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住宿的 port&9 hotel( 科尔丘拉岛)的附近有家船厂,好像开工不足。</h3> <h3>D11,科尔丘拉旧镇主要居民点科尔丘拉位于岛东端。旧镇全部围以城墙。1529年发生瘟疫,使该镇荒芜,居民死散一空。旧镇几乎完美无损地保留了16世纪威尼斯城镇的风貌。大家熟悉的著名的古代旅行家——马可·波罗约1254年诞生于此。现为旅游胜地。</h3> <h3>双体客船。</h3> <h3>海上出租船(车)吧?</h3> <h3>第一次看到街头警察。</h3> <h3>马可波罗的故居(出生地),在这里查百度看马可波罗,才知道“老马”来没来过中国还有争论。</h3> <h3>小巷</h3> <h3>海边</h3> <h3>半潜的旅游观光船。</h3> <h3>海水清澈见底。</h3> <h3>码头上排队准备离岛的游客。</h3> <h3>去斯通小镇的路上,停车拍照。</h3> <h3>斯通是一个以“斯通长城”闻名的小镇。“斯通长城”是古代用于军事防御的一系列石头城墙,起初有7公里长,把斯通镇包围其中,曾是古萨共和国的一部分,现在位于克罗地亚南部。斯通防御墙有“欧洲的中国长城”的美誉。看不出防御哪个方向来的入侵者。导游小李戏称这是“薄饼”长城。</h3><h3>数百年来,克罗地亚处理成群结队入侵他们的土地的入侵者。在19世纪期间,他们拼命反抗奥斯曼帝国从南。虽然入侵者不能破坏系统,镇上建筑的墙壁被发生在1996年的地震中遭到破坏。幸运的是,自然灾害,推动了城墙的修复工程。</h3> <h3>老建筑的加固技术和76年中国唐山地震以后采取的措施大同小异。</h3> <h3>还有美术展览。</h3> <h3>到达杜布罗夫尼克已经是傍晚,没有来得及缓过神来,我们就坐上了酒店 lafodia hotel (洛普德岛)来接的交通艇,前往小岛。。</h3> <h3>D12, 早晨在饭店的后山眺望洛普德岛海湾的景色。</h3><h3>今天将去杜布罗夫尼克参观古城,派勒城门,杜布罗夫尼克钟楼等,杜布罗夫尼克(Dubrovnik,古名拉古萨,Ragusa)是克罗地亚东南部港口,位于亚得里亚海滨、杜布罗夫尼克地峡的顶端,杜布罗夫尼克是个海港城市,是克罗地亚最大旅游中心和疗养胜地。这里依山傍海,风景优美,气候温和,被誉为“亚得里亚海明珠”和“城市博物馆”。1979年杜布罗夫尼克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入世界遗产名录。</h3><h3>杜布罗夫尼克城的繁荣依靠的是海上贸易,在中世纪时期,杜布罗夫尼克作为拉古萨共和国的首都(拉古萨共和国和威尼斯、热那亚、比萨和阿马尔菲一起都被称为航海共和国,借指航海贸易在这些城市历史上举足轻重的地位),成为唯一一个在亚得里亚海东岸地区与威尼斯共和国竞争的国家,尤其在15-16世纪之间。</h3> <h3>旅馆用交通艇接送旅客。</h3> <h3>乘坐交通艇往返饭店和杜布罗夫尼克中心城区是一种享受,特别是阳光明媚的时刻,摄友们忙个不停。</h3> <h3>驴友们让我根据浪花判断船速,说实在,我还真说不出。</h3> <h3>此桥采用“T”型刚架和悬束结构结合,造型不错。</h3> <h3>爬古城墙的人很多,街上“热情”的游客更不少。</h3> <h3>旧城有14~16世纪建的古城堡,建在一块突出海面的巨大岩石上。城堡用花岗岩砌成,厚5米、高22米、长1940米,墙外有护城河环绕,东面是陆地,西面临海。城墙上修有许多角楼和炮楼。城内完好地保存着14世纪的药房、教堂、修道院、古老而华丽的大公宫及壮观的钟楼。沿着山坡一排排红瓦小房等古欧洲建筑夹杂着高大的旅馆,五光十色,犹如一串串小珠。这些古建筑具有罗马风格、哥特风格、文艺复兴风格和巴罗克风格,风格迥异。街道和街灯的式样也是中世纪的,是欧洲中世纪建筑保存较完好的一个城市。</h3> <h3>参观结束,巧遇在克罗地亚的昆仑饭店第三家分店,用餐后,回旅馆时已经是晚霞满天。</h3> <h3>D13,团领导决定今天下午去中心城区,上午大家在饭店附近休闲。</h3> <h3>今天回饭店时月亮已经在天空上了。</h3> <h3>明天要走了,再巡视一下。</h3> <h3>D14,上午离开酒店退房结账,然后采购,午饭后从杜布罗夫尼克机场取道慕尼黑回国。临出发前,大家一起照了集体照,完好无损,高高兴兴回国。由于把相机装进行装,拿出来不方便,至此斯克行照片结束。</h3><h3>D15,LH726提前到达浦东机场上空,雷暴雨天气给我们开了个不大不小的玩笑,飞机备降虹桥机场。下午六点才从虹桥起飞返回浦东机场。高兴的是旅游愉快、长见识,结识的新/老朋友、保持联系!</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