生很多问题,诸如色差,明暗对比,相邻照片的的连接等等,先后拼过了十多张,直到发布那天的早上还进行了最后一次修改。</h3> <h3> 编纪念册是一个细致的工作,为了减少差错,找了一位高人朋友,帮我审阅。才有了一次次的修改,一次次完善,一次次的提高。有的图片,修改前后差别是很细微的变化。修改的过程是痛苦,虐心的。在我们平时的设计工作中有一句顺口溜:"业主虐我千百遍,我待业主如初恋"。即便是有时改图改的烦躁,恨不得踹上对方两脚,到最后还是得坐下来慢慢改。</h3><h3> 为了增加趣味性,让相册成为好玩的东西,特意做了一个美颜照片的拼图,个人觉得这个创意还是不错的。😛😛</h3> <h3> 音乐的选择其实是最容易的,因为就是因为有了这首《回到那年》,才让我有了信心。当初听到这首歌的时候,就深深的被吸引了。</h3> <h3>这张照片是初稿的前半部分完成后,沈老师评语,没有想到老师给了这么高的评价。😀😀</h3> <h3>在编的过程中由于数据量大,经常内存不够,手机没电了,发热,甚至死机。所以很多工作是在电脑中完成的。</h3> <h3>沈老师特意为相册赋诗一首。</h3> <h3>文字部分是最容易出错的,所以要打印出来,认真的校对。</h3> <h3> 开始编的时候,主要是图片工作量,对文字想的不多,随着编的进程不断的完成,才觉得文字的内容太少,需要完善的地方还很多。有很多部分都是在路上构思的,不是很确切,有的开始觉得还行,睡一觉醒来,觉得还是需要修改。下面这段话是最后写的文字,逐字推敲,反反复复的修改了两天。</h3><h3><font color="#1564fa"> 也许年少的时光太过青涩,让我们不懂得珍惜,以为未来的日子有很长,也正是因为当初的稚嫩,才让我们渡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拥有了一段可以值得怀念一生的纯真与快乐。时光就像沙子从指缝中悄悄地流掉,一去不返,记忆里的片段也变得朦朦胧胧,似梦一场。</font><br></h3><h3> </h3> <h3>当我写完这段话的时候,我们的相册点击量已经730了。这也是非常值得欣慰的。😋😋</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