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眼千年的圣地——以色列朝圣之旅!

诗茗田园

<h3> 原创 诗茗田园</h3> <h3>  以色列国度是唯一一个连接亚、欧、非三大板块的国家,是地中海沿岸19个国家中历史悠久,宗教文化最浓郁的国度,居住着世界上最聪明的人种——犹太人,这个仅有1000多万人口的民族,却是世界上最富有最神秘的民族。《圣经》就是上帝籍着犹太人记录下来的传世经典,他们可以在亡国2000多年,分散世界各地不被同化,并能重建复兴,《圣经》所记载的像神话一般的故事,却都实实在在的发生了,其中的磨难和颠沛流离是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未曾经历的,宗教文化的冲突是这个民族千年不愈的伤口,饱受二战时期灭门的杀戮,终于于1948年5月14日宣布独立,建都特拉维夫。以色列的独立战争,神奇而顽强,多次击退阿拉伯国家的围剿,20世纪著名政治家南非总理史马斯说:20世纪中期最大的神迹,不是发明核能装置,而是以色列人重返故国,建立家园。1980年7月以国议会通过法案,宣布耶路撒冷是以国首都,由于有国际争议,至今许多国家的大使馆仍在特拉维夫。但以国人民包括我们的导游高明很自豪的宣称:耶路撒冷是以国永恒的不可分割的首都,他国认不认可都没关系。以国有着一眼千年的的历史沿革和风景名胜;是世界主要宗教犹太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的发源地,是中东地区经济发展、商业自由、新闻自由、人类发展度最高的国家;犹太民族的聪慧和深入骨髓的信仰构筑了坚不可摧的民族魂灵。这一切都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前往。我们一行于2018年8月31日北京时间深夜午时从广州出发直飞了11小时后到达特拉维夫,是当地时间的清晨7点多,五个小时的时差。开始了以国的探秘。</h3> <h3>机场出口遇到一群接机的以国人,装扮很喜庆,受同伴们友好的邀请合影留念。</h3> <h3>来到有四千年历史的雅发古城,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老城的老,在于他的沧桑和厚重,见证了朝代的兴衰,经历了岁月的洗礼,收藏了天地的精华。石头铺就的路面都不宽,但光滑可鉴,房屋都是黄色的石头砌成,几千年的风风雨雨墙面斑驳陈旧,像耄耋老妇脸上的沟壑但不失风韵,仍显坚实。沿着墙角的树姿态曼妙,树荫覆盖着路面,给路人遮阴。巷道弯曲狭长,充满神秘感。</h3> <h3>地中海风格的建筑从来不缺少鲜花和情调,是一种与灵魂相附的浪漫情怀。</h3> <h3>这个空中盆栽造型,是窄小巷子独特、聪慧的创意,装扮风景,拓宽视野。</h3> <h3>这个古城的十二个巷道和门牌,是用十二星座来命名,有幸拍到了我的星座。这个设计情趣而又温馨,相比之下没有感情色彩的门牌数字少了许多温度。</h3> <h3>这道门锁让人对设计者敬仰,何等聪明智慧的脑袋,撬锁人你还有活干吗?!</h3> <h3>古城至今仍有人居住,据说是以国顶级艺术家聚集的地方,他们还在这里创作,开办了众多的画廊,古董店、珠宝店,为古城增加了浓厚的艺术色彩,赋予了古城新的生命力!钟情的艺术,专注的演奏者,可惜我们无暇停下脚步细心聆听,没有时间去光顾那些艺术店铺。</h3> <h3>这幢蓝色窗户的小楼是个饭店,被蓝天映照,和煦的海风轻抚,鲜花簇拥,花枝摇曳,仿若置身童话世界!</h3> <h3>享受着地中海的阳光,行走其中,很是惬意。</h3> <h3>地中海风格的古建筑,都是黄色的石头堆砌,日久天长,颜色虽成旧,阳光照射,整座城一片金灿灿,美丽壮观,浓浓的异域风情!</h3> <h3>古老的钟楼不知记录了多少载岁月,仍然稳健忠实的旅行着自己的职责。</h3> <h3>从雅发古城远远望去,现代化的特拉维夫新城高楼矗立,沐浴在地中海和煦的阳光中,特拉维夫在希伯来语中的含义是“废墟上的春天”,现已经成为以国最具国际化的大都市,与雅发老城组成特拉维夫——雅发市。沙滩上的人们悠然自得,欣赏着海滨的美丽与浪漫,享受着地中海日光抚慰后的热烈。</h3> <h3>蓝色地中海,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海,是古代文明和宗教的发祥地之一。这里有古埃及的灿烂文化,有古巴比伦王国和波斯王国的兴盛,更有欧洲文明的发源地,孕育了无数人类文明和人间仙景。这处背靠“上帝之山”卡梅尔山麓,依山而建的神奇花园,因为落差高,坡度大,从山顶到山脚蜿蜒绵长数公里,以金色穹顶的主建筑为轴心,形成19层巨大对称阶梯和鲜花草坪,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高处俯瞰,整个海发美景尽收眼底,巴哈伊空中花园只要看上一眼便终身难忘。<br></h3> <h3>美景总是和爱情相伴,这是一对在空中花园拍婚纱照的当地人,两张笑脸,一世情长!</h3> <h3>戈兰高地被称为中东地区的水塔,与以色列接壤,高地上公路纵横,这里可以俯瞰以色列加利利海,60公里的车程到达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距离约旦首都135公里,距离耶路撒冷240公里,被称为“以色列之眼”,1967年的“六-五”战争,就是为了争夺这块属于叙利亚的战略要地,如今的谈判主题,归还主权可换来和平。这片多难的土地,留下的都是满目贫瘠和一地的战争残骸。</h3> <h3>修筑的工事,被炮火烧焦的土地,铁丝网、战壕,用炮弹壳铸造的战争人物雕像,这是为了缅怀战死疆场的勇士。现在的戈兰高地硝烟散尽,贫瘠而安宁,看到这些痕迹,相信战争就在这里实实在在的发生过,现在已经变成了历史,变成战争纪念馆让后人参观。</h3> <h3>戈兰高地上最温情的地方,咖啡馆,如果战场让你烦乱,走进去就会享受到和平安详。战争带给国民太多的苦难,但对于以色列,这个全民皆兵的国家,却用战争争取了自己的主权独立,重建帝国的伟大壮举。战争带给人类是毁灭还是发展?真是一个值得探究的课题!</h3> <h3>从仿若弥漫着硝烟味道的戈兰高地来到风和日丽的加利利海上飘移,欣赏着约旦河流域的风光,船长在船上升起了五星红旗,凑响了义勇军进行曲,一行国人无比自豪和感慨,一个国泰民安的家园是多少世人的期盼!</h3> <h3>这是著名的约旦河耶稣当年接受洗礼的地方,是基督徒们一生向往的圣地,距离死海的北部只有9公里,是2015年的约旦新增的世界文化遗产。河面不宽,河水清澈见底,四周绿茵环绕,鲜花绽放,身临其境 一种圣洁感油然而生。</h3> <h3>圣经里的记载。</h3> <h3>许多基督徒不远万里为了同一个信仰到此接受一次荡涤灵魂的洗礼,开启新的人生航程。</h3> <h3>这条巴以公路两旁植被太少,有些地段被铁丝网拦着,导游高明说,里边布满了地雷,没人敢越雷池,曾经战火纷飞留下的黄色焦土难寻生命的迹象,有幸躲过炮火的土地偶尔也会有不畏酷暑、耐受贫瘠的倔强植物枝繁叶茂鲜花怒放而让人惊叹!</h3> <h3>顶着骄阳,冒着41度的高温,到死海进行一把无力漂浮的体验,课堂上讲述过无数遍的死海,今日终于得以亲身感受,海底都是淤泥,滑彪彪,黏糊糊,行走要格外小心才不会摔跤。怎样让自己漂浮水面啊?情急之下同学说仰面朝天,先把腿撅起来在伸直,果然如是。只是书上写的看书品茶什么的都免了吧,烈日当空阳光耀眼,海滩上都是被固化的盐,由于淤泥的污染黑糊糊、硬邦邦,没有沙滩的情趣和浪漫,10倍于海水的含盐量强烈的刺激着肌肤,只敢匆匆体验一下就赶紧离开,不小心呛了一口水,那个咸苦呀,觉得两年的盐都搁一块吃了。这死海的水和淤泥都是天然资源,含盐量太大,草木万物无法生存,却富含100多种矿物质,提炼出来消炎杀菌,美容养颜取之不尽。</h3> <h3>所有的教堂都修造得恢弘大气,金碧辉煌,不同的教堂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宗教背景不同的文化。万国教堂因得到许多国家的资助而得名,位于耶路撒冷城东的橄榄山。</h3> <h3>耶路撒冷的橄榄山。金色多顶的教堂是玛利亚教堂。据说这片橄榄林有的与耶稣同岁,有太古老的岁月!</h3> <h3>耶路撒冷依山而建,低处往上层层叠叠,登高往下一览无余。橄榄山脚下无数的犹太墓地,教徒们以死后在此埋葬为荣耀,如此多的墓穴堆积让人震撼!</h3> <h3>八福堂,耶稣曾在此“登山训众”传讲“论八福”而得名。</h3> <h3>犹太教是世界三大一神信仰中,最早而且最古老的宗教,对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形成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圣经中的“摩西十诫”标志着犹太教的诞生,耶和华是犹太教中万能的神,它规定:除了耶和华之外不得信仰其他神;不可自己雕刻和崇拜任何偶像;不可妄称耶和华的名字;当守安息日为圣日;当孝敬父母;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作伪证陷害人;不可贵娈他人的一切。以色列众多的教堂就是信徒们祷告朝拜和祈福的圣地,这是犹太民族的生活戒律及信仰!没有高大上的理论说教和政治高度,看似简单的信条,逐条恪守便是人性的大善!</h3><h3> 这是拿撒勒最瞩目的建筑天使报喜堂,是耶稣的老家,是耶稣的养父圣约瑟和母亲玛利亚的故乡,耶稣的青少年时代在这里度过,是基督徒心目中的圣地!拿撒勒这座小城因此扬名。</h3> <h3>圣母玛利亚的居所,天使报喜就在这里发生。</h3> <h3>圣诞教堂的这道石门必须弯90度的腰才能进到教堂里面,称作“谦卑之门”,在上帝面前人人都得低头,没有尊卑,以此表达对耶稣的敬意!</h3> <h3>圣诞教堂因耶稣的诞生地而著名,是第一个基督教君主,君士坦丁大帝于公元326年在耶稣诞生地修建的世界上仍在使用的最古老的教堂。</h3> <h3>位于伯利恒的圣诞教堂,传说圣母玛利亚受神灵感孕,在此诞下耶稣,相传耶稣当年就出生在这个长13米,宽3米的地下岩洞中的一个泥马槽里,此处的马槽就是耶稣的摇篮。马槽从泥马槽演绎到今天变成大理石的了,是基督教圣地,地位仅次于耶路撒冷的圣墓教堂。“伯利恒之星洞”是圣诞教堂中最具宗教和历史意义的部分。朝圣者都愿意排队等候,亲手摸一摸这个14角伯利恒银星标注的耶稣诞生地,14角伯利恒银星上方悬挂着15盏属于基督教各派的油灯,分不同时间点燃,昼夜不灭的照映着这块狭小却牵动着全世界基督徒的神圣地段。零距离的触摸让人有点激动。</h3> <h3>正在诵经的教父!</h3> <h3>圣诞教堂外观,是马槽所在地,看起来像一座城堡,造型独特坚固,这里每年吸引众多来自世界各地的基督徒前来朝圣,原来的宗教圣地现在发展成旅游胜地。2012年,圣诞教堂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h3> <h3>马可楼,最后的晚餐发生地。</h3> <h3>这是马可楼里耶稣与他的十二门徒最后的晚餐厅,据记载,就餐前耶稣拿起吃的饼和喝的酒分给诸门徒说这饼是我的身体,这酒是我的血,我的身体和血是为众人赦罪而舍弃和流出来的,你们拿着吃。由于门徒犹大的出卖第二天耶稣就被顶死在十字架上。餐厅支柱上的几组鹈鹕的雕刻,两只幼鸟正在吃着母鸟的肉,喝着母鸟的血。传说鹈鹕非常爱自己的孩子,遇到大灾之年,母鸟会自己撕开胸脯的肉喂子鸟。这幅雕刻寓意深刻,耶稣的声音仿佛在回荡。</h3> <h3>这是穆斯林占领时期在餐厅南墙下增建的祈祷用的壁龛,面向麦加,便于穆斯林祷告用。</h3> <h3>苦十四路,耶稣背负十字架的足迹所到,静谧安宁!</h3> <h3>苦难的终点是圣墓教堂,这里是耶稣遇难、安葬、复活的地方。</h3> <h3>神的儿子耶稣为了救赎,为了消除以色列与外邦列国的隔阂,使信徒们彼此与神和好,为了给与信徒们一个生活的目的,为了带给信徒永恒救恩的保证,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耶稣基督为信徒受死,是为了信徒们不在惧怕人和环境,不在惧怕撒旦和死亡,使信徒们得以站在神的荣耀里。简单的说耶稣是代人受过,当了信徒们的“替罪羊”。以色列的众多座教堂详细记录了上帝之子耶稣从出生到复活的苦14路历程,耶稣的信徒们徜徉在这么浓郁而悠久的宗教历史长河中,特别是耶稣死后三天的复活,实现了“道成肉身,躯体成圣灵”的转化,使基督徒具有了一种唯灵主义的素养,信仰成为获救的唯一依据,灵魂的归宿成为至高无上的终极关怀。基督徒们在“活”的观念上引领中世纪的欧洲走向文明,共同的信念培养了人类和谐发展的相同需求,在精神世界给人以启示,从而担起了文化建设的新任务。</h3><h3> </h3> <h3>世界各地的信徒们跪拜亲吻这块曾经停放耶稣涂抹膏药的红色大理石,这是耶稣苦14难旅程的最后一站,从这里以后耶稣复活了,他们哭泣、祷告、忏悔,为自己为家人。也有人拿出信物在石上抚摸,还说把身体不适之处放上去,症状会得到缓解,那份虔诚让人动容,让人感怀!</h3> <h3>教堂是一个让人肃穆的地方,朝圣、忏悔、救赎,心灵深处的自省。这位信徒面对耶稣,大声恸哭,泣不成声,不知她有多少委屈要想向主述说,被教士规劝才强忍着把哭声变成抽泣。走出教堂,会有获得重生的满足,心灵也会变得圣洁。</h3> <h3>圣母安息堂是耶路撒冷的又一个宗教圣地,独特的建筑更是一道风景!</h3> <h3>当年所罗门圣殿仅存的围墙,犹太人最神圣的圣地——哭墙。</h3> <h3>哭墙也叫西墙,是颠沛流离的犹太人回到耶路撒冷时哭诉苦难的地方,因此而得名。在哭墙祈愿时,男女分开,男人要戴帽子,否则是对上帝的不恭。</h3> <h3>相遇的一群以国军人,正在在哭墙朝拜。</h3> <h3>哭墙是犹太民族信仰和团结的象征,是2000年来流离失所的精神家园,是犹太人心中最神圣的地方。在犹太安息日都会有人到哭墙哀悼或者祈愿。传说这面墙真的哭过(当然这一现象有科学解释),曾经从墙体中渗出水渍,许多犹太人激动不已,认为是神在为灾难深重的犹太民族流泪,相信从此愿望成真!墙缝里有塞进的许多小纸条,想必都是朝圣者的心愿!</h3> <h3>参观犹太人大屠杀纪念馆,为了纪念二战中死于纳粹集中营的600万犹太人而建,深刻感受到了犹太人的颠沛流离和苦难深重,那些不可磨灭的民族沧桑,至今仍然是以色列人心中永远的痛,看得人惊恐万状!</h3> <h3>这个爱书的民族由来已久,据说乞丐都没有文盲,是世界上文化水平最高的国家。这些名目繁多的书籍都是战乱中的遗物。</h3> <h3>从伯利恒进出耶路撒冷的关卡,都要接受以国哨兵的检查。两国公民进出都有诸多不便。</h3> <h3>荷枪实弹的卫兵随处可见,为了家园的平安,人口不多的以国适龄女性都得服兵役。脸上的灿烂是一种由衷之言!</h3> <h3>这是入住的当地的四星级酒店,位于巴勒斯坦境内的圣地伯利恒,墙壁上有中国前领导人江泽民入住该酒店时的照片,这是一个宫廷式的精美酒店,内部环境宽敞,院落别致,游泳池周围椰树林立,环境幽静。</h3> <h3>这道长达700公里的隔离墙,就在入住的酒店附近,步行几分钟的路程,以国在修筑隔离墙时,影响到了巴勒斯坦人的生活,让许多巴勒斯坦家庭流离失所,遭到了国际上和巴勒斯坦人抗议和反对,虽然墙上满是各种诅咒的语言和谩骂、反战、祈求和平的涂鸦、特朗普头像隐喻的嘲讽,都让人百感交集,隔离墙就这么真实的存在了,数十米高的混凝土墙体、铁丝网、高压线、电子监控设备冷酷的矗立着,被阻隔的圣城伯利恒与耶路撒冷相比格外的冷清,海牙国际法庭的判决被以国以不是法律问题是政治问题为由拒绝执行拆除隔离墙,这就是强国的专制。</h3> <h3>世界期待和平,人民需要友谊,握手言和,期待握出一个安宁的社会环境,满眼缤纷的七彩乐园。</h3> <h3>到教堂祈祷的祖孙三代。</h3> <h3>商场一瞥</h3> <h3>街拍</h3> <h3>襁褓中的婴儿。</h3> <h3>伊斯兰妇女。</h3> <h3>这是伊斯兰教的金顶清真寺,耶路撒冷寓意是一个和平的城市,是一个多元的宗教圣地!</h3> <h3>使馆区域。</h3> <h3>繁茂的集市,各种美食品种多,价格公道。</h3> <h3>当地比较出名的椰枣,加工过后口感极好!</h3> <h3>这是国会大厦前英国政府赠送给以色列政府的七枝烛台,七枝烛台是犹太教的圣物之一,有千年的历史,被定为以色列的国徽。每枝烛台上的雕刻都是一个古老的神话故事。中间高的那枝代表安息日,其余6枝代表上帝创世的六天。烛台还像征和解和光复的希望,是犹太人敬爱上帝的庄严所在。</h3> <h3>我们的以国导游犹太人高明,风趣可爱,娶了一个中国江苏的婆姨,普通话讲得还算流利,他旁边的那个盒子里装的是经文,犹太人家门口的门柱上都有一个小盒子,里面装着写有经文的羊皮纸,叫门柱圣卷。它意味着这是一个幸福的家庭,也保佑着一家人的平安快乐。犹太人还有随身配带的经文盒,护佑主人安康!</h3> <h3>这是高明为了介绍以国历史自己制作的年代卡片,脉络清晰的再现每一个历史阶段。犹太人的聪明智慧无处不在。</h3> <h3>在街上拍到的姊妹三,拉着推车大步流星向前行,步态那么自如,家长也不担心那么小的孩子出外干活会遇到的不测,想见社会环境的安全性值得信赖!一直传闻犹太人的教育方式值得推崇,重在对于学习能力和生活能力的培养,把只有知识没有才能的人喻为“背着很多书本的驴子”。一直以来犹太民族都是公认的最聪明最智慧的民族 ,是一个产生政坛巨子、艺术精英、科学巨擎、思想大师、巨富大亨的民族,如:哲学大师弗洛伊德、思想家马克思、科学家爱因斯坦、音乐家门德尔松、艺术大师毕加索、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传奇商人哈默、政治家基辛格、好莱坞影星霍夫曼等等,源于对书本的热爱、知识的重视和孩子的能力培养,创设宽松的思想空间与孩子交流,有一位作家在书中写到,“犹太人的家庭是学问受到高度评价的地方,在这个方面非犹太人的家庭相形见绌。就是这一个因素,构成了其他一切差异的基础。”</h3> <h3>路过的行人帮助孩子们把推车抬上石梯,一切都那么自然,顺理成章,一个和谐家园的真情流淌。</h3> <h3>犹太人爱书是传统,孩子从出生开始,妈妈们就在圣经上滴几滴蜂蜜,让婴孩吸吮,孩提时代就知道了书本是甜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88年的一次调查表明,在犹太人为主的以色列,14岁以上的以国人,平均每月读一本书,在人均拥有图书和出版社及每年人均读书的比例上,以国为世界之最。从孩子们灿烂的笑脸看到了学校生活的轻松愉悦!</h3> <h3>犹太人的装束很特别,那一溜小辫子是有寓意的。圣经中说男性犹太人不能剃脸颊边的须发,包括鬓角的头发,用来献给上帝。这是一种信仰。宗教信仰的魅力在于能让人保持精神世界的丰盈,就像唐代高僧神秀大师的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民族的信仰造就民族的灵魂,而灵魂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在物质世界里是永恒的!永不磨灭的!</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