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之旅:(5)柏林墙——历史的伤痛

张育钦

<p>1989年9月下旬,我公出去了西德的鲁尔地区。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从西德的电視中看到了柏林墙前发生的一幕幕令人眼花缭乱的情景,直至东德政府于11月9日开放柏林墙。</p> <h3>再往后,从西德的电视中又看到,西德 民众在边界迎接东部来的同胞,西德商贩向他们赠送各种水果,西德当局向进入西德的东德人发放西德马克作为零花钱。而每次接送我们上下班为我们开车的中巴女司机兴奋地告诉我们,她的双亲要过来团聚,旅馆又告知要腾出更多房间 接待东部来的同胞…… </h3><h3>再以后就是全世界都看到的,1990年6月,东德政府决定全线拆除柏林墙,1990年10月3日,统一后的德国宣告成立。</h3> <h3>如同柏林墙的建立一样,柏林墙的倒塌也有着国际和东德国内的深层次原因,当然这是历史学家们的课题了。柏林墙在拆除过程中还刻意保留了几段作为纪念,如今成了每个到访柏林的人必去的景点,其知名度已远远超过了柏林的其他许多景点。</h3> <h3><font color="#ed2308">下图是柏林墙博物馆门前的一张示意图。图中深红色的线即是东德政府建的柏林墙,把西柏林团团围住,不让东德民众进入西柏林。左侧从上到下分别为法占区、英占区、美占区,东侧苏占区即东柏林也是东德国家的首都。图中右下角的文字说明是:1961年8月13日建墙,1989年11月9日墙倒塌,总长156公里,其中在城区是43公里,总共设立了302个监視塔。</font></h3> <h3>保留的柏林墙中最著名的即是“东边画廊” East Side Gallery,它位于柏林的东部,在墙的东侧向着东柏林的一侧是喷画艺术家们作的画,是当今世界最大的露天画廊。</h3> <h3><font color="#ed2308">从柏林市中心去东边画廊可以坐S-Bahn (S线,轻轨),至原东柏林的火车东站下車,出站过马路往左侧走不远即是东边画廊的北端尽头。下图是柏林东火车站。</font></h3><h3><br></h3> <h3>我们則是从市中心坐U-Bahn(U1,地铁1号线)前往,至华沙街(Warschauer Strasse)站下车,步行1公里左右进入东边画廊的南端尽头,然后往北走,看完整个画廊,则在火车东站坐轻轨S线回市中心。</h3> <h3><font color="#ed2308">刚出地铁站,街边就看到了一堵墙,这里还是原西柏林地区,离东边画廊还有一段距离呢!也许这堵墙是当年西柏林人的搞笑“作品”?</font><br></h3> <h3><font color="#ed2308">这是出地铁站往北走的大路,前面就要过桥了。</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流经柏林的施普雷河Spree,图中左侧是原东柏林地区。</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奥伯鲍姆桥Oberbaum,柏林的地标之一,二战时期被纳粹炸毁以阻止苏军从东部攻入城中心。美苏冷战时期,这里是东西柏林的分界线。</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过桥进入东柏林</font></h3> <h3>过桥后往左转很快就到达东边画廊。这段保留的墙全长1.3公里,1990年2月开始,来自世界21个国家的近120位艺术家绘制了105幅画作,并于1990年9月28日正式向公众开放。</h3> <h3><font color="#ed2308">柏林墙东边画廊的标示牌。图下部的文字:建墙时间是1961年后,墙倒塌时间1989年11月9日,作画1990年2月至9月,维修日期为2009年。</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画廊上最著名的就是“兄弟之吻”,作者是俄罗斯的迪米特里·弗鲁贝尔Dimitri Vrubel ,画作的根据是1979年东德建国三十周年庆典时,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和东德领导人昂纳克会面时的真实历史照片。其实下令建柏林墙的是昂纳克的前任鸟布里希和支持他的苏联的赫鲁晓夫,下令拆墙的則是昂纳克的接班人克伦茨和背后支持者苏联的戈尔巴乔夫。画作中的两位“兄弟”中枪了,成了世界名人。昂纳克最后流亡于智利,1994年5月去世,终年81岁。</font></h3> <h3>画廊中的作品良莠不齐,有些抽象画很有震撼力,富具想象力,立体感强,还有些调侃的作品也有新意。但也有些纯粹是涂鸦,其寓意大概只有作者本人所知。</h3> <h3><font color="#ed2308">游向自由</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冲破围墙</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翻越围墙</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萨哈罗夫,前苏联的科学家,“氢弹之父”,前苏联国内的持不同政见者,1975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中间三个头像从上至下依次是德国的名人席勒、歌德和爱因斯坦。</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翻墙者</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日本人的画作</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让其生长</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墙边的艺人</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画廊中段售纪念品的亭子</font></h3>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在小地方干着小活的许多小人物能够改变世界的面貌”。</span></p> <h3><font color="#ed2308">这里也有情人锁?</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对话解决问题</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东边画廊的北端尽头,图中左侧是施普雷河,现在看到的涂鸦则是在面向西柏林一侧的柏林墙上画的,图中右侧是原东柏林地区,两德统一己快三十年了,东柏林还在不断的建设中。</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柏林墙和施普雷河之间有一段不足百米宽的草坪,河的对面就是当年的西柏林,现在再也看不到当年的森严戒备了。</font></h3> <h3>接着要去的是柏林墙边上的另一著名景点“查理检查站” (Checkpoint Charlie),这是柏林墙建起后设立的一个东西柏林之间的通道。</h3> <h3><font color="#ed2308">下图中的一个红点即是查理检查站,它位于东柏林和美占区之间,来往于东西柏林间的双方官员、军人及外国人都通过此检查站。</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柏林墙拆除后,德国政府又“复制”了这个检查站,作为对那段历史的纪念,并且在1998年10月竖立了美苏两名军人肖像。我们是从东柏林过来的,首先看到的是美军肖像,所以美军肖像面对的是东柏林,他的背后方即是西柏林的美占区。</font></h3> <h3>游客在此可与美苏双方“军人”合影留念,代价是支付3欧元,还可使用帽子之类的道具。</h3> <h3><font color="#ed2308">看,一女士付钱后“美军”正给她找回零钱。</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带上了“苏军”帽子拍照。</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检查站另一侧竖立着苏军肖像,他面向的是西柏林。</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西柏林一侧的出售柏林墙纪念品的商店</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看着眼前川流不息的游人和繁华的街道,真不可想象,这里一度曾经是当年美苏双方坦克对峙的前线(网图)。</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这是在市中心保留的又一段柏林墙,图中所示是在西柏林一侧,現在这里建了一个揭露希特勒纳粹罪行的展览长廊。</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这一侧是原东柏林地区,墙的前面当年有缓冲区、铁丝网、军警巡逻,东柏林人是无法靠近柏林墙的。</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柏林墙只是普普通通的水泥墙,这种水泥墙全世界到处都有,只是柏林墙被加上了其他多种元素后就被德意志民族千万次的诅咒。柏林墙倒塌已近三十年,伤痛的历史渐渐远去,但伤痕还在,新成长的一代年青人,当他们坐在美丽的施普雷河边,远望对岸原西柏林的景色,是否知道前辈们受过的磨难和历史的伤痛?</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