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现在工作的地方,距离闹市有一段距离,没有车马喧嚣,更比寻常多了一份宁静,项目部门前面临昌江,不远处就是景德镇浮梁古县衙,早晨或晚饭后我会常去那里走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秋天,在旧时文人的眼里,是伤感萧条,而今人笔下的秋色是丰收、厚重、辽阔。因为与时代不同,境遇改变,同样的时令,同样的景色,在心境迥然不同的人眼里,就完全不一样了。一年中我最爱这醉人的秋季,爱这天蓝云淡,黄叶遍地,秋雨缠绵,红枫叶、金菊花、黄玉米、绿菜苗。站在新建的新平大桥上,遥想故乡的一弯皎洁秋月和波涛汹涌的大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秋江南如一幅丹青水墨画,秋风悄悄溜过千年古镇,白墙灰瓦。朦胧细雨中的江南,老榕树下斑驳的青苔,青石板铺就的小路,低掩油纸扇擦肩而过的人们,让我想起一句古诗:“秋闺思人江南远,帘幕低垂闲不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霏霏雨丝中,又有多少多情幽怨的故事,浸在这江南雨中了——许仙、白娘子与西湖边美丽邂逅,陆游、唐琬在沈园中黯然重逢。让人不免唏嘘感慨。秋雨中不如登上小舟,听着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由此,想起了我童年家乡的秋色同样迷人,田野里黄灿灿的是玉米,山坡上,沙岚里红苹果害羞地隐在绿叶间。火红的石榴张开了嘴,熟透的柿子像一个个点着红灯笼挂在树上,吸引一群孩童争先恐后爬树解馋。夕阳下,那晚归的农夫或是白须老者或是黧黑的壮汉,扛着犁一步一摇,身后跟着一头健硕的黄牛,牛铃声清脆悠长……仿佛看到了当年田埂边父亲劳作的身影,场园上母亲温柔的呼唤……</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那些走出故乡的人啊,是否在忙碌喧嚣之后,在获得片刻静谧之后,依然还能得到精神的源头,去找找记忆中心头上裸露的那片村庄,村庄里绵长的秋天,以及秋天里守望的那棵老树....它以无语静默告诉我们不要忘记最初的村庄一那里的秋天能触到月亮。不要忘记村庄的人一他们在春天耕耘,秋天收获,他们相信土地,相信生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作者:林培森,山东青岛人,1976年2月应征入伍,原在南疆线铁道兵五师二十四团服役。1984年元月集体转业并入铁道部,现在中铁建工作。长期的部队和筑路架桥基层生活,积累了一定的生活阅历和题材,每逢人生转折,社会巨变,亲朋聚散,情感悲喜之际,总是激情喷涌,并诉诸笔端。曾在多家媒体,大路文学发表诗歌散文,并获得“新绪杯”全国文学大赛, “魅力诗人”荣誉称号,2021年被铁道兵文学创作中心评为优秀作者,有多件作品入书入集。</span></p>