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近日人民公安报开辟《改革开放40周年.回眸》专栏,以群众的视角讲述改革开放以来公安工作的变革。作为全省唯一征稿单位,经过认真研究和仔细筛选,宣传处特邀并协助济南市民巡访团团长辛安撰稿,几经修改,从一名普通市民角度,通过几件具体的事例,以点代面讲述了四十年来公安工作的巨大变化和始终如一的爱民情怀。<br></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010101">我见证了改革开放40周年</font></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010101">济南公安工作的巨变</font></b></h1><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010101"><br></font></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作者:辛 安(济南市市民巡访团团长)</h3><h3>
中国改革开放40年,是波澜壮阔的40年。
我出生在一个革命家庭,1968年参军入伍,在部队服役20年,后转业到海关工作20年直到退休。虽然遗憾的是没有在公安战线工作过,但我一直有割舍不断的“公安情结”。
我的父母都是抗战老战士,同时又是公安战线的老兵:父亲在抗日战争时任山东省原五龙县公安局科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青岛崂山公安局笫一任局长,后调到青岛市公安局工作;母亲为青岛市公安局科员。后来,父母都转到地方政府工作。
一身警服,穿在身上是责任,更是人民的嘱托,金盾下的荣光令我心生敬意,荣光背后是镌刻在心灵上的职业信仰。受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从小就敬重公安民警,也一直关注这支队伍,见证着40年来济南公安的发展。</h3> <h3> “110”——人民危急时刻首选的保护神</h3><h3>
如果在济南街头随便采访一名市民,问在遇到危险和紧急情况最想向谁求助?大家肯定会回答:“找110!”
我比较爱管闲事,曾看到有人在街头打架斗殴,便第一时间拨打110,民警及时赶到平息了事端。生活中,我关注民生,因路边烧烤晚间扰民多次拨打过110;因小区里有人养狗半夜狂叫打过110,每一次都得到及时而圆满的解决。</h3><h3> 我身边的群众都认为,110是在改革开放中公安战线涌现出来的一面鲜艳的旗帜,是保护人民群众的一面盾牌,是打击犯罪分子的一柄利剑。<br></h3> <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济南交警——新时代展现执法为民新风貌</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济南交警用责任和创新守望市民的幸福生活,与这座城市共同成长,砥砺奋进、永无止境。
我亲眼目睹了济南交警殚精竭虑为改善济南交通秩序作出的贡献。他们对近200个社区实施交通微循环改造;在100条道路开辟公交专用道;研发违法停车自动抓拍设备;自办电视栏目《交通进行时》、济南交通广播,开通微博、微信等与市民加强互动交流;深化交通志愿服务、“泉城好司机、文明济南人”主题宣传以及“最美驾驶人”评选活动;创新实施了“逆向左转车道”、“潮汐车道”、“可变车道”、“会思考”的信号灯;推出快处快赔新机制,“闯红灯人脸识别系统”,“机动车斑马线礼让行人”;队伍中涌现出“最美交警”“铁臂哥”“标尺哥”等榜样人物。
</h3><h3><br></h3> <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二维码门牌——数字化警务管理升级新服务</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 小门牌背后折射出了大民生。去年7月,济南市公安局在全市开展标准地址二维码管理工作,目前已经完成1300余块的二维码门牌编制登记制作工作。市民用微信扫一扫门牌上的二维码,就可查询房屋具体位置、社区民警联系方式、警情通报、安全防范宣传等信息,并可进行一键报警求助。此外,对出租房屋的管理也是新门牌的一大功能。只要房东手指一点手机,派出所就能掌握新租户的相关信息,房东也不用随时到派出所更新资料,有效解决了公安机关信息掌握难的现实问题。
“扫一扫,门儿清。”二维码门牌,终结了房屋地址“九龙治水”的管理诟病,彰显出济南警务管理的“智慧范儿”,实时动态管理,大大提升了服务效能。听说,济南市公安局还将与民政、旅游、土地、房管等部门协商建立地名地址协同管理机制,引导相关企业开展二维码门楼牌的民生服务功能应用,主动融入“智慧城市"建设,真正让数据多跑路、市民少跑腿。<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