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r></h3><h3> 《江南水乡》——扬眉</h3><h3> 春雨如酥润江南,桐油纸伞撑玉兰。</h3><h3> 小桥流水石皮弄,粉墙黛瓦乌篷船;</h3><h3> 花格窗棂红妆绣,吴侬软语噱评弹。</h3><h3> 水牛桑田牵斗笠,茶楼酒肆意阑珊。</h3><h3><br></h3><h3> 南浔古镇是<font color="#167efb">十大水乡</font>之一。南浔古镇即南浔镇,南浔镇位于中国长三角城市群的中心腹地,太湖南岸,是浙江省湖州市接轨上海的东大门,是湖州市南浔区委所在地。全镇区域面积141.3平方公里,其中古镇区2平方公里,总人口13.74万。拥有全国文明镇、中国魅力名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国家卫生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全国千强镇、全国村镇建设先进镇、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长三角最具投资价值县市、浙江省百强镇等诸多荣誉称号。距今已有三、四千年的历史。</h3><h3><br></h3><h3> 古<span style="color: rgb(1, 1, 1);">镇</span><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南</span><span style="color: rgb(1, 1, 1);">浔</span><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地</span><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处</span><font color="#167efb">杭嘉湖平原</font><font color="#010101">腹地,北濒太湖,东与江苏吴江升交界。水陆交通便捷,318国道、长湖申航道横贯东西,距上海、苏州、杭州均在百公里上下,镇区面铝34平方公里。1991年,南浔名列浙江省15个历史文化名镇之首。南浔镇巳被我国向联合国推荐为世界文化遗产。南浔是中国近代史上罕见的一个巨富之镇,孙中山就职临时大总统的第二天,就曾正式宣布南浔镇升级为市。在这个熙熙攘攘的古镇上,有着号称“四象”的江南四大首富。又有类如</font><font color="#167efb">《红楼梦》</font><span style="color: rgb(1, 1, 1);">中宁国府、荣国府那样八家公爵似的,号称“八牯牛”的大富之户,以及拥有充满了民间嘲讽意味的,号称“七十二只金黄狗”的豪门、财主。</span><br><br></h3><h3> 南浔是浙江省历史文化名镇,历史悠久,南宋以来已是<font color="#167efb">“水陆冲要之地”</font>,历来是江南闻名遐迩的<font color="#167efb">“鱼米之乡”</font>、<font color="#167efb">“丝绸之府”</font>、<font color="#167efb">“文化之邦”</font>。如今水乡古镇的景色风韵依旧,镇北运河东西横延,镇中市河南北穿镇而过,河街相交桥梁通便,黛瓦粉墙绿柳拂水,古老的石拱桥、夹河的小街水巷、依水而筑的百间楼民居,组成了一幅原汁原味的江南水乡图。<br><br></h3><h3> 南浔名胜古迹众多,与自然风光和谐融化,不单外美,而且内秀,既充满着浓郁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灵气,又洋溢着江南水乡古镇诗画一般的神韵。三阁老、三尚书、四十二进士、饱学之士,著书而论,作品尚存。嘉业堂藏书楼、私家花园小莲庄、颖圆,似江南美女楚楚动人。元代石狮、清代石牌坊、古塔及堪称天下奇石的“美女照镜”石、啸石、鹰石,一展昔日风采。与其他江南水乡的古镇一样,在南浔可以看到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找到千年的古桥、百年的老屋,听到不少在史书里提到的名字。如果说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在充分领略传统的同时,你还能品味旧时代的时尚,20世纪初叶的摩登。比起乌镇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韵味,南浔更多的是中西合璧的中南名园,中西合壁的巨宅宏厦、庭院里古松翠柏显示她经历的岁月,刘镛的小莲庄、嘉业藏书楼则是精髓之处。<br></h3><h3> 初唐诗人<font color="#167efb">王勃</font>在《滕王阁序》中曾用“物华天 宝”、“人杰地灵”来赞颂洪都,如果借用此语概述南浔镇的历史、地理、经济、文化也相当贴切。她地处苏杭嘉湖的中心点上,南宋以来已是“水陆冲要之地”、“耕桑之富,甲于浙右”,原因浔溪河而名。</h3> <h3><b><i>一.名胜古迹</i></b></h3> <h3><br></h3><h3> <font color="#167efb">1.小莲庄</font></h3><h3> 小莲庄是始建于清光绪年间的古典园林建筑。属于南浔首富刘镛(字贯经)的私家园林、家庙及义庄所在,位于南浔镇南栅万古桥西,北临鹧鸪溪,西与嘉业堂藏书楼隔河相望。</h3> <h3> 小莲庄面积17399平方米。原为刘氏归榇暂殡寓园 ,从光绪十一年(1885年)开始,在池周补植花柳,重栽菡萏,布置台榭,启建家庙,历时四十载,于1924年完成。因慕元代书画家赵孟頫湖州莲花庄,而自名"小莲庄"。</h3> <h3><br></h3><h3> <font color="#167efb"> 2.刘氏悌号</font></h3><h3> 刘氏悌号是面西的中西式建筑群,俗称“红房子”,主人刘安泩,号悌青,刘镛三子。正厅名为崇德堂,故又称刘氏悌号。<br></h3> <h3> 德堂总体建筑由南、中、北三部分组成。中部建筑以传统儒家文化思想理念的厅、堂、楼为主体,最有特点的是南、北部中式建筑融入西欧罗马式建筑,其中北部欧式建筑立面尤为壮观,大宅高达恢宏,以精美的砖雕、木雕、石雕见胜。
大厅为一中式厅堂,堂中悬挂着“崇德堂”匾额,两侧有抱柱联及画屏,中间柱粗须两人抱合,正梁上有鎏金平升三级图案,梁坊、雀替、轩廊、落地长窗、地坪窗等均刻有精美吉祥图案,体现出刘氏家族的传统风范与品位。
二厅堂中悬挂着“抱悫盒”匾额(抱悫盒意喻坚守诚笃忠厚,法正则民)。宅后原辟一草地为网球场,一边角上饲养奶牛。东西潭边钟楼上曾有一口巨大的自鸣钟,远近都能听到它的声音。现已成一近300平方米的花园,园内种树栽花,叠石为山,种植白皮松,且有一月牙形潭池,蓄水栽荷,潭池边上有亭、回廊等建筑小品,配以美人靠,以供游人休憩。<br></h3> <h3><font color="#167efb"><br></font></h3><h3><font color="#167efb"> 3.通津桥</font></h3><h3> 通津桥位于过去南浔镇中心,是十字形水系的交叉点。明清时期,通津桥畔成为繁华的丝市。桥南面有一条小街名叫<font color="#167efb">丝行垛</font>,素以经营蚕丝业著称,曾是历史上“辑里湖丝”的集散中心。</h3> <h3> 在道光时,辑里村人温丰在《南得丝市行》中写道:“蚕丝乍罢丝市起,乡人卖丝争赴市。市中人塞不得行,千言万语袭人耳。低率高揭丝市广,沿门决户相接连。喧华鼎费晨午至,骄肩累迹不得前。”清朝邢典写道“万户周遭见,千搜日夜通”。曹仁虎《溥溪竹枝词》也有“听道今年丝价好,通津桥口贩船多”的描述。这就是当时通津桥头、丝行擦一带盛况的反映。</h3> <h3> </h3><h3><font color="#167efb"> 4.张静初故居</font></h3><h3> 张静江故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湖州市南浔镇。张静江故居,又名尊德堂;系张静江祖父<font color="#167efb">张颂贤</font>,又名竹斋,南浔“四象”之一,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所建。</h3> <h3> 张静江故居保持清代传统三进五间式古建筑风格,一进有一厅五室,每进之间各有天开,每进一堂便递高一级,俗称步步高升。每进连有防火用的直式火巷。故居显露一种豪华、古朴、幽深的遗风。封火墙高于屋顶,坡面屋顶覆盖龙鳞般的小青瓦,屋檐口加盖即利排水,又能防风的滴水瓦。室内栋如鳞次,宛如宫殿;雕刻十分精湛,以戏文、民俗图案为主,崇尚一种古朴,自然美,可谓南浔一绝。值得一提是前后两道大门背后都有构思别致,雕刻精细的砖雕,有一写有“有容乃大”四字。出自林则徐“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于仞,无欲则刚”的诗句。<br></h3> <h3><font color="#167efb"> 张静江</font>(1877-1950),名增澄,又名人杰,字静江,佛号饮光,别号卧禅,是孙中山密友。出身于南浔四大富豪之一的张家。在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曾代理浙江省国民政府主席。被称为国民党四大元老之一。</h3> <h3> <font color="#167efb">5. 百间楼</font></h3><h3> 百间楼南浔最美的明清古建筑群</h3><h3>最美的百间楼,据说为明代礼部尚书董份归隐南浔后为女眷家仆而建的居屋,当初建成时约有100间楼房,故称"百间楼",至今仍住着当地的原住民。</h3> <h3> 百间楼东起吊桥,北至栅桩桥,依河立楼,骑楼式长廊顺河蜿蜒逶迤,封火山墙、河埠石阶、木柱廊檐,连同水中倒影,好一幅江南枕水人家的画卷<br></h3> <h3><b><i>二.特色美食</i></b></h3> <h3><br></h3><h3><font color="#167efb"> 1.双交面</font></h3><h3> 南浔双交面主要在泰安路一带,是江南古镇的一个特色小吃。浇头有卤汁、牛肉、白鸡、素丝、雪菜等十余种,尤以双交面(酥肉爆鱼面)为上品。五花肉焖烧六七个小时成为色泽红润的酥肉,新鲜的活草鱼沸水煮过后鲜香不腥。所用的面条是精心加工的,细、爽、滑,完美的浇头和优质的面条结合成了这样一碗近年来颇负盛名的交头面。</h3> <h3><br></h3><h3> <font color="#167efb">2.粉丝千张包</font></h3><h3> 千张包是湖州传统名点,清光绪八年由丁莲芳创制,“丁莲芳千张包子”是湖州“四大名点”之一哦。小小千张包,内陷真是别具匠心,有香菇鸡肉的、肉末虾仁的、蟹肉的等等。薄而韧的外皮裹着馅心,香浓汁鲜,外皮不会破裂,鲜味牢牢地被裹住。粉丝采用绿豆制作,独取粉丝头下汤,久煮不糊,柔软入味。<br></h3> <h3><br></h3><h3> <font color="#167efb">3</font><font color="#167efb">. 臭豆腐干</font></h3><h3> “臭南浔,辣乌镇”,乌镇人爱吃辣,而南浔人爱吃“臭味”。南浔街上有很多卖臭豆腐干的摊位,有些饭店里的餐桌上也能看见。一般吃法有两种:一种是臭豆腐干用油煎,拌上甜葱酱、葱末等佐料即可食用;另一种是臭豆腐干放入葱、酱、姜末等佐料,隔水清炖臭豆腐干。臭豆腐干呈沉赭色,内质玉白细嫩,闻着臭,吃起来香香的,久久回味。</h3> <h3><b><i> 三.旅游季候</i></b></h3><h3> 南浔古镇一年四季皆宜旅游,相对而言,以春暖花开或秋风送爽之时为最佳。</h3><h3> 南浔的春天,水暖花开,阳光明媚,沿河两岸新绿的柳树分外迷人,是水上游古镇镇的最好时节。</h3><h3> 秋季凉风习习,行走于古镇细长的石板路,感受百间楼无穷的古朴与温美,让人沉醉其中。</h3><h3> 然而,夏冬两季也各有看点。夏天是赏小莲庄荷花的最好时候,满池盛开的荷花掩映与宅院古楼阁之中,美不可言。</h3><h3> 冬季,古镇春节的热闹气氛与古建筑散发的浓厚文化气息,会让人流连忘返。</h3><h3>南浔气候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湿润温和,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在16℃,1月气温最低,平均2.8℃—3.8℃;7月最高,平均28℃—28.3℃。年平均雨日142—155天。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h3> <h3><b><i> 四. 荣 誉 :</i></b></h3><h3><font color="#167efb">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杰出贡献奖</font></h3><h3><font color="#167efb">中国十佳古镇</font></h3><h3><font color="#167efb">中国魅力名镇</font></h3><h3><font color="#167efb">中国历史文化名镇</font></h3><h3><font color="#167efb">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font></h3><h3><font color="#167efb">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单位</font></h3><h3><font color="#167efb">全国文明镇</font>等等</h3> <h3> 欣赏欣赏南浔美景</h3> <h3> </h3><h3> 《富甲·南浔》 ---扬眉</h3><h3><br></h3><h3> 鱼米之乡要冲地,丝绸之府桑梓稠。</h3><h3><br></h3><h3> 小街水巷夹河走,青砖黛瓦马头兜;</h3><h3><br></h3><h3> 廊坊穿梭排河埠,花窗挂落百间楼。</h3><h3><br></h3><h3> 四象八牛金黄狗,富甲南浔书香洲。</h3> <h3> 南浔,她是一幅朦胧的水墨画,如一杯淡淡的龙井茶,好似闲挂天边的浮云,又像石上搁浅的清流,细腻叮咛.水乡的宁静和安详让繁杂心绪得到放松.水乡的水是柔柔的、细细的、淡淡的、静静的;无声无息,无邪无暇;有些缠绵、有些朦胧、有些优雅、有些妖媚,那滴滴嗒嗒的韵节,把丁香一样愁怨的相思诠释在雨巷的梦里.
南浔多雨,多水,南浔也多才子佳人,那如痴如醉的诗句,“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如是烟”,让你站在江南雨巷里品味古典的温柔和美丽。南浔有让人说不清道不明言不尽的风凄苦雨的历史,有无法用文字来倾诉的柔情私语,有更多纠结于心暗藏于灵魂的文化遗迹.
江南,又如一个完美迷人的梦境,出现于现实中往往有丝丝的惬意,带着蛊惑带着奇迹.而我们只是饮一杯清淡的茶,凉凉的喝下去.习惯如此.
想到的时候,回忆更多的是氤氲着朦胧模糊的雾气,细雨纷飞,缠绵悱恻.落花缤纷,草长莺飞.三月柳絮,四月烟雨,五月垂柳,六月荼蘼,七月如火,八月未央.
江南水乡,鱼米凄迷,唯美南浔,一如寻找当初的梦,在水一方,在水之湄。<br></h3><h3><br></h3><h3> </h3><h3> 作者 : 王浩莉</h3><h3> 2018年10月1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