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游大新疆 西域好风光单车自驾新疆纪实(一)

梦幻无限

<h3>自从退休自驾西藏以来,就一直在筹划新疆的自驾计划和方案。当G7京新高速全部贯通以后,更坚定了我出行的信心和愿望。新疆是歌舞之乡、瓜果之乡、黄金玉石之邦。新疆也是地大物博,幅员辽阔,民族奇异之地。在这片广阔的大地上,有着冰川雪岭、瀚海戈壁;也有万倾碧波的草原,神秘莫测的沙漠奇观。<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 font-family: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font-size: 21.25px; white-space: normal;"></span></h3><h3> 经过几个月的准备,在网上研读了新疆自驾的攻略,车辆进行了良好的保养。9月4日老两口自驾从北京出发,途经河北张家口,内蒙呼和浩特、巴彦淖尔、额济纳旗。从新疆的北疆喀纳斯湖到誉为江南的伊犁州霍尔果斯。穿越最美的独库公路,直达南疆的喀什、和田地区。从世界最长的沙漠公路驶往库尔勒,最后返回北京,27日平安抵达,全程13000多公里。我将用记实的方法把沿途的美景和民俗记录下来,奉献给大家。</h3> <h3>9月4日。早上六点半,京城天色晴朗。自驾大新疆的帷幕正式拉开。在八达岭高速堵车一小时,随后一路畅通。</h3> <h3>在内蒙段的高速路服务区休息一下。有着明显标识的蒙文告诉我们已经进入蒙族人的地界。</h3> <h3>湛蓝湛蓝的天空,飘逸潇洒的白云,为我们的行程注入了好心情。</h3> <h3>富有民族特色的服务区建筑,看着挺赏心悦目的。</h3> <h3>当晚五点多入住巴彦淖尔宾馆,行程886km。宾馆的停车场前满满的都是挂着北京车牌的车辆。相互寒暄间,绝大多数都是老夫老妻的自驾车辆。原来的那种孤独莫名其妙的恐惧感一扫而光。</h3> <h3>9月5日。行驶在最新贯通的G7京新高速上,路旁已是戈壁茫茫。看着这浩瀚无垠的戈壁滩,满目苍夷的大地,似乎是苍凉,而又感到粗旷豪迈。因为地表下可能隐藏着众多的财富宝藏。</h3> <h3>在上高速前就巳加满油。据了解,高速服务区只能休息,每隔200km左右才有一个加油站。跑长途的原则,只要有油就赶快加满。</h3> <h3>傍晚抵达内蒙的胡杨林景区额齐纳旗,行驶680多公里。几年前曾经自驾来过一次,这次就没有停留的打算。吃完晚饭备好第二天的面包等食品,给爱车加满油,时刻准备着...</h3> <h3>9月6日。又是一个晴朗的日子,继续向新疆挺进。沿途的戈壁滩与灰蒙蒙的山丘交替相映,相继穿过了一片片沙漠地带。经常在有水草的地方能见到成群的野骆驼。</h3> <h3>京新高速沿途不能随便停车,只能在行进途中拍摄骆驼的画面。</h3> <h3>路过阿拉善盟的高速上,只见一枚耸立的火箭屹立在路旁。这就意味着离我们东风航天城发射基地不远啦,作为航天老兵感到十分的亲切!实际上我们通过的路段,是火箭分离的落点区域,路旁有明显的军事基地标志。</h3> <h3>看着驶往新疆的列车在缓慢的爬行,我们120迈的时速很快超越了火车。新开通的京新高速公路大部分限速120迈,路上没有隐藏的雷达测速设备,只是在区域交界才有明显的测速装置。巡航定速120开起来还是挺爽的。</h3> <h3>傍晚四点多终于来到期盼已久的新疆哈密市,经过严密的安检等程序,顺利进入新疆境内。身份证的验证将在新疆境内无处不在。晚上入住柳泉镇的新疆建设兵团农13师的四星级宾馆,全天行驶745km。</h3> <h3>9月7日。在前往吐鲁番的途中,有一久负盛名的自然景观雄奇壮美的峡谷,这就是吐峪沟大峡谷。</h3> <h3>吐峪沟大峡谷长8公里,平均宽度约1公里,从北向南把火焰山纵向切开,色彩分明的山体岩貌清晰可见。</h3> <h3>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惊叹万分、拍案称奇,火焰山最高峰便位于峡谷中。<br></h3> <h3>吐峪沟大峡谷是一个颇具神秘色彩的地方,这里有怪石磷峋、沟谷纵横的峡谷风光。</h3> <h3>吐峪沟峡谷山体之奇、山岩之美、涧水之秀、珍果之甜,为其他峡谷至少有。峡谷中有隆隆的水声流淌着,可惜没有拍到流水的画面。</h3> <h3>壮美的峪谷、悠久的历史、丰厚的文化蕴涵、古老的维吾尔族村落融为一体,构成了神秘、独特、奇异的风景。</h3> <h3>翻过吐峪沟大峡谷难走的山洼之地,就看到了一个在沟中的村庄。这就是吐峪沟阿萨吾勒开裴麻扎,是世界伊斯兰教七大圣地之一,也是中国境内的第一大伊斯兰教圣地。</h3> <h3>按照当地穆斯林的说法,到中东麦加朝圣前一定要先到吐峪沟麻扎朝拜,这种规矩一直延续至今。</h3> <h3>古老的维吾尔族民居,黄粘泥土建筑,在吐鲁番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h3> <h3> 吐峪沟东西两岸山坡上现存的造型优美、鳞次栉比、绵延不断的古老民居,幸存年代最久的已有四五百年的历史。</h3> <h3>吐峪沟麻扎村是一座反映新疆东部伊斯兰文化背景下村落格局形态的典型代表,它被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是新疆现存的最古老的维吾尔族村落,已逾1700年历史,至今还保存着维吾尔族最古老的民俗风情,有“民俗活化石”之称。</h3> <h3>古老的清真大寺,是教民们做礼拜的场所。</h3> <h3>越来越多到吐鲁番的人把吐峪沟的麻扎村当作最值得去的地方之一。它就像这块土地上的沙漏一样古老,让你能看到时间的痕迹,历史的传承!<br></h3> <h3>热情好客的维族老人主动与我拍照,告诉“我不会收钱的,你放心。”来而不往非礼也,临走时还是买了他的十块钱葡萄干。</h3> <h3>新疆的囊太好吃了。便宜又实惠,买了几个放在车上,仅作每天中午的口粮。</h3> <h3>在吐峪沟农家乐吃的饭菜,也是唯一的手抓饭。味道还是蛮不错的,就是感到米饭很硬。</h3> <h3>从哈密到吐鲁番,必然要经过火焰山。现在的火焰山已经被圈起来收费了。实际上就是一座红色的山体,夏季气温高达摄氏四十七度,据说山顶气温可达摄氏八十度。</h3> <h3>“一片青烟一片红,炎炎气焰欲烧空。”话说唐僧当年取经,携徒弟们路过火焰山时,历尽磨难,化险为夷。呵呵,那只是一个美好的传说而已。当晚入住吐鲁番市星程快捷酒店。</h3> <h3>9月8日。一大早就赶往葡萄沟景区。吐鲁番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它是乌鲁木齐的门户,也是全国著名的干热区。让内地人最熟悉的还是那首脍炙人口“吐鲁番的葡萄熟了,阿娜尔汗的心儿醉了”......</h3> <h3>吐鲁番的葡萄沟,葡萄最负盛名,新疆民谣说:“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库尔勒的香梨人人夸,叶城的石榴顶呱呱。 ”道出了新疆有名的四个水果之乡,吐鲁番独居榜首。</h3> <h3>在葡萄沟购置门票后,就可以将车开进沟内游览。记得十几年前进入葡萄沟,没有门票限制,可以随意到维族人家中做客。唉,时代不同了,已经进入商业化时代了。</h3> <h3>这里的葡萄都特别甜,糖份含量特别高,这是由于吐鲁番的独特气候所导致的,气候非常干燥;晴天多,日照充足。</h3> <h3>进入当地维族人的葡萄园,你可以敞开摘吃葡萄。当然,临走时你还要采摘一部分带走。相比而言,景区的葡萄价格还是很公正的。</h3> <h3>风景秀丽的葡萄沟,以盛产优质葡萄而闻名中外。</h3> <h3>这里主要种植无核白葡萄,还有马奶子、红葡萄、喀什哈尔、日加干、琐琐等 13个品种。我最爱的就是图片中无核白葡萄,晶莹透亮如珍珠,有的鲜艳似玛瑙,脆甜无比!</h3> <h3>数条葡萄长廊深邃、幽静,葡萄藤蔓层层叠叠,绿意葱葱。在里面休闲漫步,嫣然是一种美的享受。</h3> <h3>来到吐鲁番必定要参观坎儿井。坎儿井是荒漠地区一特殊灌溉系统,它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h3> <h3>坎儿井已具有千年历史,主要是用于荒漠地区截取地下潜水来进行农田灌溉和居民用水。</h3> <h3>吐鲁番的坎儿井总数达1100多条,全长约5000公里,至今还发挥着巨大的作用。</h3> <h3>坎儿井不因炎热、狂风而使水分大量蒸发,因而流量稳定,保证了自流灌溉和人们的饮用水。的确,这是人类的一项伟大的壮举!</h3> <h3>游完葡萄沟景区和坎儿井民族风俗村,午饭后,行程190公里抵达新疆首府乌鲁木齐市,入住世纪之星宾馆。新疆与内地时差两个多小时,晚八点半,阳光还很强烈。晚饭后在市区内慢慢溜达闲逛。</h3> <h3>9月9日。又是天朗明媚的好天气。从乌鲁木齐出发,行驶90多公里后,进入天山景区。</h3> <h3>天山天池是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典型的山岳型自然景观。它以完整的垂直自然景观带和雪山冰川、高山湖泊为主要特征来展现它的美貌。</h3> <h3>天山天池是古冰川泥石流堵塞河道形成的高山堰塞湖,形状因原来为河谷而显得曲折幽深。<br></h3> <h3>湖泊环抱在群峰峡谷之中,两侧峰峦峻峭林立,中央湖水清澈秀丽,森林、草被、繁花围绕。</h3> <h3>天池自然风景区以高山湖泊为中心,随着海拨高度不同,分为冰川积雪带、高山亚高山带、山地针叶林带、和低山带四个完整的自然景观。</h3> <h3>在如梦如幻的天池景区边,忘了疲惫和劳累。老夫妻留一张影像,也为景色增添一点风采。</h3> <h3>天山博格达峰海拨5445米,终年积雪,冰川延绵。在清澈的湖水映衬下,游船点缀其中,好一派天池锦绣风光。</h3> <h3>游玩美丽的天山天池以后,当天下午驱车来到吉木萨尔县五彩城,办完入住汇伟宾馆手续以后,方知五彩湾正在维修,无法参观。而且当天下午,大风弥漫,沙尘骤起。因此,只能在宾馆休息,也好缓解几天带来的疲惫。</h3> <h3>9月10日。经过短暂的休整,沿着G216国道继续向北驶向阿勒泰的布尔津市。</h3><h3>图中的日出,是在当地早上8:40路途中拍摄。</h3> <h3>“美景永远在路上,”特别特别喜欢的一段话,让每个自驾人都会在路途中深切感受到。</h3> <h3>沿途路过草地、戈壁滩。还有蒙古人放牧居住的蒙古包,蓝天上的白云,绿草上的蒙古包,处处都是美的景色。</h3> <h3>初秋的愧丽景色,在新疆大地上不用刻意的去寻找,沿途都会遇到。</h3> <h3>悠闲的牧马人,看着他们无拘无束的生活,真让人们羡慕。当晚入住布尔津县圣泉宾馆,在办完手续以后,老板娘热情地告诉我们,你们吃完晚饭,六点多就可以到五彩滩游览,太阳下山前是最美的观赏时机。</h3> <h3>五彩滩,它位于我国新疆布尔津县西北约24公里的也格孜托别乡境内,我国唯一的一条注入北冰洋的河流――额尔齐斯河穿其而过。</h3> <h3>五彩滩地貌特殊,长期干燥地带,盛行大风,使原来平坦的地面变异出许多陡壁隆岗(墩台)和宽浅的沟漕相间的地形和陡壁险峻的小丘。</h3> <h3>五彩滩额尔齐斯河,与对岸葱郁青翠的河谷风光遥相辉映,可谓“一河隔两岸,自有两重天”。</h3> <h3>激猛的河流冲击以及狂风侵蚀,形成了北岸的悬崖式雅丹地貌。</h3> <h3>这里的岩石颜色多变,且在落日时分的阳光照射下,岩石的色彩以红色为主,间以绿、紫、黄、白、黑及过渡色彩,色彩斑斓、娇艳妩媚,因此被称作“五彩滩”。</h3> <h3>由于河岸岩层间抗风化能力的强弱程度不一,形成参差不齐的轮廓,岩层以红色、土红色、浅黄和浅绿色砂岩、泥岩及砂砾岩组成,岩石色泽各异,五彩缤纷。</h3> <h3>五彩滩的南岸却是绿树葳蕤,连绵成林,远处逶迤的山峦与戈壁风光尽收眼底。</h3> <h3>晚上八点多录制的小视频。五彩滩的美景说不完道不尽。只能让看客们慢慢欣赏吧。</h3> <h3>9月11日。向北疆的最北端喀纳斯湖进发,100多公里的崎岖山路,全是来自各省的车辆,限速60km。估计到喀纳斯湖将是人、车满为患。临时决定,先顺路到禾木村游玩。最后的决定对我们来说是完全正确的。</h3> <h3>九月底的季节正事哈萨克族游牧的转场的时节。路途中许多群牛羊经常穿越公路。</h3> <h3>成群的牛羊转场是新疆阿勒泰地区的重要景观。“千年游牧,千里牧游”,说的便是这一恢弘场景。</h3> <h3>千百年来,以游牧为主的阿萨克族逐水草而迁徙,转场即哈萨克牧民依据牧草生长周期,有序地为牲畜转移草场。</h3> <h3> 禾木村是图瓦人的集中生活居住地,是仅存的3个图瓦人村落(禾木村、喀纳斯村和白哈巴村)中最远和最大的村庄,这里的房子全是原木搭成的,充满了原始的味道。</h3> <h3>禾木村最出名的就是万山红遍的醉人秋色,炊烟在秋色中冉冉升起,形成一条梦幻般的烟雾带,胜似仙境。</h3> <h3>空谷幽灵、小桥流水、牧马人在从林间扬尘而过。</h3> <h3>禾木村最出名的就是万山红遍的醉人秋色,炊烟在秋色中冉冉升起,形成一条梦幻般的烟雾带,胜似仙境。</h3> <h3>禾木村,它素有“中国第一村”的美称,现在也是摄影家的天堂。</h3> <h3>禾木村最惹人注目的就是那一栋栋的小木屋,这些小木屋已成为图瓦人的标志,小木屋基本有大半截埋在土里,以抵挡这里将近半年的大雪封山期的严寒。</h3> <h3>小木屋和成群结队的牧群与雪峰、森林、草地、蓝天白云构成了独特的自然与文化景观。</h3> <h3> 牧归时分,白桦树在夕阳的余辉下闪耀着金色的光芒,折射出一幅幅优美、恬静、色彩斑斓的俄罗斯油画。 </h3> <h3>禾木村的秋天,无论从任何一个位置放眼所望,都是热烈而明朗的金黄色——小河、木房、炊烟、桦林及禾木桥上放牧的人们。</h3> <h3>在禾木村用过午饭(一碗面条42元),就向喀纳斯湖慢慢的驶去,沿途风光层林尽染,公路婉蜒盘旋,美丽的风景一直伴随着。</h3> <h3>谢谢各位观赏,请看下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