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皓越

<h3>  十五年前跟随旅行社来过绍兴,依稀还记得鲁迅故里、柯岩、会稽山、乌篷船、大禹陵、新昌大佛等,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记忆变得模糊起来……</h3><h3>  高铁的开通,使得二座城市的交通非常便捷,一个半小时就可从上海抵达绍兴北,换乘BRT快速公交就可直达鲁迅故里。</h3><h3> 趁着假期,迎着和煦的阳光,带上无所不能的手机,一场故地重游、说走就走的旅行就开始了。</h3> <h3>  小桥流水枕河人家是江南每个水乡共有的特性。那一排排错落有致的青砖瓦房,那一棵棵随风裁剪的翠绿细柳,那一条条缓缓流淌的潺潺溪流,那一座座守候千年的古朴堤桥,那楼台香榭,那兰亭楼阁,让人竟会分不清哪是同里,哪是周庄,哪是西塘,哪是绍兴?</h3><h3> 陆游的"碧瓦朱甍无杰屋,乌篷画楫有新船"道出了唯有绍兴才有的特质,这幅泼墨山水画,令人驻足凝望。</h3> <h3>  鲁迅祖居又称周家老台门, 第一进称台门斗,挂着鲁迅祖父周福清"翰林"匾。</h3> <h3>  第二进德寿堂为周氏族人喜庆、祝福、宴会宾客之用。</h3> <h3>  第三进香火堂,中央上方供奉历代祖宗牌位,挂有"德祉永馨"匾额、中间挂有鲁迅祖父和两位祖母的神像。</h3> <h3>第四进是座楼,前有廊后有披,是周氏家族的生活区:书房、绣房、闺房等。</h3> <h3>鲁迅祖居占地3000余平方,墙高院深,颇具规模。是一座江南典型的官宦人家住宅。</h3> <h3>  由于子孙繁衍、家族的扩充,祖居已不够用,于嘉庆年间购置了周家新台门(鲁迅故居)。</h3><h3> 鲁迅故居与鲁迅祖居在同一条街上,相距不过半里地,但规模要小了一半。</h3><h3>  一进和二进与祖居一样挂着"翰林"与"德寿堂"匾。</h3> <h3>  三进辟为史料介绍馆。整个建筑装饰与祖屋比,相去甚远。</h3> <h3>  1881年9月25日,现代著名文学家鲁迅就诞生在这里。</h3><h3><br /></h3> <h3>  鲁迅在此居住生活了十八年,见证了家族的鼎盛到衰落。</h3><h3><br /></h3> <h3>故居的后花园就是鲁迅笔下的百草园:</h3><h3>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h3> <h3>  这段泥墙边已看不见"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的情景。</h3> <h3>"光滑的石井栏"也不见了踪影</h3> <h3>  唯有"高大的皂荚树"还在(原非皂荚树,为还原小说场景后移植而来)</h3><h3> 这爿"百草园"是鲁迅童年的乐园,承载着无穷奇趣。</h3> <h3>  "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先生的家了。"——鲁迅</h3><h3> 三味书屋是晚清绍兴府城内著名私塾,也是鲁迅12岁至17岁求学的地方。与鲁迅祖居同街门对门。</h3><h3> 塾师寿镜吾"是一位方正、质朴和博学的人。"他的为人和治学精神,给鲁迅留下难忘的印象。</h3><h3> 第一进,即台门斗,隐门上方悬挂着一块"文魁"匾,此匾是寿镜吾的兄长寿子持在光绪二年(1876年)中丙子科举人,此匾用来光耀门楣,并表示着寿家是一户书香人家。</h3><h3>  第二进是正堂,每逢祖宗忌日,红白喜事,贵宾到来的聚会之地。额枋悬挂着"思仁堂"匾一块。</h3> <h3>  三味书屋是三开间的小花厅,本是寿家的书房。坐东朝西,北临小河,与鲁迅祖居隔河相望。</h3><h3> "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匾和鹿行礼。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鲁迅</h3><h3> 所谓"三味",实是经、史、子三类书籍,是取"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xī醢hǎi"之义。</h3><h3> "醯醢"我理解是"糖醋排骨"😂</h3><h3> 左上角的桌子是鲁迅的,有次迟到被塾师骂了,第二天在桌角上刻下"早"字,以后再也没有迟到过。</h3> <h3>  "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鲁迅</h3><h3><br /></h3> <h3>  小花园实无看头,地面些许阴湿。当夕阳橘红色的光芒,透过树影照在高耸的白墙上,好似"朝花夕拾"</h3> <h3>  鲁迅笔下的"木莲有莲房一样的果实",其实是"薜荔"所结的果实。</h3> <h3>   "薜荔"果可制成凉果粉冻(类似于琼脂,绍兴人称其为木莲豆腐),无色透明,浇上蜂蜜或糖浆、薄荷水,再撒上一把香气浓郁的桂花和几颗枸杞,冰镇后,这颜值、这口感,已无法形容。</h3> <h3>  再点上一杯黄酒奶茶☕️,捧上一本《朝花夕拾》,去慢慢阅读、体会……</h3> <h3>鲁迅经典文集摘录</h3><h3><br /></h3><h3>1、老调子将中国唱完,完了好几次,而它却仍然可以唱下去。<br /></h3><h3> 我想,凡有老旧的调子,一到有一个时候,是都应该唱完的,凡是有良心,有觉悟的人,到一个时候,自然知道老调子不该再唱,将它抛弃。但是,一般以自己为中心的人们,却决不肯以民众为主体,而专图自己的便利,总是三翻四复的唱不完。于是,自己的老调子固然唱不完,而国家却已被唱完了。——《老调子已经唱完》</h3><h3><br /></h3><h3>2、穷人的孩子,蓬头垢面在街上转,阔人的孩子,妖形妖势,娇声娇气的在家里转,长大了,都昏天黑地的在社会转,同他们的父亲一样,或者还不如。……中国的孩子,只要生,不管他好不好,只要多,不管他才不才,生他们的人,不负教他的责任。虽然"人口众多"这一句话,很可以闭了眼睛自负,然而这许多人口,便只在尘土中辗转,小的时候,不把他当人,大了以后也做不了人。——《随感录二十五》</h3><h3><br /></h3><h3>3、中国大约太老了,社会上事无大小,都恶劣不堪,像一只黑色的染缸,无论加进甚么新东西去,都变成漆黑。可是除了再想法子来改革之外,也再没有别的路。我看一切理想家,不是怀念"过去",就是"希望将来",而对于"现在"这一个题目,都缴了白卷,因为谁也开不出药方。所有最好的药方即所谓"希望将来"的就是。——《两地书》</h3><h3><br /></h3><h3>4、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h3><h3>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h3><h3> 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因为这实在不过是徒手的请愿。</h3><h3> 然而既然有了血痕了,当然不觉要扩大。至少,也当浸渍了亲族,师友,爱人的心,纵使时光流驶,洗成绯红,也会在微漠的悲哀中永存微笑的和蔼的旧影。——《记念刘和珍君》</h3><h3><br /></h3><h3>5、无论从那里来的,只要是食物,壮健者大抵就无需思索,承认是吃的东西。惟有衰病的,却总常想到害胃,伤身,特有许多禁例,许多避忌;还有一大套比较利害而终于不得要领的理由,例如吃固无妨,而不吃尤稳,食之或当有益,然究以不吃为宜云云之类。但这一类人物总要日见其衰弱的,自己先已失了活气了。——《看镜有感》</h3><h3><br /></h3><h3>6、中国人的不敢正视各方面,用瞒和骗,造出奇妙的逃路来,而自以为正路。在这路上,就证明着国民性的怯弱,懒惰而又巧滑。一天一天的满足,即一天一天的堕落,但却又觉得日见其光荣。在事实上,亡国一次,即添加几个殉难的忠臣,后来每不想光复旧物,而只去赞美那几个忠臣;遭劫一次,即造成一群不辱的烈女,事过之后,也每每不思惩凶,自卫,却只顾歌咏那一群烈女。——《论睁了眼看》</h3><h3><br /></h3><h3>7、中国人的虽然想了各种苟活的理想乡,可惜终于没有实现。但我却替他们发现了,你们大概知道的罢,就是北京的第一监狱。这监狱在宣武门外的空地里,不怕邻家的火灾;每日两餐,不虑冻馁;起居有定,不会伤生;构造坚固,不会倒塌;禁卒管,不会再犯;强盗是决不会来抢的。住在里面,何等安全,真是"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了。但缺少的就有一件事:自由。——《北京通讯》</h3><h3><br /></h3><h3>8、我先前总以为人是有罪,所以鎗毙或坐监的。现在才知道其中的许多,是先因为被人认为"可恶",这才终于犯了罪。——《可恶罪》</h3><h3><br /></h3><h3>9、中国中流的家庭,教孩子大抵只有两种法。其一是任其跋扈,一点也不管,骂人固可,打人亦无不可,在门内或门前是暴主,是霸王,但到外面便如失了网的蜘蛛一般,立刻毫无能力。其二,是终日给以冷遇或呵斥,甚于打扑,使他畏葸退缩,彷佛一个奴才,一个傀儡,然而父母却美其名曰"听话",自以为是教育的成功,待到他们外面来,则如暂出樊笼的小禽,他决不会飞鸣,也不会跳跃。——《海上的儿童》</h3><h3><br /></h3><h3>10、战士死了的时候,苍蝇所首先发见的是他的缺点和伤痕,嘬嘬,营营地叫,以为得意,以为比死了的战士更英雄。但是战士已经死了,不再来挥去牠们。于是乎苍蝇们即更其营营地叫,自以为倒是不朽的声音,因为牠们的完全,远在战士之上。的确的,谁也没有发见过苍蝇们的缺点和创伤。然而,有缺点的战士终竟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竟不过是苍蝇。——《战士和苍蝇》</h3><h3><br /></h3><h3>11、我独不解中国人何以于旧状况那么心平气和,于较新的机运就这么疾首蹙额;于已成之局那么委曲求全;于初兴之事就这么求全责备?——《这个与那个》</h3><h3><br /></h3><h3>12、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远是戏剧的看客。牺牲上场,如果显得慷慨,他们就看了悲壮剧;如果显得觳觫,他们就看了滑稽剧。北京的羊肉铺常有几个人张嘴看剥羊,仿佛颇为愉快,人的牺牲能给他们的益处,也不过如此。而况事后走不几步,他们并这一点也就忘了。——《娜拉走后怎样》</h3><h3><br /></h3><h3>13、我先前的攻击社会,其实也是无聊的。社会没有知道我在攻击,倘一知道,我早已死无葬身之所了……我之得以偷生者,因为他们大多数不识字,不知道,并且我的话也无效力,如一箭之入大海。否则,几条杂感,就可以送命的。民众的惩罚之心,并不下于学者和军阀。——《答有恒先生》</h3><h3><br /></h3><h3>14、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来调和,愿意开窗了。——《无声的中国》</h3><h3><br /></h3><h3>15、在要求天才的产生之前,应该先要求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譬如想有乔木,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没有土,便没有花木了;所以土实在较花木还重要。——《未有天才之前》</h3><h3><br /></h3><h3>16、即使艰难,也还要做;愈艰难,就愈要做。改革,是向来没有一帆风顺的,冷笑家的赞成,是在见了成功之后……——《中国语文的新生》</h3><h3><br /></h3><h3>17、"可惜中国人但对于羊显凶兽相,而对于凶兽则显羊相,所以即使显凶兽相,也还是卑怯的国民。这样下去,一定要完结的。""我想,要中国得救,也不必添甚么东西进去,只要青年们将这两种性质的古传用法,反过来一用就够了;对手如凶兽时就如凶兽,对手如羊时就如羊!"——《忽然想到·七》</h3><h3><br /></h3><h3>18、凡中国所有的,外国也都有。外国人说中国多臭虫,但西洋也有臭虫……假使世界上只有一家有臭虫,而遭别人指摘的时候,实在也不太舒服的……最好还是希望别家也有臭虫,而竟发现了就更好。——《外国也有》</h3><h3><br /></h3><h3>19、自有历史以来,中国人是一向被同族屠戮、奴隶、敲掠、刑辱、压迫下来的,非人类所能忍受的楚痛,也都身受过,每一考查,真教人觉得不像活在人间。——《病后杂谈之余》</h3><h3><br /></h3><h3><br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