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东方,红耀连元

奈尼木木

<h3>无锡连元街小学(我们那时叫东方红小学)创办于1898年,原名竢实学堂。这里,曾经走出过江泽民主席的老师顾毓琇,著名经济学家孙冶方,钱基博、钱穆两位国学大师也曾执教于此。120年光阴走过,她始终与时代同行——培根竢实,乐育英才。<br></h3> <h3>1897年,教育家杨模在无锡老城文曲星眷顾的地方——连元街,集资购下上寿禅院旧舍,创办了竢实学堂。这是我国创办最早的新式学堂之一。<br></h3> <h3>1898年2月15日,竢实学堂正式开学。当时学堂第一批招收学生21人,年龄最大者为25岁,最小者15岁,所设课程分三类:中文(包括历史、地理、修身等学科),算学,外文(包括英文、日文)。虽然初始阶段规模不算大,但第一届学生大多赴国外留学。<br></h3> <p class="ql-block">特别鸣谢丁士元同学提供的上面三张珍贵照片。据士元同学介绍,三张老照片为:孔庙学宫,后改为八中校舍,其前的牌坊则早已不复存在。大成门,为当时我们进出校门处;进贤亭,我们入校时刚刚拆除,同学们可能未看见。</p> <p class="ql-block">我们这一届的两个班,算是上连元街小学时间最长的了,因为学生实在太多,对口中学市八中接纳不了,这两个班就在连元街戴了“帽子”,上了一年初中,美其名曰“戴帽子初中”。</p> <h3>金风送爽,丹桂飘香,今天,连元街小学校园内一片欢腾,近两千名校友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连小120周年校庆,共同祝福母校生日快乐。</h3> <h3>公花园,我们儿时的后花园。虽然是假山假水,但那时没有高楼,攀爬到假山上,居然也有“会当凌绝顶”的感觉;泛舟水中央,不由“让我们荡起双桨”哼唱……</h3> <h3>图书馆,是那时的市标建筑,大自鸣钟准点敲响,唤起我们儿时的欢乐时光</h3> <h3>如今,公花园、连元街小学,都已湮没在鳞次栉比的高楼里,不灭的,是我们最美好的记忆</h3> <h3>今天相聚,我们又回到了往日时光。40多年未曾相见,如同封存的美酒,打开了,醇香、甜美而绵长…<br></h3> <h3>王琦、蔡葵、陈萍、杨雅芬、陆甦、陈烽、胡君、支小英、胡琦、华平、奚燕、刘金燕。<br></h3> <h3>董晓秋 廖维克 丁士元</h3> <h3>华绛</h3> <h3>陆甦</h3> <h3>杨雅芬 蔡葵 王琦</h3> <h3>王为农</h3> <h3>胡君 范莉萍</h3> <h3>宋学超</h3> <h3>蔡晓彤 尤一萍</h3> <h3>王亚兰老师,我们的班主任,慈祥和蔼,诲人不倦。儿时的我们,充满理想,满怀希望。正是您,引领我们走向“诗和远方”……师恩难忘!衷心祝福您,福寿安康,笑颜永驻!</h3> <h3>这里面有我们40年前的班主任、任课老师,您能认出几位?(特别鸣谢杨敏霞同学提供的珍贵照片)</h3> <h3>一日为师,终身为师;一日同学,同学一生。人生旅途中,难以忘怀这纯真的师生情、同窗情。同学这个词份量很重,40年前,我们稚气未脱,历经风华后,我们已经走过(不惑),如今共同走在(知天命)的阶梯,以后还要共度(耄耋).....我们不孤独不寂寞,因为有你、有我、有他(她),有同学好友一路陪伴,共同追求美好未来...<br></h3> <h3>东方红,太阳升!愿百廿年老校连元街小学永远照耀孩子们阳光灿烂的日子,一代又一代英才茁壮成长!祝福您,母校!</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