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r></h1><h1> 今年(2018年)是母校养正中学90周年华诞,我的两张老照片被校庆组委会征集,也钩起了我对往事的回忆。那是1972-1973年间我在养正中学初中读书时,代表晋江县参加泉州地区游泳比赛的事。</h1><h1> 当时,正值十年动乱刚稳定期间,虽然中断几年的停课闹革命在1971年复课了,但刚复课很多事情都还不规范。学校组建游泳队,挑选队员,我被选上了。这也属于是“海里没鱼、虾姑为王”(偷笑)。因在60--70年代,安海镇上会游 泳 的女孩子屈指可数。</h1><h1> 话说更早些,1966年7月16日,73岁高龄的毛主席畅游长江,并号召大家“到江河湖海去游泳,到大风大浪中去锻炼”。一时间祖国大地掀起了学游泳的热潮。还是孩童的我也加入了这个热潮,老爸带着我们兄弟姐妹学游泳。</h1><h1> 在60年代,安海还没有自来水,更谈不上有淡水游泳池。但安海爱好游游的体育老前辈还是因地制宜,在靠近安海内港湾的海边挖了两个相连着的土坑作游游池。土坑一大一小,坑底是铺些沙子。在靠海的堤岸挖个洞做个简易的闸门,海水涨潮时放海水进来,用方石条和双层木板把海水挡住,这便成了游泳池。这可是当时安海好多儿童的乐园。</h1><h1> 记得海水放进泳池,小鱼小虾也跟进来,我和哥哥姐姐经常在游泳池里边的浅水泥土里摸小虾。有一次真的让我抓到一只小虾,兴奋不己。哥哥说可以吃,我真的把那只小虾放嘴里,小虾在我嘴里一蹦,吓得我赶紧吐出来,惹得旁边的哥哥姐姐大笑。</h1><h1> 我就是在这个简易的泳池边玩边学会了游泳。没过多久我就敢翻过游泳池的堤岸到外面海里游泳了。</h1><h1>记得当时海里“水母”很多,在太阳光的照射下,象一个个发光的气泡,有象碗一样大的,也有像玻璃球那样小的。我和哥哥会抓“水母”玩,有时捧在手上让“水母”晒太阳变小。但“水母”也会咬人哦,被“水母”咬过,不是很痛,但很痒“偷笑”。</h1><h1> 由于当时还没有自来水,游玩海水,在游池边几块石板和竹编的草席围成的“更衣室”换好衣服,回家才提井水洗冲洗。当时我家住在大巷头,游完泳要走几百米路才到家,到家时身上的海水己经干了,皮肤覆盖着一层薄薄的盐硝,就像写字板,我经常舍不得马上洗掉,会在腿上、手臂上画着画,玩一会儿才去洗掉,感觉很好玩。</h1><h1> 当时小镇上人们的思想较保守,女子会游泳的人更少。我与紫蓉、艺辉因都是教师子女,父母思想较开放,才那么小就让我们学了游泳。因此1972年养正中学(当时改名为安海中学)组建游泳队时,我才有可能被选上。当时养正中学代表队是作为晋江县的主力,代表晋江县到泉州参加地区比赛的,记得当时的领队是李锦芳老师。</h1><h1> 养中游泳队成立时,找不到合适的训练场所,简易的游泳池已荒废,被当时的竹器厂用于浸泡竹子了。当时负责学校游泳队的是陈昌辉老师和吴庆贤老师,他们俩带着我们在安海东桥水闸水库里训练。因离比赛的时间很短,我们的训练很紧张也很辛苦,经常游得腿“调肚”(抽筋的闽南话)。当时水库水很深,发生这种情况也是很危险的。一般队员发生抽筋时,老师会赶紧跳下水,拉我们上岸作压腿拉伸。当时一天要上五节文化课,我们一般是早上第三节课没上就去游泳训练,下午上二节课后再去训练。要参加比赛就得学会跳水出发,在这之前我们都不会这一招。老师在岸上教我们,我们就从岸上往水里跳,后来甚至敢站在桥上的围栏上往水库跳了。没有标准的50米游池,我们在水库里游,老师就在岸上纠正我们的动作,每天都拿着秒表帮我们测游水库来回的时间。我当时参加的是100米自由泳、100米仰泳, 紫蓉、艺辉参加的是100、200米蛙泳。</h1><h1> 在水库里游泳没有换衣服的地方,(当时可不敢穿泳装走在大街小巷),老师就向水闸管理人员要了一把闸门钥匙,我们女同胞要爬上水闸间换衣服。上水闸可没有楼梯,是要从外面镶嵌的铁条一节一节爬上去的,快到水闸间门口还有点往外倾斜,对我们来说并不好爬,每次训练已经精疲力尽,还要爬到那水闸上,很是吃力,加上当时还很保守,我们穿泳装的少女在爬水闸时过往的人们都会驻足观看(水闸在安海通往井林的要道上,人很多),我们也不好意思,这也加快了我们往上爬的速度,毎次都爬得很辛苦。</h1><h1> 那个年代运动衣可是很时髦的服装,我们要代表学校参加比赛,学校特意借了运动服装给我们穿,我们穿上后感觉很荣光,我和紫蓉、艺辉三人还特意穿运动衣到泉州照相馆拍了张合影。参加完比赛,学校又将运动服装收回去了。</h1><h1>到泉州参加比赛,运动员可吃上干饭、馒头,还有肉吃,这在那个贫困的年代可是美食呀!(偷笑)</h1><h1> 当时由于训练不正规、动作不规范,我比赛时没能得到较好名次,但我能在特定的年代代表母校参加地区比赛,自己也觉得很自豪。</h1> <h1>1972年到泉州参加比赛,晋江代表队成员(大部分是养正中学学生)</h1> <h1>1973年到泉州参加比赛,晋江代表队成员在泉州东西塔合影。</h1> <h3>1973年到泉州参加比赛,晋江代表队合影</h3> <h1>1973年参加比赛时,穿上学校借的运动衣,很自豪,我们特意到泉州照相馆合个影。</h1><p><br></p> <h1>我自己觉得穿上印有学校标志的运动衣很美,还特意到照相馆给照片放大、上彩(偷笑)1973年</h1><p><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前不久到东桥水闸看看,这里也快成臭水沟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们爬上水闸上换衣服的地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现在爬几层都有点怕(偷笑)</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